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是越重越好吗

重的当然不是最好了 挑球的时候一定要先摸摸球的质感 感觉摸起来不滑很容易黏在手上的那就是室内球 摸起来感觉很棉的那就属于是室外球了

NBA用的球都是属于室内球的 但是他们的球摸起来感觉是很棒的!很适合手

② 急求四个字的篮球术语,越多越好!

三步上篮 急停跳投 后仰跳投 全场紧逼 半场紧逼 二三联防 三二联防 突破分球 背身单打 转身跳投 勾手专上篮属 跳步上篮 骑马射箭 绕前防守 攻防转换 进攻三秒 带球撞人 阻挡犯规 打手犯规 超远三分 空中接力 火锅盛宴 底角三分 篮外空心 两次运球 过肩运球 运球翻腕 移动挡拆 挡拆内切 换位防守 跑轰战术
打了这么久篮球还真想不到许多!!

③ 谁能告诉我篮球所有规则……越全面越好……

第十章 一般规定
第56条 基本原则
一、比赛期间,不论是球进入比赛状态,呈活球或死球状态,每一位裁判员在任何时候都有犯立作出宣判的权力。
二、对某一队或双方队可能宣判多次犯规。不管其罚则如何,对每一起犯规都要在记录表上登记犯规队员一次犯规。
第57条 队员5次或6次犯规
一、在2 X 20分钟的比赛中,一名队员不论侵入犯规或技术犯规共达5次,在得到通知时他必须自动退出比赛。
二、在4 X 12分钟的比赛中,一名队员不论侵入犯规或技术犯规共达6次,在得到通知时他必须自动退出比赛。
第58条 全队犯规--处罚规则
一、2 X 20分钟的比赛: 每半时(20分钟)中,一个队的队员侵入犯规或技术犯规已共达7次时:
1、所有以后发生的队员侵入犯规要处以两次罚球,由那个受到侵犯的队员罚两次球。
2、如果涉及到更为严重的罚则,则规则中的适当条款将适用。
二、4 X 12分钟的比赛: 每节(12分钟)中,一个队的队员侵入犯规技术犯规已共达4 次:
1、所有以后发生的队员侵入犯规要处以两次罚球,由那个受到侵犯的队员罚两次球。
2、如果涉及到更为严重的罚则,则规则中的适当条款将适用。
三、如果控制球队的队员犯规,第四十七条罚则第三款将适用。
四、在任一决胜期内发生的所有的全队犯规要看作是下半时或最后一节发生犯规的一部分。
注解 所有发生在比赛休息时间内的球员犯规被看作是紧接着的半时或下一节中发生犯规的一部分。
第59条 特殊情况下的犯规
一、在下列时刻可能出现本规则所未预见到的情况:
1、在几乎同时发生多起犯规;
2、在一起犯规或双方犯规后的同一个停止比赛计时钟期间发生多起犯规时。
二、在此情况中运用下述原则进行处理:
1、登记每个犯规队员一次犯规。
2、
(1)涉及相同罚则的双方球队的犯规要互相抵消,即不判给他们罚球或掷界外球的球权。
(2)比赛要在最近的圆圈内以跳球重新开始,除非投中得分,这种情况下要在端线上或端线后掷界外球重新开始比赛。
(3)作为一个犯规罚则的第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一旦球已进入比赛状态,该犯规罚则就不能再与另一起犯规罚则相抵消。
3、
(1)不涉及相同罚则的双方球队的犯规,要按犯规发生的次序判罚和执行。
(2)如果几乎同时宣判双方球队犯规,裁判员必须决定犯规发生的次序。 上述规定不适用于双方犯规的情况,其罚则要按第四十八条执行。
4、作为犯规判罚的结果而获得掷界外球的球权,如果在掷界外球进入比赛状态前宣判了任一队的另一起犯规,或如果按本条规定抵消罚则后还必须执行后续的罚则,该掷界外球的球权要被取消。
5、本条规则中所包含的原则也适用于任何一个比赛休息时间内。
第60条 罚球 一次罚球是给予一个队员在罚球线后的半圆内,无争抢的情况下得1分的机会。
一、当宣判侵入犯规,罚则是判给罚球时:
1、裁判员要指令受到侵犯的队员执行罚球;
2、如果受到侵犯的队员被请求替换,他必须执行了罚球后才离场;
3、如果被指定罚球的队员因受伤或被取消比赛资格而必须离场时,替换他的队员必须执行罚球。如果没有有效的替补队员时要由队长或队长指定的任一队员罚球。
二、当宣判技术犯规时,可由对方球队队长指定的任一队员罚球。
三、该罚球队员:
1、要在罚球线后半圆内就位;
2、可用任何方式投篮,但他必须将球在被别的队员触及前从篮圆丰方投入球篮或投篮触及篮圈。
3、在裁判员将球置于他可处理时,要在5秒钟内投球离手;
4、在球触及篮圈前不得触及罚球线或罚球线前的地面;
5、不得做假动作罚球;
6、当球正在飞向球篮的途中不得触及球;
7、罚球中,当球与篮圈接触时不得触及球篮或篮板;
8、在最后一次罚球之前的任一罚球中,只要球有机会进入球篮,他不得触及球或球篮。 违反第三款为违例。
注:如果罚球队员违例,任何其他队员在同时或紧接着构成的任何其它违例不究。
罚则 不得分。将球判给对方队员在罚球线的延长部分掷界外球。
四、在罚球的时候:
1、
(1)最多5名队员可以占据被看作是1米深的位置区内;
(2)限制区两侧的第一位置区,只有罚球队员的对方队员可以去占据;
(3)占据位置区的队员要交错站位;
(4)队员只能占据有权占据的位置。
2、在位置区内的队员:
(1)不得占据他们无权占据的位置区;
(2)在球离开罚球队员的手之前不可进入限制区、中立区域或离开位置区;
(3)当球正在飞向球篮的途中,不得触及球,直到球触及篮圈或球明显不会触及篮圈;
(4)罚球中,当球与篮圈接触时不得触及球篮或篮板;
(5)在最后一次罚球之前的任一罚球中,只要球有机会进入球篮,他们不得触及球、球篮或篮板;
(6)罚球队的对方队员不得:
a、当球在球篮中时触及球或球篮;
b、用他的行为去扰乱罚球队员。 违反第四款为违例。
罚则
1、如果罚球成功并出现下列违反第1项、第2项(1)、(2)或 (6)的违例:
(1)罚球队员的同队队员;
(2)罚球队员的对方队员;
(3)双方队。 则违例不究,中篮计得分。
2、如果罚球不成功并出现下列违反第1项、第2项(1)、(2) 或(6)a 的违例:
(1)罚球队员的同队队员; 则将球判给对方队员掷界外球。
(2)罚球队员的对方队员; 则判给该罚球队员重罚一次。
(3)双方队。 则在罚球线跳球重新开始比赛。
3、如果出现下列违反第2项(3)、(4)、(5)或(6)a 的违例:
(1)罚球队员的同队队员; 则不能得分,将球判给对方队员掷界外球。
(2)罚球队员的对方队员; 则认为该罚球成功并判得1分。
(3)双方队。 则不能得分,在罚球线跳球重新开始比赛。
注:在执行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中,如果罚球队员的对方队员在球触及篮圈(和明显地将会触及篮圈)之前触及了球,则认为该罚球成功,并登记构成该违例的队员一次技术犯规。
注解 在执行最后一次或仅有一次的罚球中,球已触及了篮圈并被进攻队员或防守队员在球进入球篮之前合法地触及后就改变了它的状态,成为2分投篮。
五、所有不在罚球位置区的队员:
1、要位于罚球线的延长部分和3分投篮线之后,直到球撞击篮圆或罚球结束时(见第六十一条注解)。
2、不得用他们的行为去扰乱罚球队员。 违反第五款为违例。 罚则 见以上第四款罚则。
六、在一次或多次犯规后,按照规则第五十九条还有罚球,或按照规则第三十三条第二款执行罚球,或在边线的中点处掷界外球,
该罚球中:
1、队员们不得占据任一位置区;
2、所有队员要位于罚球线的延长部分和3分投篮线的后面;
3、队员们不得用他们的行为去扰乱罚球队员。
罚则
一、见以上第四款罚则。
二、如果出现一次以上的罚球,判给掷界外球或跳球的罚则仅适合在最后一次罚球中发生的违例。
第61条 能纠正的失误
一、如果裁判员无意地忽略了某条规则并仅仅是导致了下列的情况时,允许裁判员纠正这个失误:
1、判给不应得的罚球;
2、允许不该罚球的队员执行罚球;
3、在错误的球篮执行罚球;
4、没有判给应得的罚球;
5、裁判员不正确地判给了得分或取消得分。
二、要纠正上述五条失误,必须在失误后,比赛计时钟开始计时的第一次死球后球成活球前被裁判员或他的助理人员发现。 那就是: 发生失误--所有失误(1至5)都发生在一个死球期间; 球进入比赛状态--失误可以纠正; 球成活球--失误可以纠正; 计时钟开始启动或继续运行--失误可以纠正; 死球--失误不再可纠正。
三、失误被发现后并仍可以纠正时:
1、如果涉及纠正失误的队员已被合法地替换后坐在球队度上(不是已被取消比赛资格或已达到他的第5次或第6次犯规),他必须重新进入比赛场地去纠正失误(此时他成了队员)。 纠正失误完毕后他可以留场继续参加比赛,除非教练员请求一次合法的替换,在此情况下他可以离开比赛场地。
2、如果队员是由于他的第5次或第6次犯规,或被取消比赛资格已被替换,他的合法替换者必须替他去纠正失误。
四、如果失误是“不应得的罚球”,“不该罚球的队员罚球” 或“在错误的球篮执行罚球”:
1、作为失误的结果而罚球和伴随罚球过程中的所有行为(见注解)均取消,除非出现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或技术犯规。
2、在失误发现之前已发生的得分,消耗的时间和发生的行为不得被取消。
3、要取消罚球和伴随罚球过程中的行为,该失误必须是在上述第二款中阐明的时间范围内被发现。
五、当裁判员发现了能纠正的失误时,他可以立即停止比赛,只要不使任何一队处于不利的地位。
六、纠正失误后比赛要从纠正失误的中断处重新开始。 将球判给发现失误时拥有球权的队。
七、在主裁判员对比赛结果已认可并在记录表上签字后,可纠正的失误(第一款中1至5项)不能被纠正。
八、对记录员记入记录表的任一失误或错误(包括比分、犯规次数或暂停次数),裁判员可以在主裁判员在记录表上签字之前的任何时候对其纠正。
注解 一次罚球和伴随罚球过程中的行为在下列情况时被认为已经结束:
一、当球直接从上面进入球篮、停留其中,或穿过球篮时;
二、当球不再可能进入球篮时;
三、在球已触及篮圈后被任一队的队员合法地触及时;
四、当球没有被合法地触及而接触地面时;
五、当球成死球时。

