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乒乓球步法怎么练习啊

长球

乒乓球运动术语。指落在距球台端线30厘米范围内的球。具有弧线长、冲力足、威胁大等特点。

短球

乒乓球运动术语。指落在距球网40厘米范围内的球。具有弧线短、冲力小等特点。与长球结合使用,能调动对方前后奔波。

步法

乒乓球运动术语。击球者在移动过程中依靠下肢完成的各种动作。包括单步、跨步、滑步、交叉步等,有时需要将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步法结合起来使用。练就起动快,移动及时、到位的步法,能保持合适的击球位置,提高动作质量,又能扩大控制球的空间。

单步

乒乓球运动步法的一种。指以一脚的前脚掌为轴,另一脚向前、后、左、右某个方向移动一步的步法。特点是移动范围较小,重心较为稳定。多在来球离身体不远的情况下使用,如上步接近网短球、让步接追身球等。

跨步

乒乓球运动步法的一种。指以一脚向来球方向跨出一大步,另一脚跟着移动的步法。多在米球急、角度大的情况下使用,如“打回头”、削接左右大角度的来球等。特点是移动范围较大,身体重心起伏也大,一般适用于打借力球。

滑步

乒乓球运动步法的一种。指两脚几乎同时向来球方向蹬地,然后以来球异方向的脚先落地、同方向的脚后落地的步法。多在来球角度较大、球速快时采用,如连续攻(拉)等技术。特点是移动范围较大,身体重心平稳,便于发力。

交叉步

乒乓球运动步法的一种。指离球远的脚朝来球方向跨出一大步,并从前面超过另一脚形成交叉状,另一脚再向来球方向移出一步的步法。多在来球远离身体的情况下采用,如侧身后从球台左方移至右方大角击球等技术。特点是移动范围最大,便于发力进攻,需要上下肢、腰和髋等部位协调配合。

发球

乒乓球运动技术名词。指比赛时每一个回合中的第一次击球。运动员将球抛起,光击中本方台面一次,并越网或擦网落在对方台面。双打时须将球先击中本方右半区台面一次,并越网落在对方的右半区台面。每方都有轮换发5分球的权利,如双方均得20分时,每方轮换发1分球,直至比赛结束。按身体方位有正手发球、反手发球之分;按身体姿势有站立式发球和下蹲式发球之分;按抛球高度有低抛发球和高抛发球之分。发球时灵活多变,常能直接得分或为下一板球的进攻创造条件。

下旋发球

乒乓球运动发球的一种。分加转与不加转。正、反手均可运用。正手发球时,左脚在前,身体略向左偏斜站立,左手向上抛球,右上臂稍外展,前臂内旋井向身体后上方引拍。以前臂和手腕的发力为主。发加转球时,执拍手的上臂带动前臂加速向前下方挥拍,前臂迅速旋内。拍面后仰较大,击球的中下部后向底部摩擦。发不加转球与发加转球的动作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前臂旋内稍慢,拍面后仰角度较小,球拍触球的中下部或中部后有一个向前推送的动作,使挥拍的作用力线接近球心,以减小旋转。

急下旋发球

又称“奔球”。乒乓球运动发球的一种。正手和反手均可使用。正手的动作要点是:(1)左脚稍前站立。在将球向上抛起的同时右臂内旋,使拍面稍前倾。手腕放松,向身体右后方引拍;(2)迎球时,上臂带动前臂向左前方挥拍。触球瞬间前臂迅速旋内,手腕做抖动的鞭打动作。拇指压拍,使拍面稍前倾,触球的右侧部后向右上方摩擦;(3)触球点离台面较近,第一落点在端线附近。特点是球速快,落点长,带有一定的右侧上旋力,飞行弧线低并向对方的右侧偏离,常用于偷袭或调动对方。

反手右侧旋发球

乒乓球运动发球的一种。动作要点是:(1)两脚平行站立或右脚稍前,身体略向左偏斜,站位左半台;(2)左手向上抛球的同时,腰部略向左转,右上臂内旋并向身体腹部的左侧方引拍;(3)发右侧上旋球时,执拍手臂向右上方挥动,击球的中下部后再向右侧上方摩擦;(4)以前臂和手腕发力为主,辅以腰部的转动,同时将身体重心从左脚移向右脚。特点是旋转变化多,动作相似不易分辨,球的飞行弧线向左(右)偏拐,能加大对手的接球难度,使回球向左(右)上(下)方反弹。

高抛发球

乒乓球运动发球的一种。发球者先将球抛至高度为2—3米空中,待下落到一定程度时击球。挥拍时上臂外展的幅度较大,要借助转腰和蹬地的力量。由于抛球高度大幅度提高,使球体下落时的重力加速度骤增,具有球速快、旋转强、时间差明显等特点。有侧身正手左侧上(下)旋球、侧身正手上旋长球、反手右侧上(下)旋球等之分。 由中国运动员发明。

下蹲式发球

乒乓球运动发球的一种。指发球者采用下蹲姿势进行发球。多用于横拍运动员。分为正手右侧上(下)旋球和利用球拍反面发球的正手左侧上(下)旋球两大类。正手右侧上(下)旋发球的动作要点是:(1)左脚在前,身体向右偏斜站立。在向上抛球的同时两膝弯曲,呈半蹲姿势,身体重心在两脚之间。引拍时上臂外展,前臂屈,将球拍举至右肩上方;(2)击球时,前臂加速伸开,手腕内收。当球下降至与网同高或稍高于同时,球拍触球的中部并向右侧上方摩擦。如发右侧下旋球则需改变挥拍的方向,使球拍触球中部后向右侧下方摩擦。发球后应迅速站起。这种发球旋转较强,变化多,飞行弧线和反弹方向与下手类发球不同,对方往往难以适应甚至直接失误。

攻球

乒乓球运动技术名词。是比赛中争取主动和得分的重要手段。按身体方位有正手攻球、反手攻球、直拍反面攻球、侧身攻球;接站位有近台快攻、中台快攻。远台快攻;按动作有快抽、拉抽、扫抽、扣杀。特点是种类多,球速快,力量大。

