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运动的名词解释
❶ 名词解释 排球战术
排球战术是指队员在比赛中,根据排球的规则要求和排球运动规律,以及双方当时的情况 ,合理运用技术所采用的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个人和集体配合行动。 全面,准确,熟练和实用的技术是组织战术的基础,而合理的运用战术又能更加充分的发挥技术的威力。
分类
排球战术可分为个人战术和集体战术两大类。集体战术又进一步分为接发球及其进攻(简称一攻)、接扣球及其进攻(防反)、接拦回球及进攻(保攻)、接传、接传、垫球及其进攻(推攻)四个战术系统。
进攻战术是指在接对方发过来、扣过来、拦过来和传、垫过来的球后,全队所采取的有目的、有组织的配合进攻行动。进攻战术又可分为进攻阵形和进攻打法两方面。
排球的防守战术是组织进攻或反攻或反攻战术的基础,没有严密的防守,进攻就无从组织。而一切防守战术都应从积极为进攻和反攻创造条件的角度进行设计和考虑。
在排球比赛中,攻与防是密切联系、相互转换、连续进行的。这不仅在于排球技术本身具有攻与防的双重含义,还由于全攻全守、攻防兼备是当前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正在进攻的一方,必须同时注意防守;处于防守的一方,必须随时准备反叛攻。在进攻与防守的转换中,如果准备不充分,动作不边结贯,一味进攻,都可能贻误战机,招致失败。因而,在进攻的时候准备防守,在防守的时候想到进攻,才能有备无患,立于主动。同时,因阵容部署上也要有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❷ 大学体育排球名词解释 1.排球技术
排球技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采用的各种合理的击球动作和配合动作的总称。它是排球运动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一种是有球技术,包括传球、垫球、扣球、发球和拦网;另一种是无球技术,包括准备姿势、移动、起跳及各种掩护动作等。排球技术主要由步法和手法组成,同时与视野活动、躯干活动和意识活动相配合融合为一体。每项排球技术都是由击球前动作、击球动作和击球后动作组成。从广义上讲,除了身体某一部位击球时的动作外,都称为配合动作;但从狭义上讲,只把准备姿势、移动等称作配合动作,而把击球动作前后较连续的动作也称之为有球技术,如扣球技术中的助跑、起跳等。这就是排球的技术。
一、技术特点
第一,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时间短促;第二,各种技术动作都是球在空中飞行时完成;第三,大多技术具有攻防两重性,如拦网,传球,垫球;第四,身体各部位都能触球。
二、运动特点
1、广泛的群众性:排球场地设备简单,比赛规则容易掌握。既可在球场上比赛和训练,亦可以在一般空地上活动,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训练程度的人。 2、技术的全面性:规则规定,每个队员都要进行位置轮转,既要到前排扣球与拦网,又要轮到后排防守与接应。要求每个队员都要进行队员必须全面地掌握各项技术,能在各个位置上比赛。 3、高度的技巧性:规则规定,比赛中球不能落地,不得持球、连击。击球时间的短暂,击球空间的多变,决定了排球的高度技巧性。 4、激烈的对抗性:排球比赛中,双方的攻防转换始终是在激烈的对抗中进行。高水平比赛中,对抗的焦点在网上的扣拦上。在一场比赛中,夺取一分往往需要经过六、七个回合的交锋。水平超高的比赛,对抗争夺也越激烈。 5、攻防技术的两重性:排球是多种技术都可以得分,也能失分的项目,这种情况在决胜局比赛中更加突出,所以说每项技术都具有攻防的两重性,因此,要求技术既要有攻击性,又要有准确性。 6、严密的集体性:排球比赛是集体比赛项目,除发球外,都是在集体配合中进行的。没有严密的集体配合,再好的个人技术也难以发挥,更无法发挥战术的作用。水平越高的队,集体配合就越严密。