第七章 违例
第36条 违例
一、违例是违反规则。
二、罚则是发生违例的队失去球(例外:第四十四条和第六十条)。
三、将球判给对方队在最靠近发生违例的地点掷界外球,直接位于篮板后面的地方除外(例外:第三十一条注解第一款,第四十四条和第六十条)。
第37条 队员出界和球出界
一、当队员身体的任何部分与界线上、界线上方或界线外的地面,或除队员以外的任何物体接触时,即是队员出界。
二、当球触及:
1、界外的队员或任何其他人员;
2、界线上、界线上方或界线外的地面或人物体;
3、篮板的支柱或背面; 即为球出界。
三、球出界或甚至球触及了除队员以外的其它物体出界,最后去触球或被球触到的队员是使球出界的队员。 违反本条规则是违例。
第38条 运球规则
一、当已获得控制球的队员将球掷、拍或滚在地面上,并在球触及另一队员之前再接触球为运球开始。
二、队员用双手同时触球,或使球在一手或两手中停留的瞬间运球即完毕。
三、队员的手不和球接触时,运球队员的步数不受限制。
四、下列情况不是运球:
1、连续投篮;
2、在运球开始或结束时,队员偶然地失掉球,然后恢复控制球(漏接);
3、与附近的其他队员抢球中用挑拍以图控制球;
4、拍击另一队员控制的球;
5、拦截传球并获得该球;
6、只要不出现带球走违例,球在触及地面前在手中抛接和停留(见第三十九条)。
五、队员第一次运球结束后不得再次运球,除非因为下列情况,他失去了对球的控制以后:
1、投篮;
2、球被对方队员拍击;或
3、传球或漏接,然后球触及了另一队员或被另一队员接触。
六、队员不得掷球打篮板,并在球触及另一队员之前去触及球,除非裁判员认为是投篮则除外。 违反本条规则是违例。
注解 队员没有控制活球就没有这条规则的违例。
第39条 带球走规则
一、定义
1、当持活球的队员用同一脚向任何方向踏出一次或数次,另一脚(称为中枢脚)不离开与地面的接触点时出现了旋转。
2、带球走或持球行进(在场地内)是持球队员一脚或双脚 向任何一方向移动超出了本条规则所述的限制。
二、确定中枢脚
1、队员双脚着地接到球,可以用任一脚作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
2、队员在移动或运球中接到球,他可以按下列情况停步并确定中枢脚:
(1)如果一脚正接触地面:
a、双脚同时着地,则任一脚都可以是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
b、两脚分先后着地,则先触地的脚是中枢脚。
c、一脚着地,队员可以跳起那只脚并双脚同时着地,则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
三、持球移动
1、确定了中枢脚后:
(1)在传球或投篮中,中枢脚可以抬起,但在球离手前不可以落回地面。
(2)运球开始时,在球离手前中枢脚不可以抬起。
2、停步后,当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时
(1)在传球或投篮中,一脚或双脚都可以抬起,但在球离手前不可以落回地面。
(2)运球开始时,在球离手前哪只脚都不可以抬起。 违反本条规则是违例。
注解 队员没有控制活球就没有这条规则的违例。
第40条 “3秒钟”规则
一、某队控制球时,该队队员在对方的限制区内停留不得超过持续的3秒钟。
二、限制区的各线都属于限制区的一部分,队员触及任何一线都算位于限制区内。
三、3秒钟的限制在所有掷界外球情况下均有效。它的计算要从掷界外球队员在界外可处理球(球进入比赛状态)的一刹那开始。
四、3秒钟的限制不适用于:
1、当投篮的球正在空中。
2、抢篮板球时。
3、死球进。
五、队员在限制区内停留接近3秒钟时,可默许他运球投篮。 违反本条规则是违例。
注解 球队没有控制球就没有这条规则的违例。
第41条 被严密防守的队员 被严密防守(在正常的一步之内)的持球队员要在5秒钟内传、投、滚或运球。 违反本条规则是违例。
第42条 10秒钟规则
一、对方球篮、篮板的界内部分以及对方球篮后面的端线、边线和距对方球篮最近的中线边缘围成的场区构成了某队的前场。 球场的另一部分,包括中线和本方球篮,包括篮板的界内部分是该队的后场。
二、当一名队员在后场控制活球时,该队必须在10秒钟内使球进入前场。
三、当球触及前场或触及有部分身体接触前场的队员时,球即进入前场。 违反本条规则是违例。
第43条 球回后场
一、位于前场的控制球队的队员不得使球回后场。
二、当控制球队的队员出现了下列情况,就认为球已进入后场:
1、在球进入后场前最后触球;并
2、在下列情况后,他的同队队员首先触及球;
(1)球已触及后场;或
(2)如果该队员触及后场。
三、该限制适用于在某队前场的所有情况,包括掷界外球。
四、该限制不适用于依照规则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或第五十三条中的罚则:执行在边线中点处掷界外球的情况。 违反本条规则是违例。
注解 被防守队员断回后场的球可以被双方任一球队重新获得。
第44条 攻、防中的干扰球 在比赛时间内:
一、在投篮的时候,当球在飞行中下落,并完全在篮圈水平面之上时,进攻或防守队员不可以触及球。 此限制仅适用到出现下列情况为止:
1、球触及篮圈;
2、球明显不会触及篮圈。
二、当球在球篮中时,防守队员不得触及球或球篮。
三、当投篮的球接触篮圈时,进攻或防守队员都不得触及球篮或篮板。
罚则
一、当裁判员宣判违例时球成死球。
1、如是攻方违例: 不得分,并将球判给对方队员在罚球线的延长部分掷界外球。
2、如是守方违例: 判给投篮队员得2分,如在3分投篮区投篮则判得3分。 如同投篮成功一样,在端线后掷界外球重新开始比赛。
3、对于在罚球时出现攻、防中的干扰球情况,见第六十条。
二、当投篮出现在比赛时间(一节或半时)临近结束时,在时间终了前球已离开了投篮队员的手并在空中:
1、如果球直接进入球篮,要计得分。
2、如果球碰篮圈弹起,然后进入球篮,要计得分。
3、如果球触及篮圈后,任一队的队员触及球、球篮或篮板是违例。
(1)如果防守队员构成违例,算中篮得分,要判给2分或3分。
(2)如果进攻队员构成违例,则球成死球;如果球进篮不判得分。
4、这些规定适用于投篮明显不会成功之前。