正手攻球

又称近台快抽。乒乓球运动攻球的一种。动作要点是:(1)击球前,左脚稍前站立,身体离台约50厘米;(2)当来球将落至台面时,前臂外展将球拍后引至身体右侧稍后;(3)当来球从台面弹起时,上臂带动前臂向左前上方快速挥动,并配合前臂内旋的动作他拍形前倾,在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4)击球过程中,身体重心从右脚移至左脚,击球后球拍继续挥至头部高度,然后迅速还原成击球前的准备姿势。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球速快。若配合落点变化则可创造更体扣杀机会。

反手攻球

乒乓球运动攻球的一种。动作要点是:(1)站位近台,右脚稍前。引拍时前臂与台面平行,将球拍引至腹的偏左位置;(2)上球时,前臂旋外向右前上方挥动,手腕同时配合作伸和旋外转腕的动作,使拍而前倾,在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3)击球后.随势将球拍挥至右肩前,身体重心从左脚移至右脚,或置于两脚之间。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球速快。

直拍反面抽球

乒乓球运动攻球的一种。主要用于攻击位于反手大角度的机会球。动作要点是:(1)站位时左脚稍前或两脚并行站立,手臂向后引拍至左腰部,借助腿和腰部等力量向右前方挥拍,身体重心随之从左脚移至右脚;(2)击球时,食指放松,拇指和中指配合用力。球拍反面的拍面略前倾,在来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击球的中上部。特点是动作快捷,攻击性强。

扣杀

乒乓球运动攻球的一种。动作要点是:击球时,拍面和击球约成直角,前臂和手腕同时下压,等球弹到高点时击球的中上部,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个手臂的力量,并配合转腰和蹬地的力量。特点是动作大,力量重,攻击力强。是还击半高球时得分的重要手段。

滑板攻球

乒乓球运动攻球的一种。动作要点是:击球前先做扣杀动作,在触球前的一瞬间突然调整拍面方向,改变挥拍速度和击球路线。特点是角度大,带侧旋,迷惑性强。在扣杀时结合运用,能起到声东击西的作用,增加对方的回球难度,为进攻创造条件。

提拉球

乒乓球运动技术名词。是攻球运动员对付下旋球时常用的技术之一。动作要点是:击球时,球拍从右下方朝左前立方加速挥动,拍面接近垂直,在来球的下降期击球的中部或中下部。特点是落点活,球路稳健,并带有一定的主旋力。比赛中,双方处于相持阶段时用此过渡,常能为扣杀创造机会。

正手突击

又称“低球起板”。乒乓球运动攻球的一种。动作要点是:(1)左脚稍前站立,上臂带动前臂向身体右后下方引拍的同时腰向右转,将身体重心移至右脚。球拍的位置低于击球点,拍面稍后仰;(2)击球时,右脚蹬地,腰向左转,前臂加快收缩并旋内,手腕转动摩擦球,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下部。特点是出手快,突然性强。

正手快点

乒乓球运动攻球的一种。动作要点是:(1)站位靠近球台,来球在右方右脚上步插入台下,来球在中路或左方时左脚上步,上体前俯,上臂带动前臂伸进球台迎球;(2)击球时,根据来球的旋转调节拍面和触球部位。回接上旋球或不转球时,拍面稍前倾,触球的中上部,用前臂和手腕向前发力为主。接下旋球时,拍面稍后仰,摩擦球的中下部,手臂和手腕向前上方发力。击球时间一般都在高点期。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主动性强,有利于对付近网短球。

快带

乒乓球运动攻球的一种。在正手位运用较多。动作要点是:(1)站位离台较近,左脚稍前,手臂自然弯曲,前臂内旋使拍面前倾;(2)击球时,手臂将球拍引至身体右前方,腰部迅速左转,手腕固定,拍面前倾,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3)借助来球的反弹力量击球。特点是出手快,弧线低,落点活。常在相持阶段或在被动向主动进攻过渡时运用。

正手中远台攻球

乒乓球运动攻球的一种。动作要点是:(1)身体离台约1米,左脚在前,随着腰部向右转动,手臂大幅度向右移动,将球拍引至身体右后方,身体重心移至右脚;(2)击球时,右脚蹬地,腰部向左转,执拍手臂向左前上方挥动,拍面接近垂直,在下降前期击球的中部并向上摩擦;(3)以上臂带动前臂的发力为主,并借助蹬地和甩腰的力量,动作结束时的身体重心在左脚。特点是动作大,力量重,站位较远。常在对攻或在防御反击时使用。

正手杀高球

乒乓球运动攻球的一种。动作要点是:(1)身体离台略远,左脚在前,随着腰部大幅度向右转动,执拍手臂在向身体右后方引拍的同时尽量伸展,以增大球拍与来球间的距离;(2)击球时,随着右脚蹬地和腰部向左转动,整个手臂加速向左前下方挥动。拍面前倾,在下降期击球的中上部。击球点在肩部的水平位置之上。如在上升期使用此攻球技术,手臂的动作方向则以向前为主;(3)以整个手臂的发力为主,腰、腿配合用力。两脚的间距较大,以维持身体重心的稳定。特点是动作大,力量重,杀伤力强。

放高球

乒乓球运动技术名词。是防守时采用的一种战术。正、反手均可运用。动作要点是:(1)左脚在前,站位离台远。击球前,前臂下沉将球拍引至身体右后下方;(2)击球时,上臂向前上方挥动,前臂随之向上拉起。拍面稍前倾,在来球跳至下降后期摩擦球的中上部;(3)以整个手臂的发力为主,身体重心从右脚移至左脚。特点是弧线高,落点远,上旋力强。在被动防御时使用,能消耗对方体力,为调整战术赢得时间,也能增大对方的接球难度或使之失误,起到以守为攻的作用。

搓球

乒乓球运动技术名词。是近台还击下旋球的一种技术。种类较多,根据击球时间、落点和旋转的不同,分快搓、慢搓、转与不转搓球、侧旋搓球等。一般在左半台使用较多。动作要点是:球拍在体前,击球时,上臂前伸,拍面稍后仰,利用上臂前伸和旋外的力量,将球拍向前下方送出,在来球的下降期摩擦球的中下部。特点是动作小,弧线低,落点活,旋转变化多等,可以牵制对方的攻势,并为抢攻或抢拉创造机会。

