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世乒赛规则
Ⅰ 乒乓球有什么规则
1.1 球台
1.1.1球台的上层表面叫做比赛台面,应为与水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长274米,宽1.525米,高地向高76厘米.
1.1.2比赛台面不包括球台台面的侧面。
1.1.3比赛台面可用任何材料制成,应具有一致的弹性,即当标准球从离台面30厘米高处落至台面时,弹起高度应约为23厘米。
1.1.4比赛台面应呈均匀的暗色,无光泽,沿每个2.74米的比赛合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边线,沿每个1.525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端线。
1.1.5比赛台面由一个与端线平行的垂直的球网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台区,各台区的整个面积应是一个整体。
1.1.6双打时,各台区应由一条3毫米宽的白色中线,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区”。中线与边线平行,并应视为右半区的一部分。
1.2 球网装置
1.2.1球网装置包括球网、悬网绳、网柱及将它们固定在球台上的夹钳部分.
1.2.2球网应悬挂在一根绳子上,绳子两端系在高15.25厘米的直立网柱上,网柱外缘离开边线外缘的距离为15.25厘米。
1.2.3整个球网的顶端距离比赛台面15.25厘米.
1.2.4整个球网的底边应尽量贴近比赛台面,其两端应尽量贴近网柱。
1.3 球
1.3.1球应为圆球体,直径为38毫米。
1.3.2球重2.5克。
1.3.3球应用赛璐璐或类似的材料制成,呈白色,、黄色或橙色,且无光泽。
1.4 球拍
1.4.1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
1.4.2底板厚度至少应有85%的天然木料,加强底板的粘合层可用诸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压缩纸等纤维材料,每层粘合层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7.5%或0.35毫米。
1.4.3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一层颗粒向外的普通颗粒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2毫米;或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4毫米.
1.4.3.1”普通颗粒胶”是一层无泡沫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其颗粒必须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颗,不多于50颗的平均密度分布整个表面。
1.4.3.2"海绵胶"即在一层泡沫橡胶上覆盖一层普通颗粒胶,普遍颗粒胶的厚度不超过2毫米。
1.4.4覆盖物应覆盖整个拍面,但不得超过其边缘。靠近拍柄部分以及手指执握部分可不予以覆盖,也可用任何材料覆盖。
1.4.5底板、底板中的任何夹层、覆盖物以及粘合层均应为厚度均匀的一个整体。
1.4.6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必须无光泽,且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黑色。拍身边缘上的包边应无光泽,不得呈白色。
1.4.7由于意外的损坏、磨损或褪色,造成拍面的整体性和颜色上的一致性出现轻微的差异。只要未明显改变拍面的性能,可以允许使用。
1.4.8比赛开始时及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更换球拍时,必须向对方和裁判员展示他将要使用的球拍,并允许他们检查。
1.5 定义
1.5.1“回合”:球处于比赛状态的一段时间。
1.5.2“球处比赛状态”,从发球时,球被有意向上抛起前,静止在不执拍手掌上的一瞬间。到该回合被判得分或重发球。
1.5.3“重发球”:不予判分的回合。
1.5.4“一分”:判分的回合。
1.5.5“执拍手”:正握着球拍的手。
1.5.6“不执怕手”:未握着球拍的手。
1.5.7“击球”,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分触球.
1.5.8 "阻挡”:对方击球后,处于比赛状态的球尚未触及本方台区也未超过比赛台面或其端线,即触及本方运动员或其穿带的任何物品。
1.5.9“发球员":在一个回合中,首先击球的运动员.
1.5.10“接发球员:在一个回合中,第二个击球的运动员.
1.5.11"裁判员:被指定管理一场比赛的人,
1.5.12“裁判助理":被指定在某些方面协助裁判员工作的人.
1.5.13运动员“穿或带”的任何物品,包括他在一个回合开始时穿或带的任何物品。
1.5.14球从突出台外的球网装置之下或之外经过,或回击的球越过球网后又回弹过网,均应视作已”超过或绕过”球网装置。
1.5.15球台的“端线”包括端线两端的无限延长线。
1.6 合法发球
1.6.1发球时,球应放在不执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和伸平。球应是静止的,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和比赛合面的水平面之上。
1.6.2发球员须用手把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
1.6.3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在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
1.6.4从抛球前球静止的最后一瞬间到击球时,球和球拍应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
1.6.5击球时,球应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但不能超过发球员身体(手臂、头或腿除外)离端线最远的部分。
1.6.6运动员发球时,有责任让裁判员或副裁判员看清他是否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
1.6.6.1如果裁判员怀疑发球员某个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并且他或者副裁判员都不能确信该发球动作不合法,一场比赛中此现象第一次出现时,裁判员可以警告发球员而不予判分.
1.6.6.2在同一场比赛中,如果运动员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再次受到怀疑,不管是否出于同样的原因,不再警告而判失一分.
1.6.6.3无论是否第一次或任何时候,只要发球员明显没有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他将被判失一分,无需警告。
1.6.7运动员因身体伤病而不能严格遵守合法发球的某些规定时,可由裁判员做出决定免予执行,但须在赛前向裁判员说明。
1.7合法还击
1.7.1对方发球或还击后,本方运动员必须击球,使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
1.8比赛次序
1.8.1在单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两者交替合法还击。
1.8.2在双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由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再由接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此后,运动员按此次序轮流合法还击。
1.9重发球
1.9.1回合出现下列情况应判重发球:
1.9.1.1如果发球员发出的球,在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时,触及球网装置,此后成为合法发球或被接发球员或其同伴阻挡。
1.9.1.2如果接发球员或同伴未准备好时,球己发出:而且接发球员或其同伴均没有企图击球。
1.9.1.3由于发生了运动员无法控制的干扰,而使运动员未能合法发球。合法还击或遵守规则。
1.9.1.4裁判员或副裁判员暂停比赛。
1.9.1.5在双打时,运动员错发,错接。
1.9.2可以在下列情况下暂停比赛:
1.9.2.1由于要纠正发球、接发球次序或方位错误;
1.9.2.2由于要实行轮换发球法;
1.9.2.3由于警告或处罚运动员;
1.9.2.4由于比赛环境受到干扰,以致该回合结果有可能受到影响。
1.10 一分
1.1O.1除被判重发球的回合,下列情况运动员得一分:
1.10.1.1对方运动员未能合法发球;
1.1O.1.2对方运动员未能合法还击;
1.1O.1.3运动员在发球或还击后,对方运动员在击球前,球触及了除球网装置以外的任何东西;
1.10.1.4对方击球后,该球越过本方端线而没有触及本方台区;
1.10.1.5对方阻挡;
1.10.1.6对方连击;
1.10.1.7对方用不符合1.4.3条款的拍面击球;
1.10.1.8对方运动员或他穿戴的任何东两使球台移动;
1.10.1.9对方运动员或他穿戴的任何东西触及球网装置;
1.10.1.10对方运动员不执拍手触及比赛台面;
1.10.1.11双打时,对方运动员击球次序错误;
1.10.1.12执行轮换发球法时,接发球运动员或其双打同伴,包括接发球一击,完成了13次合法还击。
1.11 一局比赛
1.11.1在一局比赛中,先得21分的一方为胜方,20平后,先多得2分的一方为胜方.
