日韩留洋球员
俱乐部问题,俱乐部为了自己的成绩或者钱财不愿放人,好几年前就这样版,中国人大部分比权较自私,不像日韩球会。日韩球会只要欧洲俱乐部发出邀请就放人,哪怕是不是五大联赛。五大联赛之外的西欧联赛也比亚洲联赛强度高
❷ 亚洲足球运动员在欧洲五大联赛效力的球员都有哪些韩日伊朗 都是比较多吧!
本赛季效力欧洲的97名中国球员,只有14人年龄在23岁以上,U23球员占比高达85.6%;而韩国效力欧洲的60名球员,只有37人年龄在23岁以下,刚刚超过60%。
当然,韩国的年轻海归无论分布区域,级别,实力和人气都在中国之上,最出名的就是曾经的“巴萨三杰”。虽然他们本赛季都被拉玛西亚扫地出门,但他们均迅速在新东家站稳了脚跟。白升浩被巴萨租借到了西班牙第3级别联赛的佩拉拉达,本赛季12场联赛首发11场,是队内绝对主力。3人之中只有李升佑被巴萨卖到意甲的维罗纳,赛季至今仅出场64分钟,和张玉宁一样面临生存压力。但至少李升祐是因为竞争对手太强比赛略少,因为该队锋线是队长帕齐尼和曾入选过意大利国家队的切尔奇,而且,韩国球员在意大利素来没有成功的传统,情有可原。
此外,去年加盟奥地利豪门萨尔茨堡红牛,即将年满22岁的黄喜灿,已基本站稳脚跟。去年出场26次射入12球,今年出场6次就已射入3球。同样效力奥地利联赛豪门维也纳的李镇铉,也已锁定了主力位置。
韩国的留洋球员虽然遍布英超、意甲、德甲,但U23以下的年轻球员更多在五大联赛的低级别球队,以及欧洲二流联赛谋求发展,而且基本都有所表现。韩国U23以下球员旅欧的只有37人,不足中国旅欧球员的一半,真正效力七大联赛的也只有李升佑1人,与张玉宁相当。数量不算多,不过,出场时间却远远高于中国的留洋球员。
日本球员旅欧的分布范围更广,不过和韩国一样,U23以下的年轻人可以在五大联赛立足的并不多。本赛季日本合计有101名球员效力欧洲联赛,其中只有32人年龄低于23岁,占比不过32%。虽然日本的U23新人旅欧球员人数与韩国持平,略多于中国,但出场时间和表现,均优于韩国,更遥遥领先中国。
日本旅欧新人中,堂安律、镰田大地和伊藤达哉在日本和欧洲的知名度,同样领先于东亚邻居。韩国和中国人还在为李升佑和张玉宁的生存空间焦虑,日本的3位新人则基本都站稳了脚跟。20岁的伊藤达哉2年前就进了汉堡梯队,今年进入一线队,目前已出场6次,合计232分钟;19岁的堂安律是日本新一代最受瞩目的超新星,去年亚洲最佳新人,他在今夏没有选择五大联赛,而是加盟了荷甲,而格罗宁根素有培养新人的传统,目前,堂安律在格罗宁根首发7场,合计踢了532分钟,虽然只有1个进球,但还算补充;目前,只有今夏刚刚加盟德甲法兰克福的21岁中场镰田大地情况较差,他在德甲首发2场,踢了123分钟,9月23日球队作客1比2不敌莱比锡红牛后,就再未出场。
正因为日韩年轻球员在欧洲的生存状态略好,他们很少出现旅欧球员在青年或盛年回流本土的现象。像当年仅在瑞士效力1年半就回流日本的柿谷曜一朗,19岁加盟拜仁慕尼黑,因为平台太大竞争太激烈,2年后回到日本的宇佐美贵史,只是特例,后者也在去年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留洋之路。
❸ 亚洲杯后谁有望留洋
武磊29岁了!从2019年初亚洲杯之后留洋开始,他待在西班牙已经接近2年时间,经历了西甲攻破巴萨城池的高光,如今则跟随西班牙人在西乙混迹,而且沦为边缘人物。作为中国足球唯一拿得出手的留洋球员,武磊是“全村的希望”,然而中国足球怎么能将希望寄托在一名球员的身上,更多的武磊何时涌现?
