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教案

篮球单手肩上投篮参考教案:

一、教学内容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描述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要点,80%的同学在练习、比赛中能够正确运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练习与分组竞赛等方法,发展速度、灵敏和协调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培养勤奋刻苦、团结合作,热爱体育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投篮时的手型、手指拨球及出手角度。

【难点】肘关节外展和全身由下到上的协调发力。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检查服装,简要介绍教学内容及安排见习生。

导入:同学们,在篮球赛场上,运动员是怎么得分的?对,就是投篮,投篮是篮球比赛当中唯一的得分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投篮方式当中最基础的一种,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要求做到快、静、齐。

(二)准备部分(10分钟)

1.击掌接力跑游戏

方法:全班学生分为2组,每组同学分成两队分别相距30米的线后站立,听到口令后,2组同学的第一个同学向前跑完30米,与下一位同学击掌后,本名同学再出发,如此依次循环,率先跑完的小组获胜。

2.配乐韵律操

肩部绕环运动、伸展运动、腹背运动、正压腿、侧压腿

3.专门性准备活动

原地拍球操、左右手换球运动

(三)基本部分(30分钟)

1.示范

2.提问:投篮时手臂和腿是怎样的姿势?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前两列蹲下

3.讲解:

身体姿势,屈膝,重心落在两脚掌上,右手五指自然分开,左手扶球左侧,手臂呈三个90°。投篮时蹬地,抬肘,食指、中指发力将球投出。

4.练习:

(1)原地无球模仿练习

组织教学:体操队形

(2)进行对墙投篮练习

组织教学:两组在球场墙边依次投球

(3)先进行手指向上拨球练习,再两人一组相互投球练习

组织教学:体操队形、两人相对站立

(4)完整的投篮练习

组织教学:分两组分别在两个篮筐进行投篮

(5)比赛环节

组织教学:以体育小组为单位,选出小组代表进行投篮比赛。

(四)结束部分(2分钟)

1.放松活动

2.教师小结

3.宣布下课

4.师生再见

5.值日生回收器材

五、场地地材

录音机1台、篮球场、篮球30个

六、教学预设

练习密度为:35-40%;平均心率:120-14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1)小学篮球投篮教案扩展阅读

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一些易错点和纠正方法:

1、单手持球不稳

原因:手指没有充分分开,手接触球的面积小或掌心接触,或是手腕后翻不够。

纠正方法:多做各种接球或拿球后的持球动作,固定持球位置,注意上举翻腕托球。

2、持球或出球时肘关节外展

原因:动作要领不明确或持球于头的侧后方。

纠正方法:肘关节内靠。

3、投篮时用力不协调

原因:蹬地和伸臂用力脱节,经常臂伸至一半又停顿,然后再做向前的压臂投篮动作。

纠正方法:徒手做快速蹬地、伸臂动作,并要求碰一定高度的标志物。

4、手腕前屈不充分,用手指前屈代替手腕前屈

原因:对手腕前屈动作不理解。

纠正方法:讲清手腕前屈的作用,多做徒手和持球时的手腕前屈练习。

5、球在空中飞行不后旋

原因:手腕前屈、手指拔球的时机掌握不好,或手腕前屈不充分。

纠正方法:反复练习压腕、拔球动作,掌握屈腕和拔球的时机。

6、抛物线太低

原因:前后脚距离太远,重心过度前倾,以及肘关节没有抬起,或球没有通过指端拔出。

纠正方法:投篮时以肩关节为轴抬肘伸臂,多做徒手或持球模仿练习。

② 谁有小学体育的教案(篮球最好)

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掌握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通过题目设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求平均数的意义及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

教具:电脑软件、投影片。

学具:判断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①小明有12本书,小军有20本书,小明和小军平均每人有几本书?

②五(3)班做好事28件,五(4)班做好事36件,平均每个班做好事多少件?③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投中28个,第二组投中33个,第三组投中23个,平均每组投中多少个?

由学生自己解答(列式计算)针对第③题提问:

①说出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

②求平均数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③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投中总个数÷组数。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 1:

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读题后,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题。(投影片)

①例1和准备题③比较,题目有什么异同?(从条件和问题两方面考虑。)②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板书:投中总个数÷全班总人数。

教师:投中总个数和全班总人数题目中给了吗?怎么办?

②投中总个数和全班总人数知道之后,怎样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尝试自己列式,然后讨论订正。

板书: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8+33+23=84(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0+11+9=30(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84÷30=2.8(个)

教师:综合算式怎样列?(学生试列式,再讨论订正。)

板书:(28+33+23)÷(10+11+9)=2.8(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

教师:对比例1和准备题③你能发现解答方法有什么异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的情况?

2.出示例2:(投影片)

下表是五年级二班3个组投中篮球情况统计表。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教师:例2和例1比较,有什么异同?

明确:例1和例2的问题一样,但已知条件不同。

教师: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要知道什么条件?(学生试做,然后说出自己的列式和思路,充分讨论,如果有不同意见互相交换,最后弄清怎样是对的。)

板书: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5×12+3×11+3.2×10=95(个)

由学生完成。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________个。

教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板书:(2.5×12+3×11+3.2×10)÷(12+11+10)。

讨论:对比例2和例1有什么不同?解答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教师:求平均数时,有时不能除尽,这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取近似值。

(三)巩固反馈

1.做一做:

小亮读一本书,前4天平均每天看6.25页,后3天平均每天看8页。小亮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先说思路,再列式计算。)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①小李加工一批零件,前2时加工28个,后3时加工36个,平均每时加工多少个?

