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敢摸詹姆斯头的三位球星都有谁

敢摸詹姆斯头的三位球星:瓦莱乔算一个,欧文也摸过



乔丹科比以及詹姆斯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球星,他们在各自的时代打出了属于自己的风采。而由于詹姆斯距离我们最近,并且还在打球员,因此我们对他的讨论非常的多。可以说詹姆斯是现役联盟资历最老的一位球员,因此是很少有人敢摸他的头的。不过联盟中却有这样三位球员曾经摸过詹姆斯的头:瓦莱乔算一个,欧文也摸过。

瓦莱乔

第三个则是波波维奇,作为联盟中顶级的教练,他执教过很多球队,也帮助各个球队拿到了不错的成绩。詹姆斯对于波波维奇是很尊重的,很多事情他都会听从波波维奇的意见。当年波波维奇在执教詹姆斯的时候,他就曾经以摸头的方式来鼓励和肯定詹姆斯在场上的表现。对于波波维奇的摸头,詹姆斯是非常开心的,毕竟这是波波维奇对他的肯定。

『贰』 各个NBA球星的绝技

后卫篇:
1:纳什:“传球”纳什在进攻方面极其犀利,突破投篮无所不能,但他的绝招恐怕要算是传球了,和小斯的挡拆天衣无缝,堪称NBA误解绝招之一。
2:德隆:“急停转身突破上篮”我研究了N次这个动作,但是太快了,加上德隆的身体优势可谓速度加力量,一但动起来加速度太大,一般后卫根本扛不住。不过德隆虽然胖,但是速度很快,这就更难防了,这也是他的必杀。
3:帕克:“抛投”帕克的突破虽然也很厉害,但是相比抛投来说我还是更喜欢后者。弧线优美,出手时机掌握的恰到好处,所以命中率很高。
4:隆多:“快速运球篮下急停转身出手”呵呵名字长吧!隆多的这一下都晃飞多少人了。观赏性极强,是隆多的招牌动作;
5吉诺比利:“迷踪步突破”特点是跨步大而且方向难以捉摸,加上身体柔韧性极好,所以年轻的时候长打出“2+1”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突破已经不多见了,看一回少一回、哎、
6:韦德:“无解突破”由于体前变相极快,身体素质又好、所以这种突破是前所未见的,比他壮的没他快,比他快的又没他壮,总之--太厉害了!韦德也是我除吉诺比利之外最喜欢的SG。
7:科比:科比非常全面,但绝招一定要数“一步急停后仰跳投”在单打的时候,往往摆出要突破的架势,可是往前迈出一步后突然起跳,而这时候防守人已经后撤了、再加上腰部力量好,出手后仰,所以也堪称“无解”
8:雷阿伦:“接球出手”阿伦在跑动中善于找到空当立刻接球出手,而且命中率极高!他从接球到出手只需要0.8秒喔、而且能持球进攻,加大了防守难度。
前锋篇:
1:皮尔斯:“后撤步”先是胯下连续运球,然后慢悠悠的突破一步,剩下那一步突然后撤出手,一般前锋根本防不住。不过有特殊情况:今年总决赛的时候阿泰斯特居然防住了一次。而且在皮尔斯出手的时候成功蒙住了皮尔斯的眼睛!但是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皮尔斯在看不见的情况下凭着扎实的基本功还是把球投进了!
2:詹姆斯:“全面”全面就是詹姆斯最大的绝技,可谓全能!虽然他去抱韦德的大腿了,但实事求是的说,此人太厉害,太全面了!
3:邓肯:“打板投篮”这下简直是邓肯的招牌了,虽然邓肯非常全面,但是球风并不华丽,观赏性不强,这下擦板也是区别他和其他人的重要标志。
4:诺维茨基:“投篮”无论是中投、远投、跳投、后仰、小风车上篮、只要你说的出他就做的到、进攻极其犀利,除了邓肯和加内特(年轻时)其他人基本防也不用防,当然以上两位也不一定能完全防住。
中锋篇:
1:奥尼尔:“铁屁股”年轻的时候用屁股挤着人堆进去然后转身暴扣,多少年来被视为无解。
2:姚明:“篮下小勾手”不能想象一个226的大个手感能柔和到这种程度!而且姚明罚球命中率在85%以上喔、这就让一下企图使用犯规战术的球队伤透脑筋了。 PS:麦迪的干拔跳投,霍华德的空中接力,杜兰特的投篮也都是招牌动作。