跟随东亚和上港,武磊从中乙、到中甲,再到中超,从率领上港与恒大争霸,到最终掀翻恒大王朝,一步步走来也不容易。2020年,武磊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考验,随西班牙人降级并选择坚守,在西乙难以获得太多的登场时间,不过这或许就是一种磨砺,通过磨砺,尚未到而立之年的武磊,很可能再次迎来飞跃。当然,未到而立之年的武磊就已经拥有一双儿女,在西班牙人短短不到2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六任主帅,这也是一种奇特的阅历。1全村的希望,29岁生日快乐,但愿1年后武磊再过生日时,他和国足已经接近获得世界杯入场券的门票。
❹ 日韩的足球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足球一直以来都是令中国球迷的一种“心结”,是人们对于国足毫无建树,毫无斗志的一种失望和悲观。为何我泱泱大国就没有几个能将足球踢好的球员,反观邻国的韩国和日本也是亚洲的身体,亚洲的面孔,但是他们的足球水平一直是亚洲的顶尖水平。这让我们独不得不反思我国的足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们应该从韩日等国家学习些什么。
个人认为首先,我们要学习韩日国家对足球的人才培养体制。从青少年开始,大力发展职业足球,让青少年成为国家的储备人才,通过严格的训练和选拔,让他们成为未来国家队的绝对主力。其次,要将优秀的球员送到国外去锻炼学习。很多的国内球员贪图轻松和舒适,不想去国外留洋,这样对于球员的成长非常不利,坐井观天不会真正的提高球员的实力。最后,实行严格的训练体制。要对于球员有一个合理的严格的训练体制,保证球员的身体状态和身体条件。保持与国外球队的沟通和切磋,不断提高自身实力水平。
相比于韩日严苛的训练,国内球员大部分还是比较舒适的,要想真正的提高国足的实力,既要严格进行训练和锻炼,又要培养球队的凝聚力和斗志,让他们在场上的敢打敢拼,勇敢的突破自己的极限。
你对中国足球还有什么期望?
❺ 孙兴慜是不是现代足球史上最好的亚洲球员
您好,我认来为是的
早在孙自兴慜之前,中日韩在欧洲留洋的球员也不少,但是很少有在五大职业联赛里稳居主力位置的,司职进攻线的更少
孙兴慜的个人进攻能力堪称世界一流,在亚洲球员历史上是当之无愧的NO.1
英超对抗激烈,节奏快,孙游刃有余,身体对抗也丝毫不落下风,绝对是现象级的的球员
❻ 求中日韩足球所有留洋球员的所在球队和现状
《转会市场》对球员的身价评估,是根据球员客观实力(数据参数)、所处联赛水准以及于球队中重要性或者说地位(主力与替补)等等多个方面综合评定的。蒿俊闵在德甲沙尔克04效力阶段,最高身价曾被《转会市场》定为150万欧元,而如今的蒿俊闵效力于中超且2014赛季并不是绝对主力的身份,因此蒿俊闵如今的身价只有32.5万欧元(与廖力生、李昂的身价相同)。从蒿俊闵身上体会,球员要证明并提升身价首先要巩固于所处球队的地位,而最有助于身价提升的线索就是留洋——去欧陆联赛乃至五大联赛效力。
提及“留洋”二字,国足球员对比韩日的差距,要比身价对比还要大——刚刚走出国门加盟德甲沃尔夫斯堡的张稀哲并没有进入国足本期名单,国足当前23人均来自中超,没有人在本国之外的联赛效力。而韩国队本期23人名单中,在“海外留洋”的球员达到17人,日本队为11人。
五大联赛——日本10人,韩国5人
中日韩亚洲杯名单效力五大联赛球员球员对比
日本 韩国 中国
名字 球队 名字 球队 无
长友佑都 国际米兰(意甲) 寄诚庸 斯旺西(英超)
内田笃人 沙尔克04(德甲) 金珍洙 霍芬海姆(德甲)
吉田麻也 南安普顿(英超) 孙兴民 勒沃库森(德甲)
