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球历史上著名的华裔运动员

女子:金久慈、
刚出道时由于英文姓名是Vania King,一时误认是“韩流”韩国选手。其实她是道地的“中国台湾制造”,双亲来自宝岛。从2006年起专心打女网职业赛后,已两度入选美国队国手,出征“联邦杯”比赛,迎战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强队。

4岁开始喜欢网球的金久慈,小时愿望就想成为“世界女网NO.1”,这个目标从未改变。心仪的网球偶像是美国球王桑普拉斯和球后达文波特,她很期待和偶像“大姊大”达文波特过招,尤其能赢球。

金久慈选择网球,但在校成绩一点不含糊。金妈妈说,女儿在校成绩一直很棒,今年斯坦福大学给全额奖学金“网罗”,但她打职业决定放弃。过去以业余身分打球,赢球奖金都不能取分文,估计损失奖金达8万元之多。金久慈笑着说,这是“正确时间做出正确决定”,现在可以大方地领奖。

其实,金久慈出自“网球家族”,父亲金能达和太太来美多年,虽是“网球白痴”,但却奇迹造就四名具有职业水准的子女。24岁长子金久义,曾是美国青少年冠军,和张德培兄弟交情非常好,未打职业入杜克大学,毕业后现在打职网,目前世界排名300名内。双胞姊姊金婉玉和金婉琴,就读长春藤普林斯顿和宾州大学,兄姊功课和网球都杰出。

女网界华人球星缺席很久,现在中国球员逐渐“崭露头角”,金妈妈说,这是很好的发展,大家互相鼓励,进行一场良性竞争。金久慈和中国女将李娜、孙甜甜、李婷交情很好,还经常陪她们“血拼”。

金能达说,美国女网正值“青黄不接”,受到美国女网鼓励和肯定,女儿出马效力美国是“华人之光”。
男子:
1。 姓名:张德培
英文名:Michael Chang
祖籍:广东潮州
出生地:美国新泽西州霍博肯
居住地:美国华盛顿州Mercer Island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著名的网球选手
代表国家:美国
出生日期:1972年2月22日
国籍:美国
身高:1.75米
体重:72公斤
妻子:刘安宝
握拍手:右手握拍,双手反拍
球拍品牌:Prince
球衣品牌:Reebok
单打排名最高 2 (1996年9月)
双打排名最高 199 (1993年4月19日)
发球最快速度 130英里/小时
职业网球赛夺冠次数: 34次
大满贯(1个)
澳网:男单亚军(1996年)
法网:男单冠军(1989年)
温网:男单四分之一决赛(1994年)
美网:男单亚军(1996年)
注:以上成绩为张德培参加大满贯最好成绩。
奥运会:2000年男单第一轮
1987年转为职业球手
1988 旧金山
1989 法网公开赛, 伦敦室内网球赛
1990 多伦多
1991 伯明翰
1992 旧金山,印第安纳维尔斯,基-比斯卡尼
1993 雅加达,大阪,辛辛那提,科隆坡,北京
1994 崖加达,费城,香港,亚特兰大,辛辛那提,北京
1995 香港,亚特兰大,东京室内,北京
1996 印第安纳维尔斯,华盛顿, 洛杉矶
1997 孟菲斯,印第安纳维尔斯,香港,奥兰多,华盛顿
1998 波士顿,上海
世界排名最高第2位
赢得网坛总奖金:US1914,5632