④ 篮球的规则是什么,越详细越好

第一个: 篮球运动不允许持球队员移动轴心脚,否则被吹走步违例,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三步上篮,其要求球员持球时分别迈开二步,在第三步起跳的同时出手。
上篮或者投篮上篮一般称三步上篮或三步跨篮,是一项基本的投篮技术,它的最后出手可以是高手上篮,甚至是扣篮,一般弹跳力好的球员或大个子球员喜欢用;而小个子球员或者是在对方身材较自己高一截的防守下,多用低手上篮增加隐蔽性。
上篮又按出手时手与肩的相对高度,分为高手上篮和低手上篮;上篮包括单手和双手两种手部动作,同时又还包括行进间和跳起两种身体姿态。手部动作有正手、反手、勾手的区别。
高手上篮是指在球出手的瞬间,手腕高于肩部;而低手上篮则是指球出手的瞬间,手腕低于肩部以下。
2: 当某队在前场控制活球并且比赛计时钟正在运行时,该队的队员不得停留在对方队的限制区内超过持续的3秒钟。
3:所谓的翻腕就是运球时手掌内侧与地面的夹角超过90度统称为翻腕,这个错误动作在初学者运球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
“翻腕”也就是手持球,球在手中时间太长翻手托球。
现在国内好多人都有翻腕这种坏习惯,正规比赛中,裁判员根据进攻者是否通过翻腕获利来判断是否违例,如果是从后场推向前场,翻腕裁判一般会视而不见,如果是在过人中你通过翻腕拖球获利,顺利的达到目的,那么裁判这时就会判罚违例的!
现今的的CBA,NBA,CUBA,NCAA,甚至是国际比赛,奥运会也不见裁判吹翻腕了,其主要原因有二点:
1.使比赛的连贯性更好使观众的热情更高涨。
2.对比赛的意义,结果不会产生重要影响。
3.另外,翻腕在羽毛球,弓箭等体育运动中也有动作,皆不是犯规动作。
注:“翻腕”在官方规则书中指的是“携带球”(carrying the ball/palming)
NBA规则
[编辑本段](一)比赛规则