『叁』 NBA里能摸到篮板上沿的球星能有谁

对于nba球员摸篮板上沿,能够必定以下几点:一,没有球员有视频依据摸到上沿。只要张伯伦有一段回超上沿视频,但有答也许是视点形成的。二,体测数据中只要张伯伦和拉塞尔最大摸高超过3.95。可信度大。三,有证人作证的只要张伯伦和拉塞尔,但不扫除证人说谎。四,我所知的,只要张伯伦和麦基说过自个能够摸到上沿,但不扫除他们吹嘘。五,世界尖端跳高运动员没有任何对于摸到上沿的依据,最大的也许是他们身高不行。六,其他人摸上沿都现已被证实是假的。七,体测材料显现张伯伦和拉塞尔的弹跳不比尖端跳高运动员差,而且他们足够高。综上,假如有人能够摸上沿,应当只能是张伯伦和拉塞尔。

『肆』 NBA球星的看家本领

干拔投篮——特雷西-麦格雷迪
所谓干拔投篮,就是在没有深蹲预备的情况下突起起跳投篮,如旱地拔葱般。NBA能做到干拔投篮的不计其数,但能将干拔投篮演绎成无解杀招的,也许唯有麦迪一人。麦迪的干拔投篮无人能防,不是吗?有他(麦迪)的身高,没有他的弹跳;有他的弹跳,没有他的身高;有他的身高和弹跳,没有他的绝对速度——这就是麦迪将干拔投篮演绎成无解杀招的原因。基里连科?约什-史密斯?谁见过他们真正冻结过麦迪的干拔投篮?

抢断反击——阿伦-艾弗森
自1973-74赛季NBA引入抢断统计以来,25年来一共只有5人蝉联过抢断王(魔术师、罗伯特森、布莱洛克、艾弗森、保罗),而连续3年蝉联抢断王的只有1人:艾弗森(2000-01赛季、2001-02赛季、2002-03赛季)。艾弗森抢断后利用自己的速度打反击,绝大多数演化为一条龙上篮得分。答案总抢断1964次,可以想象他用此招屠杀了多少对手。1999年季后赛,艾弗森单场抢断10次,创造了NBA历史上季后赛个人单场抢断的最高纪录。

闪电突破——德维恩-韦德
若单论绝对速度,NBA历史上比韦德快的不计其数。若单论突破时的相对速度,韦德足可以跻身历史最前列当中。真正让韦德和单纯的突破高手区分开来的,是突破后得分的能力和效率。这就是为什么闪电突破是韦德的无解杀招,而非他人(艾弗森除外)。韦德突破时第一步步幅极大而且速度奇快,并且后续的两步步幅也非常大(区别于他人),以至于无人能完全跟得上他。“韦德摔”和“闪电侠”乃是对韦德无解突破的最好阐释。

推土机上篮——勒布朗-詹姆斯
詹姆斯最厉害的杀敌武器?首先想到的会是上篮——推土机般的上篮。拥有邓肯的吨位、魔术师的身高、乔丹的弹跳,这一切都是上帝赐予詹姆斯的天赋。当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运球强力碾压到内线时,防守者不是落荒而逃就是被挤出甚远,抑或者看着詹姆斯轻松上篮或者暴力灌篮。力量、身高、吨位、速度均出类拔萃,这让詹姆斯推土机般的上篮演变为无解杀招。哦,别忘了,詹姆斯著名的“螃蟹步”让他的上篮更加无解。

小抛投——托尼-帕克
小抛投这项技术对球员的要求较高,它要求具备较快的速度、优秀的控球能力、良好的手感,此三点要求恰恰是帕克都具备的:论速度,帕克让艾弗森、福特、哈里斯等速度狂人都忌惮三分;论控球能力,帕克不输给联盟任何一位控球后卫;论手感,跑动的帕克拥有对篮筐天生的杀伤力。所以如你所知,帕克除了无人可挡的突破上篮,另一个无解杀招就是小抛投——如同突释冷箭,迅捷、突然,往往在对手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完成。

