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猫杯决赛试题
Ⅰ 白猫杯化学竞赛考试范围和题型(上海的、初中的)
班么其实不用上。。华师大那本
化学竞赛其实没多大用
白猫杯其实要靠背他那本考纲
全部背出来。初赛那肯定随便过
决赛的话
白猫杯还是有很多是考纲上的。
那时候做的是一本紫色封面的
南宁大学出版社的竞赛书。一共有40多章
每章讲一个天元杯的考点。不过真要拿一等奖还得靠仔细和运气。
Ⅱ 谁有白猫杯高中历届的试卷(急需)
2003年上海市“白猫杯”青少年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决赛
高中组实验考试 卷一
编号 区(县) 学校 年级 姓名
考试须知:
1、竞赛答案全部写在试卷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或钢笔答题,用红色笔或铅笔所作的答案一概作废无效。
2、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试卷纸上方指定位置,写在它处者按废卷处理。
3、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4、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卷一:40分;卷二:60分)。
5、须用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6、卷一完成时间:40分钟;卷二完成时间:80分钟。
课题 实验室节约能源的探索
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重大的社会问题之一。目前,世界各国所用的燃料大部分是矿石燃料,然而矿石燃料的资源有限。根据现有的矿藏资料表明,按目前的能源消耗水平,地球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只能开采50年左右,煤也只能开采200年左右。因此可以认为,能源问题已是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的问题包括开发新能源和节约现有能源两个方面。在开发新能源的问题解决之前,节约能源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显然,节约能源的实质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包括能源能量的充分释放和能量利用率的提高。前者是要求燃料完全燃烧,后者是防止能量的无端散失。
实验室中所用燃料主要是煤气和酒精,本次实验要求对酒精燃烧时能量的利用率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探索。
请你运用提供的物品,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完成以下各项数据的测定:
1、 通常情况下用酒精灯加热(以加热烧杯中的水为例)时,酒精能量的利用率。
问题 ① 根据你的理解,试对“酒精能量的利用率”下一个定义。
② 要测定酒精的能量利用率,必须首先获得什么数据?
③ 如何通过实验测定“被利用的酒精能量值”?(联系物理学中的热学知识思考)
2、 利用酒精灯防风罩加热时的酒精能量利用率。
3、 使用还原焰加热时的酒精能量利用率。
提供的物品:铁架台,铁圈,石棉网,烧杯(150mL),温度计(100℃),电子天平,酒精灯,隔热罩,酒精灯防风罩,锥形瓶(150mL,配单孔橡皮塞),温度计(100℃),坩埚,抗菌素瓶,灯芯帽(附灯芯),移液管(10 mL),吸球、火柴,无水酒精。
实验方案设计(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和回答有关问题)
(1) 通常情况下用酒精灯加热时,酒精能量利用率的测定
(2) 利用酒精灯防风罩加热时,酒精能量利用率的测定
(3) 使用还原焰加热时,酒精能量利用率的测定
2003年上海市“白猫杯”青少年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决赛
高中组实验考试 卷二
编号 区(县) 学校 年级 姓名
课题 实验室节约能源的探索
一、 原理
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2H5OH(l)+3O2(g)→2CO2(g)+3H2O(l)+Q
式中Q为酒精的燃烧热,单位是kJ∕mol。
酒精热量利用率的涵义如下式:
酒精热量利用率= =
因此,要测定酒精热量的利用率,首先要知道酒精的燃烧热。
在隔热罩中,利用酒精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已知质量的水,根据加热前后水的温度差(△t)以及水的热容,即可算出水吸收的热量值,即被利用的酒精燃烧的热量。
二、 备用物品
马粪纸,制作隔热罩的图样,剪刀,双面胶带,锥形瓶(150mL),温度计(100℃),坩埚,抗菌素瓶,电子天平,无水酒精,火柴,移液管(10 mL),吸球,碎滤纸,铁架台,铁圈,石棉网,烧杯(150 mL),酒精灯,酒精灯防风罩,量筒(100 mL)等