[ ]

A.(28+36)÷(3+2);

B.(28 × 2+36 × 3)÷(3+2);

C.(28+36)÷2。

②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5时平均每时行60千米,后3时平均每时行56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 ]

A.(60+56)÷(5+3);

B.(60+56)÷2;

C.(60×5+56×3)÷(5+3)。

(四)课堂总结(学生总结)

教师: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明确问题求的是什么平均数;

②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五)布置作业 课本P15:1,2,3,4,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较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巩固平均数的意义以及求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其中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难点。通过准备题与例1的对比突出重点,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讨论、尝试例2,培养学生独立解答问题的能力,从而突破了难点。

本节新课教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例1,加深对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的理解,共分3层。

第一层:由准备题与例1对比,找出异同点;

第二层:由问题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层:列出分步和综合算式。

第二部分:教学例2,强调根据题意确定算法,可分3层。

第一层:出示例2,审题找出与例1的异同点;

第二层:分组讨论解题方法;

第三层:列出分步、综合算式。

第三部分:对比例1、例2,找出异同点,从而加深对平均数应用题解题方法的理解。

第二种

数学教案—平均数

平均数(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学会用科学计算器求一组数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2)理解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并能用加权平均数解释现在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
2、过程性目标
(1)体会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2)培养严谨、认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和学风。
二、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难点:理解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并能用加权平均数解释现在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
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最喜欢什么球类运动中?
生:篮球
师:同学们知道篮球运动是我校的特色之一,也许同学们还不知道我校的篮球水平在我们区来说是比较高的,曾在2001年我区举行的中学生篮球赛中荣获第三名,而且是唯一一个代表区参加了杭州市的中学生篮球赛,同时也取得了佳人的成绩。同学们想看看我校篮球队比赛的风姿吗?
生:想。
教学意图:
1、上课前让学生听轻松的音乐,构造轻松的环境;
2、更换背景,让背景更接近学生的生活;
3、给学生看我校篮球队与临平三中队比赛的录像,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师:同学们也许都知道,一个篮球队的水平除了技术、配合等因素外,还有什么也非常重要?
生:身高。
师:我同意,同学们都知道姚明吧,他能在火箭队打上主力的最主要因素是他的身高,但在篮球赛比赛中,如何衡量两个球队队员的整体身高?怎样理解“A队队员的整体身高比B队更高”?要比较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呢?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
(学生交流后,小组之间竞争回答,答对的打上星)
教学意图:
1、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一个前提,所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
2、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符合当前社会的要求,让学生经历体验竞争的过程,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新课
师:(待学生答出平均身高后)我同意你们的观点,因为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平均数的知识。给你们一组或几组数据你们会求他们的平均数吗?
生:会
师:好,那我们就来求求刚才录像中两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年龄,四人小组分工合作,一人求一个。
教学意图:
1、因为平均数的求法小学已学过,所以这里只要求学生能求出其中一种即可,同时可以提高效率。
2、学生求好后,各小组上报结果,然后教师引出算术平均数的有关概念。
师:同学们自己感觉掌握了吗?
生:掌握了
师:好,为了检验我们的学习成效,同学们帮我解决一些问题(出示幻灯)
1、 有一个游泳池平均水深为140cm,小明身高为150cm,假如小明不会游泳,你认为他到那里游泳有没有危险?
2、小明所在班级的学生平均身高是1.4m,小强所在班级的学生平均身高是1.5m,小明一定比小强矮吗?
……
(学生交流后,小组之间竞争回答,答对的打上星)
……
师:上星期我们班在广播操比赛中荣获校第一名,可我听到一个班的同学说,“他们比我们大呀!”我说你怎么知道?他说“我算过了,我们班的平均年龄是15.4岁,他们班是15.8岁。”我不相信,你们现在能不能帮我解决这个疑问,请你能设计一种方案算出我们班的平均年龄吗?把你的方案说给其他组员听听。
……
教学意图
1、这种高计的目的是让上下连接自然;
2、这里是本节课的一个小高潮;
(学生交流后,小组之间竞争回答,答对的打上星)
……
师:我们很幸运,进入初中就遇上了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同时,我们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 比如说,数学课程的期末综合成绩包括家长评价、自评、小组评价、上课表现、作业情况、课后表现、平时成果、期末基础性学力检测等,为了方便起见,假如说我以其中三块为例来说明(出示幻灯)
……
学生交流后,小组之间竞争回答,答对的打上星,学生回答完后,给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教学意图:
1、使背景更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在原题上增加一个过度题,是为了降低难度,突破难点;
3、第4个问题是一个小高潮;
4、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时间相对多一点。
……
(三)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 。
1、1、某班10名学生为支援“希望工程”,将平时积攒的零花钱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每人捐款金额如下(单位:元):
10, 12,13.5,21,40.5,19.5,20.8,25,16,30。
这10名同学平均捐款多少元?
2、某校在期末考核学生的体育成绩时,将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表现、体育理论测试、体育技能测试按照2:3:5的比例来确定学生的体育成绩。小颖的上述成绩分别为92分、80分、84分,则小颖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
3、我们为家乡近几年的高速发展而自豪,为了能表达我们的自豪感,为了反映家乡近几年的变化,请各小组自己命题,并设计方案,利用双休日展开调查,小组汇总,并用平均数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
教学意图:
1、第一题是书本上的,是算术平均数的直接应用;
2、第二题适当改变,让学生进一掌握加权平均数;
3、给一个课外延伸题,符合新课程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外利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激发学生的爱乡情感。

(四)小结
引导学生用“我知道了”“我发现生活中”“我学会了用”“我从别人身上学到了”“我想我以后将”进行小结
教学意图:
1、小结方法有多样性,本节课利用这种方法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小结,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尝试把音乐带入课堂;
3、小结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高潮。

③ 正确的小学篮球投篮方法,命中率最高的打法,讲解,最好有图

先练投篮动作。。要想快速练成可以打篮板上的白框里。力道掌握好100%进。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