隔人暴扣——文斯-卡特
卡特的扣篮凌厉凶猛、迅疾狠健、势若奔雷,犹似泰山压顶,有若天马行空。在气势上有点类似“人类电影精华”威尔金斯,但卡特在比赛中的暴扣更有力道、更霸气,充溢的“力拔山兮气盖世”之豪迈气势是任何人难以企及的。如果你以为卡特只会扣篮表演就错了,还记得卡特在奥运会比赛中飞跃法国中锋维斯吗?还记得卡特隔着邓肯暴扣然后骑在他头上吗?类似这样隔人暴扣的镜头数不胜数,没有人能阻挡卡特这个杀手锏。

禁区强打——沙奎尔-奥尼尔
奥尼尔在禁区的强打有多大杀伤力,不妨来看看他改变了哪些NBA规则:比赛最后两分钟,对无球球员的犯规将被判为一罚一掷。(有些球队为了限制奥尼尔在禁区的巨大作用,采取了丑陋的“砍鲨战术”,故意对奥尼尔犯规,将其送上罚球线)。除此之外,奥尼尔还迫使联盟修改了篮下合理冲撞区、允许使用联防和禁区三秒违例等诸多NBA规则。联盟为何屡次为奥尼尔修改比赛规则,那是因为鲨鱼在禁区强打的无解杀招过于骇人。

45度打板——蒂姆-邓肯
在邓肯使用45度打板投篮最多的时候,也正是马刺称王称霸最辉煌的年代。45度打板投篮是一项传统技艺,但主要依靠它作为致命杀招的球员目前已罕见,除了邓肯。邓肯的45度打板命中率之高、出手之流畅,让人不禁想起了当年凯尔特人王朝的琼斯。不过比之琼斯,邓肯的打板投篮更稳定高效、更具杀伤力。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以提起45度角打板投篮,首先想到邓肯的原因。因为,这是石佛的无解杀招。

勉强投篮——科比-布莱恩特
想想看,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旧能屡次投篮入筐的家伙是谁:运球失误,然后抓到球随即出手三分命中;已经停球被防守者紧逼几乎要失误,但立刻干拔投篮命中;遭多人包夹依然不传球,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投篮中的;停球后找不到队友传球,将球抛向篮板然后接反弹球投篮命中……毫无疑问,这是科比。虽然屡次勉强投篮不免过于自私,但科比在一次次勉强投篮中的进球堵住了批评者的嘴巴,也使得他日益出类拔萃、一枝独秀。

篮下转身跳投——姚明
也许有人会质疑,说姚明的篮下转身跳投还没有到无解的程度。其实不然。首先,2米26的姚明是目前NBA第一海拔,当他原地站立时就已经能触摸到篮网;其次,在篮下转身后投篮会过掉防守或一定程度躲开防守者的封盖(命中率提高);再者,姚明在转身跳投时候习惯后仰,2米26的家伙篮底下跳起来后仰投篮……所以,姚明在篮下转身跳投同麦迪干拔投篮一样,都是无解的。命中率有多高那是另一个问题,谁能每投必中?

快攻长传——杰森-基德
最全面、最无私、最精明的传球大师,在这十年里,基德无愧这样的称号。在职业生涯中基德每传一次球有40%的可能令队友实现得分,他过去十年里场均助攻数都超过了九次,还两次率领球队杀入了总决赛。抛开这些账面上的耀眼光环,基德与其他传球大师与众不同的地方也许在于他的快攻长传——球仿佛长了眼睛,恰到好处地落在下快攻队友的面前,然后是快下的队友为基德平添上一次助攻。无怪乎与基德做队友是件幸福的事情。

突破分球——克里斯-保罗
无解者依然是人,招数是可以变化的。但能让无解者持续无解的,就是他们的随机应变,见招拆招。在这一点上,也许保罗是真正有别于前人的。在他之前,蒂姆-哈达维、凯文-约翰逊、伊塞亚-托马斯,无一不是出色的控球大师和突破高手,但保罗却已经是时刻都能做出清晰判断的天生指挥官,他的突破分球无疑更具杀伤力。君不见,保罗的突破分球绝大多数都幻化为队友的得分。也难怪托马斯感慨:保罗比我厉害多了。

