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刚进球集锦
A. 一九八二年中国队世界杯成绩
82年世界杯,亚洲和澳洲统一有两个名额,称为亚大区:
中国—香港1-0 陈金刚进球;
中国—澳门3-0 古广明、左树生进球,对方乌龙;
中国—日本1-0 容志行进球;
中国—香港0-0 点球5:4获胜;
中国—朝鲜2-2 黄向东、陈熙荣进球 加时2-0 黄向东、古广明进球;
亚大区预选赛决赛
中国—新西兰0-0
中国—新西兰0-1
中国—科威特3-0 容志行、刘利福、沈祥福进球;
中国—沙特4-2 左树生、陈金刚、古广明、黄向东进球;
中国—沙特2-0 黄向东、蔡锦标进球;
中国—科威特0-1
亚大区预选赛决赛附加赛
中国—新西兰1-2 黄向东进球
你的问题很难找到答案啊,历史跟我的年龄有很大的差距啊,不过我还是为你找了一些资料,你自己先看看吧 1、苏永舜(广东)时期 时间:1980年6月至1982年 阵型:433战术思想:稳控中场两翼齐飞 锋线组合:古广明-陈金刚-沈祥福 此间在锋线上比较固定的是右边锋古广明,然而苏永舜努力营造的是一种两翼齐飞的格局,为此他首先寻找的是一位能与古广明相呼应的左边锋。他曾经对杨玉敏委以重任,杨玉敏百米11秒2的超凡速度曾经是中国队在世界杯预赛的小组决赛中4:2反胜朝鲜队的杀手锏,可惜杨玉敏的状态经常飘忽不定,最终把这个位置交给了发挥稳定、得分能力较强的沈祥福。在中锋的位置上,苏永舜开始启用陈金刚。陈金刚身材高大,头球出色,得分能力也不错,缺点是球风较软,对抗能力稍欠。 在一些关键性的比赛中,陈金刚经常是这个前锋组合中的薄弱环节,这可能主要是源于他右腿的伤势。每到关键时刻,苏永舜还是把这个关键的位置交给容志行。容志行出现在这个位置上,对于整个球队来讲,或许是一种精神上的需要。容志行作为中锋确实在关键场次不辱使命。 经典战例:世界杯预选赛4:2胜朝鲜 3:0胜科威特 主要入选球员:古广明,右边锋,1.69米,广东队员。脚下技术娴熟,擅长边路个人突破,传中落点极佳。 容志行:中锋,1.72米,广东队员。能传善射,前场组织核心,场上的领军人物。由于当时年纪已大,体力和身体对抗能力较弱。 沈祥福:左边锋,1.73米,北京队员。速度快,跑动范围大,传球落点好。 杨玉敏:边锋,1.76米,辽宁队员。速度奇快。 2、曾雪麟(广东梅州)时期 时间:1982年至1985年5月 阵型:433 战术思想:小快灵 锋线组合:古广明-柳海光-沈祥福古广明-李辉-李华筠 苏永舜所留下来的前锋阵容只剩下古广明一人。高丰文率领的中国青年队在世青赛上闯荡归来,柳海光就成了曾雪麟高中锋战术的不二之选,快马李华筠也是这时候从中青队被选入国家队。在1983年年底举行的奥运会小组预赛和新加坡鱼尾狮杯赛上,三人的组合已经成型,李华筠也在多场比赛中替换两位边锋出场。 然而赵达裕的加入很快就改变了这种前锋格局。尤其是在1984年年初尼赫鲁金杯赛上,凭赵达裕一个进球以1:0战胜阿根廷队之后,赵达裕在曾雪麟心目中的地位迅速攀升。他重新组成了古广明———李辉———李华筠三人的“小快灵”阵容。身材矮小的赵达裕能令全队避开体力和防守上的缺憾,更好地发挥进攻特长。在当年的长城杯赛和亚洲杯小组预赛上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三个前锋加赵达裕半个前锋的“3+1”组合确实有效。至今仍有许多球迷认为这一届国家队的进攻是最具观赏性的。
C. 足球比赛中最令人震惊的换人是怎样的
97年一场德甲,拜仁主场对沃尔夫斯堡,拜仁迟迟打不开局面,下半场特拉帕托尼换下了克林斯曼,问题是换上的人竟然是拜仁业余队的前锋,此君姓名已经记不清了,好像也就为拜仁踢过这一场球,但让人过目不忘的是他的体型——至少有250斤!克林斯曼被换下时暴怒的一脚踢碎了场边的一个广告桶,好像是三洋的。