1.12 一场比赛
1.12.1一场比赛应采用三局两胜制或五局三胜制。
1.12.2一场比赛应连续进行.但在局与局之间,任何一名运动员都有权要求不超过两分钟的休息时间。
1.13 发球、按发球和方位的选择
1.13.1选择发球,接发球和这一方,那一方的权力应由抽签来决定,中签者可以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
1.13.2当一方运动员选择了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后,另一方运动员应有另一个选择的权力.
1.13.3在获得每五分之后,接发球方即成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至该局比赛结束,或者直至双方比分都达到20分或实行轮换发球法,这时,发球和接发次序仍然不变,但每人只轮发一分球.
1.13.4在双打的第一局比赛中,先发球方确定第一发球员,再由先接发球方确定第一接发球员.在以后的各局比赛中,第一发球员确定后,第一接发球员应是前一局发球给他的运动员。
1.13.5在双打中,每次换发球时,前面的接发球员应成为发球员,前面的发球员的同伴应成为接发球员·
1.13.6一局中首先发球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首先接发球。在双打决胜局中,当一方先得10分时,接发球方应交换接发球次序。
1.13.7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在决胜局中,一方先得10分时,双方应交换方位.
1.14 发球、接发球次序和方位的错误
1.14.1裁判员一旦发现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按场上比分由应该发球或接发球的运动员发球或接发球;在双打中,则按发现错误时那一局中首先有发球权的一方所确立的次序进行纠正,继续比赛。
1.14.2裁判员一旦发现运动员应交换方位而未交换时,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按场上比分运动员应站的正确方位进行纠正,再继续比赛。
1.14.3在任何情况下,发现错误之前的所有得分均有效。
1.15 轮换发球法
1.15.1如果一局比赛进行到15分钟仍未结束(双方都己获得至少19分时除外),或者在此之前任何时间应双方运动员要求,应实行轮换发球法。
1.15.1.1当时限到时,球仍处于比赛状态,裁判员应立即暂停比赛。由被暂停回合的发球员发球,继续比赛。
1.15.1.2当时限到时,球未处于比赛状态,应由前一回合的接发球员发球,继续比赛。
1.15.2此后,每个运动员都轮发一分球,直至该局结束。如果接发球方进行了13次合法还击,则判发球方失一分。
1.15.3换发球法一经实行,该场比赛的剩余部分必须继续实行,直至该场比赛结束。
Ⅱ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共设几项赛制(几个奖杯)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共设单打、双打、团体三项赛制,共七个奖杯。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分预选赛和正式比赛两个阶段。每一项目都设有专门奖杯,这7个奖杯都是银质的,并来自不同的国度,各项奖杯都是以捐赠者的姓名或国名命名的。
男子团体冠军杯称“斯韦思林杯” ;女子团体冠军杯称“马塞尔-考比伦杯” ;男子单打冠军杯称“圣-勃莱德杯” ;女子单打冠军杯称“吉-盖斯特杯” ;男子双打冠军杯“伊朗杯” ;女子双打冠军杯“波普杯” ;男女混合双打冠军杯“兹-赫杜塞克杯”。
Ⅲ 打乒乓球的所有规则是什么
影响乒乓球技术的四大基本因素 乒乓球有各种各样不同打法,还有多种战术。不管是甚么打法,战术如何变化多端,乒乓球技术离不开四个基本因素,那就是:力量、速度、旋转和落点。
力量作用于球,是通过球的前进速度和旋转强度表现出来的。
如果你在进攻当中猛力扣杀,使对方接不好,那么你就要打得有力量。
如果你是在加强旋转的强度,无论是制造上旋或下旋,那么你一定要用力磨擦球。
为了尽量减少对方的准备时间,你必须抓紧时间,争取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把球回击到对方的台面上,使对方措手不及,这就速度。
为了增加对方还击的难度,还可以制造各种旋转球,迫使对方回球失误后”出机会”球,这就是旋转。
乒乓球台不大,要使自己打过去的球更具威力,必须要调动对方前后、左右的移动或奔跑。因此,需要讲究落点。
所以说,力量、速度、旋转、落点是乒乓球技术的基本因素。
乒乓球发球技术的八个注意⒈ 注意发球动作要符合规则:
发球动作只有两部分组成,⑴一只手的上抛动作:上抛高度大于等于16cm,上抛动作要在球台端线外、高于台面且需垂直上抛;⑵另一只手的挥拍动作:若按照新规则,要高于台面,并且要使两侧居中的裁判和对方运动员的视线,能看清动作。
⒉ 注意发球的针对性:
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发球前,应尽可能地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基本情况主要有 ⑴是直拍还是横拍;⑵是左手还是右手;⑶ 是亚洲选手还是欧美选手;⑷是生胶还是半长胶;⑸是反胶还是正胶;⑹是近台快攻打法还是削攻打法;⑦是初次见面还是熟手。对上述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通过热身、录像、报导等,了解对方的特长,了解对方发球、击球、落点规律和球路。