快搓

乒乓球运动搓球的一种。正手和反手均可运用。当来球在身体左侧时,可运用反手快搓。动作要点是:上臂带动小臂迅速前伸,拍面稍后仰,在上升期触球的中下部。当来球在身体右侧时,可运用正手快搓。动作要点是:身体稍向右转,手臂向右前上方弓;拍,然后前臂和手腕向前下方将球拍送。出,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的中下部。特点是动作幅度小,节奏变化快。常能起到干扰对方攻势、争取主动的作用。

侧旋搓球

乒乓球运动搓球的一种。正手和反手均可运用。反手搓右侧下旋球时,球拍向身体的右侧挥动,使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下部摩擦。正手搓左侧下旋球时,球拍向身体的左前下方挥动,使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左侧摩擦。搓球时拍面稍后仰,在来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触球。以前臂和手腕的发力为主。

转与不转搓球

乒乓球运动搓球的一种。正手和反手都可运用。搓转与不转球,在于挥拍时作用力线与球心之间距离的远近。搓转球时,要适当延长引拍的距离,降低挥拍动作的加速度,加大拍面后仰的角度,用摩擦的方式击球。搓不转球时反之,并要降低挥臂动作的加速度,以向前托送的撞击方式击球,使作用力线接近或通过球心。

放短球

乒乓球运动技术名词。是借助来球反弹力击球的一种技术。有搓中放短球、拉中放短球、扣中放短球等之分。动作要点是:击球前,手臂前伸迎球,球拍击球后整个手臂及时停止向前挥拍。如接下旋球,拍面后仰,在上升前期击球的中下部;如接不转球,拍面应垂直,在上升前期击球的中部。特点是站位近,弧线低,落点短。能破坏对方的击球节奏,起到调动对方、争取主动的作用。

削球

乒乓球运动技术名词。是用于对付各种攻球和拉球的一种下旋球技术。主要用于中远台或远台。分正手削球和反手削球两种。正手削球的动作要点是:左脚在前,两脚间距较大,膝关节弯曲,身体重心较低。击球时,在腰部转动的同时上臂带动前臂向左前下方挥拍。拍面后仰,在下降后期摩擦球的中下部。球拍触球的瞬间,应配合作手腕下切和前臂旋外的动作,以增强旋转,调节弧线。击球后身体重心移至左脚,并迅速还原。反手削球的动作要点是:击球前右脚稍前站立,两脚间距较大,膝关节弯曲,身体重心基本置于左脚。腰部向左转,手臂向左上方引拍约与肩同高。击球时,在腰部转动的同时上臂带动前臂向右前下方挥拍。拍面后仰,在下降后期摩擦球的中下部。触球瞬间手腕下切,并辅以前臂旋外的动作,以调节弧线,增强旋转。击球后身体重心移至右脚,并迅速还原。特点是动作幅度较大,弧线低,旋转变化多,易于控制落点,能够破坏干扰对方的攻势,也能为削中反攻等创造条件。

推挡球

乒乓球运动技术名词。是以球拍推击球的一种技术。有挡球、快推、快拨、加力推、减力挡、推下旋、挤推、拱推等。特点是站位近,变化多,速度快,动作小,在相持或防御时使用能起到调动对方和助攻的作用。

挡球

乒乓球运动推挡球的一种。动作要点是:击球前,前臂与台面平行伸向来球。球拍触球时,前臂和手腕稍向前移动,借助来球的反弹力将球挡回。拍面接近垂直.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的中部。特点是力量轻,球速慢,动作简单易掌握。

减力挡

乒乓球运动推挡球的一种。动作要点是:在触球瞬间,球拍前移的动作骤然停止,也可将球拍稍微后移,以减弱来球的反弹力。根据来球力量和上旋强度的大小,调节好拍面角度,控制好触球瞬间球拍后移的幅度。特点是力量轻,落点短,节奏变化快,能起到干扰和调动对方的作用。

加力推

乒乓球运动推挡球的一种。动作要点是:引拍时,前臂向后上方屈收的幅度较大,使球拍的位置稍高一些,并根据来球的高度调整好球拍角度。击球时以手臂发力为主,借助右脚蹬地和转腰的力量。在来球的上升后期或高点期击球的中上部。特点是动作幅度较大,力量重,球速快。若结合落点变化,能增加一定的攻击力。

快推

乒乓球运动推挡球的一种。动作要点是:两脚平行站立,身体靠近球台。引拍时肘关节靠近身体右侧,前臂与台面平行。将球拍后引至左腹前,拍面垂直。击球时,前臂和手腕迅速前伸。食指用力,拇指放松使拍面稍前倾,在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特点是出手快,动作灵活。若结合落点变化,能起到调动、控制对方的作用。

快拨

乒乓球运动推挡球的一种。动作要点是:站位靠近球台,两脚平行。引拍时手臂自然弯曲,前臂旋内并后引,将球拍引至腹前偏左位置。击球时,肘关节内收,前臂旋外向右前方挥拍,手腕伸展使拍面稍前倾,在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并借助来球的反弹力将球拨出。特点与快推相似,但更便于回接弧圈球。

推下旋

乒乓球运动推挡球的一种。适用于对付上旋不强、力量不大的来球。动作要点与快推相似。其区别是:击球时,前臂向前下方推出的同时,手腕用力向下做推切动作,以加大球的向下旋转力量。在高点期或下降前期击球的中部偏下部位,拍面稍后仰。特点是球速较快且略带下旋,落点长,着台后的弧线下沉,易造成对方推击下网。

挤推

乒乓球运动推挡球的一种。动作要点与快推相似。其不同之处是:引拍时前臂上提,将球拍引至身体前上方。击球时,伸腕动作的幅度较大,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的左侧中上部,手臂向左前下方挥拍。特点是弧线低,角度大,且带有侧下旋,能加大对方的回球难度。是对付弧圈球的有效方法之一。

拱推

乒乓球运动推挡球的一种。使用直拍长胶的运动员运用较多。主要用于回接下旋球。动作要点是:击球时,拍面后仰或稍后仰,在来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击球的中下部,向左前上方或右前上方发力(视击球路线而定),并有摩擦球的动作。特点是节奏变化快,能起到助攻的作用。

