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上场几个人
❶ 一个篮球队有几个人
答:5人上场队员、教练、辅助教练、队医,替补人员若干;共12个人;
拓展资料:
1、NBA常规赛的时候每支球队可以报15人 ;
2、国际比赛时一个队只能报12人;
3、篮球比赛上场人数为5人:其中前锋2人,中锋1人,组织后卫1人,进攻后卫1人。
❷ 打篮球能上场几个人
篮球是5个人为一队 两个队相互比赛的项目 现在给你介绍篮球的起源吧 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终年78岁。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在二百多个国家流传市面着,而且至今美国篮球还誉满全球。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 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中圈,中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方法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1925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5名运动员,有了较明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但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以后又逐渐改为两后卫1人助攻(活动后卫),1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1人留在前场专管偷袭、快攻,1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术。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4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由队长指定任何1个队员主罚。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次投中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始比赛。而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1926年以后有了较大提高 。
❸ 篮球正式比赛每队上场几个人
一只篮球队首发5人,替补5人,替补二队5人,合起来就是15人。但是上场的就是5人。
❹ 篮球一共几个人打
篮球是5个人为一队 两个队相互比赛的项目 现在给你介绍篮球的起源吧
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终年78岁。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在二百多个国家流传市面着,而且至今美国篮球还誉满全球。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
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中圈,中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方法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1925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5名运动员,有了较明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但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以后又逐渐改为两后卫1人助攻(活动后卫),1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1人留在前场专管偷袭、快攻,1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术。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4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由队长指定任何1个队员主罚。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次投中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始比赛。而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1926年以后有了较大提高 。
❺ 篮球比赛要几个人
篮球比赛抄由两个队参加,每队出场5名队员。每队目标是在对方球篮得分,并阻止对方队在本方球篮得分。
(5)篮球上场几个人扩展阅读:
一般规定:
1、一名队员己发生了5次侵人犯规和/或技术犯规,裁判员应通知本人,他必须立即离开比赛,并且必须在30秒钟内被替换。
2、前已发生了第5次犯规的队员的犯规,被认为是一名出局的队员的犯规,并登记在教练员名下和在记录表上记入“B”。
3、在一节中某队全队犯规己发生了4次时,该队是处于全队犯规处罚状态。
4、在比赛休息期间发生的所有全队犯规应被认为是发生在随后一节或决胜期比赛中的犯规。
5、在决胜期内发生的所有全队犯规应被认为是发生在第4节比赛中的犯规。
6、当某队处于全队犯规处罚状态时,所有随后发生的对未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的侵人犯规应被判2次罚球,代替掷球入界。
❻ 篮球一队几个人上场比赛
篮球比赛由两个队参加,每队出场5名队员。
❼ 正规篮球比赛时双方上场队员有几个
每队各5人,分别是组织后卫(PG)、得分后卫(SG)、小前锋(SF)、大前锋(PF)、中锋(C)
一 控球后卫
控球后卫,又叫组织后卫(Point Guard),是篮球比赛阵容中的一个固定位置。控球后卫往往是全队进攻的组织者,并通过对球的控制来决定在恰当的时间传球给适合的球员。控球后卫典型的进攻模式就是在对手得分之后,由控球后卫在底线运球,开始一轮新的进攻。这个位置要求球员具有良好的传球技术和敏锐的比赛观察能力。人们往往通过助攻次数而不是得分的高低来衡量一名控球后卫的成功与否。同时,一流的控球后卫往往也能够有效地跳投,并能够通过外线投篮威胁对手。
控球后卫的特点
一般控球后卫都是各队阵容中身材最小巧的球员,但在现代篮球中也有很多像NBA中的魔术师约翰逊这样高大的控球后卫。篮球比赛在发球后,通常由控球后卫通过运球将球运过半场并将球传给队友来发动进攻。所以一般担任控球后卫的队员都是队内控球能力最好,助攻能力最强的球员.控球后卫往往在球场上担任领导者的角色,很多球队都由控球后卫来决定进攻套路。控球后卫需要很强的控制比赛的能力,需要掌握比赛双方的进攻时间和比赛时间,控制比赛的节奏,将球输送给位置最好的得分手上。所以控球后卫又常常被称为是场上的教练。
二 得分后卫
得分后卫(Shooting Guard),是篮球比赛阵容中的一个固定位置。一般担任该位置的球员身高和体格都低于前锋球员,但在速度上具有优势。他们往往是比赛中最好的跳投手,但往往也能上篮。许多得分后卫都可以兼任小前锋。大多数得分后卫的身高在6英尺3(如本·高登)到6英尺8(如特雷西·麦格雷迪)之间,体重通常在190到240磅之间.