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的符合规则规定的攻防动作的总称。排球比赛规律一般是按照发球→接发球进攻(简称一攻)→接扣球再进攻( 即防守反攻,简称防反)→接扣球再进攻→直至死球的顺序进行的。接发球进攻一般由垫球、传球和扣球(或吊球) 3项技术衔接而成;而防守反攻一般由拦网、防守(或保护)、传球和反攻扣球 4项技术衔接而成。发球与接发球是排球比赛中争夺的第 1个回合,也是进行比赛的基础。随着技术的发展,训练程度的提高,以及规则的改变,现代排球比赛中,网上扣球、拦网已成为各强队争夺的焦点。而扣、拦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其他基本技术的提高。 排球技术
发球
是一项先发制人的进攻技术。攻击性发球可以直接得分,也可以破坏对方的一传与进攻,动摇其士气,为本队拦网和防守造成有利条件。发球一旦失误就失去发球权和得分机会。 排球技术
在训练中,如果发球技术好,也可能带动接发球技术的提高。20世纪50年代中国主要采用各种旋转性发球和大力发球。60年代,中国和日本使用发飘球。这种球飘晃飞行,使上手传球接发球极易失误。中国有些运动员发飘球技术具有独到之处。目前国际上普遍重视发展多样性和攻击性发球,各强队常用的发球技术主要有:上手、勾手发飘球和远距离发飘球,还有勾手大力发球和发高吊球等(图1)。 排球技术
接发球垫球(一传) 是组织进攻战术的基础技术,也是夺回发球权的重要技术环节。要求准确地、平稳地把球接送给二传队员或扣手(即一传到位),尽量减少失误,以便组成有力的进攻战术。国际上接发球在50年代主要是用双手上手传球。1961年以后,发飘球逐渐盛行,为了提高接发球的稳定性,日本、中国和国际上其他一些强队都相继将一传改为双手下手垫球(图2)。
传球(二传)
是接应一传或防守后,把球传给扣手进攻的技术。 排球技术
80年代对传球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把球稳准地托起,而且要能迷惑对方,避开拉网,组成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以达到助攻的目的。在现代排球比赛中,二传队员往往起着由防转化到攻的桥梁与核心作用,需要有特殊的技巧。中国一贯重视二传手的特殊训练,特别是从1976年以来,各强队普遍着手培养身材较高、 头脑冷静、 排球技术
战术意识强、能拦能扣、传球技术熟练的二传手。国家男子排球队优秀二传手沈富麟,擅长隐蔽传球,与同伴配合非常密切,能机智灵活地选择突破口,组成各种快变战术。国家女子排球队队长孙晋芳能根据扣球手的特点传球,跳起传球的掩护性强,而且左手扣球具有较强的攻击力,是一名能传善扣的二传手。此外还有各种调整传球、跳起晃传、向侧传球以及各种假动作传球等,都是使中国排球战术更加灵活多变的传球技能(图3)。 排球技术
扣球
是战术配合的最后一击,是进攻中最积极有效的技术,也是得分与获得发球权的重要手段,它是衡量一个队进攻实力的要素之一。一个队扣球技术水平越高,越能为提高拦网及防扣球技术提供有利条件。扣球的攻击威力主要表现在高度、速度、力量、变化和突然性上。据测验,一个优秀运动员的一记重扣,球速可达每秒28米左右。有威力的扣球往往是在球路的变化和与轻打软吊相结合中突破拦网的。优秀的扣球手应该既能强攻,又会快攻,还要有自己的特点。强攻扣球是扣球的基础,它一般包括近网高球强攻(平网扣球)和调整强攻(斜网扣球)。快球和快速进攻是现今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无论是奥运会排球赛、世界杯排球赛或世界排球锦标赛,几乎所有的强队都越来越多地运用了快球。有些以高打为主的队也吸收了快速的打法。中国排球运动历来是以快著称的。在1950年世界学生第 2次代表大会的体育比赛中(中国第1次参加6人制排球比赛)和1956年第 1次参加在巴黎举行的世界排球锦标赛中, 排球技术