弧圈球

乒乓球运动技术名词。是将速度与旋转相结合的一种进攻技术。要求运动员使用反胶海绵球拍。击球时球拍前倾,击球的中部或中上部,依靠腿部、腰部和手臂等部位的协调发力完成动作。

加转弧圈球

又称“高吊弧圈球”。乒乓球运动弧圈球的一种。正手击球的动作要点是:引拍时,执拍手臂自然下垂,将球拍置于靠近臀部的位置,右肩略低于左肩。击球时,上臂带动前臂快速向前上方挥动,拍面垂直,在来球的下降后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下部。特点是上旋力强,弧线高,着台后突然下坠。适用于对付下旋力较强的来球。

前冲弧圈球

乒乓球运动弧圈球的一种。正手击球的动作要点是:击球前,将球拍引至身体右侧偏后,约于台面同高,拍面稍前倾。击球时,前臂在上臂的带动下迅速内收,手腕略微转动。手臂向前上方挥拍,在来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击球的中上部。拍面前倾的角度较大,约为60度。特点是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力和主旋力强。在对付上旋球或旋转较弱的下旋球时,可作为扣杀得分的手段。

反手弧圈球

乒乓球运动弧圈球的一种。多为横拍运动员所采用。动作要点是:击球前,将球拍引至腹前下方,腹部稍内收,肘部略向前伸出,手腕F垂,拍面前倾。拉加转弧圈球时,前臂迅速向上挥动并借助手腕转动的力策击球。拍面接近垂直,球拍在来球的下降期摩擦球的中部。作为抢先上手、争取主动的手段。拉前冲弧圈球时,手臂应向前上方发力,拍面前倾的角度大,在下降前期击球的中上部。在相持时使用,可作为进攻得分的手段。特点是动作较为稳健,旋转和速度容易控制。

正手右侧旋弧圈球

乒乓球运动弧圈球的一种。主要用于对付下旋球。动作要点是:执拍手的手腕内扣,使拍面向一侧偏斜。击球时,从球的右侧中部向左侧上部摩擦。腰部左转的幅度较大。特点是旋转性能混合(主旋加侧旋),飞行弧线偏拐,能加大击球的角度,增强节奏等变化。

直拍反面拉球

乒乓球运动技术名词。是直拍运动员使用球拍反面的覆盖物拉弧圈球的技术。有拉加转、前冲和快撕等之分。快撕主要用于相持阶段的对攻,而加转和前冲则用于抢拉位于左大角的下旋长球。动作要点基本与横拍反而拉弧圈球的各种技术相似。特点是动作幅度较小,与其他技术的结合较为灵活。

快攻型打法

乒乓球运动打法类型的一种。指站位近台、以速度为主、先发制人的打法。可分为左推右攻、两面攻和直拍横打等。特点是积极主动,以快为主,抢先上手,先发制人。以“快、狠、准、变、转”为技术风格。

左推右攻打法

乒乓球运动快攻型打法的一种。直拍运动员运用较多。比赛时,站位靠近反手一侧,以近台正手攻球为主要进攻手段,以反手推挡等技术进行防御和助攻。在回接反手位来球时,常采用侧身抢攻或抢拉技术争取主动。一般以单步、换步或跳步等方法来左右移位。

两面攻打法

乒乓球运动快攻型打法的一种。直拍和横拍运动员均可运用。特点是以正、反手两面进攻的技术作为得分的主要手段。在还击反手位来球时,较多采用反手进攻的技术,有时也进行侧身抢攻。一般采用单步进行前后移动,以滑步进行左右移动,以缩小照顾球台的范围。

直拍反打

又称“直拍横打”。乒乓球运动快攻型打法的一种。指直拍运动员使用球拍反面的覆盖物击球。特点是能增强拍面控制的灵活性,充分发挥前臂的力量。与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相比,这种打法的反手技术(如拉、抽、弹、拨、挑等)更为丰富多样,反手位的攻击力也更强。由中国运动员发明。

弧圈结合快攻打法

乒乓球运动打法类型的一种。指站位中近台至中台。以拉弧圈球为主要得分手段、结合快攻的打法。技术风格是“转、快、狠、变”。直拍和横拍运动员均可运用。直拍运动员的反手一般以快推和进攻为主。横拍运动员的反手则能拉能攻。特点是旋转强,速度较快,正、反手的攻势均较强。是匈牙利等运动员在学习吸取中国快攻和日本弧圈球打法的基础上形成的。

快攻结合弧圈打法

乒乓球运动打法类型的一种。指站位中近台,以快攻为主,并配合拉弧圈球的打法。直拍和横拍运动员均可运用。技术风格是“快、转、狠、变”。 特点是以速度为主,旋转为辅,速度和旋转结合较好。比赛中,能近台快抽。快拨和抢冲,亦能中台拉弧圈球作相持或过渡,能攻能防。是当代乒乓球的主要打法之一。

削球型打法

乒乓球运动打法类型的一种。指站位中远台,以削球等多种技术的组合与变化为主,并配合反攻得分的打法。技术特点是“转、稳、低、变、攻”。分为以削为主、削中反攻、削挡拱攻结合、攻削结合等多种打法。

发球抢攻

乒乓球运动战术之一。是比赛中先发制人的一种战术。运动员利用发球的旋转、落点变化来控制对方,使其回球较高,然后再以有力的扣杀或用前冲弧圈球等技术进行攻击。常能取得主动或直接得分。主要方法有四种:(1)发加转球和不转球结合落点变化;(2)发侧上、下旋球结合落点变化;(3)发长、短球并结合旋转变化;(4)发旋转球为主结合发急球。具有速度快、威胁力强等特点。

接发球

乒乓球运动技术名词。指回接对方发球时使用的各种方法。技术要求是:首先根据对方发球时的位置来调整自己的站位,一般采用的是斜角对立的方法。再根据对方发球动作的挥臂方向、幅度和拍面的角度,以及球的飞行弧线、速度来判断其旋转、落点,尤其要看清对方球拍触球瞬间的触球部位和挥拍方向等情况,运用针对性的技术加以回击。主要战术有(1)以搓球、削球的旋转和落点变化来削弱对方的攻势;(2)用快搓、摆短球遏制对方的发力抢攻(拉冲);(3)以快拨、推档和提拉等技术回接,争取形成对攻局面;(4)力争抢拉、抢攻在先,以免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由于发球主动、多变,接发球已向全方位、多手段的方向发展。