⒊ 注意发球直接得分:
通过学习研究各种螺旋发球,练就最拿手的发球和绝招发球,如练发擦边球、回头球、近网边线球,在发球的开局,直接得分。在开局和中局,就争取主动,把比分拉开,这在“+一分制” 中,显深得格外重要;
⒋ 注意为发球抢攻做准备:
总体上来说,发球为抢攻做准备的宗旨:就是用各种方法提高发球的质量,增加对方接球的难度,使对方回球质量不高,从而为抢攻创造了条件。
具体说来,应注意下面几点:
⑴利用对方的漏洞、和弱点,在落点、旋转、力量、曲线上不断地变化,从而提高发球的质量,创造抢攻的机会;
⑵研究发球的规律,在发球时,就大体上可以预测对方回球的线路,从而提高抢攻成功的概率。
⑶利用组合发球的威力,调动对方。如发近网、短而转的球,组合发底线,左、右、近身、长而急的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⑷利用旋转的组合,如发近网转和不转的球,及发近网侧下旋球和“左爆冲侧上螺旋球” ,把球发到对方左边线。这样旋转的组合,使对方感到难于适应,从而控制了比赛的节奏,使攻球频频得分。
⒌ 注意发球的力量:
谈到发球的力量,特别是发球加力,人们常会联想到加力的后果:不是球飞出界,就是球弹跳太高。但是实际上,发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转、又低、落点好;发加力长球,球又长、又急、又转、落在左右边角上,正是体现了乒乓球的艺术性、和技术性。它不仅在实践中可以做得到,在理论上也是正确的。只要我们在加力时,控制好撞击力和磨擦力的比例,适当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时的螺旋线的长度、减少磨擦厚度、适当延长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时间,就可以达到上述效果。
⒍ 注意发球的旋转:
乒乓球旋转的多样性和由此产生的曲线的丰富性,在所有的球类运动中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如何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旋转,特别是动作相似而性质不同的旋转呢?主要应注意如下几条:
如何练好接发球在乒乓球比赛中,相对其它的环节,如发球抢攻或相持,接发球的难度最大。因为它完全受发球者的控制,而接发球对发球者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限制的方法,大大增加了接发球的不可预测性。所以,不断提高接发球的能力,合理的把所掌握的技术运用到接发球中,是迅速提高比赛实践能力的关键。
在现代乒乓球比赛中,积极主动,抢先上手是总体战术的技术风格。以此为前提,接发球则是体现比赛中由防转攻,攻防转换的最常用之处。在相对被动的状态中,通过控制,达到相持,再力争转入进攻,争取主动应是接发球中的基本指导思想。具体技术上的操作如下:
一、判断
正确判断是接好发球的首要环节。判断上不出现较大的偏差,才能谈得上更好地运用接发球技术,避免有浑身解数,但由于判断不准而发挥不出来情况的经常发生。
1、对旋转的判断
乒乓球发球中常出现的旋转主要有左、右侧上下旋,转与不转。通过发球者利用各种发球方式,将这些旋转性质表现出来。如正反手,下蹲等。在判断旋转性质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板形:一般情况下,发上旋球时,板形都比较竖,下旋球比较平、斜,这种特点与发球时要接触球的部位直接发生关系,因为发旋转球和不旋转球时,接触点比较靠近球的后中部;而发上旋和下旋时,向中下部和底部摩擦才可能比较转;
(2)动作轨迹:发下旋和不转球时,球与球拍接触的一瞬间,手腕摆动的幅度一般不是很大,并时常与假动作相配合;在发上旋和下旋时,手腕摆动相对大一点,这样容易“吃”住球,动作也比较固定,击球后常有一个停顿,即使加上假动作,也不会像发侧上旋和不转球那样连贯;
(3)弧线:上旋球和不转球的运行一般比较快,常有往前“窜拱”的感觉,发短球时容易出台,弧线低平;下旋球运行比较平稳,弧线略高,短球不易出台;
(4)出手:发上旋球和不转球一般出手比较快,并且突然,动作模糊;下旋球的出手相对要慢一些,因为要给球以足够的摩擦时间,才能使球产生强烈的下旋效果。
(5)分布:在接发球时,不断琢磨发球者发出球的旋转性质的随机分布和习惯也是重要,特别是在判断不清时,如在一轮发球中,发球者一般有几个转的,几个不转的,几个侧上,几个侧下,通常都出现在一轮中,以及开局爱发什么样的球,关键球如何发等等。毫无疑问,面对当今世界乒坛花样翻新,变化莫测的发球技术,接发球者的猜测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想把每一个球都得清清楚楚,就不太实际了。
2、对速度和落点对落点的判断
(1)对长球的判断:一般情况下,发球者如果想把球发得很长,第一落点多在自己本方台面的端线附近。如果力量差不多,球的运动速度,侧上旋和不转球明显要快于侧下旋和下旋,如果是发侧上,下旋斜线长球,要注意球的第二弧线有侧拐特点;如果是直线长球,要特别注意平推过来,或者是略带外拐的球,因为这种球除了有很快的速度外,容易发出线路比较直的球,客观上曾加了球的角度,给接发球者造成较大的难度;
(2)对短球的判断,由于发球者想要把球发短,手上就不能发很大的力量,要收住一点,所以,短球较难发挥速度的优势,比较多是考虑的落点和旋转。在发短球时,第一落点一般距球网较近,可根据这一特点判断来球的长短。在接短球时,要特别注意手不要过早的伸入台内,以免侧上旋短球的第二弧线往前“拱”,顶在板上,使手上失去对球的控制,以及来球可能是“伞三角”位置,球是从靠近球网的边线出台,手来不及拿下来,对不准球。