三、 实验步骤
1、酒精燃烧热的测定(实验装置见图1)
(1) 隔热罩的制作
用马粪纸按提供的图样剪成纸坯,按纸坯高度剪一段双面胶带,粘贴在纸坯上指定的粘贴处。利用该纸坯可按图制作成一个高约18cm、上部口径大小正好能卡住锥形瓶口的圆锥形筒。在距纸筒口约11 cm处开一个2 cm见方的观察窗口,纸筒下端剪成锯齿形,以便空气流通。这就是本实验应用的隔热罩。
(2) 揭掉胶粘带的防粘层,将空的锥形瓶从隔热罩的下端放入,锥形瓶口穿过隔热罩口,使隔热罩口紧紧卡住锥形瓶口,将隔热罩下方的喇叭口尽可能撑大些(以不影响上端卡住锥形瓶为原则),再用胶粘带固定。上述制作完成后,将隔热罩竖立在桌上不应十分歪斜,否则罩的下端边缘须作修剪。
(3) 坩埚中用移液管移入10 mL水
(4) 抗菌素瓶中倒入约瓶体1/4的无水酒精,瓶口插入灯芯帽。
(5) 用量筒量取100 mL水,倒入锥形瓶中,瓶口塞上带温度计的单孔塞,温度计的水银探头应完全浸入水中。
(6) 记下锥形瓶中的水温(t1)和坩埚中的水温(t2)。
(7) 将盛无水酒精的抗菌素瓶置于电子天平上称量(m1),并将其浸入坩埚的水中。
(8) 点燃抗菌素瓶上的灯芯,立即把隔热罩(连同锥形瓶)罩上(如图1)。罩隔热罩时应随时从观察口观察燃烧的情况,切勿让其熄火,否则操作(6)~(8)须重做。(罩隔热罩时若发现火焰有熄灭的趋势,可以将隔热罩稍稍向上提一些)
(9) 观察锥形瓶中水温的变化,当△t>20℃时,可将火焰熄灭。此时移开隔热罩。立即从坩埚中取出抗菌素瓶,用卷筒纸擦干瓶外的水后,立即称量(m2)。
(10) 测量坩埚中的水温(t3)(因温度计显示温度有滞后现象,故应读取最高温度,下同)和锥形瓶中的水温(t4)。
(11) 计算酒精的燃烧热
Q=
式中:V1—锥形瓶中水的体积,V2—坩埚中水的体积,C—水的比热(4.18J/ g•deg), d—水的密度, f —校正系数(取值15)
(12)上述实验重复一次,取两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并根据黑板上公布的文献值计算误差。
2、通常情况下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时酒精热量利用率的测定
(1) 按右图装置仪器。
(2) 用量筒量取100 mL水,倒入烧杯中。
(3) 测量水温(t1)
(4) 酒精灯(连盖)在电子天平(或台秤)上称量(m1)
(5) 点燃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直至△t>20℃。
(6) 熄灭酒精灯,连盖称重(m2)
(7) 测量水温(最高温度 t2)
(8) 计算:酒精热量利用率=
(9) 实验重复一次,取平均值。
3、 加酒精灯防风罩加热时酒精热量利用率的测定
除加热时酒精灯上加防风罩外,其余操作同实验2。
4、用还原焰加热时,酒精热量利用率的测定
将酒精灯去盖放在铁架台上,调整铁圈高度使石棉网与酒精灯灯芯的距离约为1cm 左右。然后按实验2的步骤进行实验。
四、 实验报告
(一)记录和计算
1、酒精燃烧热的测定(表一)
第一次 第二次
水的密度(d)(g/cm3)
水的比热(C)(J/ g•deg)
锥形瓶中水的体积(V1)(mL)
坩埚中水的体积(V2)(mL)
燃烧前抗菌素瓶的质量(m1)(g)
燃烧后抗菌素瓶的质量(m2)(g)
耗去酒精的质量(m1-m2)(g)
加热前锥形瓶中的水温(t1)℃
加热后锥形瓶中的水温(t4)℃
锥形瓶中水温的上升值(t4-t1) ℃
燃烧前坩埚中的水温(t2)℃
燃烧后坩埚中的水温(t3)℃
坩埚中水温的上升值(t3-t2) ℃
校正系数(f)
酒精的燃烧热(Q燃)kJ/mol
酒精燃烧热(平均值)kJ/mol
误差
第一次:Q燃= 第二次:Q燃=
平均值: =
2、通常情况下用酒精灯加热时酒精热量利用率的测定(表2)
第一次 第二次
水的密度(d)(g/cm3)
水的比热(C)(J/ g•deg)
水的体积(V)mL
加热前水温(t1)℃
加热后水温(t2)℃
燃烧前酒精灯的质量(m1)(g)
燃烧后酒精灯的质量(m2)(g)
校正系数(f)
酒精热量的利用率
酒精热量的利用率(平均)
第一次:酒精能量利用率= 第二次:酒精能量利用率=
酒精能量利用率(平均)=
3、 加防风罩加热时酒精热量利用率的测定(表3)
第一次 第二次
水的密度(d)(g/cm3)
水的比热(C)(J/g•deg)
水的体积(V)mL
加热前水温(t1)℃
加热后水温(t2)℃
燃烧前酒精灯的质量(m1)(g)
燃烧后酒精灯的质量(m2)(g)
校正系数(f)
酒精灯热量的利用率
酒精热量的利用率(平均)
第一次:酒精能量利用率= 第二次:酒精能量利用率=
酒精能量利用率(平均)=
4、 用还原焰加热时酒精热量利用率的测定(表4)
第一次 第二次
水的密度(d)(g/cm3)
水的比热(C)(J/ g•deg)
水的体积(V)mL
加热前水温(t1)℃
加热后水温(t2)℃
燃烧前酒精灯的质量(m1)(g)
燃烧后酒精灯的质量(m2)(g)
校正系数(f)
酒精灯热量的利用率
酒精热量的利用率(平均)
第一次:酒精能量利用率= 第二次:酒精能量利用率=
酒精能量利用率(平均)=
(二)、讨论
1、 本次实验带给你哪些启示?你对提高实验室燃料能量利用率方面还有哪些设想(举出三项)?