蛇行突破——马努-吉诺比利
吉诺比利的突破,并没有迅雷般的速度,也没有强壮的身体作保障,那么妖刀究竟是靠什么让他的突破成为无解杀招呢?吉诺比利拥有独一无二的变向、眼花缭乱的脚步以及最不可思议的运动重心。可以说吉诺没有重心,也可以说吉诺的重心只集合在一点,就像蛇一样。当吉诺比利用游蛇般的动作钻入内线时,他眼前就只剩下篮筐了,而防守者则只能“望吉兴叹”,然后看着妖刀是如何用蛇形突破来杀伤自己。

无球跑动+接球就投——理查德-汉密尔顿
众所周知,“面具侠”汉密尔顿赖以成名的就是无球跑动后接球就投。所谓一招鲜吃遍天,汉密尔顿仅靠着这一招功夫就在江湖扬名立万。其实无球跑动后接球就投,NBA球员中十有八九会用,但没有人比汉密尔顿用得更纯粹、更有杀伤力。现役中深谙此道的唯有汉密尔顿一人,也只有他十年如一日的用这招轻松杀敌,因为他无球跑动的频率太频繁,接球就投的速度太快。无球跑动+接球就投,不是汉密尔顿的杀手锏是什么?

关键三分——雷吉-米勒
1995年东部半决赛第五场,最后18秒尼克斯领先步行者6分,接下来进入“米勒时刻”:米勒左翼命中三分,随即抢断,转身跳出三分线,在相同位置三分又中!然后就是8.9秒8分逆转的神奇。1998年东部决赛第四场,米勒在最后0.7秒用三分绝杀公牛……米勒类似这样的三分绝杀,可以列出一长串。包括三分绝杀在内,米勒最后时刻的关键三分已经多次将对手置于死地。别忘记,米勒是NBA历史上投中三分球最多的家伙。

挡拆配合——卡尔-马龙&约翰-斯托克顿
挡拆本是一种很古老、很原始的战术,但在爵士主教练杰里-斯隆的调教下,犹他双煞马龙和斯托克顿却能将它使用得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在长达18年的时间里,犹他爵士就是靠着马龙与斯托克顿的挡拆配合长期跻身联盟强队之行列,并连续两个赛季杀进总决赛。尽管所有对手已经对此简单又简单的挡拆配合烂熟于心,但马龙和斯托克顿依然能凭借此杀招纵横联盟18载,当真无解的紧。

后仰跳投——迈克尔-乔丹
早期的乔丹,依仗出类拔萃的身体素质,往往是把自己扔到空中,然后再去想下一个动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乔丹不可能单纯只靠高人一筹的身体素质就能继续称霸江湖。因此,职业生涯后期的飞人将后仰跳投演绎到极致。乔丹的后仰跳投像四两拨千斤的拳术,浑厚,柔中带刚,一样有泰山压顶般的气势。带领公牛取得第二个三连冠,乔丹仰仗的进攻方式主要是后仰跳投。同早期的突破和扣篮一样,乔丹的后仰跳投也是无解的。

背身单打——查尔斯-巴克利
知道NBA“背身单打5秒规则”吗?意思是说,持球背身单打的时间不能够超过5秒。这是联盟为了降低巴克利背身单打的巨大威力,主要针对巴克利实施的一项举措。试想一下,如果没这样一条规则来限制,巴克利可以用23秒时间将防守球员推到篮下,然后用1秒在篮下轻松打板就能得分。果真如此,NBA还有什么看头?话说回来,“背身单打5秒规则”的出台,不正是从侧面印证了巴克利背身单打的无解威力吗?

梦幻脚步——哈基姆-奥拉朱旺
“大梦”是奥拉朱旺的绰号,意思是说奥拉朱旺拥有梦幻般的脚步动作。1995年总决赛火箭横扫魔术,奥拉朱旺给对位的奥尼尔上了一课。奥尼尔对“大梦”心服口服:“他先是往左移动了5步,接着又往右移动了4步,我被他晃得东倒西歪,根本没有人可以阻挡住哈基姆。”年轻时代的奥尼尔是何等厉害的角色?!无独有偶,今年夏天科比专程去跟奥拉朱旺学习脚步动作,由此更加显现出“大梦”梦幻脚步的无解程度。