1.球场规格

NBA的球场尺寸是长94英尺(28.65米),宽50英尺(15.24米)。球场的丈量是从界线的内沿量起,线宽为2英寸(5.08厘米)。 球场两端标有长方形的罚球区,长19英尺(5.79米),宽16英尺(4.88米)。 球场两端标有3分投篮线,划法是:从底线引出两条平行于边线的线,各距边线3英尺(0.91米),与以球篮中心点为圆心、以23英尺9英寸(7.24米)为半径的圆弧相交。WNBA的圆弧半径为19英尺9英寸(6.02米)。 圆圈的半径是6英尺(1.83米)。中圈内圆圈的半径是2英尺(0.61米),一条中线横贯其中。 另有4条垂直于边线宽2英寸(5.08厘米)的标志线,各距底线28英尺(8.53米)向场内延伸3英尺(0.91米)。(位置区和中立区域以及一些短标志线略。)

2.比赛时间

每场比赛分两个半时共4节,每节12分钟。加时赛为5分钟。 在第一节和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之间休息130秒。两半时之间休息15分钟。在第4节和加时赛之间和任何加时赛之间休息100秒。 在第一节、第二节和第三节的最后一分钟期间,投篮成功后应停止比赛计时钟。在第四节和加时赛的最后两分钟期间,投篮成功后应停止比赛计时钟。

3.球队

比赛时,每队由5名队员组成,场上队员不得少于5名。 如果队员第六次侵人犯规,而且该队已无有资格的替补队员,该队员应留在场上,并应登记一次侵人犯规和全队犯规;还要判罚该队一次技术犯规。所有后来发生的侵人犯规(包括进攻犯规),应照此处理。 如果只有5名合格的队员,其中一名队员受伤必须离场或被驱逐,他应由最后一名因6次侵人犯规而被取消比赛资格的队员来替换。每一次需要替换受伤或被驱逐的队员时,均应照此倒转的顺序处理。任一被取消比赛资格的队员再进入比赛,应判罚一次技术犯规。

4.比赛开始

第一节比赛和加时赛应以在中自跳球开始。 第二节和第三节比赛应由第一节比赛开球后失掉球权的队在端线掷界外球开始。 第四节比赛应由第一节比赛开球后获得球权的队在端线掷界外球开始。

5.死球、活球、压力球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球成死球: 争球; 球停留在球篮上或卡在篮圈与篮板之间; 任一节时间终了;技术犯规的罚球; 侵人犯规(拳击犯规、非赛犯规); 多次罚球中的第一次罚球; 场上违例(带球走,3秒,10秒,24秒等); 打架犯规; 疏漏的鸣哨; 投篮或罚球成功后; 在队员占有界外之前。 下列情况球成活球:在任何跳球中,裁判员抛球时;掷界外球队员可处理球时;罚球队员可处理球时。 下列情况球成活力球:球被一名跳球队员合法拍着时;球离开掷界外球队员的手时;球离开罚球队员的手时。

6.替换

替补队员应向记录员报告他和被替换队员的姓名和号码,并置身于记录台前的替换区内。如不向记录员报告,则罚款25美元。记录员应在球成死球时就鸣哨宣告替换(投篮成功后除外),替补队员需经裁判员招手才能进入比赛。替换被取消比赛资格的队员的时间为30秒钟。 在多次罚球的第一次罚球后,不论罚中与否,允许替补队员进入比赛。 替补队员不得替换罚球人员或跳球队员,除非受伤队员要求替换,这时应由对方教练员在罚(跳)球一方的球队席上挑选替补队员。受伤队员不能再上场比赛。替补队员一旦进入比赛就得留在场上,直到下一个死球时才允许替换。 如果是以不符合体育道德的行为造成队员受伤,而且不能执行罚球,他的教练员可指定该队任一合格的队员来执行罚球。受伤队员也可再上场比赛。

7.暂停

(l)20秒暂停 每队每半时有权请求一次20秒暂停。每场比赛(包括加时赛)共可请求两次20秒暂停。 队员请求20秒暂停,只有当球成死球或该队控制球时才给予。队员要喊出:“20秒暂停”。 在20秒暂停期间,球队只可替换一名队员。如果请求暂停的队替换一名队员,对方队也可替换一名队员。 如果在半时(包括加时赛)中请求第二次20秒暂停,应予允许,但要登记一次常规暂停。 如果20秒结束时比赛不能继续进行,也应登记一次常规暂停。
(2)常规暂停(100秒) 每队有权请求7次要登记的常规暂停。限定每队在第四节中不得超过4次暂停;在第四节的最后两分钟内不得超过3次暂停。在加时赛内,允许每队3次暂停。 队员请求100秒暂停,只有当球成死球或该队控制球时才给予。队员要喊出:“暂停”。 每节比赛必须有两次暂停。如果每节比赛剩下6分59秒时没有任一队叫暂停,记录员应在第一次死球时采取强制暂停,这一暂停登记在主队名下。在每节比赛剩下2分59秒时没有任一队叫第二次暂停,记录员应在第一次死球时采取强制暂停,这一暂停登记在该节先前没有登记的队的名下。 允许有追加的暂停,但要判罚一次技术犯规。主教练员可以在比赛中止时,请求20秒或100秒暂停。

8.24秒钟规则

当某队在比赛中获得新的球权时,或在掷球入界中当球在场上被队员合法触及时,24秒钟计时器将开动。拥有球权的队必须在获得球后的24秒钟内投篮。完成投篮的条件是: (1)在24秒钟结束之前,球必须离开队员的手; (2)球离开队员的手后,球必须与篮自接触。 如果在24秒钟内球未接触篮圈,为24秒钟违例。
[编辑本段](二)违例及其罚则