2、 本次实验(以实验1为例)所用计算式中的校正系数f的涵义是什么(它校正哪些因素引起的误差,举出三项)?如果不加校正系数,将引起怎样的误差(正误差或负误差)?
3、 你对本实验有何改进建议?
Ⅲ 急求上海市“白猫杯”青少年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复赛和决赛高中组试卷
我来回答,成才与否,全靠你自己了http://www.xkbw.com/FyLinkin.asp?TypeB=1&ChannelID=0&UrlID=0&ID=148804
2004年上海市“白猫杯”青少年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
高中组决赛试卷(A卷)
编号 区(县)______ 学校_________ 年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题目: 牙膏中氟含量的测定
一、资料:
1. 氟是人体必要的微量元素之一, 一个成年人每天需通过饮水和食物摄入2 ~ 3 mg 氟。摄入氟量不足, 易发生龋齿症, 特别是婴幼儿。摄入量过多, 则会发生斑釉齿症。
2. 牙膏是人们生活必需品之一, 它一般由保湿剂、胶粘剂、摩擦剂、发泡剂、香味剂、稳定剂和特殊添加剂组成。近几年牙膏工业发展较快, 特别是功能性牙膏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含氟牙膏就是其中之一, 它具有提高牙齿抗酸能力、防治龋齿的独特性能。
3. 因为氟含量过高对人体有害, 故国家规定牙膏中氟离子(F-)含量必须控制在400 ~ 1200 ppm( 1 ppm = 1 / 106 )范围之内。
4. 牙膏中氟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如硝酸钍滴定法、褪色(光度)法、增色(光度)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等。考虑到现有条件和同学们的知识基础, 本次竞赛建议采用褪色(光度)法。
5. 褪色(光度)法又称茜素磺酸锆比色法。此测定法是基于以下反应:
Zr(R)4 + 6 F-→ ZrF62- + 4 R-
红色 无色 无色 黄色
式中Zr(R)4名为茜素磺酸锆, “R”代表茜素磺酸根; ZrF62-是Zr4+与F-形成的络离子。这个反应显示F-离子能从红色的Zr(R)4分子中夺取Zr4+离子使红色褪去变为黄色, 且褪色的程度与F-的量成比例, 因此可用来进行F-离子含量的测定。因该测定法建立在红色褪色的基础上, 故称为褪色(光度)法。
6. 以一定量茜素磺酸锆溶液与不同含量的氟离子溶液反应, 然后将它们放置在比色管中, 稀释到50 mL刻度线, 得到一系列颜色不同的溶液, 这就是标准比色系列。当我们要测定样品中的氟含量时, 只要将样品制成氟离子的溶液, 放置在比色管中, 加入一定量的茜素磺酸锆溶液, 稀释到50 mL刻度线, 再与比色系列中各溶液的颜色作比较, 从中找出颜色与样品溶液相同(或几乎相同)的那一支比色管, 该比色管中溶液的含氟量就是样品溶液中的氟含量。
7. 本次实验所用标准比色系列中各溶液的氟含量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氟含量/μg
0
5
10
15
20
25
30
40
50
60
80
100
125
采用本法, F-的检出下限为5 μg / 50 mL , 检出上限为125 μg / 50 mL。( “μg”是“微克” 的符号, 1 μg = 1×10-6 g )
8. 牙膏中通常用Al(OH)3、CaCO3 或SiO2作摩擦剂, 这些物质对氟含量的测定均有影响。因为茜素磺酸锆溶液中含有酸(这是反应条件的需要), 而Al(OH)3、CaCO3 遇酸时溶解生成Al3+和Ca2+, 这两种离子对氟离子含量的测定均有干扰。SiO2则可与HF反应而消耗F-离子,故对测定也有干扰。因此, 在进行比色之前, 必须设法消除这些干扰。
二、仪器、试剂和用品
烧杯(50、100和250 mL), 玻璃棒, 洗瓶, 容量瓶(100 mL), 滴管, 离心试管(10 mL), 刻度移液管(10 mL), 纳氏比色管(50 mL), 镊子, 橡皮吸球 , 电子天平, 离心机, 茜素磺酸锆溶液, 标准比色系列, 蒸馏水, 盒装面纸, 标签纸, 浆糊, 烧杯刷, 试管刷, 牙膏A, 牙膏B, 牙膏C。
三、方案设计(要求按序写出操作步骤、操作中各溶液的用量、干扰的消除方法等)
四、氟含量的计算公式
F- % =
Ⅳ 历届初中白猫杯决赛试题
2005年上海市青少年“白猫杯”《生活中化学》知识竞赛
初中组决赛试卷
编号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本试卷分三大类,判断题为24分,填空题为分,简答题为分,总分为100分]
一、判断题( 下列各题的内容,正确的请在下表内打“√”,错误的则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 在使用加酶的洗衣粉洗衣服时, 应该先用开水将洗衣粉溶解, 然后再将润湿的衣服投入其中, 以免造成衣服局部变色。
2 . 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剂活性的蛋白质。它们无论在常温或是高温下,都可以大大加快物质反应的速度。