搓攻

乒乓球运动战术之一。运动员利用搓球的旋转变化和落点变化来控制对方,为进攻创造机会。是进攻型打法的一项辅助战术。常用的配合有:(1)搓加转球和不转球为主,结合落点变化伺机进攻;(2)以逼对方反手大角为主,结合搓变正手伺机进攻;(3)以快搓短球为主,配合搓两请长球伺机进攻。具有变化多、速度慢、较为稳健等特点。

拉攻

乒乓球运动战术之一。运动员利用提拉、上旋球和弧圈球等技术过渡后伺机攻击。是进攻型打法对付削球打法的主要战术。常用的配合有:(1)拉对方较为薄弱的一角洞机袭击空档;(2)拉中路伺机袭击两角,或拉两角伺机袭击中路;(3)以拉长球为主,配合快搓短球伺机进攻;(4)变化拉球的旋转和力量伺机进攻。

2. 打乒乓球的步伐怎样练

乒乓球步伐的重要性想必不用多说大家也都知道,也不知道步伐到底是乒乓球运动的父亲还是母亲了,反正很重要。但很多球友可能意识不到,很多人觉得自己技术已经可以了,可就是老输球,当你觉得你手上功夫差不多却总输的时候,一是看看自己是不是战术出了问题,还一个就是要看步伐是不是有毛病。现在我就把我对步伐的一点观点拿出来,希望各位网友能加以指正。
步伐的种类很多,有单步、跨步、并步、跳步等;亦可分为一步步伐,两步步伐和三步步伐;还可分为上前步伐,后退步伐,侧向步伐。这些书上都有,我也不费口水在此罗嗦了。我想讲几点自己的感受。
一是在接球前,当对方拍子一碰上球并可判断出来球性质的时候,很多人喜欢直接就向前向后或是向左向右移动步伐,我的感觉,应该有一个预动的步伐,预动步的特点是动作小。表面上看程序是多了一道,但速度却只会加快。预动步可以在轻轻的一跳中完成重心的调节,举例说明一下,当你想向右移动时,通过预动步你就可以使重心及时调整到左脚上,从而加速移动。
二是在击球后,很多人说自己的连续性不好。我认为这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击球后的步伐调整不好。举例说明一下,正手攻球后重心自然由右脚转向左脚,但为了下一板正手攻,你的重心必须落在右脚上,所以,应充分利用步伐来调整重心,以利于下一板击球。
三是小碎步的运用。我们的步伐移动依据的是我们的判断,但我们不能我们的判断是一定精确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情况下我们的移动和击球的最佳位置会有小的差距,这个时候如果你真击球的话,是可以的,但效果会稍差一点,但如能运用小碎步予以及时调整的话,击球效果必有改善。小碎步是一种动作很小,在乒乓球运动中经常用于作小范围的调整和移动的一种步伐。
具体来讲,上述一方面是各人经验的总结,另一方面,也是观察电视比赛所得。

3. 如何练好乒乓球步法!

首先练好体能,然后记住步伐要领,多练熟能生巧

4. 乒乓球怎样练习步法

如果你是初学者
去迅雷找唐建军教学片
如果你有一定基础
去找柳承敏的教学片(他的训练方法也很有效)
光凭嘴说是学不会的

5. 乒乓球前后步伐怎么练习

基本步法介绍:

1.单步:一脚为轴,另一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重心随之跟上。单步具有移步简单、灵活、重心平稳的特点,一般用于离身体不远的小范围移动,如接近网短球等。
2.跨步:一脚蹬地,另一个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多用于进攻型选手左右移动击球。为了防止跨步后失去重心,蹬地脚应随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
3.并步:一脚先向另一只脚移(或叫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只脚在并步脚落地后即向同方向移动。其特点是身体不腾空,重心起伏小,很稳定。一般为进攻型选手或削球选手在左右移动时运用。
4.跳步:以来球同方向脚蹬地为主,双足有瞬间的腾空,离来球较远的脚先落地,另一只脚跟着离地。其特点是移动范围比跨步大,利于发力进攻。攻球选手在左右移动时常用。
5.交叉步:近来球方向的脚尖先由向前转向移动方向,并略移半步或原地调动一下重心;远来球方向的脚在向来球方向跨一大步,在身体前(侧)瞬间呈交叉状态。身体随之向来球方向移动,另一只脚再跟上一步,身体重心随手臂挥动方向略转。在远来球方向脚跨出的一步将落地时进行击球,另一只脚移动时击球已完成。此步法移动范围大,侧身攻后扑打右方空档,或再从右大角回到反手攻球时常用。削球选手在前后移动时也经常使用。
6.小碎步:较高频率的小垫步,主要适用于步法的调节,在步法移动到一定的位置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击球点,就要通过小碎步来调整,争取更好的击球点。小碎步是步法中尤为重要的步法,也是衡量一个人步法跑的是否合理、协调的一个重要因素。

6. 乒乓球的五种基本步伐是什么

一、单步。

1、 动作的要领。所谓单步,只是移动一只脚。其动作是以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向来球方向移动,要视来球的长短向右(左)前方或后方移动,迈出一步。移动的重心转换要及时,也就是说在完成移动时,身体的重心随之落到移动的脚上,然后挥拍击球。

2、 动作的应用。一般在来球离身体不远的小范围内应用,是对付各种近网球和追身球的有效步伐。因为移动的范围小,动作移动的幅度不大,所以身体重心转换的比较平稳。这种步伐适用于各种不同打法的球员

二、并步。

1、 动作的要领。是指两脚先后间歇的移动,不做腾空动作,也称滑步或换步。远离来球方向的一只脚,向来球方向迅速蹬地起动,先向另一只脚并一小步。同时另一只脚向来球方向跨出一步,这一步的大小是根据来球和身体的远近而确定的。

2、 动作的应用。这种并步比跳步移动范围要小,移动时重心的稳定性也比跳步好的多。这是削球所运用的重要步伐之一。同时也是各种快攻和弧圈型打法在实战中,做小范围内的移动,来对付削球的一种快捷移动的好方法。而且还是在处理来回球的相持过程中常用的有效步伐。