关键篮板——丹尼斯-罗德曼
从1991-92赛季开始,罗德曼连续7个赛季独霸NBA篮板王(蝉联篮板王年限史上最长),此高度连拉塞尔、张伯伦、摩西-马龙等篮板狂人都没有达到过(摩西-马龙连续5个赛季,张伯伦连续4个赛季)。罗德曼在1991-92赛季的场均18.7个篮板,是自张伯伦1968-69赛季以来23年间的最高值。得篮板得天下,罗德曼就是用一次次关键的篮板球来扼杀对手进而统治比赛的。

不看人传球——埃尔文-约翰逊
在2.06米的“魔术师”策动下,一支全联盟最高、最快、最强的球队,以他们好莱坞式的激情,在80年代创下了“表演时间”的美名。我们知道“魔术师”的球风以华丽著称,而作为NBA史上助总数数第二多的家伙,你可以想象“魔术师”有多少不看人传球转化为了不看人助攻。“魔术师”的不看人传球顷刻间就能瓦解了对方的防线,因为湖人队员会接应“魔术师”的不看人传球,然后用上篮或扣篮直插对手心脏。

定点投篮——拉里-伯德
伯德是NBA历史上首位三分球大赛冠军,也是首位连续三年蝉联三分王的巨星。当年伯德在更衣室的一句“你们谁是来争夺第二名的”成为经典段子,而三分大赛中他甚至连训练服都没脱就夺冠。真正使定点投篮成为伯德无解杀招的,根本不是无人防守的三分大赛,而是在正规比赛中——在比赛最后时刻,伯德通常会对防守他的球员说:“我将在这里用跳投绝杀你。”然后伯德说到做到,定点投篮,绝杀对手,而且职业生涯长期如此。

勾手投篮——卡里姆-阿布杜尔-贾巴尔
1989年,当42岁高龄的贾巴尔离开NBA赛场时,留下的是一串光辉璀璨、难以企及的纪录:6次总冠军,6次常规赛MVP,2次总决赛MVP,19次入选全明星,2届得分王,8项季后赛纪录,7项全明星纪录,总得分第一,总篮板第三……论身体素质,同时代比贾巴尔强悍的大有人在,何以贾巴尔能有如此巨大的成就?因为他的勾手投篮无能能挡。“天勾”绝对名副其实——2.18米的身高,伸直胳膊来个勾手,那高度不是“天勾”是什么?

强力封盖——比尔-拉塞尔
拉塞尔是NBA历史上第一个用防守统治比赛的球星,如果当年有盖帽这项技术统计,拉塞尔绝对会坐上头把交椅。回放一个镜头:一次进攻中,埃尔文-海耶斯在零度角起跳投篮,他本以为拉塞尔对这个球无能为力——两人相隔数米远。但拉塞尔一个箭步冲上来一巴掌将球扇到看台第二排……拉塞尔说:“这是属于我的夜晚,现在你看到我是怎么打球了,防守也是王道。”你知道拉塞尔只有2.06米吗?

张伯伦——威尔特-张伯伦
张伯伦这个人是无解杀招?是的。只需简单罗列出数据即可:单赛季场均50.4分27.2个篮板、连续7届得分王、单场100分、NBA历史个人单场最高得分榜前十名独占六席、篮板总数23924个、单场55个篮板、14年职业生涯11年荣膺篮板王……此中每一项都是NBA的最高纪录。这些也许大家耳熟能详,但你是否知道张伯伦还是NBA助攻王呢?1967-68赛季、1968-69赛季,张伯伦连续两个赛季成为NBA助攻王!中锋成为NBA助攻王,空前也必将绝后。张伯伦,无解中的无解,浑身都是杀招。