3 . 面粉可根据其面筋含量的高低而分为高筋面粉和低筋面粉。前者适宜于做馒头、面包等软韧性食品, 后者适宜于做饼干、香脆饼等松脆性食品。
4 . 由于地球上淡水资源不足,世界上大约有一半的国家、1 / 3 的人口面临水荒的威胁。解决这一问题的两大途径是:①实现海水的淡化处理 ②寻找和种植适应海水盐度的植物。
5 . 纤维素与淀粉一样, 也是长链分子的碳水化合物。 营养学家指出, 食物中适当增加纤维素含量有利于人体的健康。这是由于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含有能够分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可以把纤维素消化成葡萄糖, 从而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的缘故。
6 . 节日里燃放烟花时, 其中的部分火药先被点燃, 所产生的热能推动烟花中剩余的物质顺着封闭的细管笔直向上冲去, 然后在空中炸开! 由于在空中爆炸的炸药中混入硝酸锶、硝酸钡、硝酸钠、硝酸铜等等金属化合物, 因此产生了绚丽多彩的彩花。
7 . 为了维持人体中水的平衡, 必须严格地控制水的摄入量, 使其恰好等于水的排出量。为此目的,一般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昼夜需要饮用2000 ~ 2500毫升的水。
8 . 水是一种中性的物质, 因此常温下蒸馏水(很纯净的水)的pH值一定是7。
9 . 人体摄入的六大类营养素中, 属于供能的物质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在相同质量的前提下, 供能最多的物质是脂肪。
10 . 气象的数据表明, 地球气候有日益变暖的趋势。目前普遍认为:温室效应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为了遏制温室效应, 防止全球性的灾害发生, 作为第一步应首先贯彻、落实自2005年2月16日起生效的《京都议定书》。
11 . 牙膏是人们生活必需品之一。 不同品牌、不同功效的牙膏, 配方也各不相同。但保湿剂、胶粘剂、摩擦剂、发泡剂、香味剂、稳定剂、防龋剂等是所有牙膏中共同的、必须具备的组成成份。
12 . 平常缺少锻炼的人一旦做了剧烈运动, 第二天起就会感到肌肉酸痛。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剧烈运动中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多, 则发生氧化反应的葡萄糖也多, 生成的大量二氧化碳来不及从体内排出, 以致造成二氧化碳(碳酸)在肌肉内大量积聚而感到酸痛。这种现象只有等到肌肉中二氧化碳慢慢地排出后才能消除。
二、填空题(共 分)
1. 地球表面约有_______%的面积被各种水体( 如洋、海、江、河、湖等 )所覆盖,其中海洋占了绝大部分(约覆盖地球表面十分之七的面积)。海洋中的水是咸水,人和绝大多数陆地动物都不能食用,也不适合绝大多数植物的生长。而适合人和绝大多数动植物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________%。正是上述原因,世界上大约有一半的国家、1 / 3 的人口面临水荒的威胁。
2. 绿色化学又称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它要达到的目标是:在化学品的生产中,尽可能不使用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同时将原料中的每一个原子都转化成我们所需要的产品。因此绿色化学的宗旨是:既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任何废物和副产品,实现废物的___________。
3. 塑料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化学产品之一,它是________的衍生产品。为了消除废旧塑料对环境造成的白色污染,现今已研制成了新一代的可降解塑料(即可分解塑料)。可降解塑料根据其特性可分为 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 两类。
4. 面粉中的蛋白质俗称________,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 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作用, 把_________和_________转化成碳水化合物。 这种作用被人类作为储存太阳能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6. 通常一种酶只能催化 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例如,蔗糖酶只能催化_______的分解;蛋白酶只能催化_________的分解;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分解;等等。含蛋白酶的洗衣粉不宜用来洗涤丝绸、 全羊毛的织物,因为丝绸、羊毛的化学成份都是____