如何提高正手拉球的力量1、拉手适当放开。打小球时,由于球速较快,一般不提倡较大的拉手,认为把前臂和上臂的角度打开即可。而今天,只做到这样是不够的,要把肩关节适当打开,以增加拉球的动作幅度。同时,手尽可能抬高,为向前发力创造条件,使球产生较大的向前冲力。
2、摩擦球不宜过薄。旋转能够提高拉球的准确性,但会影响球向前的平动速度。在同一板击球中,旋转和速度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为防止摩擦过薄,击球部位不要太靠上,可以中部为主,板形竖直,前倾不要过大,同时避免接触球的侧面太多。这样会使摩擦厚一些。
3、腰部收紧。腰部是完成上、下肢动作传递的枢纽。合理的腰部动作会使动作协调,发力集中。在拉球的全过程中,腰部要绷住,在垂直轴上的转动不宜过大,以防分散向前的用力。为更好发挥腰部的功能,在拉球过程中要收腹、含胸。
4、肘部做外侧半圆形运动。抬肘和夹臂是拉球中常犯的错误。拉球时,肘部随同手臂一起做外侧的小弧形运动,有利于击球中的发力,使力量更集中。
5、高重心。重心在保持平稳运动的前提下尽可能抬起来,千万不要蹲下去,造成坐着拉球,使球只往上走,而缺少向前的动力。
直拍反手发展趋势直拍反手位历来是被认为是直拍选手的死穴。随着乒乓球速度,旋转的飞速发展,直拍反手由于受生理原因的制约,无法随意前倾拍形和发力难一直是直拍选手技术上的最大漏洞。
许多年来多少天才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为弥补直拍反手的先天缺陷付出了大量的精力,进行了无数次的实践,也有了相当的成果。例如:早期的常规推挡加入了加力推,减力推,推挤,扎下旋等等。然后是强行侧身,抢先上手,全台正手攻,再后来就是“直拍横打”的“粉墨登场”,还有即将推出的直,横拍交替等。经历了一次次的大赛的历练,实践证明,直拍选手的反手技术既要全,又要精。
所谓全,就是要做到人有我有,人无我有。所谓精,就是要做到人有我强。全:就是近台能推,能反面拱,能敲击,中台能反手攻,远台能横拉相持或反手兜,迫不得已时还要能削一板。
我个人认为,今后直拍正胶选手可以采取“刘国梁-田崎俊雄-马林”的模式。近台的推挡结合反面拱,敲击;中台角度不大的球,反手要能像田崎俊雄那样反手能攻两条线,尤其是反手滑板攻直线到对方正手位,过去的球弧度大,拐弯,而且球势大力沉,着台后往下扎,防守方不易借上力。对付对方过度一板的小弧圈很有效,45届世乒赛男团中日之战,他就用这招差点把刘国梁打闷。中远台或扑正手回反手可用横拉或快撕,力争主动,变被动防守为主动防守。横拉要像马林一样能与横拍进行中远台相持。但是正胶的反手技术应以反手攻,敲击为主,辅以横拉,力争以速度压制对方。
直拍反胶选手可以采用“蒋澎龙-金泽洙-马林”的模式。首先注重自身的力量素质训练,以便能使出蒋澎龙般推土机式的“魔鬼推挡”,动作中适当加入弹击动作,以加强推挡的力量。近台要以暴风骤雨式的推挡逼住对方,使他没有充足的拉手时间,中近台角度不大的情况下,要像金泽洙那样的反手攻突击,中远台要能用横拉进行相持,甚至强相持。尤其是反胶选手还要有一项技术一定要掌握-反手兜,被动防守时,只要能兜住,挺住,因为兜上的球带有上旋,上台后向前冲,不易发力打,一旦对方回球的质量不高,哈哈!由守转攻的机会就来了。总而言之,直拍反胶应以横拉上手为主,辅以反手攻,敲击,充分利用反胶的稳健,能制造旋转的特点,丰富反手技术。
现在横拍打直拍主要还时在直拍的反手上做文章,无论调右压左还是调左压右都是看准了直拍反手发不了力,相持不了,威胁性不大的弱点,所以直拍选手能做到反手位的技术全面,特点突出,那么直拍反手位的漏洞就会最大程度的被补上,再继承和发扬直拍原有的灵活,快速,多变的特点,方能底气十足地和横拍选手叫板,傲立乒坛。
如何提高正手拉球的力量1、拉手适当放开。打小球时,由于球速较快,一般不提倡较大的拉手,认为把前臂和上臂的角度打开即可。而今天,只做到这样是不够的,要把肩关节适当打开,以增加拉球的动作幅度。同时,手尽可能抬高,为向前发力创造条件,使球产生较大的向前冲力。
2、摩擦球不宜过薄。旋转能够提高拉球的准确性,但会影响球向前的平动速度。在同一板击球中,旋转和速度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为防止摩擦过薄,击球部位不要太靠上,可以中部为主,板形竖直,前倾不要过大,同时避免接触球的侧面太多。这样会使摩擦厚一些。
3、腰部收紧。腰部是完成上、下肢动作传递的枢纽。合理的腰部动作会使动作协调,发力集中。在拉球的全过程中,腰部要绷住,在垂直轴上的转动不宜过大,以防分散向前的用力。为更好发挥腰部的功能,在拉球过程中要收腹、含胸。
4、肘部做外侧半圆形运动。抬肘和夹臂是拉球中常犯的错误。拉球时,肘部随同手臂一起做外侧的小弧形运动,有利于击球中的发力,使力量更集中。
5、高重心。重心在保持平稳运动的前提下尽可能抬起来,千万不要蹲下去,造成坐着拉球,使球只往上走,而缺少向前的动。
Ⅳ 乒乓球积分规则
1、积分计算: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弃权0分;
2、如果三个人积分相同,则先计算三个人之间的胜负局比值(或净胜局数),多者列前;如相同,再计算三人之间的胜负分数比值(或净胜分数),多者列前;如再相同,则抽签决定名次。一般不重新进行比赛;
3、如果两个人积分相同,则查看两个人之间的胜负关系,胜者列前。
注:一定要先计算净胜局,再计算净胜分,这是国际比赛惯例。
