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比比谁组的词多 水字组词( ) ( ) ( )

【开头的词语】
水平 水面 水准 水泥 水果 水泄不通 水流 水源 水落石出 水电 水库 水里 水晶 水到渠成 水域 水利 水手 水下 水质 水资源 水产 水分 水涨船高 水位 水量 水柱 水火 水滴 水泡 水龙头 水路 水道 水深火热 水土 水井 水土不服 水文 水战 水系 水印 水沟 水泵 水电站 水牛 水花 水草 水陆 水壶 水利工程 水灾 水稻 水仙 水轮 水珠 水平线 水体 水坝 水渠 水能 水塘 水污染 水费 水星 水性 水瓶 水车 水缸 水枪 水运 水乡 水波 水银 水压 水浒 水兵 水货 水坑 水肿 水箱 水晶宫 水气 水饺 水闸 水乳交融 水晶球 水势 水蛇 水师 水土流失 水族 水母 水表 水工 水塔 水解 水龙 水汽 水蒸气 水线 水门 水灵灵 水盆 水军 水力发电 水田 水城 水患 水灵 水关 水仙花 水雷 水族馆 水村 水洼 水循环 水浒传 水力 水景 水情 水利枢纽 水土保持 水荒 水磨 水渍 水汪汪 水笔 水发 水墨画 水平面 水球 水杉 水鸟 水纹 水雾 水袖 水痘 水地 水果糖 水禽 水上运动 水榭 水秀 水警 水网 水彩画 水绿 水袋 水疗 水人 水帘 水落 水蛭 水合 水莲 水彩 水蜜桃 水神 水粉画 水头 水淋淋 水文站 水烟 水上飞机 水獭 水晶棺 水怪 水鬼 水门事件 水天一色 水碓 水藻 水岸 水旱 水窖 水银灯 水红 水磨石 水泊 水粉 水疱 水害 水国 水垢 水酒 水乳 水床 水产业 水碧 水杨 水层 水泽 水貂 水调歌头 水浇地 水中捞月 水火无情 水火无交 水晶灯笼 水木清华 水来土掩 水滴石穿 水落归漕 水清无鱼 水火不相容 水磨工夫 水性杨花 水牢 水镜 水烟袋 水肥 水经注 水曲柳 水阁 水荡 水嘴 水至清则无鱼 水米无交 水尽鹅飞 水来伸手,饭来张口 水陆毕陈 水精 水软山温 水过鸭背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水落归槽 水火之中 水秀山明 水色山光 水火兵虫 水萍 水作坊 水作 水卒 水宗 水浊鱼噞 水准原点 水准仪 水准器 水准标尺 水坠坝 水渚 水陼 水竹 水中着盐 水中捉月 水中著盐 水中武器 水中救生 水中丞 水中爆破 水置座右 水质污染 水芝欹器 水正 水阵 水枕 水照云光 水胀 水砦 水贼 水则资车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水则 水蚤 水葬 水晕 水运仪象台 水运绦儿 水云舟 水云乡 水云身 水云居 水云 水月镜像 水月镜花 水月观音 水月灯 水月 水远山长 水源木本 水源林 水源保护 水蜮 水浴 水狱 水玉 水俣病 水虞 水鱼之交 水鱼 水盂 水游 水勇 水甬 水壅而溃,伤人必多 水饮 水引面 水引馎饦 水引饼 水引 水银柱 水银泻地 水银浸 水银古 水银粉 水淫 水阴 水因地而制流 水翼艇 水翼船 水鹢 水裔 水溢 水埶 水驿 水泆 水衣 水堨 水曜 水舀子 水祅 水妖 水阳 水堰 水砚 水渰老鼠 水渰蓝桥 水偃 水研 水烟筒 水烟师 水烟壶 水烟管 水涯 水崖 水鸦儿 水压水雷 水压机 水浔 水选 水畜 水锈 水秀才 水羞 水荇 水性随邪 水行 水信 水心剑 水心 水洩不通 水泻 水泄不透 水泄不漏 水楔不通 水鸮 水祥 水香 水险 水仙 水仙子 水仙王 水仙操 水仙伯 水螅 水嬉 水犀手 水犀弩 水犀军 水犀甲 水西寺 水西 水物 水乌他 水涡 水瓮 水文预报 水文学 水文表 水硙 水网地 水王 水汪 水团 水土不伏 水筩 水汀 水田衣 水天 水体污染 水提 水套 水堂 水梭花 水宿山行 水宿风餐 水宿 水苏 水溲饼 水溲 水送山迎 水宋 水讼 水松 水兕 水寺 水刷石 水数制 水鼠 水菽 水手衫 水手号子 水澨 水室 水饰 水事 水式 水市 水蚀 水石清华 水虱 水失鱼犹为水 水剩山残 水盛胜火 水生蔬菜 水生类蔬菜 水沈 水深鱼聚 水麝 水蛇腰 水哨马 水筲 水上居民 水上 水若 水瑞 水乳之契 水乳之合 水乳不分 水容 水裙风带 水蛆 水曲 水区 水球运动 水秋千 水丘 水穷山尽 水清石见 水青冈 水芹 水桥 水浅者大鱼不游 水浅不容大鱼 水器 水旗 水祇 水扑花儿 水泼不进 水屏 水平仪 水平角 水平地带性 水漂儿 水皮儿 水濆 水佩风裳 水炮 水畔 水牌 水排 水沤 水懦民玩 水弩 水耨 水扭 水牛过河 水牛儿 水牛兵 水啮 水臬 水碾 水泥船 水能资源 水嫩 水囊 水难 水南山人 水南 水木明瑟 水木匠 水磨功夫 水摸 水明山秀 水庙 水面蒸发 水绵 水密门 水密分舱 水米无干 水米不粘牙 水米不沾牙 水米不黏牙 水米 水门汀 水煤气 水湄 水莽 水漫金山 水漫地 水幔 水满金山 水脉 水码头 水马 水落管 水轮机 水轮发电机 水轮泵 水绿 水绿山青 水漉漉 水鹿 水渌渌 水陆之馔 水陆之珍 水陆杂陈 水陆堂 水陆坦克 水陆俱备 水陆道场 水陆大会 水陆并进 水砻 水龙吟 水龙带 水硫黄 水流云散 水流湿,火就燥 水流黄 水流花谢 水流花落 水溜溜 水溜 水令 水凌凌 水埒 水蓼 水量平衡 水湅 水帘洞 水粒 水栗 水沴 水戾 水利资源 水利化 水历 水力资源 水力发电站 水理 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 水里纳瓜 水礼 水儡 水乐 水涝 水潦 水老鼠花 水老鼠 水蜡树 水阔山高 水裩 水匮 水傀儡 水葵 水宽鱼大 水枯石烂 水口水电站 水口 水孔 水客 水窠 水君 水局 水艍船 水居 水净鹅飞 水径不深 水净鹅飞 水精盐 水精球 水精盘 水精帘 水精宫 水精床 水晶鱼 水晶盐 水晶丸 水晶体 水晶塔 水晶盘 水晶帘 水晶鲙 水晶脍 水晶猴子 水晶顶 水晶钉 水晶玻璃 水晶包 水禁 水浸老鼠 水尽山穷 水紧 水界 水解酶 水洁冰清 水醮 水脚 水浇莲 水浆不入 水浆 水劔 水箭 水槛 水鉴 水楗 水剑 水碱 水俭 水监 水家 水济济 水际 水几 水激则旱,矢激则远 水激则旱 水积成川 水鸡 水机关 水击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 水火炉 水火坑 水火棍 水火夫 水火不投 水火不容 水火不兼容 水火不辞 水火不避 水会 水虺 水灰比 水隍 水豢 水还火归 水画 水滑 水华 水花生 水戽 水户 水浒记 水浒后传 水虎 水葫芦 水狐 水喉 水澒 水衡钱 水衡 水横枝 水痕 水鹤 水合物 水悍 水旱频仍 水过地皮湿 水郭 水柜 水广鱼大 水光山色 水光接天 水光 水罐银盆 水礶银盆 水馆 水官 水观 水恠 水臌 水蛊病 水骨 水牯 水谷 水鸪鸪 水狗 水汞 水宫 水攻 水功德局 水功 水稾 水港 水盖 水覆难收 水腹 水复山重 水府 水浮子 水芙蓉 水夫 水封 水粪 水份 水肺 水匪 水婔 水妃 水防 水芳 水方 水贩 水饭 水恶 水厄 水舵 水遁 水断陆绝 水窦 水豆腐 水斗 水牒 水调 水吊子 水殿 水淀 水电报 水递铺 水递夫 水递 水帝子 水帝 水底鱼 水底隧道 水底纳瓜 水底摸月 水底捞针 水底捞月 水灯 水德 水稻土 水盗 水到鱼行 水旦 水丹 水大鱼多 水答饼 水达达 水村山郭 水淬 水葱 水次 水锤 水牕 水窗 水处 水丑木 水虫 水舂 水冲 水尺 水程 水成岩 水丞 水陈 水沉 水屮 水车前 水场钱 水长船高 水忏 水虿 水汊 水涔涔 水曹郎 水曹 水操 水藏 水苍玉 水苍佩 水苍笏 水苍 水仓 水菜不交 水菜 水埠 水部 水步 水不扬波 水簸箕 水钹 水勃公 水伯 水钵 水玻璃 水波不兴 水病 水饼 水鬓 水滨 水鳖子 水镖 水碧山青 水备 水北山人 水豹囊 水豹 水败 水霸 水八阵 水案,水案儿
【居中的词语】
【居中的词语】