_______,都易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一种名为“蓝草”的植物也叫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叶子可用来制取一种蓝色的染料 ——— 靛蓝。
8.油脂根据其常温时的状态不同而分为_____和________。两者的化学成分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差别在于构成分子的脂肪酸结构不同,前者是__________________,而后者则是_________________。
9. 水有一种与一般物质不同的、反常的物理性质,这种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常生活中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就是这种性质的反映。水的这一反常性质对水生动物起着 _______ 作用。
10.在一般书写所用的自来水笔中,灌注的通常是纯蓝墨水或蓝黑墨水。两种墨水中产生颜色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以蓝黑墨水书写的字迹,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蓝黑墨水书写的字迹若发现错误时,褪去字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写作中处理错字的另一种方法是涂抹修正液。修正液中的白色颜料是 _______________,该物质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 分)
1. 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人的肾脏排泄到体外的尿液中的盐浓度不能超过2 %。换句话说,如果人喝下了含盐量大于2 %的水,必须补充适量的淡水把盐的浓度冲淡到2 %,才能使其中的盐分全部由尿液排出。现有某人在洗海水浴时不慎喝入了含盐3.5 %的海水约200毫升, 试计算:
(1)为将喝入海水中的盐分全部从尿液排出,最少要补充不含盐的淡水多少毫升?
(2)为将喝入海水中的盐分全部排出,最少要排尿多少毫升?
( 注:海水的密度当作1 )
2005年上海市青少年“白猫杯”《生活中化学》知识竞赛
初中组决赛试卷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共2 4分,每小题 2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 √ × √ × × √ √ × ×
二、填空题(共57分)
1. 71 ;2.53 。
2. 清洁化学 ;环境无害化学 ;有毒 ;有害 ;零排放。
3. 石油 ;光分解塑料 ;生物分解塑料。
4. 面筋 ;胶原蛋白 ;小麦蛋白。
5. 光合 ;二氧化碳和水。
6. 一种 ;一类十分相似的 ; 蔗糖; 蛋白质; 蛋白质 ;蛋白酶分解而遭到破坏 。
7. 靛蓝草(或“蓼蓝”)。
8. 油 ; 脂肪 ; 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9. 凝固时体积膨胀(或“液态时的密度大于固态时的密度”); 水中结出的冰浮在水面上; 冷天水管中的水结冰时造成水管冻裂 ;保护。
10. 蓝色染料(1分); 蓝色染料(1分)及鞣酸铁(若“鞣酸铁”答成“硫酸亚铁和鞣酸”也对)(1分); 颜色会发生变化(1分), 开始时呈蓝色, 逐渐地在蓝色上又罩上一层黑色(1分); 先用漂白粉溶液涂抹,褪去蓝色染料的颜色(1分);用吸水纸吸干溶液后,再用草酸溶液涂抹,草酸可将鞣酸铁还原为可溶性的鞣酸亚铁,再用吸水纸吸干溶液,字迹就消去了(1分); 二氧化钛(或“钛白粉”)(1分); 世界上最白的东西(1分)。
三、计算题( 16分)
1.(1) 设最少需补充淡水x毫升(1分),则
(200 × 1 × 3.5 % ) / [( 200 + x )× 1 ] = 2 / 100 (4分) ;
x = 150(2分)
(2) 设最少需排尿y毫升(1分),则
2 / 100 =( 200 × 1 × 3 .5 % )/ y (4分) ;
y = 350(2分)
答:(1)最少需补充淡水150毫升(1分); (2)最少要排尿350毫升(1分)。
Ⅳ 上海市白猫杯生活中的化学决赛试题
2005年上海市青少年“白猫杯”《生活中化学》知识竞赛
初中组初赛试卷
编号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本试卷共三大题,判断题为24分,填空题为80分,简答题为16分,总分为120分]
一、判断题( 下列各题的内容,正确的请在下表内打“√”,错误的则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在使用加酶的洗衣粉洗衣服时, 应该先用开水将洗衣粉溶解, 然后再将润湿的衣服投入其中, 以免造成衣服局部变色。
2. 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剂活性的蛋白质。它们无论在常温或是高温下,都可以大大加快物质反应的速度。
3. 面粉可根据其面筋含量的高低而分为高筋面粉和低筋面粉。前者适宜于做馒头、面包等软、韧性食品, 后者适宜于做饼干、香脆饼等松、脆性食品。