1.3秒钟规则

某队控制球,该队队员不得在罚球区停留超过3秒钟。 某队在前场控制球,开始计算3秒钟。 罚则:失去球。将球判给对方在罚球线延长部分的边线掷界外球。

2.肘的摆动

不允许队员过分地或有力地摆动肘部(无接触)。当一名防守队员在附近,并且进攻队员持有球,此即为违例。 罚则:失去球。将球判给对方在靠近违例地点的边线掷界外球。

3.非法协助得分

队员不得使用篮圈或篮板来吊起、支撑或提高自己,以有助于投篮得分。 队员不得协助同伴在投篮时增加高度。 罚则:失去球。将球判给对方在罚球线延长部分的边线掷界外球。

4.孤立

如果进攻队在圈顶外或无球一侧放置3名或3名以上的队员,应宣判违例。 罚则:失去球。将球判给对方在圈顶延伸部分的边线掷界外球。

5.界外的进攻掩护

进攻队员不得为了建立掩护而离开前场端线处的地面区域。 罚则:失去球。将球判给对方在罚球线延长部分的边线掷界外球。

6.粘性物质

队员不得使用粘性物质或任何类似的物质。 罚则:第一次违例,罚款25美元。再发生违例罚款加倍。
[编辑本段](三)犯规及其罚则

1.技术犯规

对场上或球队席上的球队成员的没有体育道德的行为或违例的处罚,是技术犯规。在球成活球前,与对方队员发生非法的接触,也可判为技术犯规。
(1)没有体育道德的行为 对任何队员、教练员或训练员的没有体育道德的行为最多可判罚两次技术犯规。任何违犯者只要有一次没有体育道德的行为,就可被驱逐;有两次没有体育道德的行为必须被驱逐。 没有体育道德的行为如:与裁判员讲话无礼貌;以身体接触裁判员;对宣判公开表示不满;使用亵读的言语;未经裁判员允许教练员进入场地;故意伸肘或试图动手脚但未包含接触。 还有一些技术犯规不是由不符合体育道德的行为造成的,如:延误比赛;球队席区域的违例;球成活力球时场上队员不足或多于5名;进攻队员故意地吊在篮圈或篮板上等等。 在死球期间发生非法接触,如果在性质上被认为是不符合体育道德的,可判为一次技术犯规;如果接触是不必要的和过分的,可判为恶意犯规。
(2)打架犯规 比赛中或死球期间,队员、教练员或训练员打架,要登记技术犯规,不判给罚球,参加打架的人员应立即被驱逐。另根据情况判打架人员不超过20000美元的罚款和停赛。 NBA比赛中,对犯规的判罚是较为严厉的。如队员、教练员或训练员出现下列情况即可被驱逐:接触肩的水平或以下部位的肘部犯规;没有体育道德行为的技术犯规;以不必要的或过分的接触造成的恶意犯规。 队员、教练员或训练员出现下列行为则必须被驱逐:拳击犯规;打架犯规;接触肩的水平以上部位的肘部犯规;试图挥拳虽无接触;不是比赛的延续动作而是故意地进入看台。 为了惩罚和制止犯规,NBA规则中还列有罚款的规定,如:裁判员认为队员是故意地吊在球篮上,应判一次技术犯规和罚款100美元;第一次因不符合体育道德的行为判罚技术犯规的罚款100美元,第二次犯规加罚150美元等等。

2.侵人犯规

在球成活球后,与对方队员发生非法的身体接触,是侵人犯规。 队员不准拉、推、撞对方队员;也不准靠伸展臂、腿、膝或弯曲身体成不正常姿势以阻碍对方队员行进。违反规定,将判为侵人犯规并按相关的罚则处理。
(1)双方犯规 双方犯规是指两名非同队的队员大约同时互相发生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的情况。 罚则: 不管是侵人犯规或是技术犯规都不判给罚球,只给队员登记犯规,不登记全队犯规。如果宣判双方犯规或打架犯规时某队拥有球权,应保留球权,在靠近比赛中断地点的边线掷界外球继续比赛。如果宣判双方犯规或打架犯规时双方球队都未拥有球权,或投篮未成功球在空中,应由任何两个非同队的队员在中圈跳球继续比赛。如果投篮成功,得分有效,在底线掷界外球继续比赛。如果双方犯规是作为裁判员意见不同的结果,不计得分,应由任何两个非同队的队员在中圈跳球继续比赛。
(2)进攻犯规 在球成活球后,进攻队员与对方发生非法的接触,是进攻犯规。 进攻队员侵人犯规,如不是肘部犯规、拳击犯规,也不是恶意犯规,应按如下罚则处理:不判给进攻队得分;登记犯规队员一次侵人犯规;不登记该队全队犯规(队员第六次侵人犯规,并且该队已无有资格的替补队员除外)。
(3)无球权犯规 在球成活力球后,在双方球队均未拥有球权时与对方发生非法的接触,是无球犯规。 队员侵人犯规.如不是拳击犯规、恶意犯规、也不是肘部犯规,而且发生犯规时双方球队均未拥有球权,应按如下罚则处理:登记犯规队员一次侵人犯规;登记犯规队一次全队犯规;如果全队犯规罚则未出现,判给对方队在靠近犯规地点的边线掷界外球;如果全队犯规罚则出现,判给被侵犯的队员一次罚球加一次罚球。 如果判了防守队一次无球权犯规,接着投篮(罚球)成功,应判给被侵犯的队一次罚球,使有可能得3分或4分。这条规定适用于:不管是对哪个进攻队员犯规;不管全队犯规罚则是否出现。 如果判了进攻队一次无球权犯规,接着进攻队员投篮成功,不计得分。
(4)拳击犯规 队员用拳猛击对方,是拳击犯规。 因拳击宣判队员的非法的接触,是一次侵人犯规和一次全队犯规。应判给一次罚球,不论罚球成功与否,将球判给被侵犯的队在中场掷界外球。 任何队员挥拳猛击对方,无论是否击中,都是不符合体育道德的行为,他应立即被驱逐并至少停止一场比赛。 这条规定既适用于比赛进行中,也适用于死球状态。 如果接连发生拳击犯规,这条规定的所有内容都将适用,并由最后被侵犯的队在中场掷界外球。 另外,根据情况判该队员不超过20000美元的罚款和停赛。
(5)非赛犯规 在第四节或加时赛的最后两分钟内,防守队对拥有球权的进攻队发生非法的接触,而这种接触发生在远离球附近的区域或界外球未离手时,为非赛犯规罚则:登记一次侵人犯规和一次全队犯规;判给一次罚球(肘部犯规或恶意犯规罚球两次),任一场上队员可执行此罚球;并由被侵犯的队在靠近比赛中断的地点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6)全队犯规 每节比赛每队的全队犯规超过4次,加时赛每队的全队犯规超过3次,要判一次罚球加一次罚球。 如果每节前10分钟全队犯规未满4次,或加时赛前3分钟全队犯规未满3次,允许该队在最后两分钟内有一次全队犯规不用加罚。 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侵人犯规,判给两次罚球,如果全队犯规罚则出现也不判给增加的罚球;如投篮成功,判给一次罚球,如果全队犯规罚则出现也不判给增加的罚球。也就是说,在成功的两分投篮中最多可得3分,在成功的3分投篮中最多可得4分。

给分 望参考!!!