高水平 分水岭 杯水车薪 下水道 车水马龙 山穷水尽 流水线 浑水摸鱼 逆水行舟 近水楼台 洪水猛兽 滴水不漏 近水楼台先得月 潜水艇 竹篮打水一场空 抽水马桶 喷水池 背水一战 潜水员 降水量 山清水秀 电热水器 山水画 镜花水月 流水作业 热水瓶 饮水思源 细水长流 风水先生 枯水期 排水管 万水千山 流水账 抽水机 萍水相逢 排水量 海水淡化 一水儿 滴水成冰 淡水鱼 流水帐 出水芙蓉 含水量 覆水难收 热水袋 碳水化合物 顺水人情 打落水狗 泼水节 小康水平 农田水利 潜水衣 暖水瓶 落水狗 警戒水位 过水面 淡水湖 鱼水情 咸水湖 山明水秀 泥水匠 深水炸弹 红水河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盛水不漏 救民水火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顺水推舟 山光水色 以水济水 井水不犯河水 杯水之谢 剩水残山 流水落花 尺水丈波 滴水穿石 反水不收 山高水低 山高水险 山高水长 饮水啜菽 山长水远 流水无情 不通水火 远水解不了近渴 绿水青山 趁水和泥 混水摸鱼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兵来将敌,水来土堰 似水流年 以水投水 远水不救近火 海水不可斗量 自来水笔 冷水浴 盂方水方 范水模山 楚水吴山 置水之情 一尺水十丈波 问诸水滨 火耕水耨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饮水曲肱 木本水源 不习水土 风行水上 菽水承欢 秋水伊人 河水不洗船 汤里来,水里去 积水成渊 撒水拿鱼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洪水横流 一碗水端平 流水朝宗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海水群飞 牛不喝水强按头 山水相连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如水投石 流水桃花 救民于水火 弱水之隔 如水赴壑 远水不解近渴 中水期 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云心水性 云水斋 云水乡 云水身 云水僧 云水散人 云水全真 云水窟 云水客 远水救不了近火 远水救不得近火 雨水口 雨水管 鱼水相投 鱼水相欢 鱼水深情 鱼水和谐 鱼大水小 有尺水行尺船 油污水处理船 油水活 油光水滑 饮水知源 饮水食菽 饮水器 饮水栖衡 饮水槽 饮水辨源 引水入墙 引水权 引水船 易水歌 易水辞 以水洗血 以水投石 以水救水 沂水弦歌 沂水舞雩 沂水春风 衣则成人,水则成田 伊泰普水电站 一碗水摆平 一水两水 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点水一个泡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姚水娟 杨花水性 扬水站 盐水选种 盐水妹 盐水佛 盐类水解 岩滩水电站 烟水亭 烟水梦 烟水国 玄水石 湑水河 绣水团 秀水明山 新水令 新丰江水库 新安江水库 泻水著地 小浪底水利枢纽 香水行 香水溪 香水钱 香水梨 香水兰 香水混堂 相水火 咸水妹 咸水灌溉 鲜水海 下水船 吸水力 五色水团 五强溪水电站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污水坑 污水灌溉 污水处理 渥水驹 渥水精 问水滨 万吨水压机 驮水棍 透水层 头水船 头水,头水儿 听水响 跳水运动 跳水池 挑水坝 天水市 天水碧 天生桥水电站 蹚浑水,蹚浑水儿 探水竿 太平水缸 溯水行舟 宿水飧风 宿水餐风 宿水飡风 泝水行舟 松水之鱼 松风水月 泗水亭 泗水潜夫 似水如鱼 似水柔情 四景山水图 死水微澜 顺水鱼 顺水行舟 顺水行船 顺水推舟,顺水推船 顺水推船 顺水顺风 顺水放船 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 双水内冷发电机 疏水箪瓢 菽水之欢 势如水火 势成水火 识水性 石棉水泥瓦 十三陵水库 失水鱼 声磁水雷 生活水平 沈水香 深水波 涉水靴 涉水登山 勺水一脔 上水道 上水船 山重水复 山温水软 山水韵 山水意 山水衲 山水窟 山容水态 山穷水绝 山穷水绝 山穷水断 山情水意 山眉水眼 山砠水厓 山环水抱 山寒水冷 山高水远 山肤水豢 山殂水崖 山长水阔 山崩水竭 散水花 三水部 三门峡水利枢纽 洒水车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如蹈水火 人之水镜 人心难测,海水难量 人无貌相,水无斗量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热水汀 热水管 曲水流觞 秋水盈盈 秋水芙蓉 晴天开水路 清水衙门 清水无大鱼 清水脸 清水冷灶 清水出芙蓉 清如水,明如镜 青铜峡水利枢纽 青水皂白 青水脸 青水芰 秦田水月 潜水运动 千水万山 掐出水来 泼水难收 萍水相遭 萍水相遇 萍水偶逢 平水韵 平水期 平水年 平均海水面 膨胀水泥 蓬莱水城 喷水织机 喷水壶 泡沫水泥 判若水火 盘水加剑 鸥水相依 暖水袋 牛不饮水强按头 牛不喝水难按角 黏液性水肿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泥水选种 泥水木作 泥水木匠 泥水刀 南水北调工程 木刻水印 木版水印 墨水池 墨水笔 密云水库 梅水茶 漫湾水电站 马水车龙 落水账 落水管 罗马水道 绿水青山 履水珠 滤水罗 陆詟水栗 陆无屋,水无舟 露水珠儿 露水姻缘 露水相逢 露水夫妻 龙羊峡水电站 龙滩水电站 龙骨水车 六盘水市 流水作业法 流水韵 流水游龙 流水行云 流水席 流水生产 流水高山 流水对 流水地貌 流水簿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流水不腐 流水板 刘家峡水电站 溜光水滑 临水楼台 临水登山 李家峡水电站 冷水烫猪 冷水浇头 冷水浇背 拦水坝 矿渣水泥 快硬水泥 枯水位 枯水年 口水话 恐水病 开水犀 军来将敌,水来土堰 决水罪 据水断桥 浄水珠 浄水瓶 进水闸 进水口 近水惜水 金水桥 金水河 借水行舟 借水推船 结晶水合物 浆水石 浆水不交 江水不犯河水 江都水利枢纽 建水县 翦水花 减水河 煎水作冰 加气水泥 火热水深 火耕水种 活水舱 混水捞鱼 洄水涡 黄水疮 画水镂冰 滑水运动 洪水位 黑水洋 黑水靺鞨 河同水密 河水不犯井水 河里淹死是会水的 何水曹 何水部 旱水晶 含水层 海月水母 海水温度 海水声速 海水声道 海水桑田 海水难量 海水面 海水发光 滚水泼老鼠 滚水坝 硅酸盐水泥 管山吃山﹐管水吃水 管链水车 沽水期 隔水层 隔河岩水电站 葛洲坝水利枢纽 高压水银灯 高级水泥 钢骨水泥 覆水不收 赴水火 浮出水面 蜂房水涡 风飧水宿 风宿水餐 风宿水飡 风起水涌 风门水口 风力水车 风餐水宿 风餐水栖 风飡水宿 丰水年 汾水游 分水闸 分水线 肺水肿 淝水之战 肥水不落外人田 肥水不落旁人田 放水火 防水表 贩水客人 二滩水电站 二水货 二马车水烟袋 斗水活鳞 鼎水之沸 顶水点 点水不漏 地下水库 地下水回灌 滴水檐 滴水瓦 滴水难消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滴水成河 滴水成冻 滴水不羼 低水位 当家人,恶水缸 淡水之交 淡水养殖 淡水生态系统 淡水交情 担水向河头卖 担水向河里卖 担水河头卖 丹江口水利枢纽 带水拖泥 大水淹了龙王庙 大水冲了龙王庙 大伙房水库 大分水岭 大地水准面 打水不浑 楚水燕山 楚水巴山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抽水站 澄水帛 乘顺水船 沉水植物 车如流水马如龙 茶水摊 苍水使 彩色水泥砖 不习水土 不透水层 不服水土 不伏水土 不便水土 不避水火 兵来将迎,水来土堰 冰清水冷 辟水犀 背水阵 背水仗 背水战 背水为阵 背水陈 杯水主义 杯水之敬 杯水之饯 杯水舆薪 杯水粒粟 杯水候 半咸水湖 白水真人 白水素女 白水泥 白水盟心 白水鉴心 白山水电站 拔诸水火,登于衽席
【结尾的词语】
泪水 口水 下水 流水 雨水 汗水 清水 薪水 潮水 污水 河水 海水 跳水 饮水 洪水 山水 苦水 自来水 积水 矿泉水 滴水 缩水 出水 一头雾水 饮用水 放水 开水 热水 冷水 油水 江水 喷水 凉水 大水 如鱼得水 缺水 风水 淡水 茶水 过水 地下水 泉水 废水 泼冷水 墨水 行云流水 喝水 防水 盐水 露水 打水 潜水 落水 死水 蓄水 汽水 脏水 顺水 显山露水 香水 生水 节水 浅水 试水 药水 拉下水 泥水 降水 碧水 抽水 漏水 脱水 落花流水 蜻蜓点水 秋水 上水 吃水 浑水 浇水 胶水 白水 肥水 引水 活水 治水 酒水 春水 溺水 净水 流口水 血水 一衣带水 千山万水 断水 游山玩水 拖泥带水 丽水 糖水 地表水 涨水 衡水 失水 跋山涉水 重水 白开水 雾水 青山绿水 奶水 小水 贴水 望穿秋水 汉水 发水 汤水 蒸馏水 内水 温水 碱水 浸水 高山流水 渗水 升水 泔水 鱼水 游水 腹水 枯水 沸水 祸水 双氧水 雪水 外水 依山傍水 会水 圣水 击水 酸水 白山黑水 反水 回水 甜水 浮水 柔情似水 羊水 卤水 滑水 铁水 潭水 花露水 源头活水 经水 轻水 滚水 红药水 车水 渠水 走水 补水 逆水 汁水 浆水 踩水 坏水 上下水 涞水 曲水 王水 穷山恶水 洛水 淝水 地面水 耐水 神水 竹篮打水 钢水 氨水 泅水 以石投水 马龙车水 裁云剪水 以水济水 井水不犯河水 一潭死水 污泥浊水 冰寒于水 清尘浊水 蛟龙得水 大禹治水 一败如水 臣心如水 拖人下水 一清如水 残山剩水 悬河泻水 马前泼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 清汤寡水 以水投水 领水 扬水 涎水 吹皱一池春水 春风沂水 抽刀断水 出山泉水 登山临水 啜菽饮水 一口吸尽西江水 斗升之水 盈盈一水 巴山蜀水 廉泉让水 交淡若水 流年似水 走花溜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双瞳剪水 情深潭水 桃花潭水 柞水 渍水 紫药水 洙水 重力水 滍水 滞水 止水 脂水 氶水 浈水 溠水 泎水 渽水 涢水 云水 淯水 玉水 玉井水 羽扇画水 俞水 杅水 犹鱼得水 用钱如水 澭水 滽滽水 硬水 荥水 盈盈秋水 隐显墨水 银水 淫水 泿水 阴阳水 阴水 澺水 潩水 意水 逸水 易水 异水 以水救水 沶水 洢水 衣带水 伊水 一水两水 一溜水 一廉如水 一肚子坏水 瑶水 养水 杨枝水 杨枝净水 醶水 砚水 渷水 眼水 沇水 盐汽水 盐卤水 盐胆水 烟水 鸭绿水 鸭渌水 寻山问水 悬水 悬河注水 玄水 溆水 锈水 修水 凶水 醒水 行水 星光在水 信水 新水 心同止水 心水 心如止水 心包积水 蟹黄水 硝镪水 祥河辍水 湘水 香蕉水 涀水 县水 咸水 鲜水 躧水 鸂水 稀汤寡水 浠水 婺水 潕水 五轮八光左右两点神水 浯水 无墨水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无根水 汶水 温吞水 卫水 洧水 尾水 洈水 沩水 辋水 涴水 洼水 拖下水 拖人落水 拖浆带水 退水 湍水 土壤水 听风听水 跳台跳水 跳板跳水 腾水 淘水 桃水 桃华水 桃花水 桃花流水 桃花癸水 桃花春水 淌口水 溹水 速末水 素水 涑水 送汤送水 松香水 汜水 四渡赤水 说风说水 水失鱼犹为水 束水 熟水 疏食饮水 菽水 书符咒水 寿水 澨水 逝水 溡水 石灰水 十滴水 失足落水 剩汤腊水 剩山残水 生理盐水 升花水 肾水 沈水 申水 滠水 摄水 潲水 苕水 勺水 稍水 烧胡了洗脸水 上善若水 上池水 伤水 山堂香水 山鸡映水 山鸡眏水 山矾水 濏濏水 散水 三山二水 三日曲水 三千水 三点水 三尺水 渃水 弱水 若水 若涉渊水 软水 乳水 如鱼似水 如鱼离水 如石投水 人工降水 灈水 请水 情同鱼水 青山绿水 青绿山水 青蓝冰水 瀙水 抢水 镪水 戗水 汧水 砌水 起水 濝水 淇水 奇水 奇山异水 瀑水 蒲元识水 泼脏水 泼污水 泼凉水 湓水 浿水 泡立水 刨花水 泮水 盘水 潘水 怕水 爬山涉水 渜水 浓皂水 嫩水 脑积水 囊土壅水 难收覆盆水 磨刀水 模山范水 明水 明镜止水 名水 名山胜水 沔水 蜜水 秘水 洣水 米泔水 毛管水 慢水 麦黄水 买水 买臣覆水 马訾水 马如流水 马尿水 泺水 灓水 绿水 渌水 陆地水 泸水 楼台近水 溇水 泷水 龙须水 流汤滴水 流觞曲水 流杯曲水 溜水 灵水 撩水 漻水 脸水 涟水 连汤带水 溧水 沥水 醴水 澧水 理水 灅水 乐水 乐山乐水 乐山爱水 潦水 拉人下水 狂水 跨水 枯鱼得水 空水 客水 抗水 揩油水 卡儿水 君子之接如水 君子之交淡若水 绝水 泬水 决水 澽水 湨水 菊水 救水 镜水 竞技跳水 井华水 井花水 泾水 禁水 浕水 近水惜水 锦水 金水 金刚水 金碧山水 解水 解冻水 她用色相拉他下水 结晶水 洁水 醮水 潐水 湫水 蛟水 蛟龙戏水 蛟龙失水 蛟龙擘水 浇冷水 洚水 江水不犯河水 箭水 溅水 健水 湕水 笕水 枧水 兼葭秋水 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 嫁出门的女,泼出门的水 济水 急水 激水 迹水 瀖水 漷水 慧水 汇水 洄水 湟水 黄汤辣水 黄汤淡水 黄水 黄花水 黄尘清水 皇水 浣水 澴水 洹水 环水 环林璧水 还元水 还水 澅水 画水 花水 戽水 鸿水 衡门泌水 潶水 涸鱼得水 涸鲋得水 荷兰水 河水不犯井水 喝墨水 濠水 寒水 涵水 含水 邗水 骇水 滚瓜流水 滚白水 鬼水 癸水 归之若水 雚水 管山吃山﹐管水吃水 官清似水 观于海者难为水 观山玩水 刮水 祻水 瀔水 谷水 古剌水 古喇水 泒水 狗下水 共饮一江水 功德水 浭水 根水 给水 赶头水 甘水 覆水 赋食行水 富水 赴水 复槽水 负水 付之流水 腑水 福水 符水 浮上水 洑水 洑上水 芙蓉出水 凫水 伏水 伏槽水 沣水 丰水 分水 渄水 房中弱水 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方水 饭蔬饮水 泛水 矾水 矾山水 凡立水 飜流水 翻山越水 翻山涉水 法水 二水 二河水 洱水 恶水 娥姜水 敦水 浢水 豆华水 豆花水 斗水 涷水 东流水 定水 跌水 调糜量水 钓水 吊水 簟纹如水 点水 狄水 堤水 登山涉水 登高水 德水 蹈水 倒苦水 胆水 丹水 错着水 错煮水 错认水 撮盐入水 蹙凌水 歠菽饮水 辍水 垂水 遄水 传水 川水 踹水 踹浑水 滀水 楚水 楚山巫水 初风头水 冲水 赤水 尺水 尺山寸水 痴水 吃了老娘洗脚水 秤薪量水 秤水 澄水 乘高决水 称薪量水 车龙马水 长流水 馋水 柴水 涔水 漕水 曹衣出水 餐风宿水 菜华水 菜花水 布水 不显山,不显水 波水 冰镇汽水 飙口水 滮池水 标准海水 辨水 便水 璧水 鼻水 逼水 迸水 奔水 被水 备水 悲歌易水 杯水 暴水 半罐水 败水 灞水 八水 八功德水 八风水 奥水 暗水 爱水