张德培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亚裔网球选手。

作风顽强,永不放弃,奔跑如飞,素有“飞毛腿”之称。不过力量和柔韧性似乎尚有不足。张德培最辉煌的成就是取得1989年法国网球公开赛。
1989年,年仅17岁另3个月,名不见经传的张德培在决赛战胜了瑞典名将埃德伯格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法网和大满贯冠军。
1996年,年终排名第二,连续第五年进入排名前十,这也是他职业生涯中的最高排名。在8项赛事中进入决赛,包括澳洲公开赛(败给德国的贝克尔)和美国公开赛.特别是在美国公开赛的决赛败给桑普拉斯令人扼腕.当时他如果夺冠,不仅可以获得89年法网后第二个大满贯头衔,而且将取代桑普拉斯成为世界第一,这恐怕也是张德培职业生涯中最佳的一次冲顶机会了。96年张德培在北京沙龙中途出局,未能实现五连冠的目标.
1997年,冠军:4项。连续两年年终排名居于次席。在澳洲公开赛的半决赛中败给西班牙的莫亚。
1998年,冠军:2项,包括9月的上海公开赛,在这次决赛中,张德培战胜了克罗地亚的”发球机器”伊万尼塞维奇。年底排名从年初的第2位滑坡至29位.
1999年,上海公开赛杀入四强,美网第二轮被法国小将ArnaudClement直落三盘3:6,3:6,3:6淘汰出局。
2003年,张德培宣布退役。
2008年1月,张德培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美国时间7月12日,正式成为名人堂一员。
(也许只有套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格式,才能完全表达出张德培对于世界网坛的影响)
8月27日下午4点3刻,世界上最伟大的华人网球选手张德培宣布退出职业网坛了。他在美国公开赛第一轮奋战没有多长时间,比赛就以他的失败而结束——他的职业生涯于是永远地结束了。
这个人的退役,对于战斗着的华人网球选手,对于世界网坛,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个人退出网坛后形成的历史空白,不久人们就会清晰地感觉到。
正如容国团证明了华人可以驰骋乒坛,夺取世界冠军一样,张德培证明了华人在职业网坛的价值,即历来为繁茂盛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华人尽管与西方运动员相比身材矮小,又缺乏打网球的传统,但依然可以凭借敏捷的步伐,聪明的头脑,勤奋的传统来获得成功。所以张德培的崛起粉碎了西方所谓华人不能打网球的断言,现在华人在其他一切体育项目中的成功与否,也都可以以张德培作论据,而不象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使华人运动员在国际体坛,尤其是职业体育中妄自菲薄。
不仅如此,张德培让中国这块曾经的网球的荒漠,变成了职业网坛都垂涎的巨大市场,正是由于他在90年代初以来不断的前来参赛,为中国制造了成千上万的网球球迷。由于他在北京和上海网球比赛中的亮相,彻底改变了中国人对网球的概念,而先前,无论是网球界的管理者还是运动员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巨大的成就,该是很够了,甚至能做到一点,也已经是很幸福的了。但张德培对职业网坛还有很多的贡献,有他独到的特点,这样的特点是很多的,而且任何一个特点都是任何其他选手无法比拟的。在张德培看来,走入赛场就是与命运的抗争,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放弃,这种不言败的精神使他获得了无数的荣誉,他1989年在法国公开赛决赛中,在大腿抽筋的情况下苦战5盘击败伦德尔夺冠的场面,依然是世界网坛历史上最经典的镜头之一。
因为张德培首先是一名职业选手,在所有比赛中夺取冠军是他毕生的使命,他为此进行的不懈的努力,他付出的努力的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共夺取过近40个比赛的冠军,距一步成为世界第一。从成为最年轻的法网冠军,到大满贯杯冠军,从北京沙龙网球公开赛三连冠,到香港到新加坡加冕,从辛辛那提到洛杉矶,从温布尔登到罗兰卡洛斯,从纽约的美网决赛到南半球的澳网冲冠失败,以及为美国队参加的戴维斯杯比赛,在北京上海和香港的很多宣传工作,最后作为北京申奥的大使,看到中国的首都赢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老实说,即使几年前就退出网坛,也可以为他的这些成就感到自豪。
正因为这样,张德培是当代最受喜欢的网球选手,各国的网球爱好者——无论种族和肤色——都喜欢他,尤其是亚洲的年轻人,都崇拜他,效仿他,他对这一切都非常感恩,经常说要在退役后报答亚洲网球,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开办网球学校,帮助这里提高网球水平。现在他退役了,在整个美国和亚洲,从职业网坛到中国的年轻人,千百万网球爱好者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怀念,而我敢大胆的说,世界上可能会有无数的华人选手,但10年甚至20年之内,不会有人达到他曾经达到的高度。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2。巴拉东
去年的温布登网球赛,世界排名第67号的巴拉东大爆冷门,打败美国名将阿加西。巴拉东的崛起,让人意识到他将替代张德培,成为“亚洲王牌”。
张德培1989年一战成名??赢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当时他年仅17岁,是史上最年轻赢得大满贯网球赛冠军的球员。
出生于网球世家的巴拉东,论球艺与张德培不遑多让;甚至可以说,自出道以来,随着在国际赛打响知名度,巴拉东是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
2002年6月,巴拉东以初生之犊的勇气,参加温布登网球赛,谁也没有预料到当时世界排名第67号的他,大爆冷门,竟然在第二圈打败1992年冠军、美国名将阿加西。这一战的比数是6比4、7比6(7比5)、6比2。
那时候,张德培在网球赛的成绩已日渐式微,巴拉东的崛起,马上让人意识到他将替代张德培,成为“亚洲王牌”。
一家泰国报章在社论中,赞扬巴拉东为国争光,让世界都注意到泰国也有网球好手。《暹罗国民报》在封面版打出大标题:“巴拉东雄心壮志”。
巴拉东的胜利,不是偶然,两个月后,他赢得纽约网球赛冠军,在决赛打败阿根廷球员切拉,成为首位在职业巡回赛夺标的泰国球员。
迄今,巴拉东在职业网球赛四次夺标,包括印度真奈(Chennai,前称马德拉斯)网球赛、美国长岛网球赛,手下败将不乏金发蓝眼的欧美球员,从而跻身为世界第12号网球员(上月29日世界网球员排名表)。
亚洲网球总会执行理事长乌拉帕迪说:“巴拉东的表现,激发了亚洲网球员的斗志,尤其是在泰国,网球运动因为他而改变。很多小孩子因为他开始打网球,网球场地与学院也因此供不应求。”