⑤ 为什么人能打球增高,还有 每天打得越久篮球,就生长激素越多

生长激素是在我们的生长发育期才会有的
其实并不只有打球能增高
多做运回动的青少答年平均身高都会比做运动少的青少年平均身高要高些
因为运动会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
使骨骼的生长速度加快
所以就会长高
还有就是并不是你运动的时间越久就会长的更高
当你运动时间拉长的时候对我们身体的骨骼的磨损就会加大
就像总是跑长途的车要比家用汽车的使用寿命要短是一个原理

⑥ 所有的篮球术语-----解释

篮球主要名词术语简释 (1)扣篮:运动员用单手或双手持球,跳起在空中自上而下直接将球扣进篮圈。 (2)补篮:投篮不中时,运动员跳起在空中将球补进篮内。 (3)卡位:进攻人运用脚步动作把防守者挡在自己身后,这种步法叫卡位。 (4)领接球:顺传球飞行方向移动,顺势接球。 (5)错位防守:防守人站位在自己所防守的进攻人身侧,阻挠他接球叫错位防守。 (6)要位:进攻人用身体把防守人挡在身后,占据有利的接球位置。 (7)突破:运球超越防守人。 (空切:进攻人空手向篮跑动。 (9)一传:获球者由守转攻的第1次传球。 (10)盖帽:进攻人投篮出手时,防守人设法在空中将球打掉的动作。 (11)补位:当1个防守人失掉正确防守位置时,另1防守人及时补占其正确防守位置。 (12)协防:协助同伴防守。 (13)紧逼防守:贴近进攻人,不断运用攻击性防守动作,威胁对方持球的安全或不让对方接球。 (14)斜插:从边线向球篮或者向球场中间斜线快跑。 (15)时间差:在投篮时,为躲避对方防守的封盖,利用空中停留改变投篮出手时间。 (16)接应:无球进攻队员,主动抢位接球。 (17)落位:在攻防转换时,攻守双方的布阵。 (1策应:进攻队在前场或全场通过中间队员组织的接应和转移球的战术配合,造成空切、绕切以及掩护等进攻机会。 (19)掩护:进攻队员以合理的技术动作,用身体挡住同伴的对手的去路,给同伴创造摆脱防守的机会的一种进攻配合。 (20)突分:持球进攻队员突破后传球配合。 (21)传切:持球进攻队员利用传球后立即空切,准务接球进攻, (22)补防:当1个防守队员失去位置,进攻队员持球突破有直接得分的可能时,邻近的另1防守队员立即放弃自己的对手,去防持球突破的进攻者。 (23)换防:防守队员交换防守。 (24)关门:邻近的两名防守持球者的队员,向进攻者突破的方向迅速合拢,形成“屏障”,堵住持球进攻者的突破路线。 (25)夹击:两名防守队员共同卡住1名进攻队员,封堵其传球路线。 (26)挤过:两名进攻队员进行掩护配合时,防地被掩护者的队员向其对后靠近,在进攻者即将完成掩护配合的一刹那,抢占位置,从两名进攻队员之间侧身挤过,破坏他们的掩护,并继续防住自己的对手。