B. 广州 那个游泳馆可以让跳水

广州游泳馆名录

名称 地址 电话
越秀山游泳馆 广州市解放北路越秀公园越秀游泳馆 86677483
广州军区游泳场健美乐苑 广州市寺右一马路5号
矿泉游泳场 广州市广花二路22号 86374790
广海游泳场 广州市江南大道中218号 84103310
假日酒店游泳池 广州市环市东路华侨新村光明路28号假日酒店5楼 87766999
越秀山游泳馆 广州市解放北路越秀公园越秀游泳馆 86677483
天河游泳馆 广州市体育东路天河体育中心内 85515062,85515069
天河游泳馆 广州市体育东路天河体育中心内 85515062,85515069

再给您个广州市游泳馆指南

番禺

●锦绣香江花园

简介:拥有三大泳池,分别分布在紫荆园、锦绣山水园、会所。其中会所的泳池由两个阳光生态泳池和一个室内恒温泳池组成,是三大泳池水体中最大的泳池。现紫荆园泳池、会所阳光生态泳池和室内恒温泳池已全面开放。

收费情况:会所泳池收费为20元/次,紫荆园泳池业主收费为5元/次,宾客为10元/次。

●华南碧桂园

面积:5300平方米。

位置:位于青山森林旁,会所右侧。

配置:拥有带桑拿的室内泳池、成人泳池、儿童乐园、按摩池。

收费情况:业主:15元?人?次;宾客:25元/人?次;月票:300元/人;长者月票:100元/人。

●广州碧桂园

面积:3000平方米

位置:会所后花园

配置:水上乐园(海盗船、水枪、水上滑梯)、深水池、室内池、桑拿房、干湿蒸房。

收费情况:业主:15元/人/次、宾客25元/人/次;月票:业主250元/人,宾客580元/人;长者月票50元/人(条件: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

●广州雅居乐花园

简介:其层叠式园林泳池远眺就象错落成一片的蓝色海洋,椰林树影遍布其中;而遍布海怪滑水梯、卡通海龟、鲸鱼雕塑、海洋浮雕的儿童乐园,与孩子无限亲近。

面积:1200平方米。

收费情况:20元1场(4小时),会员价10元/场。

时间:8:00~12:00,16:00~21:00M。

●祈福新村

简介:共有近20项游乐设施及11个大小泳池对戏水者开放,祈福拥有全国最大的私人屋?俱乐部有多项水上活动设施:夏威夷水上乐园,有水上滑梯、海盗船、瀑布池、跷跷板、荡秋千、喷水枪、浮水青蛙、浮水螃蟹、水上蝴蝶、水上海龟等游乐项目。并有成人泳池、潜水馆、高山泳池、室内恒温罗马泳池、喷射式水力按摩池。