三、跨步。

1、 动作的要领。离球近的一只脚向来球方向迈出一大步,身体重心随之要落到移动的那只脚上,另一只脚迅速滑动半步跟过去。移动中切忌身体不要跃起,也没有腾空动作,两脚先后蹬地迈出,保持移动中的稳定性。

2、 动作的应用。跨步要比单步的移动幅度大得多,常常会造成身体重心的平稳度下降。所以在实战中,应用在打借力球上比较好,对借不上力的球发力比较差。特别是在抢拉弧圈球时,因为发不上力,跨步运用应该比较少。主要应用在近台快攻过程中,击打来回球比较好。跨步在以横向移动时,和并步或跳步结合应用效果最佳,但与自身连续运用效果最差,这是因为跨步与跨步衔接后,身体重心越来越低,不利于下一板击球。

四、跳步。

1、动作的要领。是以远离来球的一只脚用力蹬地为主,使两脚先后或几乎同时离地,向来球方向跳跃,当用力大的一只脚先落地后,另一只脚跟进落地并要站稳,准备迎击来球。跳步比跨步移动范围更大,速度也较慢,并有瞬间的腾空动作,对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非常不利,所以必须用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缓冲,来调整身体的起伏,保持平衡达到稳定。
2、动作的应用。跳步一般多用于来球速度不快,而又与身体距离较远的来球。弧圈型打法的球员,一般是在中台左右转移或侧身转移的两中情况下运用跳步。快攻型打法的球员,在侧身抢攻时运用跳步较多。削球型打法的球员,防守时运用跳步很少,只是常用小跳步来调整站位,以便削出转与不转的高质量的回球。
五、交叉步
1、动作的要领。是先以来球方向的一只脚做为支撑点,后以远离来球的一只脚,根据来球的具体方位,再向前、后或向左、右不同方向迈出一大步,之后,原来作为支撑点的那只脚,顺势跟着那只脚移动的方向跨出一步。这种两脚反位跨步,就形成了交叉的步伐。

2、动作的应用。这种步伐是对付距离身体比较远的来球,较前四种步伐移动的幅度,要更大的多。所以基本上是在运动中击球,可见其稳定性要比前四种步伐要很低。作为快攻和弧圈型打法的球员,在侧身进攻后,再扑左(右)角空档时或在走动中拉冲削球时,就会常常运用这种交叉步伐。削球型打法的球员,在左右移动时运用比较少,但在前后移动时采用的比较多,特别是在接短球和削突击球时,交叉步更为有效。以上,我把五种基本步伐的动作要领和应用都讲完了,但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还要说明,那就是每个球员要达到五种步伐的规范化,能够灵活的在实战中运用,还必须做到以下两个要求(八个提高)。

一是智能要高(当然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训炼这里要求的是后天的因素)其一提高预测能力;其二提高大脑的判断能力其三提高意识的反应能力;其四提高果断处理能力。二是体能要好(当然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锻炼,这里要求的是"后天"的因素):其一提高下肢肌肉的力量;其二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其三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其四提高身体的爆发性。

7. 乒球训练:如何练好乒乓球步法

步法是指乒乓球运动员为选择合适的击球位置所采用的步法移动方法。乒乓球运动技术包括手法和步法,两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步法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它是一名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的重要技术因素,是及时准确地使用与衔接各项技术动作的枢纽,也是执行各项战术的有力保证。所以,从初学乒乓球技术开始,就应该重视步法的训练。
步法的基本要求:
1.在合适的时间,跑到合适的位置,以便在该技术所要求的最佳击球时间,最适宜的击球点位置击球;
2.不妨碍下次击球。踉踉跄跄,虽然跑过去接到了球,但是失去了重心,势必会影响下一次的还击。
3.步法移动过程尽量保持身体重心的平稳。
在练习步法的时候,必须掌握好以下几点:
1.准备姿势好,有利于步法的快速移动。当然这里包括上一板球的还原动作要快。所以,要养成每打一板球就要迅速还原的习惯。
2.判断和反应快。步法的快速移动是为打好下一板球打好基础,如果没有准确和及时的判断和反应,也就谈不上有好的步法。
3.两脚蹬地要有力。蹬地的力量大,身体移动的速度就快。
4.重心交换与腰的灵活性。重心交换是步法的灵魂这话一点不假。在中心交换中,腰的灵活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步法移动的正确性。步法移动的方法正确,就可以最经济的达到移步选位击球的目的。
基本步法介绍:
1.单步:一脚为轴,另一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重心随之跟上。单步具有移步简单、灵活、重心平稳的特点,一般用于离身体不远的小范围移动,如接近网短球等。
2.跨步:一脚蹬地,另一个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多用于进攻型选手左右移动击球。为了防止跨步后失去重心,蹬地脚应随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
3.并步:一脚先向另一只脚移(或叫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只脚在并步脚落地后即向同方向移动。其特点是身体不腾空,重心起伏小,很稳定。一般为进攻型选手或削球选手在左右移动时运用。
4.跳步:以来球同方向脚蹬地为主,双足有瞬间的腾空,离来球较远的脚先落地,另一只脚跟着离地。其特点是移动范围比跨步大,利于发力进攻。攻球选手在左右移动时常用。
5.交叉步:近来球方向的脚尖先由向前转向移动方向,并略移半步或原地调动一下重心;远来球方向的脚在向来球方向跨一大步,在身体前(侧)瞬间呈交叉状态。身体随之向来球方向移动,另一只脚再跟上一步,身体重心随手臂挥动方向略转。在远来球方向脚跨出的一步将落地时进行击球,另一只脚移动时击球已完成。此步法移动范围大,侧身攻后扑打右方空档,或再从右大角回到反手攻球时常用。削球选手在前后移动时也经常使用。
6.小碎步:较高频率的小垫步,主要适用于步法的调节,在步法移动到一定的位置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击球点,就要通过小碎步来调整,争取更好的击球点。小碎步是步法中尤为重要的步法,也是衡量一个人步法跑的是否合理、协调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上介绍了乒乓球的几种基本步法。

8. 乒乓球如何练脚步

这个问题很大,也很难。我找了一些资料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先说说我的个人意见。步法刚开始学习时,要从多球练起。比如正手两点攻球,反手两点推挡,熟练了以后可以推挡侧身,或者推挡侧身扑正手。要想步法练好
一定要专项训练,最好打多球,没有条件的话也要找个高手给你喂球。点要喂正一点(很重要)
上面说的只是最基本的步法。如挑球等其他请参考下面文章
业余打球可能经常会比赛。在比赛中,不要太计较得失,要时刻想着自己的步法有没有到位,注意调整。
祝你球越打越好!