受父亲与张德培激励
巴拉东住在曼谷,他坦言,他能在网球赛崭露头角,有两个人对他起激励的作用,一是父亲兼教练差那猜,一是他所崇拜的张德培。
巴拉东的父亲是个热爱网球的银行家,一心希望三个儿子能在网球赛有一番作为。巴拉东6岁时,他与哥哥便在父亲的指导下练习网球,父子四人经常在网球场打网球,构成一幅温馨的父子打网球画面。
90年代中期,当喜力网球赛在新加坡室内体育馆举行时,巴拉东还是世界排名700多号的网球员,因此必须从外围赛打起。他是在父亲的陪同下前来参加,记者当时采访这项比赛时,他的父亲曾经以华语亲切地与记者谈话,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直到今天,巴拉东到世界各地比赛,父亲仍然随行,临场给他指导。巴拉东认为,他与父亲合作愉快,他感激父亲在他立志朝网球发展时,就辞去银行的工作,专心调教他。
巴拉东说:“他(父亲)是让我站上球场的人,我认为他做得很棒。”

他说:“有时我们只是对看一眼,我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而他也清楚我的想法。”
父亲教导他,身为泰国人,应该以泰国的礼节??每场比赛结束时双手合十向观众鞠躬。巴拉东双手合十的动作,已成为他在网球赛上的“标志”。
巴拉东表示,他非常仰慕刚从职业赛退休的张德培,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网球选手之一,而且是一个态度和蔼的人,有着很高的人格魅力。
他说:“同是华裔网球员,我在少年时候就非常仰慕他。”
巴拉东回忆说:“1989年,张德培赢得法国网球赛冠军,电视上播映他夺标的镜头时,我紧盯着电视荧光屏,然后对父母说,他的长相和我们相像,他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
果然,今日的巴拉东,已经实现了他孩提时要成为顶尖网球员的愿望。