拓展资料: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实心橡胶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随后改为空心的塑料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
乒乓球出现不久,便成了一种风靡一时的热门运动。20世纪初,美国开始成套地生产乒乓球比赛用具,它是美国头号持拍运动,有超过20万美国人在打乒乓球。最初,Table tennis有其它的名称,如Indoor tennis,后来,一位美国制造商以乒乓球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创造出Ping-pang这个新词,作为他制造的“乒乓球”专利注册商标,Ping-pang后来成了Table tennis的另一个正式名称,当它传到中国后,人们又创造出“乒乓球”这个新的词语。
乒乓球运动的很多用词是从网球变来的。打乒乓球所用的球叫Ping-pong ball或Table-tennis ball,乒乓球台叫Ping-pong table,台面称Court,中间的球网称Net,支撑球网的架子叫Net support,乒乓球拍叫Ping-pong bat。
乒乓球单人比赛原来一般采取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制(每局21分),2001年改为七局四胜制或五局三胜制(每局11分),所谓“局”,英文是Set,发球叫Serve。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参考资料:网络:乒乓球
Ⅳ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赛事规则
由各个已交付至当年会费的成员协会推荐的运动员都可报名参赛。
每个成员协会可报5男、5女参加单打比赛。除此之外,每项可多报1名运动员,而这名运动员应排名在当期国际乒联排名表的前十位以内。
每个协会参加单打比赛的人数不可超过7人。主办协会参加各单打比赛的人数可超过此规定1至2人。男单和女单可各报7人。 地点时间冠军亚军季军苏州2015年马龙(中国) 方博(中国) 樊振东(中国)
张继科(中国) 巴黎2013年张继科(中国)王皓(中国)马龙(中国)
许昕(中国) 鹿特丹 2011年 张继科(中国) 王皓(中国) 马龙(中国)
波尔(德国) 横滨2009年王皓(中国)王励勤(中国)马龙(中国)
马琳(中国) 萨格勒布 2007年 王励勤(中国) 马琳(中国) 柳承敏(韩国) 王皓(中国) 上海 2005年 王励勤(中国) 马琳(中国) 梅兹(丹麦) 吴尚垠(韩国) 巴黎 2003年 施拉格
(奥地利) 朱世赫(韩国) 孔令辉(中国) 格林卡(希腊) 大阪 2001年 王励勤
(中国) 孔令辉(中国) 蒋澎龙(中国台北) 马琳(中国) 埃因霍温 1999年 刘国梁(中国) 马琳(中国) 施拉格(奥地利) 瓦尔德内尔(瑞典) 曼彻斯特 1997年 瓦尔德内尔
(瑞典) 萨姆索诺夫
(白俄罗斯) 孔令辉(中国) 阎森(中国) 天津 1995年 孔令辉(中国) 刘国梁(中国) 丁松(中国) 王涛(中国) 哥德堡 1993年 盖亭(法国) 塞弗(比利时) 普里莫拉茨(克罗地亚) 瓦尔德内尔(瑞典) 千叶 1991年 佩尔森
(瑞典) 瓦尔德内尔
(瑞典) 金泽洙(朝鲜联队) 马文革(中国) 多特蒙德 1989年 瓦尔德内尔
(瑞典) 佩尔森(瑞典) 格鲁巴(波兰) 于沈潼(中国) 新德里 1987年 江嘉良(中国) 瓦尔德内尔
(瑞典) 陈新华(中国) 滕毅(中国) 哥德堡 1985年 江嘉良(中国) 陈龙灿(中国) 卢传松(中国香港) 滕毅(中国) 东京 1983年 郭跃华(中国) 蔡振华(中国) 江嘉良(中国) 王会元(中国) 塞尔维亚 1981年 郭跃华(中国) 蔡振华(中国) 本格森(瑞典) 舒尔贝克(南斯拉夫) 平壤 1979年 小野诚治
(日本) 郭跃华(中国) 李振恃(中国) 梁戈亮(中国) 伯明翰 1977年 河野满(日本) 郭跃华(中国) 黄亮(中国) 梁戈亮(中国) 加尔各答 1975年 约尼尔
(匈牙利) 斯蒂潘尼契
(南斯拉夫) 河野满(日本) 高岛规郎(日本) 萨拉热窝 1973年 郗恩庭
(中国) 约翰松(瑞典) 斯蒂潘契夫(南斯拉夫) 舒尔贝克(南斯拉夫) 名古屋 1971年 本格森
(瑞典) 伊藤(日本) 郗恩庭(中国) 舒尔贝克(南斯拉夫) 慕尼黑 1969年 伊藤
(日本) 舒勒(西德) 葛西健二(日本) 田阪登纪夫(日本) 斯德哥尔摩 1967年 长谷川信彦
(日本) 河野满(日本) 木村兴治(日本) 舒勒(联邦德国) 卢布尔雅那 1965年 庄则栋
(中国) 李富荣(中国) 周兰荪(中国) 舒勒(联邦德国) 布拉格 1963年 庄则栋
(中国) 李富荣(中国) 王志良(中国) 张燮林(中国) 北京 1961年 庄则栋
(中国) 李富荣(中国) 徐寅生(中国) 张燮林(中国) 多特蒙德 1959年 容国团
(中国) 西多
(匈牙利) 迈尔斯(美国) 荻村伊智明(日本) 斯德哥尔摩 1957年 田中利明
(日本) 荻村伊智朗
(日本) 安德里亚迪斯(捷克斯洛伐克) 施耐德(德国) 东京 1956年 荻村伊智朗
(日本) 田中利明
(日本) 诺和昭雄(日本) 富田芳雄(日本) 乌特勒支 1955年 田中利明
(日本) 多利纳
(南斯拉夫) 斯蒂芬卡菲罗(法国) 西多(匈牙利) 温布利 1954年 荻村伊智朗
(日本) 弗里斯搏格
(瑞典) 安德里亚迪斯(捷克斯洛伐克) 伯格曼(英国) 布加勒斯特 1953年 西多(匈牙利) 安德里亚迪斯
(捷克斯洛伐克) 高基安(匈牙利) 斯蒂佩克(捷克斯洛伐克) 孟买 1952年 佐藤(日本) 高基安(瑞典) 阿毛莱迪(法国) 鲁特霍福特(法国) 维也纳 1951年 李奇
(英国) 安德里亚迪斯