步法入门与衔接初步[原创]
我们常说的步法好,是说高手对付各种来球,总能及时到位,准确回击。但是,人力有时而尽,步法再好,也不可能球打到哪儿都能接到。所谓的步法,是为了让你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位置,作出恰当的回击,而不是球打到哪儿,人就跟到哪儿。从这个意义上说,步法总是和技术衔接联系在一起的。光说步法而没有技术衔接,就成了无的放矢。本篇斗胆,从步法入手,说些自己的体会。假定双方都是右手执拍,我方横板双反。如果还不大清楚,请自己找klh实战录像。底下的大部分都是以孔令辉的技术为原型。

1.发球后,重心要立即还原。在球出手的瞬间,必须借助后腿蹬地转身或者重心下降的力量迅速还原。只有
这样,发球后出现的机会才能够迅速抓住。如果等到球到了对方球台重心才开始还原,碰到对手摆短挑打
就来不及反应了。业余球迷,发球后重心往往还原不够快,是一大弊病.
2.接发球的站位很有讲究,仔细看看wh,klh的站位。要能够快步上前侧身挑,还要能够快速接正手近网。
要在对方球出手的瞬间判断出线路,迅速上前。等到球过来了才上步,就慢了。
3.加力压反手斜线大角后侧身。如果你给的球到对方角度大,而且速度较快,那么对方想要强行变线,很容
易遭到正手弧圈杀伤。加力压斜线后,对手往往也会盲目招架.所以这个时候,通常只需要到斜对角等对方的
回球即可,不必准备两角的回球。当然,对方是高手,打得多了也会退台侧身变线(老瓦).退台后,才来得
及侧身变线.
4.防守前冲弧圈的步法。这也是弧圈打法最关键的步法之一,我自己常用,也非常好用。分为几种情况:
a)来球力量不大,我方站在原地即可快带反拉的;
b)来球力量中等,我方退半步,加力扑杀或者减力防一板落点。
c)来球力量大,速度快,无论正反手,我方一定要迅速退台。这里退台有几个好处:退台后,来球的速度
旋转均略有下降;退台后,我方的回球线路较长,不易失误,也能争取到较多的反应时间;触球瞬间,
后退的重心,有利于缓冲部分来球的冲力。
i.对手冲正手,孔令辉常常采用跳步来反拉反带:判断来球,迅速向右方略后跳步。由于前冲弧圈的
弧线较低,所以要降低身体重心来盖住来球,klh在防这板球时,身体常常有短暂的腾空时间,在空
中封回来球。防回直线和防回斜线的重心转换也不同。正手回斜线的话,重心要有左转,或者直接通
过左脚的蹬地后退来实现。注意摩擦球的侧部,可以增加准确性。
ii.对方冲反手,klh也经常通过左脚的等地后退来防守弧圈。
5.劈长后,准备反撕或防一板后相持上旋。劈斜线到对方反手大角,然后准备侧身(klh vs slg)。因为对方如
果是反手拉起,一般都是斜线;直线发力难,而且角度小,容易被反拉。关键是,这板劈长要低要快,不能让
对方发大力。
6.(klh VS ml)挑反手大角,ml侧身只能直线,klh封回斜线。(ml发不出力量,勉强冲斜线,情况更糟。)
7.如果给下旋球到对方反手斜外方,回球不高,那么他强行侧身,因为无法借力,冲的多半是都是直线。所
以,我方直接在正手位等着就可以了。这个球单面拉高手常常强行侧身(ml以前常这么干,被klh防得很死)。
回球步法参见防守前冲弧圈的步法。我方回球只要注意借力回到对手的正手空档,回球弧线不高即可,对方
只能望球兴叹。(但是,如果对方早早作了侧身准备,那么他侧身时的落点选择范围就非常大了,很难防守。)
8.对反手斜底线下旋球,想要正手冲起来,那么直线更容易些,冲斜线难;如果吊起来,则是斜线容易一些,
而直线难。所以,47届时,slg发转不转到wlq反手,wlq则拉高吊到slg反手,slg等在那里,侧身反冲直
线,异常毒辣。
9.对方侧身拉起加转到klh反手,klh连续压反手。对方因为侧身,正手位空档较大,所以拉球后要还原重心,
随时准备扑正手。因此,klh继续快压反手,角度比原来的点再偏左一些,就可以憋住对方的重心,使其欲
罢不能,却又无法发力,最后对方失去重心而丢分。
10.横板对传统直板常用招式:反手发球到对方右半台,对方摆短,我方则趁机劈长到他反手大角,然后形成
相持。由于对方的重心被锁在球台中央,无法侧身,最后形成横板反手对直板推挡的局面。Klh常用这招,
ml,柳成敏被折磨得只能吐血。
11.劈长到直板正手,对方拉起,我则防回对方反手,形成相持。对方重心被锁在球台中间.这也是对直板的
常用招式。

网友境界的补充:
第一点,发球方法不同还原动作也不禁相同,技战术搭配不同还原方法也不同.发球技术特点不同还原方法也不同.全国专业少年赛时,马林发完球直接侧身,我想晃劈都劈不出来,乖乖的给人家冲.香港的张玉在国家队集训时,我俩一组,专业少年进十六时,我第三局20比11领先被翻盘,五个发球连偷我直线一个都没反应.他发球后前脚蹬地后就退出去准备反拉了.但是我根本就做不出动作了,越接越紧,自己都不相信.所以说还原动作要根据下一球走.
第二点,接发球站位,要根据对手情况再决定.主要是对方的发球战术特点.一般没有需要特殊注意的就按照自己的接发球站位特点走,战位靠后一点对方抛求后提起重心准备移动.我界张玉发球就是因为前两局接短球接多了,关键时候想要上手解决战斗战位靠前了.一生难忘,那次有翻版的,就是站位问题.原来辽宁队教练万亮现在锦州市主教练,也被张玉翻盘.所以说站位问题要灵活,对手发球较灵就退点,不能被偷.发球以短为主也要后一点,对手一抛球重心提起来准备向前上.右手遇左手站位偏中路一点.