中国队都使用了传统的“快球”。此后,各国也逐渐运用了此种打法。1965~1966年中日男排互访比赛与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中,中国国家队与北京队运动员创造性地运用了 4号位平拉开扣快球。后来日本队又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当前的短平快球。为了突破拦网,中国运动员在大力提高弹跳力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冲飞扣球(分前飞和背飞),即起跳后在腾跃过排球技术
程中选择适宜突破口击球(图4、图5)和拉3、拉4扣球(由短平快球发展而成,是将击球点从3号位或4号位队员的右侧错位拉到左侧进行扣球)、时间差、空间差及位置差等新技术。中国男子排球队优秀扣球手汪嘉伟的冲飞扣球,在许多重大比赛中命中率往往高达70%以上,1979和1981年两次被选为亚洲最佳男子排球运动员。当前,在国内外强队的比赛中, 排球技术
男队强攻与快攻约各占一半。女队则强攻多于快攻。中国队素以快攻见长,现在正重视提高强攻,使强攻与快攻有机地结合。对优秀扣球手的培养,也是既重视其个人的特长,又要使其掌握强攻与快攻的技术。如国家女子排球队郎平,既是优秀的重扣球手,快攻技术也很熟练。
拦网
是在网上拦击对方来球。它是防守反击的第一线,又是强有力的得分手段。拦网有单人拦网、2人或3人的集体拦网 (图6)。50年代,规则不允许手过网,大都采用后仰式拦网,那是单纯防御性拦网,只要求将球拦起来,以便组织反攻。1965年以后,规则改为拦网手可以过网,使拦网成为攻击性技术,因此拦网在整个比赛中越来越显得重要。中国在采用了“盖帽式”拦网新技术后,也大大提高了拦网的攻击性。70年代随着扣球技术的不断创新,各国拦网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不仅队员的身高、臂长、 原地弹跳和连续弹跳的能力有所增长,而且单人拦网能力、手形变化以及对付快攻战术的拦网技术都有很大提高。还出现了重叠(梯次)拦网。拦网时力争拦死,其次才是把球拦起以便反击。
防守(救球)
是防守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攻的基础。一场比赛除了最多有 1/3左右的扣球可能拦住以外,还有 2/3的扣球需要救球。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防守就没有反攻,因此后排防守已引起各国强队的重视。60年代,日本教练员大松博文带领的贝冢女子排球队就是以防守和勾手飘球轰动国际排坛,并以绝对优势夺得1962年世界排球锦标赛冠军和1964年奥运会排球比赛冠军的。中国排球队,尤其是女队,近几年防守技术有明显进步。女排队员张蓉芳被评为不来梅国际排球邀请赛中最佳女排防守队员。实践证明,只有在接发球进攻稳定的基础上,使防守反攻也具有高水平的队,才可能进入世界排坛先进行列。防守技术以垫球为主,根据不同来球选择不同方法,如遇低球可视情况选用正面、侧面、 跨步、 滚翻等各种低姿势的垫球或鱼跃救球(图7、图8),如遇高而急的球可用上手挡球。只有防起更多的好球,才能更好地组织反攻;而掌握多种多样的防守技术和不断加强防守战术意识,特别是顽强的战斗意志,则是防守成功的先决条件。
保护
是排球比赛中各项技术之间的一项串联衔接性技术,它虽然没有定型的动作,主要靠反应、脚步和实战经验,然而却是排球比赛中很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良好的保护技术,往往使比赛中断而失分。保护有进攻中的保护(如扣球时本队不扣球队员要转向其进攻区,以保护被拦回的球)和防守中的保护(如拦网者后面的保护)以及防守起球后的保护。同时扣球和拦网队员都应随时做好自我保护的准备(图9)。
无球技术
是指实际比赛中许多没有接触到球的技术动作。它是随着排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发展起来的。无球技术在排球比赛中大量出现,它在战术组成中,对助攻、策应、掩护、保护等都十分重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动作要求及时、准确和真实。