●星河湾

简介:用活水循环新技术取代公众泳池的化学处理方法,保障业主的健康。

收费情况:对业主免费开放。

时间:24小时开放。

天河

●骏景花园

简介

(1)骏景南苑恒温室内泳池:长25米,宽10米,占地面积472平方米,水面面积335平方米,保持一年四季恒定温度。

标准价:30元?次业主尊享价:20元/次

(2)南苑室外标准泳池:长50米,宽18米;儿童池:长12米,宽8米;水面面积共1193平方米。

成人标准价(1.4米以上):15元/次

业主尊享价:12元/次

儿童标准价(1.4米以下):10元/次

小业主尊享价:8元?次

(3)骏景北苑室外泳池:长50米,宽18米;儿童池:长12米,宽8米;水面面积共1193平方米。

成人标准价(1.4米以上):15元/次

业主尊享价:12元/次

儿童标准价(1.4米以下):10元/次

小业主尊享价:8元/次

管理:所有泳池配套一级循环过滤净水系统,24小时不断循环过滤池水,保持水质洁净;工作人员每天5次人工净水,并测量水质达标情况,确保水质保持最佳状态;每周2次全面吸污处理,池低、池壁都保持洁净。配备8名国家泳队退役运动员当担游泳教练及救生员,以人员的专业水准确保业主安全,提供最舒适、安全的畅泳环境。

●美林花园

简介:配套游泳池2个,游泳池设计成敞开式,泛会所概念,一个沙滩游泳池,面积为1500平方米,水深.0.5~2米。另一个无极游泳池,面积500平方米水深1~2米。

收费情况:只对业主/住户开放,业主每场次10元/人,住户15元/人,月票业主260元/月,住户350元?月。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18:00~22:00;节假日14:30~22:30。

管理:游泳池配有专业的救生员、水质处理专家。

●华景新城

简介:超大的室外25×50米阳光标准泳池,碧波荡漾,景色怡人,这在市区楼盘的会所里是非常罕见的。

收费情况:对外开放,每场次10元。

管理:游泳池配有专业的救生员、水质处理专家,对保障业主?住户安全、健康提供了必备条件。

●盈彩美居

简介:有两个游泳池,一个是大型特色园林泳池(大人池、儿童池、按摩池),另一个是25米室内恒温泳馆室内恒温游泳池,分为气泡按摩区和游水区,中空10米高,开阔通透。池底特意用有色瓷砖拼成海豚、海星等海底动物形象,天花吊有色彩缤纷的热带海洋鱼,柔和的灯光于水面形成闪闪光斑,墙体上匠心设计三个潜水艇观景窗,具有十分真实的深海游水意境。

收费情况:周六、日对外开放,会员每场次8元。

管理:游泳池配有专业的救生员、水质处理专家,对保障业主?住户安全、健康提供了必备条件。

●东方新世界

简介:室内恒温泳池:面积350平方米。

室外泳池:面积约620平方米。

儿童泳池:面积55平方米。

按摩池:面积约25平方米。

管理:所有泳池配套循环过滤净水系统,24小时不断循环过滤池水,保持水质洁净。

●旭景70年代家园

简介:泳池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四周遍植热带亚热带花草树木,具有浓郁的夏威夷热带风情。婴幼儿戏水区呈圆型布局,水深仅0.6米,并有高达5米左右的蘑菇状喷淋设施,增添儿童的乐趣;成人及青少年泳区又分浅水区和深水区,浅水区水深1.2米左右,深水区1.8米。

开放时间:8:30~22:00

开放对象:业主及外来人员

收费情况:会员10元/人/次;非会员:15元/人/次1.2米以下5元/人/次

管理:有专门的卫生员负责卫生消毒,有专门的救护人员负责安全防护工作

●凤凰城(增城)

简介:现正开放园林泳池、翠湖泳池、即将开放凤鸣苑泳池。

面积:5540平方米,堪称广州地区面积最大的园林泳池之一。

位置:位于凤凰城文化广场。

配置:成人泳池、儿童戏水池、湿蒸房、按摩池。

收费情况:白天:业主:10元/人/次;宾客:20元/人/次;晚上:业主:12元/人/次;25元/人/次;月票:业主:150元/人;长者月票:50元/人。

白云

●富力阳光美居

简介:其佛罗里达海湾泳池占地4600平方米,由加勒比海水力按摩池、芭芭乐奇趣泳池、海底水晶潜水池、佛罗里达沙滩海岸、儿童游泳池构成。泳池水深由50厘米到180厘米,适合各个年龄层的业主使用。

●元邦航空家园

简介:其新加坡叠阶式下沉泳池,包括儿童池、按摩池、鱼尾狮喷泉、跳跃喷泉、法国凯旋门、小广场等。在硬朗稳重的建筑组合中,通过委婉灵动的水流、水声、水影,构成层次玲珑的景致,让空间变得活泼灵动。

●颐和山庄

简介:有3组泳池,其中颐和大酒店泳池是最美的。3组泳池中,大酒店室内外有2000多平方米,冲浪泳池约6000平方米,而广州罕见超万平方米矿泉泳池则是首次开放,“泉”是白云山水脉地下矿泉,“泳”有空中、半山、室内外、冲浪四组泳池,“河”是南湖流经颐和四周的金水河。

海珠

●珠江南景园

简介:泳池面积为2000平方米,水深为0.8米至1.70米,另设两个儿童戏水区。

时间:早6:00至晚22:30分;

收费:会员:10元/人;

宾客:非繁忙时段:15元/人(周一至周五18时之前);繁忙时段:20元/人(节假日,周一至周五18时之后)。

开放对象:对外开放。

管理:每周两次大的水质更换、消毒;每天用消毒粉、消毒水定时循环消毒、过滤。

●愉景雅苑、南苑

简介:愉景南苑拥有海珠区第一个室内温水游泳池,室外游泳池面积比雅苑的大一倍,中央还有喷水设施,预计8月左右开放。

开放时间:早晨7点~9点下午3点~5点半晚上7点~9点半。

开放对象:主要对业主。

收费:10元~15元。

管理:每天循环消毒、过滤。

●金碧花园

简介:第一金碧花园和第二金碧花园分别各有一个游泳池,面积分别为1280平方米和1350平方米。

开放时间:每天5场,9点~12点;13点~15点;16点~18点;19点~21点;21点半~23点半。

开放对象:对外开放。

收费标准:业主凭业主卡每人6元;对外每人每小时10元。

管理:配有专业的水质化验员,泳池的水为循环过滤,每天早上开放前提前两小时消毒;每个游泳池都配有三个经过专业培训、持上岗证的专业救生员。更衣室等其他设施齐全。

●嘉仕花园

开放时间:早、下午和晚上三场。

开放对象:主要对业主。

收费标准:下午场15元,晚场20元,凭业主卡可打9折。

管理:按照规定,每天消毒,循环换水,一周换水两次。

应该很全了,呵呵

再有新发现我会及时补上!~

个人倾向于东方新世界 和 凤凰城水质好,设施好,环境好!