还有压斜线的问题.也要根据情况.水平差不多的有时跟喷不管用你一厕身这边就穿越你了,不管别人,我水平有限,你压我后就厕身而且角度很大,我肯定后退一步拿反手穿你直线,而且基本不会掉.这要根据对方站位的.再说厕身的作用是不是那么绝对??????去年镇江锦标赛,团体四进二,辽宁对汕头,我弟对刘国正,相持求阶段基本上再用反手爆敲刘国正的正手,基本上就是对死,没戏刘国正.最后二比三败了,但是也是去年锦标赛最精彩的比赛.我们都在给小斌加油.可以说经常厕身后给自己带来了机会也大来了麻烦,要看你有没有专业的脚步.我二十六回队练二十分钟都受不了.正常人很难练就专业步伐的.用技术祢补我认为是上策.
还有劈长后不能马上退台相持的,你劈的好对方肯定加转起来.这一步退远了,高吊根本捂不住,球一下落还反拉不着,劈长后的衔接技术是,准备反撕或防一板后相持上旋.
还有,无论在哪里出台都会被收的.三角出台最危险,除非对方位子不好.
最后我个人的一点原则,能控制就不要耍,一定要控制.控制不了就有战术的搏了.

9. 乒乓球中的步伐要怎么练

常用的有:跨步、跳步和交叉步等
1、跨步:以右手持拍为例,反手站位,击打离专身体不远的球时,常用跨步属。其要点是:左脚蹬地,右脚向来球方向跨出一步,顺势击球,身体重心随即落到右脚,攻球时可落脚、击球同时进行,击球后迅速复原。常用于:左推右攻或者回摆近网短球
2、跳步(并步): 一脚先向另一脚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脚在并步脚落地后随即向来球方向移动一步。运用于:①快攻选手在左右移动中攻或拉球;②削球选手正反手削球;③并步侧身攻,多用于拉削球,右脚先向左脚后并一步,以便转体,随之左脚向侧跨一步。。
3、交叉步:在击打远离身体的球时常用,靠近来球方向的脚先做一小垫步并用力蹬地起动,身体向来球方向转动,远离来球的脚越过近来球方向的脚跨一大步,两脚在身前形成交叉。远离来球的脚在将落地时击球,同时上体顺势面向球台,近来球方向的脚随之落在另一只脚的侧后方。击球时能充分发挥转体的加速力量,一般用于侧身攻拉后转扑正手或者从正手右大角变反手击球。
此外还有调整用的 小碎步。单纯练步法,没有用,关键是步法和手法配合的协调性。
建议你看赵霞或者唐建军的乒乓球教学视频,一看就清楚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0. 如何才能练好乒乓球的步法啊

多看比赛,多参加比赛,有条件的拜师也行。
给你一个忠告:在日常生活中,走路时想象是在乒乓球比赛就行
步法是指乒乓球运动员为选择合适的击球位置所采用的步法移动方法。乒乓球运动技术包括手法和步法,两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步法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它是一名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的重要技术因素,是及时准确地使用与衔接各项技术动作的枢纽,也是执行各项战术的有力保证。所以,从初学乒乓球技术开始,就应该重视步法的训练。
步法的基本要求
1.在合适的时间,跑到合适的位置,以便在该技术所要求的最佳击球时间,最适宜的击球点位置击球;
2.不妨碍下次击球。踉踉跄跄,虽然跑过去接到了球,但是失去了重心,势必会影响下一次的还击。
3.步法移动过程尽量保持身体重心的平稳。
在练习步法的时候,必须掌握好以下几点:
1.准备姿势好,有利于步法的快速移动。当然这里包括上一板球的还原动作要快。所以,要养成每打一板球就要迅速还原的习惯。
2.判断和反应快。步法的快速移动是为打好下一板球打好基础,如果没有准确和及时的判断和反应,也就谈不上有好的步法。
3.两脚蹬地要有力。蹬地的力量大,身体移动的速度就快。
4.重心交换与腰的灵活性。“重心交换是步法的灵魂”这话一点不假。在中心交换中,腰的灵活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步法移动的正确性。步法移动的方法正确,就可以最经济的达到移步选位击球的目的。
基本步法介绍:
1.单步:一脚为轴,另一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重心随之跟上。单步具有移步简单、灵活、重心平稳的特点,一般用于离身体不远的小范围移动,如接近网短球等。
2.跨步:一脚蹬地,另一个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多用于进攻型选手左右移动击球。为了防止跨步后失去重心,蹬地脚应随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
3.并步:一脚先向另一只脚移(或叫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只脚在并步脚落地后即向同方向移动。其特点是身体不腾空,重心起伏小,很稳定。一般为进攻型选手或削球选手在左右移动时运用。
4.跳步:以来球同方向脚蹬地为主,双足有瞬间的腾空,离来球较远的脚先落地,另一只脚跟着离地。其特点是移动范围比跨步大,利于发力进攻。攻球选手在左右移动时常用。
5.交叉步:近来球方向的脚尖先由向前转向移动方向,并略移半步或原地调动一下重心;远来球方向的脚在向来球方向跨一大步,在身体前(侧)瞬间呈交叉状态。身体随之向来球方向移动,另一只脚再跟上一步,身体重心随手臂挥动方向略转。在远来球方向脚跨出的一步将落地时进行击球,另一只脚移动时击球已完成。此步法移动范围大,侧身攻后扑打右方空档,或再从右大角回到反手攻球时常用。削球选手在前后移动时也经常使用。
6.小碎步:较高频率的小垫步,主要适用于步法的调节,在步法移动到一定的位置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击球点,就要通过小碎步来调整,争取更好的击球点。小碎步是步法中尤为重要的步法,也是衡量一个人步法跑的是否合理、协调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上介绍了乒乓球的几种基本步法。但是在实践中大多是各种步法组合运用,只有熟练掌握各种步法,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还要根据自己的打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