4. 由于地球上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以致世界上大约有一半的国家、1 / 3 的人口面临水荒的威胁。解决这一全球性重大问题的两大途径是:① 实现海水的淡化处理 ② 寻找和种植适应海水盐度的植物。
5. 纤维素与淀粉一样, 也是长链分子的碳水化合物。 营养学家指出, 食物中适当增加纤维素含量有利于人体的健康。这是由于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含有能够分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可以把纤维素消化成葡萄糖, 从而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的缘故。
6. 节日里燃放烟花时, 其中的部分火药先被点燃, 所产生的热能推动烟花中剩余的物质笔直向上冲去, 接着余下的炸药在空中炸开! 由于在空中爆炸的炸药中混入了硝酸锶、硝酸钡、硝酸钠、硝酸铜等等金属化合物, 因此产生了绚丽多彩的彩花。
7. 为了维持人体中水的平衡, 必须严格地控制水的摄入量, 使其恰好等于水的排出量。为此目的,一般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昼夜需要饮用2000 ~ 2500毫升的水。
8. 水是一种中性的物质, 因此常温下蒸馏水(很纯净的水)的pH值一定是7。
9. 气象的数据表明, 地球气候有日益变暖的趋势。目前普遍认为:温室效应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为了遏制温室效应, 防止全球性的灾害发生, 作为第一步应首先贯彻、落实自2005年2月16日起生效的《京都议定书》。
10. 在人体摄入的六大类营养素中, 属于供能的物质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在相同质量的前提下, 供能最多的物质是脂肪。
11. 牙膏是人们生活必需品之一。 不同品牌、不同功效的牙膏, 配方也各不相同。但保湿剂、胶粘剂、摩擦剂、发泡剂、香味剂、稳定剂、防龋剂等是所有牙膏中共同的、必须具备的组成成份。
12 . 平常缺少锻炼的人一旦做了剧烈运动, 第二天起就会感到肌肉酸痛。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剧烈运动中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多, 则发生氧化反应的葡萄糖也多, 生成的大量二氧化碳来不及从体内排出, 以致造成二氧化碳(碳酸)在肌肉内大量积聚而感到酸痛。这种现象只有等到肌肉中二氧化碳慢慢地排出后才能消除。
二、填空题
1. 地球表面约有_______%的面积被各种水体( 如洋、海、江、河、湖等 )所覆盖,其中海洋占了绝大部分(约覆盖地球表面十分之七的面积)。海洋中的水是咸水,人和绝大多数陆地动物都不能食用,也不适合绝大多数植物的生长。而适合人和绝大多数动植物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________%。正是上述原因,造成世界上大约有一半的国家、1 / 3 的人口面临水荒的威胁。
2. 绿色化学又称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它要达到的目标是:在化学品的生产中,尽可能不使用_________ 、_________的物质,同时将原料中的每一个原子都转化成我们所需要的产品。因此绿色化学的根本宗旨是:既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任何废物和副产品,实现废物的___________。
3. 塑料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化学产品之一,它是________的衍生产品。为了消
除废旧塑料对环境造成的白色污染,现今已成功地研制了新一代的、可降解的塑料(即可分解塑料)。可降解塑料根据其特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类。
4. 面粉中所含的蛋白质俗称_______,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 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作用, 把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转化成碳水化合物。 这种作用被人类作为储存太阳能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6. 通常一种酶只能催化 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例如,蔗糖酶只能催化_______的分解;蛋白酶只能催化_________的分解;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分解;等等。