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使用的乒乓球
⑴ 目前,国际乒乓球比赛中使用的乒乓球,通常使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国际乒联决议,自2014年7月1日起,包括国际乒联公开赛及总决赛在内的重大国际比赛都要使用新的内塑料容乒乓球。同时国际乒联还给出了两年的过渡期,到2016年6月底前,赛璐珞球和新的塑料球可以同时在市场上合法销售,从2016年7月1日起,对赛璐珞球,国际乒联将不再予以认可,这意味着有120多年历史的赛璐珞球将全面退出历史舞台。目前,新塑料球的制作材料还是保密的哦。
除了材质上的不同,新塑料球与旧球的最大区别就是标注直径的改变。国际乒联规定,新塑料球的直径标准由原来的39.50至40.50毫米上调到40.00至40.60毫米,如此微小的尺寸调整,却足以让乒乓球的旋转、速度与弹性发生明显变化。国际乒联要求新塑料球一律采用“40+”的标注方法,与之前的“40”区分。这意味乒乓球由此进入了40+时代。
⑵ 标准的比赛专用乒乓球直径是多少
现在使用的是大球为40mm.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特别大会和代表大会在吉隆坡通过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起,也就是在悉尼奥运会之后,乒乓球比赛将使用直径40毫米、重量2. 7克的大球,以取代38毫米小球。
⑶ 正规乒乓球比赛用什么颜色的球
没有严格规定,设置白、黄两种乒乓球完全是为了电视转播的需要
深绿色的球台配黄球,深蓝色球台配白球,这样反色搭配有利于电视转播,运动员也更容易分辨乒乓球
现在大型正规比赛中,乒乓球台一般为深蓝色,所以多数情况下会使用白色的乒乓球,你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就知道
另外,白、黄两种乒乓球,除了颜色,没有任何不同之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⑷ 目前常用的比赛用乒乓球
下旋球是乒乓球技术中非常重要的过度技术和控制技术,对于经验不多的球友常导致接下旋球时下网失误。对于不出台的下旋短球,最保险的接球方法是搓球,即拍面后仰,摩擦球的中下部,用拍面的角度的调整抵消下旋球的旋转,来球旋转越强烈则版型后仰角度越大,反之后仰角度减小,版型立一些。以搓球方式回击的球同样是下旋属性。对于水平较高的专业运动员,根据旋转强弱也会采用挑打,拧拉等方式回球,提高接发球或过渡环节的攻击性,抢占先机。 对于出台的下旋球,最常用的方式是采用拉球的方式,用上旋球的旋转抵消下旋球的旋转,回球为上旋球,使接发球或过度环节转化为相持环节。要点是,引拍位置要低,腿部的蹬转发力和腰部的拧腰发力要充分,触球瞬间摩擦力要足,同时要有撞击的力量。根据个人发力水平和来球旋转强弱,合理分配摩擦和撞击的比例。需要注意的是,拉出台的下旋球这项技术本身就有一定的门槛,要求球友具有一定的基本功和球感,如果本身条件不具备,应从基础开始练习。业余球友中有一类“铁搓”,即所有的球都已搓球的方式回击,其本质原因也是因为将下旋球转化为上旋球的能力不够,而造成的比较被动的防守型打法
⑸ 正式乒乓球比赛用多大的乒乓球
乒乓球比赛用球以前使用的是直径38毫米的球,后来为了减慢球速,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国际乒联将球的直径增加了2毫米,正式比赛对球的要求是呈白色或橙色,且无光泽,直径40毫米、重量2.7克的硬球。
⑹ 现在乒乓球国际正式比赛用什么球
目前的乒乓球国际正式比赛对比赛用球是有着严格规定。由原来的38mm小球改为了40mm大球。主要原因是:由于38mm球的的速度快,旋转强,当乒乓发展到一定高度,回合数太少,观众不易看清球路。此外,这也会导致乒乓运动水平的不平衡。为了提高乒乓比赛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国际乒联早在1996年就设想将比赛用球直径38mm放大,但未明确放大多少,因此委托红双喜公司进行试制。通过大量实验及赛事检验,红双喜将球的大小定格在40mm,并在2000年后的所有国际比赛中全面使用。
⑺ 国际乒乓球比赛用的什么球
特制的红双喜三星~他们只打一场就换一个球~~咱们要打很长时间~~~~~懂吧~~~~如果让他们打~~很快也会暴掉的
⑻ 现在比赛专用的乒乓球是多少MM的
大球直径40毫米;以前的小球直径38毫米
中国代表团顾问张燮林认为,球速变慢,力量型的运动员占一些便宜,技巧型的运动员吃一些亏。用小球时中台对峙时速度太快,打到中路对方往往来不及侧身,用大球就来得及侧身发力。而用小球时善打借力球的,如孔令辉的反手球、刘国梁的推挡,改大球后都不易借力,要打回高质量的球需主动加力。球的旋转减弱,对发球好、变化多的运动员不利,如刘国梁和瓦尔德内尔。
国际乒联科研委员会委员张晓篷认为,改用大球,旋转减弱比速度减慢的影响更大一些;对弧圈球来说,打“前冲”影响小,打“高吊”和直拍正胶“小弧圈”影响大,因此对身高马大的运动员稍有利一点。
如此看来,“大球革命”给身体更强健的运动员特别是欧洲运动员带来新的希望。这次大赛,代表乒乓球整体最高水平的男团比赛,进入八强的欧洲队已经从上届的4支变为这次的6支,这也许由多种因素造成,但用大球应是原因之一。在不少欧洲球员与亚洲球员的对阵中,回合比过去多,比分也接近。这预示着,未来欧亚对抗的天平上,大球会给欧洲一方的法码加重一点。
但是,使用大球并没有改变乒乓球运动的规律。参加这次大赛的运动员基本适应了大球,不适应者仅是个别的。从比赛看,不论队伍,也不论运动员,强的依然强,弱的依然弱。个别队伍的过早失利,如上届冠军瑞典男队负于比利时队,上届亚军中国台北女队负于朝鲜队;个别强手被淘汰,如奥运会女单亚军李菊负于朝鲜选手金云美,世界排名第六的杨影输给奥地利的刘佳,主要原因并非因为使用了大球。
“大球革命”虽未给这届世乒赛带来惊人的变化,可是改革已初见成效: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提高了,为这项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开拓市场增加了“本钱”。它的更大作用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才会显现:未来的国际乒坛,中国选手将面临更强有力的挑战。在短时期内,这种挑战的力度也许不会有明显的增强,但数年之后就有可能发生质的变化。这对国际乒坛无疑是一件好事。
⑼ 世界乒乓球比赛用的是什么乒乓球
国际乒联指定的品牌。有很多种。包括了中国的“红双喜”
乒乓球有硬度、圆度、重量、偏心以及弹跳等5大核心制造标准。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评,才能被国际乒联所接受。中国作为乒乓球大国,在乒乓球的制造及科研上也一直是走在世界的前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