C. 形容水的词语

川流不息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 泾渭分明 开源节流 逆水行舟 穷源竟委 如水赴壑 水到渠成 水落归槽 顺水推舟

D. 赵匡胤怎么死的

宋太祖大孝皇帝赵匡胤
生辰:阴历927年2月16日
忌日:阴历976年10月20日
黄袍加身登帝位,南征北讨定天下。
历朝历代的政变事件屡见不鲜。“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是由后周禁军最高统帅赵匡胤发起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赵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宋王朝的经济和文化之所以能够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与赵匡胤的治国之道有密切的关系。
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大凡粗知中国历史的人们都知道有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典故。这里说的就是赵匡胤利用军权,发动政变,建立宋王朝,强化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故事。
宋太祖赵匡胤猝死之谜的传说:
公元976年,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
《湘山野录》中说,开宝九年10月,一个雪夜里,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入宫,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当夜赵留宿寝宫,第二天天刚刚亮,赵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赵光义受遗诏,于灵前继位。
《烬余录》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从心,砍了地。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
《涑水纪闻》里说:太祖去世时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赵德芳叫来。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光义,却找来了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问:“是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宋皇后惊诧莫名,后来突然醒悟,哭着对赵光义说:“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
另外,据说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说是杜太后临终时,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也就是赵光义“兄终弟及”的合法根据。

E. 朱标为救老师宋濂而跳河,侍卫赶紧下水救人,为什么朱元璋却亮剑了

对朱元璋来说,给人的感觉就是嗜杀成性,比如对明朝的开国功臣痛下杀手,可以说这个人是真的很过分,见谁杀谁,不管什么人都敢杀了。但是,这只是感觉,事实上真正的朱元璋杀人一般都是有他自己的缘由。比如太子朱标为了救宋濂跳河了,很多跳河救的大内侍卫们却被杀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而且在救太子的过程中,有侍卫竟然先脱掉衣服然后才跳河救朱标,而有的是直接跳河的,这个就显得十分的尴尬了啊,身为侍卫,职责就是保护太子安全,太子朱标跳河了侍卫还在顾忌自己的衣服,没有第一时间去救人,所以朱元璋无法忍受,最后这类人都杀了。