三 小前锋
小前锋(Small Forward),篮球比赛阵容中的一个位置;传统上以进攻得分为主要任务,强调快速推进上篮的能力。随著各种半场进攻战术以及三分线的发展,现今篮坛的小前锋除了速度以外,往往还被要求具备运球突破以及长距离投射的能力。由于强调速度多于强调力量,小前锋通常较大前锋灵活,而体格不如大前锋壮硕。受限于人类先天的体型条件,能够达到小前锋技术要求的篮球运动员,很少有身高超过2米10的;以现今世界男子篮坛的一般水平而论,通常小前锋的身高介于1米96(6呎5吋)与2米05(6呎9吋)之间。由于对灵活走位及外围投射能力的要求,在现今的篮球场上,许多优秀的小前锋球员往往也可兼任得分后卫;能够兼打这两个位置的球员通常被称为“摇摆人”。
四 大前锋
大前锋(Power Forward,有时称作强力前锋),篮球比赛阵容中的一个位置,在中国大陆也有“二中锋”的说法。一个典型的大前锋是球场上体格较壮,而仍具备一定速度的球员。传统上,大前锋被要求利用他们壮硕的体型,在篮下积极强攻并争夺进攻篮板球;而在禁区防守和防守篮板球的保护方面,则被认为是中锋的主要任务。但在现今的篮球趋势中,由于中锋球员的灵活度,以及前锋球员的高度均有普遍提升,导致两者之间的区别日益模糊。查尔斯·巴克利与卡尔·马龙是公认大前锋位置的代表性人物。现今世界篮坛中著名的蒂姆·邓肯与保罗·加索尔,由于兼具过人的身高(2米13,7英尺)以及灵活的身手,在所属的职业球队当中常以大前锋位置上场,而在国家代表队当中则以中锋位置上场。另外,德克·诺维茨基虽然常以大前锋位置上场,但他经常运用运球切入、长距离跳投等技术,使其球风有时更接近于一名典型的小前锋.
五 中锋
中锋,篮球比赛阵容中的一个位置;一般都由队中最高的球员担任,传统上强调篮下的防守,以及防守篮板球的保护。由于具有身高的优势,一些具备进攻天份的中锋球员也常常成为在禁区附近投篮得分的主要进攻点。中锋虽没有固定的“身高标准”,但以现今世界篮坛的一般水平,男篮中锋的身高普遍在2米08(6呎10吋)以上,女篮中锋的身高普遍在1米90(6呎3吋)以上。在技术统计上,中锋通常能贡献最多的盖帽数,且常能达到较高的投篮命中率(Field goal percentage)以及篮板球绩效。在现今的国际篮坛以及职业联赛当中,中锋和大前锋经常有条件相似的球员担任,或被赋予相似的任务,因此已难以明确区隔.
这些分类都是基于战术的调配,篮球规则中并没有任何定明,因此有时也会出现双塔/双中锋、三后卫等情况。基本上,这些位置都和球员的身高有关,控球后卫的身形一般都较矮,而较高的球员,一般都会担当前锋甚至中锋的位置。
❽ 篮球队上场几人
10人打一场篮球,5人一队
❾ 篮球上场几个人啊
每个队有5个人
在场上有5个位置
中锋
大前锋
小前锋
组织后卫
得分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