(捷克斯洛伐克) 西多(匈牙利) 瓦茨拉夫-塔莱巴(捷克斯洛伐克) 布达佩斯 1950年 伯格曼
(英国) 索斯(匈牙利) 安德里亚迪斯(捷克斯洛伐克) 西多(匈牙利) 斯德哥尔摩 1949年 李奇
(英国) 瓦纳
(捷克斯洛伐克) 马丁-来斯曼(美国) F·苏斯(匈牙利) 温布利 1948年 伯格曼
(英国) 瓦纳
(捷克斯洛伐克) 阿毛莱迪(法国) 安德里亚迪斯(捷克斯洛伐克) 巴黎 1947年 瓦纳
(捷克斯洛伐克) 西多(匈牙利) 里奇(英国) 路易斯-派格利罗(美国) 开罗 1939年 伯格曼
(英国) 埃尔利奇
(法国) 杜利纳(南斯拉夫) 瓦纳(捷克斯洛伐克) 温布利 1938年 瓦纳
(捷克斯洛伐克) 伯格曼
(英国) 巴纳(匈牙利) 迪波尔-哈兹(匈牙利) 巴登 1937年 伯格曼
(英国) 埃尔利奇
(法国) 汉斯哈亭哥(奥地利) F·苏斯(匈牙利) 布拉格 1936年 科拉尔
(捷克斯洛伐克) 埃尔利奇
(法国) 伯格曼(奥地利) F·苏斯(匈牙利) 温布利 1935年 巴纳
(英国) 斯扎巴多斯
(匈牙利) 埃尔里奇(波兰) 欧文科恩(匈牙利) 巴黎 1934年 巴纳
(英国) 贝拉克
(匈牙利) 蒂博尔-哈兹(美国) 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巴登 1933年 巴纳
(英国) 科拉尔(捷克
斯洛伐克) 葛兰兹(匈牙利) 阿德里安海登(美国) 布拉格 1932年 巴纳
(英国) 斯扎巴多斯
(匈牙利) 博罗什-伊斯特万(英国) 欧文科恩(奥地利) 布达佩斯 1931年 斯扎巴多斯
(匈牙利) 巴纳(英国) 科瓦奇费伦茨(匈牙利) 迈德加洛格(德国) 柏林 1930年 巴纳
(英国) 贝拉克
(匈牙利) 大卫-罗杰斯-利奥波德(匈牙利) 伊斯特万-克雷恩(匈牙利) 布达佩斯 1929年 佩利
(英国) 斯扎巴多斯
(匈牙利) 安德里亚迪斯(英国) 梅什洛维奇(匈牙利) 斯德哥尔摩 1928年 梅什洛维茨
(匈牙利) 贝拉克
(匈牙利) 保罗弗雷兹曼(奥地利) 艾尔弗雷德-莱尔贝斯特(奥地利) 伦敦 1926年 雅各比
(匈牙利) 梅什洛维茨
(匈牙利) 班纳特(英国) 爱德华(奥地利 ) 地点时间冠军亚军季军苏州 2015丁宁(中国)刘诗雯(中国)木子(中国)
李晓霞(中国) 巴黎2013李晓霞(中国)刘诗雯(中国)丁宁(中国)
朱雨玲(中国) 鹿特丹 2011丁宁(中国)李晓霞(中国)刘诗雯(中国)
郭跃(中国) 横滨2009张怡宁(中国)郭跃(中国)刘诗雯(中国)
李晓霞(中国) 萨格勒布 2007 郭跃(中国) 李晓霞(中国) 郭焱(中国) 张怡宁(中国) 上海 2005 张怡宁(中国) 郭焱(中国) 郭跃(中国) 林菱(中国香港) 巴黎 2003 王楠(中国) 张怡宁(中国) 鲍罗斯(克罗地亚) 李菊(中国) 大阪 2001 王楠(中国) 林菱(中国香港) 金云美(朝鲜) 张怡宁(中国) 埃因霍温 1999 王楠(中国) 张怡宁(中国) 李楠(中国) 柳智慧(韩国) 曼彻斯特 1997 邓亚萍(中国) 王楠(中国) 李菊(中国) 邬娜(中国) 天津 1995 邓亚萍(中国) 乔红(中国) 刘伟(中国) 乔云萍(中国) 哥德堡 1993 玄静和(韩国) 陈静(中国台北) 巴蒂斯库(罗马尼亚) 高军(中国) 千叶 1991 邓亚萍(中国) 李粉姬(朝鲜) 陈丹蕾(中国香港) 乔红(中国) 多特蒙德 1989 乔红(中国) 李粉姬(朝鲜) 陈静(中国) 玄静和(韩国) 新德里 1987 何智丽(中国) 梁英子(韩国) 戴丽丽(中国) 管建华(中国) 哥德堡 1985 曹燕华(中国) 耿丽娟(中国) 戴丽丽(中国) 齐宝香(中国) 东京 1983 曹燕华(中国) 梁英子(韩国) 黄俊群(中国) 齐宝香(中国) 塞尔维亚 1981 童玲(中国) 曹燕华(中国) 李寿子(韩国) 张德英(中国) 平壤 1979 葛新爱(中国) 李松石(朝鲜) 童玲(中国) 张德英(中国) 伯明翰 1977 朴英顺(朝鲜) 张立(中国) 葛新爱(中国) 张德英(中国) 加尔各答 1975 朴英顺(朝鲜) 张立(中国) 费尔德曼(苏联) 葛新爱(中国) 萨拉热窝 1973 胡玉兰(中国) 格罗芙娃(捷克斯洛伐克) 潘美拉(韩国) 张丽(中国) 名古屋 1971 林惠卿(中国) 郑敏之(中国) 李莉(中国) 沃斯塔夫(捷克斯洛伐克) 慕尼黑 1969 小禾田敏子(日本) 盖斯勒(东德) 亚历山德鲁(罗马尼亚) 滨田美穗(日本) 斯德哥尔摩 1967 森泽幸子(日本) 深津尚子(日本) 鲁德诺娃(苏联) 山中教子(日本) 卢布尔雅那 1965 深津尚子(日本) 林惠卿(中国) 李莉(中国) 山中教子(日本) 布拉格 1963 松崎君代(日本) 阿莱克桑德鲁
(罗马尼亚) 泽勒尔(罗马尼亚) 孙海英(中国) 北京 1961 丘钟惠(中国) 弗尔迪·高基安
(匈牙利) 松崎君代(日本) 王健(中国) 多特蒙德 1959 松崎君代(日本) 江口富士枝
(日本) 佛尔蒂(匈牙利) 邱钟惠(中国) 斯德哥尔摩 1957 江口富士枝(日本) 海登(英国) 泽勒尔(罗马尼亚) 渡边淳一(日本) 东京 1956 冈田大川富江(日本) 渡边(日本) 泽勒尔(罗马尼亚) 江口富士枝(日本) 乌特勒支 1955 罗齐亚努·安德斯坦
(罗马尼亚) 赫伯乐·沃尔特
(奥地利) 佛尔蒂(匈牙利) 渡边纯一(日本) 温布利 1954 罗齐亚努-安德斯坦
(罗马尼亚) 田中好子(日本) 江口富士枝(日本) 佛尔蒂(匈牙利) 布加勒斯特 1953 罗齐亚努-安德斯坦
(罗马尼亚) 兰托斯-戈外-法卡斯
(匈牙利) 罗萨琳(英国) 戴安妮(英国) 孟买 1952 罗齐亚努-安德斯坦
(罗马尼亚) 兰托斯-戈外-法卡斯
(匈牙利) 罗萨琳(英国) 鲁姆普勒(奥地利) 维也纳 1951 罗齐亚努-安德斯坦