个人档案

姓名:巴拉东(Paradorn Srichaphan)
国家:泰国
项目:网球
出生日期:1979年6月14日
出生地:曼谷
身高:1米85
体重:81公斤
成为职业球员:1997年
国际排名:12号(2003年9月)
信仰:佛教

成绩:
*1992年至1994年泰国青年网球赛单打冠军
*1997年东运会网球赛单打冠军
*1998年曼谷亚运会网球赛单打冠军
*在职业网球巡回赛四次夺标

2. 2020美网男单冠军是谁

2020美网男单冠军是多米尼克·蒂姆。在蒂姆的成长之路上,纳达尔曾经是蒂姆的一个标杆。毕竟在刚出道的时候,奥地利少年一度被称作“红土小王子”,从2014年到2018年的10次交手全部发生在红土场上。

在21岁时蒂姆就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公开赛的半决赛以2比1战胜纳达尔,让自己成为在法网赛场上有机会去冲击西班牙人绝对统治力的选手之一。

(2)美网有中国球员吗扩展阅读:

早年经历

蒂姆的父亲沃尔夫冈和母亲卡琳都是网球教练;弟弟莫里茨也是网球运动员。蒂姆在ATP官网个人主页上透露,自己在网球道路上的偶像是同胞斯特凡·库贝克和约尔根·梅尔泽。

6岁时,蒂姆开始学习网球,之后被父亲送进职业网球教练冈特·布雷斯尼克(Günter Bresnik)创办的网球学校。刚开始接受训练时,蒂姆还是一个双反防守型球员,但布雷斯尼克要求蒂姆打的更具侵略性,并最终将蒂姆改造成了单反球员。

在改变打法之后,蒂姆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原本蒂姆是奥地利国内顶尖的青少年球员,但在这期间他的排名迅速下滑。最终,蒂姆对布雷斯尼克教练的信任让他坚持了下来。

3. 中国网球女运动员名单

一般旧称五朵金花

世界职业网球界,有五位中国女选手巾帼不让须眉,为中国在这项世界主内流项目中占有容了一席之地,她们就是李娜,郑洁,晏紫,彭帅和孙甜甜,人称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成绩


五朵金花双打配对

郑洁/晏紫

彭帅/孙甜甜

郑洁/彭帅

晏紫/彭帅

五朵金花大满贯单打

澳网:李娜(2010四强,2011亚军,2013亚军),郑洁(2010四强)

法网:李娜(2011冠军),郑洁(2004十六强)

温网:郑洁(2008四强),李娜(2010八强)

美网:李娜(2009八强),彭帅(2011十六强)

新一代的包括

彭帅仍在打,还有张帅、郑赛赛、王蔷、段莹莹和王雅繁等

4. 美网公开赛中国球员去了吗

只有张帅一个人参加
北京时间9月2日凌晨,唯一一名亮相今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单打赛场的中国金花张帅遗憾结束了自己在今年美网系列赛的单打之旅.
虽然张帅本场比赛的对手,比利时姑娘邦纳文图尔目前的WTA女单世界排名仅排在第121位,比张帅要低85位,但邦纳文图尔近几年也有过击败穆古拉扎、维基奇等名将的经历,因此从赛前就预测张帅本场比赛要想过关可能并不容易。
本场比赛也再次暴露了张帅不擅长打顺风球的老毛病,关键分的表现或许决定了本场比赛胜负的最终走向,张帅全场比赛18次破发机会仅兑现了4次破发,而邦纳文图尔则是11次破发机会实现了7次破发,最终在一场历时1小时46分钟的比赛过后,张帅以6-4/3-6/2-6的比分交出了比赛。

5. 中国球员美网奖金要交税吗

在哪比赛,在哪收入,如果当地法律有相关税务要求就在那里完税,回国不必再重复交税。不过需要出示完税手续。

6. 中国有哪些网球运动员急~~

中国女子网球连连突破,并获得奥运会冠军,男子网球却一直保持沉默。中国男子网球项目的现状如何?出路在哪里?就这些疑问,记者在中国网球公开赛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采访,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中国男子网球选手凭借三张外卡参加了中国网球公开赛,结果,第一轮王钰和朱本强两位选手就被淘汰。只有卢昊一人闯进次轮。结果虽在情理之中,却让人感到了中国男子网球处境的艰难。人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

在家门口的比赛,还要靠三张外卡,中国的男子网球人才哪里去了?