酒井高德 斯图加特(德甲) 具滋哲 美因茨(德甲)
长谷部诚 法兰克福(德甲) 朴柱昊 美因茨(德甲)
香川真司 多特蒙德(德甲)
清武弘嗣 汉诺威96(德甲)
冈崎慎司 美因茨(德甲)
本田圭佑 AC米兰(意甲)
乾贵士 法兰克福(德甲)
韩日“海外球员”的规模庞大,也就有必要仔细地以“欧陆”、“五大联赛”作为进一步的评估标准——韩国队当前阵容中在欧陆效力的球员为6人,分别是寄诚庸(斯旺西)、李青龙(博尔顿)、孙兴民(勒沃库森)、具滋哲(美因茨)、朴柱昊(美因茨)与金珍洙(霍芬海姆);除了李青龙所处的博尔顿目前身处英冠,其他5人均效力“五大联赛”。
日本球员的“留洋目标”更是对准了“欧陆”——11位留洋球员均在欧陆联赛效力,分别是长友佑都(国际米兰)、内田笃人(沙尔克04)、吉田麻也(南安普顿)、酒井高德(斯图加特)、长谷部诚(法兰克福)、香川真司(多特蒙德)、清武弘嗣(汉诺威96)、冈崎慎司(美因茨)、本田圭佑(AC米兰)、乾贵士(法兰克福)与川岛永嗣(标准列日),除了在比利时踢球的门将川岛永嗣,其他10人均效力于“五大联赛”。对比韩日球员的欧陆留洋规模,中国队当前的“0”是非常刺目且根本无法回避的。
❼ 日韩留洋球员名单
名气最大的估计就是曼联的朴三肺了吧。日本的话像在德甲的内田笃人,香川真司,本田圭佑等,人很多啊!
❽ 中国足球和日韩两国相比差距在哪里
【 自我的原创观点 】
1. 我们对于足球的态度
其实我对于足球不是很了解,但有的时候看一些日韩的娱乐节目,他们总是为自己国家的足球队感到自豪!!!而我们中国提起国足的时候,总有一种在调侃的感觉!!!所以首先我觉得应该是我们国人对于足球的态度不一样!!!
2. 没有杰出的新人
在很多学校里,大多数学生也都只对篮球之类的运动感兴趣!!!所以没有什么杰出的新人冒出来,这是我的看法!!!
【 参考其他网络答友的回答 】
1、中国人没有真正做到走出去请进来。每次请的外教基本由庸才和水货组成。制约了中国足球的发展。反之,韩国和日本的教练全都是国际一流水平。长期以往,优劣自然。
2、中国的联赛制度。中国的联赛对足球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相对于其他两个国家,影响甚微。升降级的不稳定,假球的充斥和外援的限制等一系列问题大大的制约了中国联赛的健康发展。
3、青少年培养机制的落后。现在我国培养青少年足球主要是足球学校。费用相当高,一般普通人是无法承受的。有句笑话说的好,以前踢球的全是穷人,现在想踢球要有钱才行。虽有偏颇,但大致上反应出我国在青少年足球的选材和培养上已经远远落后于韩国和日本。
4、上级组织的政治性和功利性。其实这个才是影响中国足球进步的最大的绊脚石。一切以成绩为重,有了成绩才有政绩。有人说过,足球一旦和政治沾了边就不能再有什么发展了。可是你看看英国的首相韩国的总理,他们看球的那种精神,就不难明白中国足球为什么屡战屡败了。
http://..com/question/7743161.html?fr=ala1
❾ 徐宝根的哪一位弟子又留洋了
周末亚冠赛场四场中韩对抗赛战罢,中超球队2胜1平1负取得了胜利。但若是用本土球员的表现来衡量四场对抗,中超俱乐部还能说是取胜吗?至少申花的输球,国安和恒大在比赛里的被动,都体现出了韩国本土球员的不俗个人能力。而由大量U21球员组成首发的申花,以及一众国内顶尖95后组成的恒大,则将中国本土年轻一代球员技不如人的真相给进一步放大。这些无须掩盖,中韩本土球员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他不仅仅是在亚冠正面对话中才有所体现,在国家队比赛、青少年国字号比赛中同样能够证明这一大多数中国球迷都认同的观点。 另外,在汇聚了亚洲各国顶级球员实力的旅欧留洋舞台上,中韩顶尖球员的差距同样刺眼。