满意请点赞

⑦ 篮球术语有哪些

(1)扣篮(Dunk):运动员用单手或双手持球,跳起在空中自上而下直接将球扣进篮圈。
(2)补篮:投篮不中时,运动员跳起在空中将球补进篮内。
(3)卡位:进攻人运用脚步动作把防守者挡住自己身后,这种步法叫卡位。
(4)领接球:顺传球飞行方向移动,顺势接球。
(5)错位防守:防守人站位在自己所防守的进攻人身侧,阻挠他接球叫错位防守。
(6)要位:进攻人用身体把防守人挡在身后,占据有利的接球位置。
(7)运球突破(Drive):运球超越防守人。
(8)空切:进攻人空手向篮跑动。
(9)一传:获球者由守转攻的第1次传球。
(10)盖帽:进攻人投篮出手时,防守人设法在空中将球打掉的动作。
(11)补位:当1个防守人失掉正确防守位置时,另1防守人及时补占其正确防守位置。
(12)协防:协助同伴防守。
(13)紧逼防守:贴近进攻人,不断运用攻击性防守动作,威胁对方持球的安全或不让对方接球。
(14)斜插:从边线向球篮或者向球场中间斜线快跑。
(15)时间差:在投篮时,为躲避对方防守的封盖,利用空中停留改变投篮出手时间。
(16)接应:无球进攻队员,主动抢位接球。
(17)落位:在攻防转换时,攻地双方的布阵。
(18)策应:进攻队在前场或全场通过中间队员组织的接应和转移球的战术配合,造成空切、绕切以及掩护等进攻机会。
(19)掩护:进攻队员以合理的技术动作,用身体挡住同伴的对手的去路,给同伴创造摆脱防守的机会的一种进攻配合。
(20)突分:持球进攻队员突破后传球配合。
(21)传切:持球进攻队员利用传球后立即空切,准务接球进攻,
(22)补防:当1个防守队员失去位置,进攻队员持球突破有直接得分的可能时,邻近的另1防守队员立即放弃自己的对手,去防持球突破的进攻者。
(23)换防:防止队员交换防守。
(24)关门:邻近的两名防持球者的队员,向进攻者突破的方向迅速选拔,形成“屏障”,堵住持球进攻者的突破路线。
(25)夹击:两名防守队员共同卡住1名进攻队员,封堵其传球路线。
(26)挤过:两名进攻队员进行掩护配合时,防地被掩护者的队员向其对后靠近,在进攻者即将完成掩护配合的一刹那,抢占位置,从两名进攻队员之间侧身挤过,破坏他们的掩护,并继续防住自己的对手。
(27)穿过:当一名进攻队员进行掩护时,防守掩护者的队员稍离对手,让同伴从自己的掩护队员之间穿过去,继续防住对手。
(28)投空(Air Ball):投篮失败,球未碰及篮圈.
(29)助攻(Assist):传球给队友,队友接球后直接投篮.
(30)后场(Back Court):球队防守的那一半场.
(31)端线运球(Baseline Orlue):在对方篮下靠近端线处所做的快速运球.
(32)篮(Basket):把球投向目标---篮板上的球篮;一次进球得分.篮板球时,.
(33)篮板球挡人(Blocking out):争抢篮板球时,球员为抢占位置,将对手挡在外面.
(34)盒形挡人(Boxing ont):篮板球挡人的别称.
(35)身前换手运球(Cross-over Dribble):运球时迅速将球拍向另一侧,换另一只手运球.
(36)切入(Cut):进攻队员在无球情况下迅速跑动到对方篮下.
(37)死球(Dead Ball):因违反规则投篮得分或球飞出端线而引起的比赛中断.
(38)夹击(Double team):两名防守队员盯防一名控球进攻队员.
(39)底线(Endline):球篮下面的那一段边界线,也称为端线(Baseline).
(40)假动作(Fake):为使对手犯错误,球员假装向一个方向移动,然后突然改变方向.
(41)投球中篮(Field goal):除罚球外的分值为两发或三分的投篮得分,得分多少依据投篮时投篮队员所处位置而定.
(42)罚球(Free throw):因对方犯规而判给球队的在无人防守情况下的投篮机会,罚球时,队员应站在罚球线后进行投篮.
(43)前场(Front Court):球队进攻的半场.
(44)全场紧逼(Full-Court Press):一种应用于全场比赛的防守战术.
(45)半场紧逼(Half-court Press):球队在自己的后场采用的一种防守战术.
(46)争球(Held Ball):两名或两名以上球员同时用双手抢球.
(47)高命中率投球(High peruntage Shot):球员有机会投出的极有可能得分的球.
(48)跳球(Jump ball):裁判员在两名不同球队的球员之间将球垂直上抛以开始或重新开始比赛.
(49)罚球区(Key):球场上球篮附近以半圆围起的限制区.
(50)“L“形切入(L cut):进行队员转体90度,改变方向以摆脱对手.
(51)盯人(Match up):比赛时,队员确定一名对手,进行盯防.
(52)一打一(One on One)一名进攻队员对一名防守队员.
(53)一防一(One to One):一名防守盯防一名进攻队员.
(54)移动选择(Options):比赛中,球员可展开进攻移动的选择范围.
(55)外围投篮(Outside shot):在所有防守队员所站位置之外进行的投篮.
(56)决胜期(Over-time):终场时在比分持平的情况下进行的延长比赛时间的比赛.决胜期以5分钟为一节,如比分持平,再延长,直至一队得胜.
(57)组织后卫(Point Guard):负责组织球队进攻的后卫队员.
(58)篮板球(Rebound):球因投篮不中而从篮圈或篮板反弹出来后被进攻队员或防守队员得到.
(59)后撤防守(Sag):防守队员从盯防目标处撤离,向自己的球篮移动.
(60)掩护(Screen):进攻队员抢占位置以阻止防守队员继续盯防本队队友的一种打法.
(61)做进攻姿态(Square up):调整位置,使自己正面对篮.
(62)抢断球(Steal):从对手手中夺球.
(63)投空心篮(Swish shot):投球入篮,但球未碰篮圈或篮扳.
(64)换防(Switch):两名防守队员交换各自盯防对象的一种防守打法.
(65)掷界外球(Throw-in):将球从界线外掷入场内而重新开始比赛的方法,掷界外球一般用于球员违例后重新于赛,如一方控球时间过长,超过时限或使球出界,也倒对方掷界外球.
(66)跳起争球(Tip-off):跳球的别称.
(67)带球跑(Traveling):队员持球走步,超过规定步数.
(68)由攻转守(Turnover)一方未及投篮即失去控球权.
(69)“V“形切(V cut):一种进攻打法.队员向前跨两三步,随即改变移动方向,跑动接球.这样,就形成一个“V“字形跑动路线.
(70)弱侧(Weak side ):球场上进攻队无球的一侧.
(71)区域联防(Zore defence):每位防守队员防守一定区域的防守战术.小篮球和NBA比赛时,不允许采用这种战术.
(72)轮转换位:通过移动来实现挡拆和交叉,来错位防守,指进攻方在通过突破,分球或者挡拆配合使防守方的防守人发生错位.

⑧ 常见的篮球术语(多多益善)

NBA 篮 球 术 语
Points: 得分 Rebounds:篮板 steals:断球 block shots:盖帽
foul:犯规 Assists:助攻 3 point: 三分球 free shot: 罚球
offensive:进攻 defensive:防守 turn over: 失误 DNP: 未出场
technical foul: 技术犯规 forward(F):前锋 power forward:强力前锋
small forward:小前锋 guard(G):后卫 center?:中锋
coach: 教练 player:球员 rookie:新秀 draft:选秀
all-star weekend:全明星周末 regular season: 常规赛季
playoffs:季后赛 rosters:队员名单 Eastern Conference:东部联盟
final:决赛 legue:联盟 MIN=minutes 出场时间
FG=field goals 命中次数(不含罚球) FGA=field goal attempts 出手次数
3P=3-points 3分球 3PA=3-point attempts 远投出手次数
FT=free throws 罚球命中次数 FTA=free throw attempts 罚球次数
OR=offensive rebounds 前场篮板球(攻进篮板球)
TOT=total rebounds 篮板球总数 A=assists 助攻
DR=defensive rebounds 后场篮板球(防守篮板球)
PF=personal fouls 个人犯规ST=Steals 抢断TO=turnovers 失误
BS=block shots 盖帽PTS=points 得分MIN=minutes 出场时间
FG=field goals 命中次数(不含罚球)FGA=field goal attempts 出手次数
3P=3-points 3分球 3PA=3-point attempts 远投出手次数
FT=free throws 罚球命中次数 FTA=free throw attempts 罚球次数
OR=offensive rebounds 前场篮板球(攻进篮板球)
TOT=total rebounds 篮板球总数
DR=defensive rebounds 后场篮板球(防守篮板球)A=assists 助攻
PF=personal fouls 个人犯规ST=Steals 抢断TO=turnovers 失误
BS=block shots 盖帽 PTS=points 得分