『伍』 哪些球员摸过乔丹的头

NBA摸过乔丹头的球员有第一个是斯科蒂皮蓬,第二个是天勾贾巴尔,第三个是魔术师约翰逊,第四个是斯蒂夫科尔,第五个是科比,第六个是罗德曼

『陆』 麦克风品牌排名,麦克风品牌的十大是哪些

对于很多想在家里一展歌喉的朋友们来讲,一款品牌麦克风是不可或缺的。世界工厂网小编就收集整理麦克风品牌排行榜供大家一览。假日里,利用家里的音响设备,开个家庭演唱会,对于很多喜爱唱歌的朋友们来说,这是最为惬意的一件事情了。除了其它硬件设备之外,你最需要的就是选购一款品牌麦克风。当然你还要留心,音量不要太高,以免邻居来敲门!
麦克风品牌排行榜:
1.森海塞尔Sennheiser (于1945年的德国,十佳麦克风品牌)
2.铁三角Audio-technica (于1962年日本东京,十佳麦克风品牌)
3.AKG爱科技 (于1945年奥地利维也纳,十佳麦克风品牌)
4.索尼Sony (于1946年日本,世界品牌,十佳麦克风品牌)
5.舒尔Shure (1925年芝加哥,舒尔亚洲有限公司在香港)
6.硕美科Somic (于1998年广州硕美科数码,十佳麦克风品牌)
7.得胜takstar (于1995年惠州,专业品牌,十佳麦克风品牌)
8.奇来富life (奇来富电子有限公司,十佳麦克风品牌)
9.星马 (汕头市星马实业有限公司,十佳麦克风品牌)
10.彤声Tonsion (于1998年东莞市彤声电子,十佳麦克风品牌)
此外,蓝铂、舒尔、奥尼科也是很不错的品牌,大家不妨也关注一下。
资讯延伸:麦克风小知识
电容式麦克风:
电容式麦克风有两块金属极板,其中一块表面涂有驻极体薄膜(多数为聚全氟乙丙烯)并将其接地,另一极板接在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上,栅极与源极之间接有一个二极管。当驻极体膜片本身带有电荷,表面电荷地电量为Q,板极间地电容量为C,则在极头上产生地电压U=Q/C,当受到振动或受到气流地摩擦时,由于振动使两极板间的距离改变,即电容C改变,而电量Q不变,就会引起电压的变化,电压变化的大小,反映了外界声压的强弱,这种电压变化频率反映了外界声音的频率,这就是驻极体传声器地工作原理。 电容式麦克风的膜片多采用聚全氟乙丙烯,其湿度性能好,产生的表面电荷多,受湿度影响小。由于这种传声器也是电容式结构,信号内阻很大,为了将声音产生的电压信号引出来并加以放大,其输出端也必须使用场效应晶体管。
电容式麦克风的优点:
1、能将声音直接转换成电能讯号的最佳设计原理:电容式麦克风是利用导体间的电容充放电原理,以超薄的金属或镀金的塑料薄膜为振动膜感应音压,以改变导体间的静电压直接转换成电能讯号,经由电子电路耦合获得实用的输出阻抗及灵敏度设计而成。
2、能展现『原音重现』的特性:音响专家以追求『原音重现』为音响的最高境界!从麦克风的基本设计原理分析,不难发现电容式麦克风不仅靠精密的机构制造技术,而且结合复杂的电子电路,能直接将声音转换成电能讯号,先天上就具有极优越的特性,所以成为追求『原音重现』者的最佳选择。
3、具有极为宽广的频率响应:振动膜是麦克风感应声音及转换为电能讯号的主要组件。振动膜的材质及机构设计,是决定麦克风音质的各项特性。由于电容式麦克风的振动膜可以采用极轻薄的材料制成,而且感应的音压,直接转换成音频讯号,所以频率响应低音可以延伸到10Hz以下的超低频,高音可以轻易的达到数十KHz的超音波,展现非常宽广的频率响应特性!
4、具有超高灵敏度的特性:在振动膜上面因为没有音圈的负载,可以采用极为轻薄的设计,所以不但频率响应极为优越,而且具有绝佳的灵敏度,可以感应极微弱的声波,输出最清晰、细腻及精准的原音!
5、快速的瞬时响应特性(Transient Response)是先天上的赢家:振动膜除了决定麦克风的频率响应及灵敏度的特性外,对声波反应快慢的能力,即所谓「瞬时响应」特性,是影响麦克风音色的一个最重要因素。麦克风瞬时响应特性的快慢,决定于整个振动膜的轻重,振动膜越轻,反应速度就越快。电容式音头极为轻薄的振动膜,具有极快速的瞬时响应特性,能展现清晰、明亮而有劲的音色及精准的音像。尤其中、低音完全没有音染及『箱音』,高音细腻而清脆,是电容式最显著的音色特点。由下面的附图可明显看出电容式音头的瞬时响应特性远优于动圈式。
6、具有超低触摸杂音(Handling Noise)的特性,是音响专家最赞赏的特点:使用手握式麦克风时因与手掌接触产生的触摸杂音,让原音混杂了额外的噪音,对音质影响至巨,尤其对具有前置放大电路的无线麦克风更严重,所以触摸杂音成为评断麦克风优劣的重要项目。从物理现象探讨,鹅毛与铜板同样掉到地板上,鹅毛几乎听不到掉落的声音,而铜板就很大声,显示较轻的材料比较重的撞击声小。同理,电容式麦克风的振动膜比较轻,先天上就具有『超低触摸杂音』的绝佳特点。
7、具有耐摔与耐冲击的特性:使用麦克风难免因不慎掉落碰撞导致故障或异常。由于电容式音头是由较轻的塑料零件及坚固的轻金属外壳构成,掉落地面的撞击力较小,损坏的故障率较低。
8、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独特优点:电容式麦克风因采用超薄的振动膜,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及频率响应优越的特点,所以能设计成超小型麦克风(俗称小蜜蜂及小蚂蚁)广泛的应用。