F. 赵匡胤怎么死的

赵匡胤靠“陈桥兵变”建立了大宋王朝,然后南征北战、苦心经营,眼瞅着自己的地盘儿越来越大,天下一统的局面马上就要形成了,他却在自己事业最鼎盛的时候,莫名其妙地驾崩了。按照封建王朝的惯例,这老皇帝死了,接他位子的一般都是他的儿子,大儿子赵德昭已经二十九岁了,也算是个壮汉了,接老爸的位子完全没问题。但是赵匡胤死后第二天,大臣们却发现坐上皇帝宝座的不是赵匡胤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这赵光义就是后来的宋太宗。不该死的人死了,不该做的人做了,这两件事放到一起,不由得人们心里犯嘀咕——这赵匡胤的突然驾崩,到底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难不成皇宫之内,真的发生了手足相残的大悲剧?虽然宋朝的官方历史,拼命地宣传哥俩之间的亲密关系,简直是比伯夷和叔齐还模范,但是呢,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自北宋开始,就已经有人怀疑赵光义是通过谋杀亲哥手段上台,这其中最著名的说法就是“斧声烛影”谜案。那这“斧声烛影”到底是怎么回事?赵匡胤究竟是寿终正寝还是被谋害的?本书就和读者诸君一起,揭开这个千古之谜的真相。
1、赵匡胤是病死的吗?
赵匡胤死了,总归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自己死了,一个是被人家杀了。我们如果把赵匡胤的死当作一个案子来看待的话,首先要给这个案子定性——到底他是不是被杀?如果赵匡胤自己真的是得病死了,那所谓的“斧声烛影”谜案也就不存在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用排除法,把赵匡胤因病去世的可能性排除掉。
赵匡胤死于开宝九年十月,在驾崩前的一段时间里,史书上没有留下任何有关他生病的记录。有的观众可能要提问了,皇帝的身体健康情况是个人隐私,根本没有必要写到史书上搞得满世界都知道。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啊,但是我告诉大家,不是这样的。古代皇帝身边总是跟着几个专门记录他言行的秘书,当然你叫他们史官也可以。这些人一天到晚别的事儿不干,就专门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然后再整理成册,提供给专门机构存档。而这之中,记录皇帝的身体健康情况,是他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古代皇帝的健康情况不是个人隐私,而是典型的公众事件,但凡有个头痛脑热的,往往要在史书上记一笔的;如果身体出现大问题,那还是非常重要的政治事件,绝对不能对历史隐瞒。我们不用看其他王朝的皇帝,我们就拿北宋皇帝说事,赵匡胤之后的太宗、真宗、仁宗,什么时候身体出现问题了,史书上都记得清清楚楚,那史官为什么单单隐瞒赵匡胤的病历?显然不合情理(笔者为此专门翻检了《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有关太宗、真宗和仁宗的历史记录,这三位皇帝生病,《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均有记录,特别是仁宗皇帝的生病时间、病愈时间,记载颇详。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是据当时北宋《国史》、并综合其他史料撰成,如《国史》中有赵匡胤生病记录,李焘不会付之阙如)。
只看赵匡胤没有生病记录还不行,要证明他这一年身体没问题,我们还要找些旁证。开宝九年三月,赵匡胤跑到西京洛阳去祭祀天地,顺便拜祭了祖宗的陵墓,寻访了自己的故居。并且凭着超群的记忆力,居然准确地找到了自己小时候藏起来的玩具——一匹小石头马,四十多年前他怕别人抢去玩,就把这匹石马埋在家门口的巷子里。四十多年前的事情,还记得清清楚楚,显然脑子没有糊涂,各项功能是正常的。这还不算,他还在拜祭祖宗坟墓的时候,拉弓射箭,给自己选了块坟地。据史料记载,这一箭竟射出四百步的距离,宋朝时期的一步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一米半的样子,赵匡胤射箭的距离如果换算成现在的计量单位,大概有六百多米,一里多地,这一箭射得可真不近,没有相当的膂力,那是绝对办不到的。从洛阳回到开封后,赵匡胤也没闲着。六月里,他步行跑到弟弟赵光义家里,看到弟弟家里吃水问题没解决好,就亲自下令在金水河安装水车,把水直接车到弟弟家里,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他还多次到工地检查工程进度。七月里,他不仅跑到赵光义家里,验收一下自来水工程。就在这个月之内,他还到另外一个弟弟赵廷美家里跑了三次。赵匡胤如果有个什么病啊灾啊的,他也不可能在开封城最热的月份里,这么频繁地到处串门去啊。最离奇的是,就在赵匡胤驾崩的十多天前,他还高兴地专门去视察了京城的部队,观看了士兵们攻城演习。开封城的十月已经不暖和了,他还能在寒冷的条件下去观摩部队训练,没有一个好身体,这事也是做不来的。
这些证据往桌面上一放,赵匡胤因身体不好而去世的说法就站不住脚了。我们离“斧声烛影”的真相就更近了一步。
2、赵匡胤会自杀吗?
就算是身体棒棒的,那赵匡胤会不会自杀?这个事情听起来比较荒谬,但是无论中国还是欧洲,皇帝自杀不是没有先例。为了彻底揭开赵匡胤死亡之谜,我们还是把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拿出来分析一下。
人类自杀的理由千奇百怪,但是有两个最为常见,第一个是身体出现没法治疗的大病,丧失生活信心,想来想去还是死了比较好过一点。比如初唐大诗人卢照邻,就是因为身体久病不愈,实在受不了病痛的折磨,跳水自杀了。通过上面的分析,赵匡胤是不存在这种情况的,能射箭、能串门、能观摩军事演习,那身体绝对差不了。
那另外还有比较常见的一种自杀原因,要么遇到挫折抑郁了,或者现实压力太沉重了,实在没有办法去面对,比如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人家李自成打倒家门口了,自己想打打不过,想跑跑不了;古罗马著名的暴君尼禄,被元老院宣布是“人民公敌”了,是个人就可以抓住他杀了他——曾经的权力、曾经的荣耀,统统被剥夺得一干二净,神马都成了浮云了,幸福指数归零了,干脆吧,自杀。那赵匡胤在开宝九年的幸福指数怎么样呢?首先,到这一年,他已经当了十七年的皇帝了,大宋王朝之前的整个五代,共有十三个皇帝,平均在位时间才四年多,和美国大选差不多,这里面还没有一个做得像他一样长久,可以说,赵匡胤每多做一天皇帝都诞生了一个新纪录,他有什么好抑郁的?而且这年正月,南唐后主李煜“垂泪对宫娥”,哭哭啼啼地被大宋的部队押到开封,赵匡胤酝酿了多年,终于把南唐这块大肥肉放到碗里,对一个皇帝来说,还有什么比征服敌对政权更开心的事情?二月里吴越国王钱俶亲自来朝见赵匡胤,赵匡胤当了17年皇帝,钱俶是第一个没有通过战争手段逼迫,而主动进京朝见的割据政权首领。现在放眼望去江南的大片土地,基本上都纳入大宋朝的版图了,赵匡胤觉得心情特别舒畅。再加上头年里,辽国那边不断地向大宋政权抛媚眼,宋辽两边虽然没有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但多年以来之间那种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削弱了,相对而言,大宋当时的国际环境比刚成立之初宽松多了。刚刚建立宋朝的时候,四周遍布敌对政权,搞得他经常晚上失眠,他曾因为睡不着觉,半夜跑到大臣家里去唠嗑,向人家抱怨“一榻之外,皆人家也”,意思是,自己只有一张床那么丁点大的地方,周围都是敌人。现在不同了,经过十七八年的南征北战——赵匡胤现在终于有张大床,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如果说赵匡胤这个时候没有幸福感,除非他是个火星人。
对了,差点把北汉给忘了。北汉的确是大宋朝的敌人,但北汉最大的后台辽国,已经和宋朝达成沟通,仅靠后汉自己那点可怜的实力,是不可能给宋朝造成什么麻烦的。更重要的是,赵匡胤死前两个月,派出大将党进、潘美进攻北汉,然后前方就不断传来宋军打胜仗的消息,这更是让赵匡胤心花怒放。
这也充分说明,此时的赵匡胤是有期待、有追求的。既幸福,又有追求,这样的人绝对不会自杀。
3、“斧声烛影”的背后
身体棒棒的,不会生病;心理乐滋滋的,不会自杀。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被杀。赵匡胤可能被谁杀掉呢?犯罪嫌疑人只有一个:赵光义。赵光义在“斧声烛影”之夜,残酷地杀害了赵匡胤,然后自己大模大样地当上了皇帝。
北宋有一部《续湘山野录》,作者是一个叫文莹的和尚,这是最早对“斧声烛影”案做了描述的史料笔记。书中说开宝九年十月的一天夜里,开封下起了大雪,赵匡胤派人把弟弟赵光义请来,兄弟俩一起喝酒。两人喝酒的时候,把太监啊、宫女啊等服务人员都支开了,接下来有这样一段:
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