D. 1985年中国国家足球队的阵容是什么样的
你的问题很难找到答案啊,历史跟我的年龄有很大的差距啊,不过我还是为你找了一些资料,你自己先看看吧
1、苏永舜(广东)时期 时间:1980年6月至1982年 阵型:433战术思想:稳控中场两翼齐飞 锋线组合:古广明-陈金刚-沈祥福 此间在锋线上比较固定的是右边锋古广明,然而苏永舜努力营造的是一种两翼齐飞的格局,为此他首先寻找的是一位能与古广明相呼应的左边锋。他曾经对杨玉敏委以重任,杨玉敏百米11秒2的超凡速度曾经是中国队在世界杯预赛的小组决赛中4:2反胜朝鲜队的杀手锏,可惜杨玉敏的状态经常飘忽不定,最终把这个位置交给了发挥稳定、得分能力较强的沈祥福。在中锋的位置上,苏永舜开始启用陈金刚。陈金刚身材高大,头球出色,得分能力也不错,缺点是球风较软,对抗能力稍欠。 在一些关键性的比赛中,陈金刚经常是这个前锋组合中的薄弱环节,这可能主要是源于他右腿的伤势。每到关键时刻,苏永舜还是把这个关键的位置交给容志行。容志行出现在这个位置上,对于整个球队来讲,或许是一种精神上的需要。容志行作为中锋确实在关键场次不辱使命。 经典战例:世界杯预选赛4:2胜朝鲜 3:0胜科威特 主要入选球员:古广明,右边锋,1.69米,广东队员。脚下技术娴熟,擅长边路个人突破,传中落点极佳。 容志行:中锋,1.72米,广东队员。能传善射,前场组织核心,场上的领军人物。由于当时年纪已大,体力和身体对抗能力较弱。 沈祥福:左边锋,1.73米,北京队员。速度快,跑动范围大,传球落点好。 杨玉敏:边锋,1.76米,辽宁队员。速度奇快。 2、曾雪麟(广东梅州)时期 时间:1982年至1985年5月 阵型:433 战术思想:小快灵 锋线组合:古广明-柳海光-沈祥福古广明-李辉-李华筠 苏永舜所留下来的前锋阵容只剩下古广明一人。高丰文率领的中国青年队在世青赛上闯荡归来,柳海光就成了曾雪麟高中锋战术的不二之选,快马李华筠也是这时候从中青队被选入国家队。在1983年年底举行的奥运会小组预赛和新加坡鱼尾狮杯赛上,三人的组合已经成型,李华筠也在多场比赛中替换两位边锋出场。 然而赵达裕的加入很快就改变了这种前锋格局。尤其是在1984年年初尼赫鲁金杯赛上,凭赵达裕一个进球以1:0战胜阿根廷队之后,赵达裕在曾雪麟心目中的地位迅速攀升。他重新组成了古广明———李辉———李华筠三人的“小快灵”阵容。身材矮小的赵达裕能令全队避开体力和防守上的缺憾,更好地发挥进攻特长。在当年的长城杯赛和亚洲杯小组预赛上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三个前锋加赵达裕半个前锋的“3+1”组合确实有效。至今仍有许多球迷认为这一届国家队的进攻是最具观赏性的。
E. 陈金刚的履历
1980年入选国家队任中锋或前卫(号码11),虽然最初只是作为国家队李福宝和徐永来的替补,但他很快就发挥出身高的优势,一举坐稳主力中锋的宝座。参加过80亚洲杯以及81世界杯预选赛和亚运会等重要赛事。他速度快,技术好,身材高大,头球出色,进攻有威胁,得分能力强,门前把握机会比较冷静。是第12届世界杯预选赛亚大区比赛,最后30分钟连扳四球,客场击败沙特队的功臣之一。
在国家队期间,共打进7个A级比赛入球,为天津队打入的进球数不胜数。1982年他当选全国最佳中锋。
1987年全运会后退役,曾担任过中国国家青年队、中国国家奥林匹克足球队教练。1997赛季中途,从左树声手中接过天津队教鞭,任主教练至赛季结束,后担任延边队主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