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员职业化
中国足球现在处于低谷中,必须在体制上改革,但究竟要继续坚持职业化,还是要重回94年以前的举国体制?许多专业足球评论员都认为必须继续推进职业化,但我却是倾向后者,因为中国足球联赛中有很多丑闻,比如严重的假球、黑哨、赌球,另外球员整体素质也低,甚至有刘建生这样的人。此外,球员收入过高也是一大问题(这个问题目前似乎只能通过取消职业联赛的方法来解决),经常被媒体球迷说事。而且在不少球迷眼里看来,实行职业化后的中国足球水平反而退步了或是没有进步。还有一点,目前中国踢足球的人(不论男女)反而越来越少了,在这样下去后果不敢想!
而如果重回举国体制,不再有职业联赛。这样就不会有假球、黑哨、赌球这些丑闻了,而且由于管理严了,球员素质肯定会有所提高,想做出轨的事也没的做了。球员收入肯定要直线下降,不会因收入过高而倍受抨击。这样,中国球员乃至所有中国足球人员形象也会改观。而且现在这样能让中国踢球的人增多,进而提高水平。最后一点,我们国家其它体育项目都是实行举国体制的,有不少不是取得成功吗?比如乒乓球、羽毛球、跳水还有女排。朝鲜足球也是通过举国体制而取得相对不错成绩的,如果不是他们国家经济落后加上太封闭不开放,足球水平绝对很强。
❷ 为什么说CBA不算职业
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对的,在现在来看,CBA基本已经实现了全面的职业化,球员的收入工资比相比于之前要透明的太多,球员是以合同为生而不是成为一个体制内的职工。当然了中国CBA的全面职业化还是没有达到的,但基本的职业化局面已经形成了。
在CBA中,随着姚大大的上台,全面职业化的道路已经在井井有条的铺设了,现在CBA中大多数的球队已经实现了自己的全面职业化,球队的运作一切是以俱乐部的利益为准,除了争冠外,球队的目标肯定都离不开盈利,就拿这几年CBA球员工资来看,像是易建联的2000万年薪,如果CBA没有实现职业化,俱乐部能给出这么高的工资吗?
❸ 中国足球为啥一直那么差,职业化20 多年为啥职业球员连停球都停不好,踢球一点都不动脑子,球商那么低
用另类的观点看这个问题,答复就是:
目前,中国足球充满着金钱铜臭味道的职业化水专平太属高了,职业球员在俱乐部都拿着天价数字的高额酬薪,只要能保住在俱乐部里踢球的机会,谁还会考虑或者是愿意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去为国争光呢?
❹ 为什么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后发展还不如举国体制时期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解释
1.举国体制时期,行政管理决定一切,国家队选材主要来源于体工队,体工队是干什么的?是专门搞体育训练的,拿国家工资,以出成绩为目标。在举国体制时期,我们有不少优秀的体育工作者,他们培养出不少优秀的足球运动员。
最重要的一点,那个时候,他们确实是在做事。
2.职业化之后,体工队取消,铁饭碗没有了,也就意味着稳定的选材基础也没有了。而职业化之后,球员收入大大提高,比体工队高的多得多,也就是说什么水平都能挣钱,这一点很重要。职业化培养出的第一批运动员应该是81年龄段的超白金一代,很勉强算是职业化的姑且算吧,这一代勉强还好一点,85年龄段的水平什么样相信大家也都清楚,真应了那句话,一代不如一代。不光是球员的培养不如以前,就连优秀的教练员也是越来越少!
3.中国的职业化其实是伪职业化,职业足球以市场为主导,管理依然是行政指令,但是市场却乱七八糟,而且管理水平及其业余,智商堪称弱智。说了几百年,联赛是一个国家足球的根本,但是往往我们看到为了国奥几个球员,将联赛说停就停,伤筋动骨,如此依然是举国体制的管理方式,怎能不乱?