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不宜用来洗涤丝绸或全羊毛的织物,因为丝绸、羊毛的化学成份都是___________,都易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高空大气中有一臭氧层,此臭氧层能吸收射向地球的太阳光中的_________,因此对地面上的生物起着 作用。但人类在其活动中产生的某些物质却对臭氧层起着破坏的作用,这些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油脂根据其常温时的状态不同而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者的化学成分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差别在于构成分子的脂肪酸结构不同,前者是__________________,而后者则是_________________。
9. 在一般书写所用的自来水笔中,灌注的通常是纯蓝墨水或蓝黑墨水。两种墨水中产生颜色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以蓝黑墨水书写的字迹,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蓝黑墨水书写的文字若发现有错误时,褪去字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写作中处理错字的另一种方法是涂抹修正液。修正液中的白色颜料是 _______________,该物质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小学生薇薇听说酸牛奶的营养价值高于鲜牛奶,然而其价格也高于鲜牛奶。她为了提高牛奶的营养价值而又不增加爸爸、妈妈的生活开支,决定尝试自制酸牛奶。于是她偷偷地把投递员送来的鲜奶放置了两天,使其产生酸味,她自以为已制成了酸奶。岂知她吃了这自制的“酸奶”后惹了大祸! 仅仅过了一小时,肚子就发生剧烈的绞痛,当天就拉了八次肚子。后来爸爸、妈妈不得不领她到医院去进行治疗。试回答:
(1)酸奶中的营养成分与鲜奶有何不同? 为什么它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比鲜奶高?(2)薇薇制酸奶的方法对不对? 为什么她吃了自制的“酸奶”会出现这样严重的后
果?
(3)酸奶生产的正确方法是怎样的? 在酸奶的生产过程中,牛奶中的成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05年上海市青少年“白猫杯”《生活中化学》知识竞赛
初中组初赛试卷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每1小题 2 分, 共2 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 √ × √ × × √ √ × ×
二、填空题( 每1空格2分,共 80 分 )
1. 71 ;2.53 。
2. 清洁化学 ;环境无害化学 ;有毒 ;有害 ;零排放。
3. 石油 ;光分解塑料 ;生物分解塑料。
4. 面筋 ;胶原蛋白 ;小麦蛋白。
5. 光合 ;二氧化碳;水。
6. 一种;一类十分相似的; 蔗糖; 蛋白质; 蛋白质;蛋白酶分解而遭到破坏。7. 紫外线;保护;氮氧化物,氟氯烃。
8. 油 ; 脂肪 ; 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9. 蓝色染料(2分); 蓝色染料(2分)及鞣酸铁(若“鞣酸铁”答成“硫酸亚铁
和鞣酸”也对)(2分); 颜色会发生变化(2分), 开始时呈蓝色, 逐渐地在蓝色上又罩上一层黑色(2分); 先用漂白粉溶液涂抹,褪去蓝色染料的颜色(2分);用吸水纸吸干溶液后,再用草酸溶液涂抹,此时草酸将鞣酸铁还原为可溶性的鞣酸亚铁,再用吸水纸吸干溶液,字迹就消去了(2分); 二氧化钛(或“钛白粉”)(2分); 世界上最白的东西(2分)。
一、 简答题( 16 分)
(1)①鲜牛奶中含有β酪蛋白,而酸牛奶中没有,但含有γ酪蛋白(1分);②鲜奶中含有乳糖,酸奶中没有,但含有乳酸(1分)。
首先,鲜奶中的β酪蛋白容易在胃中凝结成块,而凝了块的β酪蛋白不易被消化、吸收,因而该成份就成了无营养成份。相反,酸奶中的γ酪蛋白不会凝块,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成为了营养成份(2分)。其次,鲜奶中的乳糖由于不少人的消化液中缺乏乳糖酶而不能消化、利用,并且还会在肠胃内发酵而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而酸奶中的乳酸本身就是一种可溶于水的物质,不存在消化问题(2分)。
另外,酸奶中的乳酸被摄入后,其酸度还能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的生长,促进营养成份的消化和吸收(1分)。
因此,酸奶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都比鲜牛奶的高。
(2)显然不对(1分)。薇薇制得的“酸奶”虽有酸味,但不是真正的酸奶。真正酸奶的酸味出自乳酸,而薇薇制得的“酸奶”,其酸味不是来自乳酸,而是放置过程中牛奶腐败变质(变馊)时产生的有机酸(2分)。这种酸不仅没有营养而且有毒,吃了会引起食物中毒(2分)。薇薇的腹痛和腹泻不就是食物中毒的表现吗?