“青黄不接,后备力量不是缺乏,而是严重的缺乏!”中国网球的掌门人、国家体育总局网球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男网的人才状况。孙晋芳说,男子在朱本强之后,后备力量培养已经出现了很大的脱节。

其实,随着网球运动的发展,在中国从事网球的人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从事网球运动的青少年达三四万,其中注册的专业运动员近两千。但是,人数虽多,尖子不够尖,在世界高级别赛事中成绩很少。现在中国男子网球,一、二、三梯队全部不完善。

如何解决人才短缺?中国网球的管理者们也一直在思考。于是,“多元化培养”这个概念就被提出。孙晋芳解释说,多元化培养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和办法去培养年轻选手。其中包括请外教、通过国外的经纪公司、通过各个省市自己培养年轻球员、国内的俱乐部培养等。教练:

本土水平低外教难引进

教练员也是制约中国男子网球发展的一个瓶颈。“我们不仅队员缺,教练也缺,奇缺!”孙晋芳说起这些,同样有点痛心的感觉。

世界网联的有关人士指出,制约中国网球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教练水平不高。现在有一些省市对男子网球的投入很大,却遭遇教练严重短缺的壁垒,导致投入和产出成不了正比。本土教练不够,请外教呢?2002年8月,釜山亚运会开赛前一个月,中国男子网球队请来了美国人马克担任主教练。但马克并没有让中国男网出现奇迹。目前中国很多省市都聘请了外国教练,但收效都不是很好。

“外教不仅仅是请的问题,而是请好,用好的问题”孙晋芳的这句话很有针对性。请来一个外教,要带很多队员,也难以达到效果,请多了又请不起。怎样用有限的经费把外教请好,利用好,才是重中之重。针对这一点,一个名为“星火计划”的中国网球教练员培训工程已于今年2月启动。机制:

效率怪圈和资金壁垒

孙晋芳说:“和国外不同,中国的网球运动员是靠国家出钱养活的,训练也是为了荣誉。这就造成思想不集中,训练没效率。外国运动员三个小时可以完成的训练项目,中国运动员用双倍的时间可能还做不好,这就是一个纯职业和半职业的区别。这个怪圈也需要及时解决。”

同样在机制上出现的问题就是男女网球投入的问题,“女子网球能突破是用钱堆出来的。她们一年的经费是1000万。而据我所知我们男子不到100万。”在中网输球后,王钰的话有点石破天惊的味道,资金壁垒造成的男女网球投入失衡的确是中国男网无法突破的一个原因。由于找到了女双这个突破口。不过,在“凤先飞”的政策下,男网就有些萎缩。

中网第一轮被淘汰的老将朱本强认为,中国选手与外国选手的差距并没有那么悬殊,差的是经验:“中国选手在参加国际大赛中通常都会有很大的压力,这是因为比赛机会难能可贵。而国外选手不同,他们整年的时间都在不停地比赛,这一站打得不好下一站重新开始,机会多得是。所以在比赛中也能放得开。”

其实,网球管理中心也知道比赛的重要性,但资金从何而来?按照国际标准,一个网球运动员一年如果参加25战的比赛,最少也要50万的投入,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在有限的经费保证女子项目的情况下,男运动员参加国际大赛的机会也就少了许多。这也造成了恶性循环。