这段文字开头是“但遥见烛影下”,意思是远远地看到烛影在那里晃来晃去的,赵光义多次起身推辞喝酒,“有不可胜之状”,就是实在不能喝了的意思,这句话暗示着什么呢?暗示着酒里有毒,弟弟推三阻四不喝,光让哥哥自己一个人喝。推来推去的,这屋子里的空气流动,把蜡烛的火焰带动得左摇右晃的,这下子“斧声烛影”中的“烛影”有了;接下来就是赵匡胤用玉斧戳雪,不过《续湘山野录》的记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本来哥俩在屋子里喝酒喝得好好的,怎么突然之间出现用玉斧戳雪这样的情节?当然也可以解释成哥俩半夜想出来看看雪景。大冷的天,这个诉求有点怪异。我认为,这里作者最想传达的不是用玉斧戳什么东西,而是自赵匡胤身边传出玉斧戳东西的声音,这才是重点,这样的话,“斧声烛影”里的“斧声”也有了。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并不是我随意解释史料,实际上宋代后来的历史学家,也是这么处理的。比如《续资治通鉴长编》的作者李焘,在描述“斧声烛影”案的时候,他就直接这样写,“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所逊避之状。继而上引柱斧戳地”,这里斧子戳的就不是大雪,而是地了。李焘当然也不敢直接写斧子是砍在赵匡胤身上,他想传递的信息也是斧子反正砍东西了,到底砍了什么,作为宋朝的子民,他可不敢说出来,你们后人研究去吧。虽然史料都要在描述完“烛影”和“斧声”后,往往都要强调一下赵匡胤还活着,甚至睡觉打呼噜打得像雷声一样,但接下来赵匡胤就驾崩了,这是史料没办法改变的事实。第二天,赵光义在哥哥的棺材前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见,史书上说他“号恸殒绝”——意思是又哭又嚎,死去活来,不过赵光义再怎么表演也摆脱不了谋杀哥哥的嫌疑。关于“斧声烛影”的记录出现在好几部宋朝人写的历史著作中,看来“斧声烛影”谜案在宋朝已经传播很广了。人们就是通过这种看起来模模糊糊的表达,揭示了“斧声烛影”这样一场宫廷血案。“斧声”和“烛影”就暗示着两种赵光义使用的两种谋杀方式:用“玉斧”砍,所以有“斧声”;往酒里下毒,所以总是站起来推辞喝酒,搞得蜡烛光影晃来晃去,所以有“烛影”。
顺便说一下,赵匡胤手中常有一把玉斧,这种玉斧是封建帝王的一种礼器,类似于权杖之类的东西,确实不是什么兵器。有学者说赵匡胤手中的“玉斧”实际上是个类似拂尘那样的东西,经常拿在手里赶赶苍蝇赶赶蚊子的,根本没办法杀人。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原因有两条,第一,在五代到赵匡胤时期,皇帝手中拿个玉石打磨的斧子并不稀奇,他们有时候还把这个玩意儿赏赐给手下大将,以示恩宠。第二,赵匡胤五大三粗的,又是一个皇帝,整天甩着一个拂尘,也确实不太像,倒是影视作品中的太监常拿着这个东西。还有人说,就算赵匡胤手中有玉斧,但这个东西跟个玩具差不多,根本杀不了人,怎么可能当作“斧声烛影”的凶器呢?这个问题我必须辨别一下,首先根据史料记载,赵匡胤曾经用手中的玉斧把大臣的牙齿打掉了(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屯田员外郎雷德骧向赵匡胤告赵普的状,说“赵普强市人第宅,聚敛财贿”。赵匡胤非常生气,骂雷德骧:“鼎铛犹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你这个没耳朵的家伙,难道没听说赵普是我的社稷大臣吗?居然敢告他的黑状!然后赵匡胤用手中的玉斧打掉雷德骧的两颗门牙),可见“玉斧”虽然是一种礼器,但毕竟有一定的攻击能力。另外,自从我接触了“斧声烛影”这一课题后,走到什么地方都特别关注当地博物馆所藏的玉斧原件,结果我发现,留存到现在的大部分玉斧原件,有现在一到两个手机这么大,那沉甸甸的好大一块石头,如果拿过来杀人,在技术上完全可行。不过,虽然“斧声烛影”暗示了两种杀人手段,但相对于“玉斧”来说,赵光义使用毒酒的可能性更高。赵光义绝对是个毒酒达人,李煜、钱俶这些原割据政权的领导人,就是这老兄下手毒死的,“斧声烛影”弄不好就是一起食物投毒案。
4、为什么凶手是赵光义
我们上面说了这么多,但是“斧声”也好,“烛影”也好,实际上只是给后人提供了还原历史真相的思考空间,还不能说就是铁证如山了。“斧声烛影”案发生的时候,的确没有一目击证人在那里眼睁睁地看着赵光义下毒手,因此我们解决这个案子,的确有一些障碍。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里面的克劳迪斯就是用毒药把哥哥毒死,自己才当上丹麦国王的。但是杀人现场没有目击证人,实在没有办法,被弟弟害死的老国王的鬼魂这才不辞劳苦,几次重返人间去告诉儿子哈姆雷特真相。赵匡胤虽然也是被害而死,但是用不到他化作鬼魂来找人申冤,我们依然有办法还原“斧声烛影”案的真相——用证据链来证明,宋太宗赵光义的确就是杀害赵匡胤的凶手。且不说赵光义是赵匡胤死前最后接触的人,拥有充分的作案时间和空间,单就赵光义和他的智囊团准确预知赵匡胤的死亡时间这一点,也能断定赵光义绝对应该对赵匡胤的死亡负责。
根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半夜死后,朝廷不能一日无主啊,得赶紧安排接班人的事情。宫中大太监王继恩奉宋皇后之命去召赵匡胤的小儿子赵德芳,但这王继恩不糊涂,他知道目前这个情况下千万不能站错队伍——赵德芳当时不过是一个十八岁的毛头小伙子,虽然当年二月被授予“贵州防御使”的职务,但是他还从来没在政坛上有什么表现,其政治影响力和当时还是晋王的实权派赵光义是没法相比的,也比不上他的哥哥赵德昭。于是大太监王继恩一出皇宫就拐了个弯,直奔晋王府而去。据北宋司马光的《涑水记闻》记载,王继恩深更半夜的来到晋王府大门前,发现门口站着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他是赵光义的私人医生,叫程德玄。这个人的人品可不怎么的,贪污受贿、声名狼藉,但他总能得到赵光义的特殊保护,从没被廉政机构调查过。有人甚至据此推断,赵光义用毒酒害死了那么多人,那毒酒配方大概就是这位程医生提供的。话说那王太监看到程大夫就问了,这半夜三更的,还下着老大的雪,您老坐这里看星星啊?程大夫却讲了段故事,把王太监狠狠忽悠了一把,他说,我本来正在家里睡觉,大约二更天的时候,听到大门口有人喊我,说晋王找我有急事。我赶紧穿好衣服出门一看,门口却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心想大概是自己耳朵听错了吧,刚回到床上想继续大睡,结果又听到有人喊我,出门看看,还是没有人。一连折腾了三次,我想晋王大概真的有什么事情需要我效劳,就赶到王府前,也不敢敲门进去,就在这里等着。记下这段史料的司马光,不仅小时候就高智商,“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家喻户晓,更重要的是,他长大后更有出息,算得上北宋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写的《资治通鉴》是不少领导干部的案头必备之书,不过这《资治通鉴》只写到大宋成立前,司马光本来打算写一本北宋版《资治通鉴》,这本《涑水记闻》就是他为此所做的前期准备。南宋李焘编撰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元朝托托主持编撰的《宋史》,都采信了司马光的记载,看来程医生自称获得神明启示这件事儿大体不假。当时传播出这件诡异事件的人(我想十有八九是赵光义的包装策划班子),是想借此说明“天命有归”,赵光义做皇帝是老天爷决定好的,根本不需要谋杀啊、篡位啊什么的,可是他们大概没想到,当历史淘尽了这条材料的神话色彩后,它实际上只说明了一件事情:赵光义和他的心腹们完全预知赵匡胤的驾崩,并吩咐自己的手下人为应对大事件做好相关的准备。有两种人能预知别人的死亡时间,一种是电影《死神来了》里面的死神,他有这本事,但凡有个把不听安排的人偏偏不死,他老人家也要煞费心机地重新设计种种陷阱,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赵光义显然不是死神。还有另外一种人也有这本事,那就是凶手。
另外还有第一条旁证,那就是赵光义在赵匡胤死后最先到达谋杀现场,以赵匡胤继承人的身份安排各种事务。当时有资格进宫的,除了刚才提到的赵德芳之外,赵匡胤的另一个儿子赵德昭,还有三弟赵廷美,也都可以赶过来参加讨论皇位继承的问题。通常谁最早到达现场,谁就有可能在继承皇位这一问题上获得主动权。如果没有精心的准备,赵光义是很难在这场宫廷权力交接过程中抢得先机的。赵匡胤死的时候并没有留下什么传位遗诏,赵光义居然整了份山寨版《传位遗诏》,以赵匡胤的名义把自己夸成一朵鲜花,正儿八经地把皇帝的位子传给自己。这份假货真是欲盖弥彰,宋朝人对此敢怒不敢言,只是靠对“斧声烛影”闪烁其词的描述表达质疑,但当时不受中原王朝新闻出版管制的辽国,在记载赵光义登位这件事的时候,却直接写赵光义是“自立”为帝的。什么叫“自立”,那就是自己提拔自己当了皇帝,显然没有经过老皇帝的同意,属于非法篡权。真是旁观者清啊,可见当时“斧声烛影”的宫廷谜案,已经产生国际影响了。