『柒』 盘点敢摸乔丹头的球星都有谁

俗话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在NBA联盟中乔丹的光头可不是球员们轻易就能摸到的。在很多球迷们的印象中乔丹大多数都是以光头的形象出现在赛场上,而谁敢摸他的头呢?仅有三位球星能够做到,个个都是巨星级别,其中科比皮蓬上榜了。盘点敢摸乔丹头的球星,个个是巨星,皮蓬科比上榜!那就来了解一下都有哪些球星敢摸乔丹的头吧

第一位:皮蓬

虽然当时的加内特才刚进入联盟,但是他在赛场上的表现可是非常耀眼,吸引了很多球迷们的关注。在乔丹生涯最后一个全明星赛事,加内特终于遇到了自己的超级偶像乔丹。赛场上的加内特表现非常完美,得到了乔丹的认可。激动不已的加内特面对乔丹直接摸了他的头。很多球迷认为乔丹会生气,但其实并没有。乔丹依旧温柔地看着加内特,令很多球迷无比羡慕。

『捌』 NBA摸高4米以上的球星(要全

截止到15-16赛季,NBA里还没有人能够摸到4米篮板上沿。

一、篮板上沿离地3米95,对于两米以下的球员来说,即使具有离地1米2的弹跳能力,也要求有2米75的站立摸高,基本不可能。

二、摸高的高度取决于一个球员的弹跳高度和臂展长度。弹跳高度一般看双脚离地多高,臂展长度则由站立摸高测量。所以摸高高度=站立摸高高度+离地高度。

三、要摸得高,一定要跳得高。NBA跳得高的球员不计其数,离地破一米的球员就可以算是弹簧人了,甚至更有破1米1的,例如乔丹、勒布朗,霍华德,格林,艾佛森、佛朗西斯、卡特和今扣篮王拉文等。然而,即便他们再能跳,目前为止似乎1米2已然是极限。

四、加内特曾亲口承认不能摸到篮板上沿,站立摸高,乔丹269,勒布朗273,格林267,约史密斯275,霍华德283,詹姆斯怀特273,按照395的上沿高度,詹姆斯得跳122厘米,霍华德要跳112厘米,詹姆斯怀特要跳122厘米,才可以用手指碰到篮板上沿。

(8)摸话筒的球星扩展阅读:

一、摸高背越训练

背越式跳高的训练有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及恢复训练四方面。

二、身体训练

是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身体训练水平的发展是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的基础,是大负荷训练的物质保证,是不断提高运动成绩的先决条件。身体训练有以下内容:速度训练有一般速度和专项速度。

一般速度30—6m反复跑、100—150m,反复跑、30—60m追逐跑;专项速度有弧线跑30m计时,全程助跑计时,后四步助跑计时,下坡跑接弧线跑20m,下坡跑度弧线跑20m,,快速摆臂摆腿的模仿练习,快速起跳练习。

三、弹跳训练

有自然弹跳力和专项弹跳力两种。前者的方法有各种行进间跳跃!跨步跳、单足跳20—30m,计时、四步助跑五级跳";后者有带助跑4—5步的跳跃,计时30—60m,跳跃及各种跳深、跳栏架、跳台阶、综合跳等。

『玖』 电视剧红色里的摸电话听筒

是摸话筒上包的纸吧?
因为日本人认识男主,是他在日本留学时的教习,男主防止被认出所以制造噪音干扰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