种种不足并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因此,中国男网的现状还将维持一定的时间,但在局部突破也是有可能的,根据女网的经验,男网很可能也要在双打上争取突破。本届中网,中国男子双打的实力也得到了肯定。王钰的教练王金禄表示:“中国男双也在进步,像王钰和孙鹏、朱本强和曾少眩都是颇有实力的配对,我们也希望和女网一样把双打作为突破口,但这需要国家网球中心来把握。不过,很快国家网球中心就将开一个工作会议,可能会将男子网球的突破口也确定在双打上。”或许男网的突破就快到了。

7. 美国网球公开赛中国怎么未参加

2020年美国网球公开赛,还是有中国选手的,不过仅有张帅一个人报名参赛,但比赛结果并不好,首轮被比利时选手博纳文图尔淘汰。
因为yi情的原因,很多高排位球员放弃了美网,此前凭借世界排名无法获得种子资格的张帅,这次以第25号种子出战。

8. 关于中国人网球大满贯

中国男子运动员,从未进入过四大网球公开赛正赛
女子方面则要好的多
一、冠军

1、2006年澳网,郑洁/晏紫拿下双打冠军,这也是中国选手第一次夺得网球大满贯成年组冠军。并参加了年终总决赛,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参加WTA年终总决赛。

2、2006年温网,郑洁/晏紫再度夺得双打冠军

3、2008年澳网,孙甜甜/泽蒙季奇问鼎混双冠军,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大满贯混双冠军,至此,孙甜甜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手握大满贯冠军,奥运会金牌,巡回赛单双打冠军头衔的选手。
4、2011年6月4日,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李娜以6-4/7-6(0)击败卫冕冠军为中国赢得第一座大满贯女单冠军奖杯。李娜的世界排名也将从第七跃居至第四,平了日本名将伊达公子创造的亚洲最高排名。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大满贯单项冠军。

二、亚军

2011年澳网,我国选手李娜击败世界第一的丹麦美少女沃兹尼亚奇,跻身澳网决赛。这是中国运动员首次杀入大满贯决赛,也是亚洲人首次杀入大满贯决赛。

三、四强

1、2008年温网,郑洁击败伊万诺维奇,这也是中国选手第一次击败在任世界第一,郑洁随之进入到温网4强,这也是中国选手第一次进入到大满贯成年组单打4强。

2、2010年澳网李娜和郑洁双双进入澳网四强,这也是第一次有2名中国选手进入大满贯单打4强。李娜之后也达到了最高排名第10位,这也是第一次有中国选手进入世界TOP10。

四、八强

1、2004年澳网:郑洁/晏紫历史性杀入女双八强,这是中国网球选手在大满贯赛事中所取得的历史最佳名次,1/4决赛中不敌最终获亚军的库兹涅佐娃/利霍夫采娃。
2、2006年温网,李娜击败瓦伊迪索娃进入温网8强,这也是中国选手第一次进入大满贯成年组单打8强。
3、2004年美网:彭帅搭档中国台北老将李慧芝女双进八强,平中国选手历史最佳战绩。

4、2009年美网,李娜以6-2/6-3战胜斯齐亚沃尼成功的杀入8强,这一成绩也是目前中国选手在美网的最好战绩。

5、2010年温网,李娜再次闯进温网八强,追平了自己在温布尔登的最佳成绩。

五、十六强

1、2004年法网,郑洁击败加宾进入法网16强,这是中国选手第一次进入大满贯单打16强。
2、2007年澳网,李娜进入公开赛16强
3、2008年美网,李娜进入公开赛16强

4、2009年法网,李娜进入公开赛16强

六、三十二强

1、1992年澳网,李芳进入第3轮,这算是中国选手第一次进入大满贯成年组单打32强。

2、2000年澳网,易景茜进入第三轮,两个4-6不敌最后进入半决赛的卡普里亚蒂(2001、2002年冠军),遗憾的丧失了超越李芳的机会。

3、2005年澳网:李娜进入第三轮,平此前最好成绩。

9. 这次美网为什么没有中国人参加

因为疫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