(3)酸牛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添加乳酸菌后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处理而制得的(2分)。在生产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两种变化。变化①是β酪蛋白转化成γ酪蛋白(1分);变化②是乳糖在乳酸酶作用下转化成乳酸(1分)。
Ⅵ 谁有2011年白猫杯决赛的答案啊急求,谢谢。
哈哈,你能记得题目吗?能记得就写出来叫别人帮忙做一下,要不就和同学们交换下各自的答案呗。成绩很快就能出来的吧。
Ⅶ 2006,07白猫杯决赛试题答案
2007年白猫杯初中组决赛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D C A B C C A
二、填空题(除特别标明者外,每空1分,共41分)
1、(4分)2CH4 + 3O2(不足)→ 2CO + 4H2O ;高温,毒气(CO),冲击波。
2、(6分)(1)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燃料能源 煤、石油、薪柴、天然气 汽油、酒精、液化气、煤气
非燃料能源 水力、铀、风力 热水、蒸气、电力
(2)煤、石油、铀、天然气。(本题正确答案共18“种•次”,每答出3“种•次”给1分,共6分)
3、(7分)(1)出现白雾;生成白色沉淀。
(2)在催化剂、温度等条件合适的情况下,SO2在大气中可转化成硫酸。
(3)60000;56250。(各2分,共4分)
4、(4分)(1)①18.9;②尚未。
(2)①铝质的锅或水壶等存放食品的器皿,内壁不要擦得太亮;②少吃含铝多的食品,如油条、粉丝、油氽黄豆、油氽豆瓣、豆乳粉、易拉罐装的碳酸饮料等;③不用铝质器皿烹调酸性或碱性的食物。……..
5、(3分)(1)+3;(2)CO2。
6、(17分)(1) (2分); (2分)
(2)吸收掉氢气中的水蒸气;对甲而言没有影响(1分),但对乙的结果有影响(1分),因为缺少了这个装置会导致E2值偏大,使铜含量的测定值偏低。
(3)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装置;对甲而言没有影响(1分),但对乙的结果有影响(1分),因为缺少了这个装置会导致E2值偏大,使铜含量的测定值偏低。
(4)应多次测定D2(或E2)值(1分),直到前后两次的称量值一致为止(1分)。
(5)①熄灭灯火(或移开热源)(1分);②继续通入氢气(1分);③等待D装置冷却(1分)
三、简答及计算题(共39分)
1、(8分)(1)A中盛放浓硫酸(1分),B中盛放澄清石灰水(1分);
(2)H2(1分);
(3)CO(1分),Ca(OH)2 + CO2 →CaCO3 ↓+ H2O(1分);
(4)CH4(1分), (1分)
(5)只能鉴别出氢气,另外两种气体无法鉴别(1分)
2、(7分)(1)第3(1分)和第5次(1分);
(2)第1(1分)和第2次(1分);
(3)16.0(1分);(4)4.9%(1分);(5)0.79%(1分)
3、(9分)(1)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2分)
(2)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以1L水计算(1分)
180 6×32
1000g/L×0.001% x (1分)
BOD = x = (1分)
= 0.011(g/L)(1分)
(3)不能生存(1分)。因为BOD = 0.011g/L>0.0092g/L(1分),表明有机物氧化时将耗尽水中的氧气(1分)。
4、(15分)(1)固态洗衣粉:去污力较强,保存期长;生产成本较高,使用不够方便。
液态洗衣粉:与生产固态洗衣粉相比,人力和能源都较省,成本较低,因而价格也较低;使用方便,省水;缺点是重垢型洗衣液保存期太短,而轻垢型洗衣液的去污力又不理想。(每点1分,共4分)
(2)酶是生物体细胞产生的、能起催化作用的物质。(1分)
酶属于蛋白质类物质(1分)。
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各1分,共3分)。它们分别促进衣物污垢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水解成小分子物质(1分),从而易于把它们洗去。
(3)为了保证洗衣液的强去污力,必须在其中加入酶制剂(1分),尤其是蛋白酶(因为衣物污垢中的蛋白质是最难洗净的)。可是,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它不管是污垢中的蛋白质还是属于蛋白酶的蛋白质,一概都是“无情绝杀”。正是蛋白酶分子间的“互相残杀”,造成液态洗衣液不能长久保存(1分)。
固态的洗衣粉中虽然也有蛋白酶,但其中基本无水(1分),而蛋白酶的分解是水解反应造成的,既然洗衣粉中无水,蛋白质就不能水解(1分),蛋白酶之间就不会互相残杀,蛋白酶就可以长期安全无恙!
(4)寻求保护剂,改变洗衣液中的介质等(1分)。
Ⅷ 求白猫杯09年初中决赛试卷
没有公开呢,08年的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