而反观我们的本土球员,在西乙苦苦挣扎的武磊之后,仍是难寻第二人。也难怪40岁的郑智在中超仍是大腿,而才30岁的韩国前国家队队长奇成庸,去年亚洲杯后就果断宣布了退出国家队。韩国留洋数量优势迟早要转化为质量突破。留洋浪潮需多方努力 持续亮相世界杯是第一步中国足球如何才能掀起留洋浪潮?并不是坚持球员走出去就好。韩国足球人才能遍布欧洲,靠得不仅仅是找到经纪人运作,然后走出去这么简单。首先是世界足坛对一国足球水平的承认。众所周知,韩国男足已经参加世界杯十次,而中国足球仅有一次,韩国持续数十年在世界足坛的大舞台上展现本土实力,而往往世界杯就是欧洲球探最活跃的赛场,表现出众的亚洲球员一样会得到旅欧的机会。
曾经02世界杯之后,中国也曾借着东风刮起过一阵留洋浪潮,但随着之后连续缺席四届世界杯,留洋大业陷入停滞状态。所以说中国足协豪赌2022,不惜大开归化门户,在这一方面而言是积极的运作。努力打进世界杯,成为世界杯常客,足球水平才会被外界承认,才能像日韩一般掀起留洋浪潮。这一步是不可或缺的,一切缺了这一步的留洋都只能是资本铺张浪费的运作,例如沙特在世界杯前强行送国脚旅欧,最终并不能换来想要成绩。另两个重要的因素是球员的态度和合作经纪人的门路。
像武磊一般宁愿降薪出国门的球员不可能有很多,这主要得管理层积极改变中超成青年才俊蜜罐温床的现实,同时让有志气和抱负的球员明白有舍有得。另外便是要积极打通赴欧的渠道,比如在法甲效力的韩国球员尹日录,当年亚冠赛场上身披首尔战袍在边路闪转腾挪被中国球迷熟知,一心留洋追梦的他做出了以J联赛为旅欧跳板的计划,加盟了横滨水手。虽然留洋前几个赛季,尹日录的表现都相当糟糕,但凭借着欧洲对韩国球员的承认以及经纪人的积极运作,他还是在28岁的年纪实现了留洋梦。
看完留洋之路的黯淡无光后,相信各位都会更加支持足协豪赌2022和本土联赛全面降薪等政策手段,让足球发展的规律来主宰这项运动,才能踏实走好每一步。“当有朝一日人们不再谈论一个中国球员是该踢欧洲主流联赛,或者次级别联赛的时候,当欧洲各个国家各个级别的赛场上都有中国球员奔跑的身影的时候,中国足球才会打心底里真正的自信起来!
❿ 有哪些中国球员在英超踢球
第一位:董方卓(曼联)
董方卓曾被誉为中国足球新代的希望之星,虽然最后也无奈陨落,但他也是中国球员征战英超的经典案例。2004年1月份,当时只有19岁的董方卓便以350万英镑创中国足球纪录转会费加盟了英超红魔曼联。
第二位:李铁(埃弗顿)
李铁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结束后,凭借在世界杯中优秀的表现被英超球队埃弗顿看中,随后他便离开了祖国来到了英伦大地。在埃弗顿李铁还是打过一段时间的稳定主力的,不过由于他由于骨折的伤病问题两年都没有为埃弗顿出战,他最后还是离开了太妃糖去到了谢菲尔德联。
第三位:李铁(谢菲尔德联)
李铁在离开埃弗顿后加盟了英超升班马谢菲尔德联,不过,在谢菲尔德联李铁的经历是比较不值得去回忆的。在谢菲尔德联,他仅仅只为球队在杯赛中出场过一次,最终球队的主教练选择放弃这位优秀的中国国脚。
第四位:李玮峰(埃弗顿)
当年在02年韩日世界杯结束后,除了李铁还有另外一位中国国脚也加盟了英超的埃弗顿俱乐部,这位中国国家就是外号大头的李玮锋,在亚洲范围内李玮峰是最好的中后卫,不过,在埃弗顿的半年中,他似乎没有找到英伦足球的感觉,他始终没有真正地融入球队之中,最后他也只能选择离开。
第五位:范志毅(水晶宫)
毫无疑问范志毅绝对是中国足球史上最伟大的球员,同时即便把范志毅比作中国足坛最强第一人相信大家也是基本认可的,1998年,范志毅效力英格兰甲级联赛水晶宫队,并成为当年的年度最佳队员,并担当过该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