G. 赵匡胤怎么死的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隔日清晨,赵匡胤暴死,享年五十岁。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四月二十五日,葬于永昌陵(今河南郑州巩义)。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上尊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关于赵匡胤的死,《湘山野录》有“烛影斧声”的说法大行于世,认为赵匡胤是被意图篡位的赵光义谋杀。

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理性,提出了世所未见的“金匮之盟”一说,说赵匡胤生前承诺母亲杜太后,日后将帝位传给光义。

(7)金水河跳水扩展阅读

赵匡胤曾在石碑上(一说为铁块上)刻下留给子孙的遗言,宋朝历任皇帝即位时,都必须拜读这份遗训;不过,这份遗训至为机密,除了特定宫中人士之外,甚至连宰相都不知道。后来金朝灭北宋、占领皇宫时,才发现这份文件的存在。遗训记载的内容有下列三点:

(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三)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遗训,从柴家子孙与南宋共存亡,以及在新旧党争当中失势的官员并没有被杀,还可能会随着政局的演变由罢黜而回到中央这两点就可以证明。赵匡胤温厚的个性透过这个石碑遗训,表现在整个宋朝的政治上。

H. 八国联军进北京时,为什么说慈禧想自杀殉国是假的

1900年8月14日,慈禧太后面对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的危急情况,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跳金水河自杀,与大清国共存亡。

慈禧自杀的时候,正巧被端亲王载漪等人给拦住了,经过他们一番“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苦劝,慈禧这才打消了跳河会龙王的念头。

崔玉贵打扮得像是跟车的脚夫,而李莲英头戴大草帽,活像一个老苍头,很显然,这帮人都暗中早就准备好了逃跑的衣服(紫禁城中绝没有这些平民的衣服),他们口口声声,要为大清的福祉着想,可是事实上,他们祸国殃民有一套,心怀鬼胎有一套,准备逃跑有一套,总之一套一套又一套,大清朝就这样这帮人给“套”没了!

I. 郑州商都路十里铺附近那里有可以学游泳的,

河南省体育中抄心,游泳跳水馆,成人票价45
东风路天明路五洲温泉游泳馆,成人票价38
河南省体育场,文化路
河南省信息工程学院游泳馆,室外的,丰庆路上
鑫苑名家小区内游泳馆
火车头体育场
郑州市体育场
等等等等·····很多,关键是哪离你近了·····
要论水质的话,河南省体育中心水质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