(罗马尼亚) 兰托斯-戈外-法卡斯
(匈牙利) 纽伯格(美国) 普里希(奥地利) 布达佩斯 1950 罗齐亚努-安德斯坦
(罗马尼亚) 兰托斯-戈外-法卡斯
(匈牙利) 卡尔帕蒂(匈牙利) 卡洛斯瓦莉(罗马尼亚) 斯德哥尔摩 1949 兰托斯-戈外-法卡斯
(匈牙利) 拉斯科娃(捷克斯洛伐克) 普里希(奥地利) 索尔(美国) 温布利 1948 兰托斯-戈外-法卡斯
(匈牙利) 托马斯-达策
(捷克斯洛伐克) 德佩特里索娃(捷克斯洛伐克) 洛奇亚努(罗马尼亚 巴黎 1947 兰托斯-戈外-法卡斯
(匈牙利) 布雷克博恩
(英国) 普里希(奥地利) 托马斯(英国) 开罗 1939 博克纳
(捷克斯洛伐克) 普利兹
(奥地利) 凯特纳罗娃(捷克斯洛伐克) 奈丽(埃及) 温布利 1938 普利兹
(奥地利) 博克纳
(捷克斯洛伐克) 贝蒂亨利(美国) 沃特鲁布科娃(捷克斯洛伐克) 布拉格 1936 阿隆斯-休斯
(美国) 霍恩-霍伯姆-科莱博斯巴齐
(德国) 凯特纳罗娃(捷克斯洛伐克) 斯米多娃(捷克斯洛伐克) 温布利 1935 凯特纳洛娃
(捷克斯洛伐克) 嘎尔
(匈牙利) 斯米多娃(捷克斯洛伐克) 马塞勒德拉库尔(法国) 巴黎 1934 凯特纳洛娃
(捷克斯洛伐克) 霍恩-霍伯姆-科莱博斯巴齐
(德国) 多拉埃姆登(英国) 噶尔(匈牙利) 巴登 1933 希博斯
(匈牙利) 梅德尼扬斯基
(匈牙利) 噶尔(匈牙利) 霍伯姆(德国) 布拉格 1932 希博斯
(匈牙利) 梅德尼扬斯基
(匈牙利) 噶尔(匈牙利) 斯米多娃(捷克斯洛伐克) 布达佩斯 1931 梅德尼扬斯基
(匈牙利) 穆勒-卢斯特
(德国) 噶尔(匈牙利) 西普斯(匈牙利) 柏林 1930 梅德尼扬斯基
(匈牙利) 希博斯
(匈牙利) 周思凡(奥地利) 威尔代母(奥地利) 布达佩斯 1929 梅德尼扬斯基
(匈牙利) 威尔戴姆
(奥地利) 马格达-格尔(匈牙利) 安娜斯波斯(匈牙利) 斯德哥尔摩 1928 梅德尼扬斯基
(匈牙利) 梅策尔
(德国) 埃文斯-格宾斯多丽丝(威尔士) 琼-英格拉姆(英国) 伦敦 1926 梅德尼扬斯基
(匈牙利) 埃文斯-古宾
(威尔士) 威尼弗里德-兰德(英国) 格特鲁德威尔代母(奥地利) 届次地点时间男双冠军女双冠军混双冠军第1届 英国伦敦 1926年 R.雅可比
D.佩西(匈牙利) Z.梅什洛维茨
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2届 瑞典斯德哥尔摩 1928年 A.李布斯特
R.图姆(奥地利) 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F.弗拉姆(奥地利) Z.梅什洛维茨
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3届 匈牙利布达佩斯 1929年 G.V.巴纳
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E.梅茨格
E.鲁斯托(德国) I.克伦
A.西普斯(匈牙利) 第4届 德国柏林 1930年 G.V.巴纳
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M.梅德扬斯基
A.西普斯(匈牙利) M.斯扎巴多斯
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5届 匈牙利布达佩斯 1931年 G.V.巴纳
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M.梅德扬斯基
A.西普斯(匈牙利) M.斯扎巴多斯
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6届 捷克布拉格 1932年 G.V.巴纳
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M.梅德扬斯基
A.西普斯(匈牙利) G.V.巴纳
A.西普斯(匈牙利) 第7届 奥地利巴登 1933年 G.V.巴纳
S.格兰兹(匈牙利) M.梅德扬斯基
A.西普斯(匈牙利) I.克伦
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8届 法国巴黎 1934年 G.V.巴纳
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M.梅德扬斯基
A.西普斯(匈牙利) M.斯扎巴多斯
M.梅德扬斯基(匈牙利) 第9届 英国温布利 1935年 G.V.巴纳
M.斯扎巴多斯(匈牙利) M.梅德扬斯基
A.西普斯(匈牙利) G.V.巴纳
A.西普斯(匈牙利) 第10届 捷克布拉格 1936年 R.G.布拉特纳
J.H.麦克卢尔(美国) M.凯特纳罗娃
A.斯米多娃(捷克) M.哈姆尔
C.克列纳娃(捷克) 第11届 奥地利巴登 1937年 R.G.布拉特纳
J.H.麦克卢尔(美国) V.德佩特里索娃
V.沃特鲁布科娃(捷克) B.瓦纳
V.沃特鲁布科娃(捷克) 第12届 英国温布利 1938年 J.H.麦克卢尔
S.希夫(美国) V.德佩特里索娃
V.沃特鲁布科娃(捷克) L.贝拉克(匈牙利)
W.伍德海德(英国) 第13届 埃及开罗 1939年 G.V.巴纳(匈牙利)
R.伯格曼(英国) G.布斯曼
G.普里希(德国) B.瓦纳
V.沃特鲁布科娃(捷克) 第14届 法国巴黎 1947年 A.斯拉尔
B.瓦纳(捷克) G.法卡斯(匈牙利)
G.普里希(奥地利) F.苏斯
G.法卡斯(匈牙利) 第15届 英国温布利 1948年 L.斯蒂佩克
B.瓦纳(捷克) M.弗兰克斯
V.S.托马斯(英国) R.迈尔斯
T.索耳(美国) 第16届 瑞典斯德哥尔摩 1949年 L.安德里亚迪斯