4.中国社会的发展,踢球的确实越来越少了,我以前上学的时候,下课就奔足球场,诺大的操场全是踢球的。现在不上学了没有发言权,但是依然不容乐观。为什么踢球的越来越少?我从不怀疑这项运动的魅力,其实踢球是多么好的一项工作,能在俱乐部打上主力,年薪怎么也得几十万,不比那些白领强多了?踢球比上班来钱快得多。主要还是在于宣传。
其他的不想讲,假球黑哨贪污腐败都讲烂了,体制只是一方面,不是全部,更多是人的问题。
❺ 中国足球在哪一年开始职业化
1994年。
1994年,第一届职业化的甲A联赛开始。
职业化的甲A联赛、甲B联赛一共进行了10年,2003年赛季结束后,改制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和中国足球甲级联赛。中超成立的目的是希望仿照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等欧洲先例,由各职业联赛俱乐部自主管理和运营赛事,逐渐脱离中国足协的管理。中国足协转而负责各级国家队比赛、青少年运动员培养等任务,以及组织足协杯等其它赛事。
2013年6月15日,在合肥体育中心1:5惨败于泰国国奥,这场比赛再次将中国国足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很多人表示不再相信中国足球,甚至有个别高校校队出面公开挑战国足,实在是很闹剧。
(5)球员职业化扩展阅读
1989-1999的十年低谷:
1989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六强赛上中国队两个“黑色三分钟”不敌阿联酋和卡塔尔再度无缘世界杯,中国队进入了长达10年的低谷期。
1990年北京亚运会1/4决赛上中国队0:1被泰国队淘汰饮恨国庆夜。
1993年德国籍主教练施拉普纳率领刚刚获得亚洲杯季军的中国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小组赛中兵败伊尔比德,连败给鱼腩部队也门和当时的强队伊拉克,小组赛即打道回府,此次失利也催生了中国职业联赛的举行。
1994年中国队在亚运会决赛中2:4不敌新军乌兹别克斯坦队获得亚军,此后十余年中中国队屡次被乌兹别克队羞辱。
1996年亚洲杯中国队小组赛“默契球”不敌日本队,在凭借已被提前被淘汰的叙利亚队的公平竞赛精神得以出线的中国队不敌沙特止步八强。
1997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0强赛中主场先后被伊朗和卡塔尔羞辱再次被无缘世界杯。
1998年英国人霍顿担任中国队主教练,带领经过几年职业联赛磨砺的中国队先后获得了东亚四强赛亚军和亚运会季军,但霍顿兼领的国奥队在1999年奥运会预选赛中再度折戟。
❻ 中国足球职业化指的什么
职业化的意思就是,让中国足球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中国足球在1994年开始职业化。以当年的中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的开幕为标志。
1994年4月17日,万宝路杯1994年全国足球甲级队(A组)联赛开始,开幕式在成都举行。六个赛场观众踊跃,共有约15万人观看了首轮比赛,其中成都和延吉的观众都达到4万人以上,标志着中国足球开始向职业化方向发展。
中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最早建立于1987年。当年正值第六届全运会召开,以及中国国家队冲击奥运会足球比赛等足球界大事。中国足协籍此机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开始试行将当年的甲级联赛分为两组,即甲级A组和甲级B组进行。此后赛制几经更改,1994年中国足球全面推行俱乐部制,首届职业化联赛有12支球队参赛,采取主客场双循环赛制。2004年,中国足球协会正式推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品牌;将原来的甲级A组联赛改制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甲A联赛宣告结束。
❼ 足球职业化后有什么巨大的进步
职业化之前,球员和裁判不知道自己的职业,不知道怎样赚钱,职业化之后,他们就知道如何赚钱了
❽ 什么叫职业化
所谓职业化足球就是把足球作为一个行业,很多人在这个行业的不同岗位工作。球员的职业也就是踢球,专心踢球,这是他们的工作。工作做得好肯定会有奖金啊之类的。也有很能被别的单位(俱乐部)挖走(转会)……
不知你是否指这个职业化?还有一个参考网页资料
❾ 什么是足球职业化
对于中国的职业化是指由原来的各省市体育局的管理和投入转变成今天的由企业管理和投入。它们的区别就是从专业化的行政管理转变成企业管理(就是从计划经济转变成市场经济)。现在每个球队投入都是由企业根据当年的效益来进行投入。继续追问:
那是俱乐部还有利益呢。企业投资它也要回报的。所以俱乐部在和高水平联赛谈判的时候,没有得到它的利益。那球员就是牺牲品了。补充回答:
所以中国足球在体制上还是有很大的问题。大一点的俱乐部还有能力去搞梯队建设。小的俱乐部就只能望球兴叹了。在中国不管大小俱乐部如果放走一个比较优秀的球员,就很难再找一个来顶替。国内优秀球员太少。从国际上找,它们的资金有限。继续追问:
❿ 职业化以来中国被砍的球员名单
权磊、陆博飞、陈永强、王小诗,这是比较有名的,我想名气不大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