(1)扣篮(Dunk):运动员用单手或双手持球,跳起在空中自上而下直接将球扣进篮圈。
(2)补篮:投篮不中时,运动员跳起在空中将球补进篮内。
(3)卡位:进攻人运用脚步动作把防守者挡住自己身后,这种步法叫卡位。
(4)领接球:顺传球飞行方向移动,顺势接球。
(5)错位防守:防守人站位在自己所防守的进攻人身侧,阻挠他接球叫错位防守。
(6)要位:进攻人用身体把防守人挡在身后,占据有利的接球位置。
(7)运球突破(Drive):运球超越防守人。
(8)空切:进攻人空手向篮跑动。
(9)一传:获球者由守转攻的第1次传球。
(10)盖帽:进攻人投篮出手时,防守人设法在空中将球打掉的动作。
(11)补位:当1个防守人失掉正确防守位置时,另1防守人及时补占其正确防守位置。
(12)协防:协助同伴防守。
(13)紧逼防守:贴近进攻人,不断运用攻击性防守动作,威胁对方持球的安全或不让对方接球。
(14)斜插:从边线向球篮或者向球场中间斜线快跑。
(15)时间差:在投篮时,为躲避对方防守的封盖,利用空中停留改变投篮出手时间。
(16)接应:无球进攻队员,主动抢位接球。
(17)落位:在攻防转换时,攻地双方的布阵。
(18)策应:进攻队在前场或全场通过中间队员组织的接应和转移球的战术配合,造成空切、绕切以及掩护等进攻机会。
(19)掩护:进攻队员以合理的技术动作,用身体挡住同伴的对手的去
路,给同伴创造摆脱防守的机会的一种进攻配合。
(20)突分:持球进攻队员突破后传球配合。
(21)传切:持球进攻队员利用传球后立即空切,准务接球进攻,
(22)补防:当1个防守队员失去位置,进攻队员持球突破有直接得分的可能时,邻近的另1防守队员立即放弃自己的对手,去防持球突破的进攻者。
(23)换防:防止队员交换防守。
(24)关门:邻近的两名防持球者的队员,向进攻者突破的方向迅速选
拔,形成“屏障”,堵住持球进攻者的突破路线。
(25)夹击:两名防守队员共同卡住1名进攻队员,封堵其传球路线。
(26)挤过:两名进攻队员进行掩护配合时,防地被掩护者的队员向其对后靠近,在进攻者即将完成掩护配合的一刹那,抢占位置,从两名进攻队员之间侧身挤过,破坏他们的掩护,并继续防住自己的对手。
(27)穿过:当一名进攻队员进行掩护时,防守掩护者的队员稍离对手,让同伴从自己的掩护队员之间穿过去,继续防住对手。
(28)投空(Air Ball):投篮失败,球未碰及篮圈.
(29)助攻(Assist):传球给队友,队友接球后直接投篮.
(30)后场(Back Court):球队防守的那一半场.
(31)端线运球(Baseline Orlue):在对方篮下靠近端线处所做的快速运球.
(32)篮(Basket):把球投向目标-篮板上的球篮一次进球得分.篮板球时,.
(33)篮板球挡人(Blocking out):争抢篮板球时,球员为抢占位置,将对手挡在外面.
(34)盒形挡人(Boxing ont):篮板球挡人的别称.
(35)身前换手运球(Cross-over Dribble):运球时迅速将球拍向另一侧,换另一只手运球.
(36)切入(Cut):进攻队员在无球情况下迅速跑动到对方篮下.
(37)死球(Dead Ball):因违反规则投篮得分或球飞出端线而引起的比赛中断.
(38)夹击(Double team):两名防守队员盯防一名控球进攻队员.
(39)底线(Endline):球篮下面的那一段边界线,也称为端线(Baseline).
(40)假动作(Fake):为使对手犯错误,球员假装向一个方向移动,然后突然改变方向.
(41)投球中篮(Field goal):除罚球外的分值为两发或三分的投篮得分,得分多少依据投篮时投篮队员所处位置而定.
(42)罚球(Free throw):因对方犯规而判给球队的在无人防守情况下的投篮机会,罚球时,队员应站在罚球线后进行投篮.
(43)前场(Front Court):球队进攻的半场.
(44)全场紧逼(Full-Court Press):一种应用于全场比赛的防守战术.
(45)半场紧逼(Half-court Press):球队在自己的后场采用的一种防守战术.
(46)争球(Held Ball):两名或两名以上球员同时用双手抢球.
(47)高命中率投球(High peruntage Shot):球员有机会投出的极有可能得分的球.
(48)跳球(Jump ball):裁判员在两名不同球队的球员之间将球垂直上抛以开始或重新开始比赛.
(49)罚球区(Key):球场上球篮附近以半圆围起的限制区.
(50)“L“形切入(L cut):进行队员转体90度,改变方向以摆脱对手.
(51)盯人(Match up):比赛时,队员确定一名对手,进行盯防.
(52)一打一(One on One)一名进攻队员对一名防守队员.
(53)一防一(One to One):一名防守盯防一名进攻队员.
(54)移动选择(Options):比赛中,球员可展开进攻移动的选择范围.
(55)外围投篮(Outside shot):在所有防守队员所站位置之外进行的投篮.
(56)决胜期(Over-time):终场时在比分持平的情况下进行的延长比赛时间的比赛.决胜期以5分钟为一节,如比分持平,再延长,直至一队得胜.
(57)组织后卫(Point Guard):负责组织球队进攻的后卫队员.
(58)篮板球(Rebound):球因投篮不中而从篮圈或篮板反弹出来后被进攻队员或防守队员得到.
(59)后撤防守(Sag):防守队员从盯防目标处撤离,向自己的球篮移动.
(60)掩护(Screen):进攻队员抢占位置以阻止防守队员继续盯防本队队友的一种打法.
(61)做进攻姿态(Square up):调整位置,使自己正面对篮.
(62)抢断球(Steal):从对手手中夺球.
(63)投空心篮(Swish shot):投球入篮,但球未碰篮圈或篮扳.
(64)换防(Switch):两名防守队员交换各自盯防对象的一种防守打法.
(65)掷界外球(Throw-in):将球从界线外掷入场内而重新开始比赛的方法,掷界外球一般用于球员违例后重新于赛,如一方控球时间过长,超过时限或使球出界,也倒对方掷界外球.
(66)跳起争球(Tip-off):跳球的别称.
(67)带球跑(Traveling):队员持球走步,超过规定步数.
(68)由攻转守(Turnover)一方未及投篮即失去控球权.
(69)“V“形切(V cut):一种进攻打法.队员向前跨两三步,随即改变移动方向,跑动接球.这样,就形成一个“V“字形跑动路线.
(70)弱侧(Weak side ):球场上进攻队无球的一侧.
(71)区域联防(Zore defence):每位防守队员防守一定区域的防守战术.小篮球和NBA比赛时,不允许采用这种战术.

写了乱了点~不好意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