F.托卡尔(捷克) H.埃利奥特(苏格兰)
G.法卡斯(匈牙利) F.西多
G.法卡斯(匈牙利) 第17届 匈牙利布达佩斯 1950年 F.西多
F.苏斯(匈牙利) D.博勒奇(英国)
H.埃利奥特(苏格兰) F.西多
G.法卡斯(匈牙利) 第18届 奥地利维也纳 1951年 L.安德里亚迪斯
B.瓦纳(捷克) R.戴安尼
R.罗萨林(英国) B.瓦纳(捷克)
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第19届 印度孟买 1952年 藤井则和
林忠明(日本) 西村登美江
博原静司(日本) F.西多(匈牙利)
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第20届 克罗地亚布加勒斯特 1953年 F.西多
J.高基安(匈牙利) G.法卡斯(匈牙利)
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F.西多(匈牙利)
A.罗齐亚努(罗马尼亚) 第21届 英国温布利 1954年 Z.杜利纳
V.哈兰戈佐(南斯拉夫) R.戴安尼
R.罗萨林(英国) L.安德里亚迪斯(捷克)
G.法卡斯(匈牙利) 第22届 荷兰乌得勒支 1955年 L.安德里亚迪斯
B.斯蒂佩克(捷克) A.罗齐亚努
E.泽勒尔(罗马尼亚) K.塞佩希
E.高基安(匈牙利) 第23届 日本东京 1956年 荻村伊智朗
富田芳雄(日本) A.罗齐亚努
E.泽勒尔(罗马尼亚) E.克莱因
L.纽伯格(美国) 第24届 瑞典斯德哥尔摩 1957年 L.安德里亚迪斯
B.斯蒂佩克(捷克) L.莫沙奇(匈牙利)
A.西蒙(捷克) 荻村伊智朗
江口富士枝(日本) 第25届 德国多特蒙德 1959年 荻村伊智朗
村上辉夫(日本) 难波多惠子
山泉和子(日本) 荻村伊智朗
江口富士枝(日本) 第26届 中国北京 1961年 星野展弥
木村兴治(日本) 亚历山德鲁
皮蒂卡(罗马尼亚) 荻村伊智朗
松崎君代(日本) 第27届 捷克布拉格 1963年 张燮林
王志良(中国) 松崎君代
关正子(日本) 木村兴治
伊藤和子(日本) 第28届 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 1965年 庄则栋
徐寅生(中国) 林惠卿
郑敏之(中国) 木村兴治
关正子(日本) 第29届 瑞典斯德哥尔摩 1967年 H.阿尔塞
K.约翰森(瑞典) 广田佐枝子
森泽幸子(日本) 长谷川信彦
山中教子(日本) 第30届 德国慕尼黑 1969年 H.阿尔塞
K.约翰森(瑞典) S.格林伯格
Z.鲁德诺娃(苏联) 长谷川信彦
今野安子(日本) 第31届 日本名古屋 1971年 T.克兰帕尔
J.约尼尔(匈牙利) 林惠卿
郑敏之(中国) 张燮林
林惠卿(中国) 第32届 南斯拉夫萨拉热窝 1973年 S.本格森
K.约翰森(瑞典) 亚历山鲁德(罗马尼亚)
滨田美德(日本) 梁戈亮
李莉(中国) 第33届 印度加尔各达 1975年 J.约尼尔
G.盖尔盖伊(匈牙利) 亚历山鲁德(罗马尼亚)
高桥省子(日本) 戈莫兹科夫
费尔德曼(苏联) 第34届 英国伯明翰 1977年 梁戈亮
李振恃(中国) 朴英玉(朝鲜)
杨莹(中国) 塞克雷坦
贝尔热雷(法国) 第35届 朝鲜平壤 1979年 D.舒尔贝克
A.斯蒂潘契奇(南斯拉夫) 张立
张德英(中国) 梁戈亮
葛新爱(中国) 第36届 南斯拉夫诺维萨德 1981年 李振恃
蔡振华(中国) 张德英
曹燕华(中国) 谢赛克
黄俊群(中国) 第37届 日本东京 1983年 D.舒尔贝克
卡列尼茨(南斯拉夫) 戴丽丽
沈剑萍(中国) 郭跃华
倪夏莲(中国) 第38届 瑞典哥德堡 1985年 阿佩依伦
U.卡尔松(瑞典) 戴丽丽
耿丽娟(中国) 蔡振华
曹燕华(中国) 第39届 印度新德里 1987年 陈龙灿
韦晴光(中国) 梁英子
玄静和(韩国) 惠钧
耿丽娟(中国) 第40届 德国多特蒙德 1989年 罗斯科普夫
费兹纳尔(德国) 乔红
邓亚萍(中国) 刘南奎
玄静和(韩国) 第41届 日本千叶 1991年 P.卡尔松
冯舍(瑞典) 玄静和(韩国)
李粉姬(朝鲜) 王涛
刘伟(中国) 第42届 瑞典哥德堡 1993年 王涛
吕林(中国) 刘伟
乔云萍(中国) 王涛
刘伟(中国) 第43届 中国天津 1995年 王涛
吕林(中国) 邓亚萍
乔红(中国) 王涛
刘伟(中国) 第44届 英国曼彻斯特 1997年 孔令辉
刘国梁(中国) 邓亚萍
杨影(中国) 刘国梁
邬娜(中国) 第45届 荷兰埃因霍温 1999年 孔令辉
刘国梁(中国) 王楠
李菊(中国) 马琳
张莹莹(中国) 第46届 日本大阪 2001年 王励勤
阎森(中国) 王楠
李菊(中国) 秦志戬
杨影(中国) 第47届 法国巴黎 2003年 王励勤
阎森(中国) 王楠
张怡宁(中国) 王楠
马琳(中国) 第48届 中国上海 2005年 孔令晖
王皓(中国) 王楠
张怡宁(中国) 王励勤
郭跃(中国) 第49届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 2007年 马琳
陈玘(中国) 王楠
张怡宁(中国) 王励勤
郭跃(中国) 第50届 日本横滨 2009年 陈玘
王皓(中国) 郭跃
李晓霞(中国) 李平
曹臻(中国) 第51届 荷兰鹿特丹 2011年 马龙
许昕(中国) 郭跃
李晓霞(中国) 张超
曹臻(中国) 第52届法国巴黎2013年陈建安庄智渊(中华台北)郭跃
李晓霞(中国) 金赫峰
金仲(朝鲜) 第53届中国苏州2015年张继科
许昕 (中国) 刘诗雯
朱雨玲(中国) 许昕(中国)
梁夏银(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