准备姿势和脚步移动
这是各项基本技术的前奏。准备姿势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脚步移动的及时与准确性;而脚步移动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完成技术动作的质量。据统计,在防守中因移动慢而使球落地的约占防守失误总数的50%以上。
❸ 排球方面 名词解释:强攻
强攻;是凭队员的身材高度优势,利用扣球的力量和技巧,一个人强攻来突破对方防御的战术变化。
❹ 名词解释 排球意识指什么
排球意识是运动根据场上情况
,通过感觉、观察、思维、判断支配自己采取回合理行动的心理过程的总答和
;它包括判断的准确性、反应的敏捷性、行动的预见性、动作的隐蔽性、运动感知的精确性、技术的目的性、战术的实效性、配合的整体性等要素
;它有原始意识、技术意识、战术意识、比赛意识四个层次
;比赛、观察能力训练、战术知识水平和战术训练是排球意识的主要影响因素
;分析了提高排球意识的几个途径
❺ 名词解释 排球技术
排球技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采用的各种合理的击球动作和配合动作的总称。它是排球运动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排球技术分类
一种是有球技术,包括传球、垫球、扣球、发球和拦网;另一种是无球技术,包括准备姿势、移动、起跳及各种掩护动作等。排球技术主要由步法和手法组成,同时与视野活动、躯干活动和意识活动相配合融合为一体。每项排球技术都是由击球前动作、击球动作和击球后动作组成。从广义上讲,除了身体某一部位击球时的动作外,都称为配合动作;但从狭义上讲,只把准备姿势、移动等称作配合动作,而把击球动作前后较连续的动作也称之为有球技术,如扣球技术中的助跑、起跳等。这就是排球的技术。
排球技术特点
一、技术特点
第一,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时间短促;第二,各种技术动作都是球在空中飞行时完成;第三,大多技术具有攻防两重性,如拦网,传球,垫球;第四,身体各部位都能触球。
二、运动特点
1、广泛的群众性:排球场地设备简单,比赛规则容易掌握。既可在球场上比赛和训练,亦可以在一般空地上活动,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训练程度的人。 2、技术的全面性:规则规定,每个队员都要进行位置轮转,既要到前排扣球与拦网,又要轮到后排防守与接应。要求每个队员都要进行队员必须全面地掌握各项技术,能在各个位置上比赛。 3、高度的技巧性:规则规定,比赛中球不能落地,不得持球、连击。击球时间的短暂,击球空间的多变,决定了排球的高度技巧性。 4、激烈的对抗性:排球比赛中,双方的攻防转换始终是在激烈的对抗中进行。高水平比赛中,对抗的焦点在网上的扣拦上。在一场比赛中,夺取一分往往需要经过六、七个回合的交锋。水平超高的比赛,对抗争夺也越激烈。 5、攻防技术的两重性:排球是多种技术都可以得分,也能失分的项目,这种情况在决胜局比赛中更加突出,所以说每项技术都具有攻防的两重性,因此,要求技术既要有攻击性,又要有准确性。 6、严密的集体性:排球比赛是集体比赛项目,除发球外,都是在集体配合中进行的。没有严密的集体配合,再好的个人技术也难以发挥,更无法发挥战术的作用。水平越高的队,集体配合就越严密。
❻ 名词解释排球比赛
排球比赛是由两队球员在一以球网分隔的比赛场地上进行的一种团队竞技。有不同比赛方式,适应特定状况提供人们不同比赛。
❼ 关于排球的一些名词解释 传球、拦网。求解!级!!!!
1、传球是排球运动技术名词。基本技术之一。是组织战术的基础。九人制内排球称为“托容球”。六人制排球称为“二传”。
当代排球运动发展趋于技术全面,快速多变,战术多样,它的作用就更为突出。种类很多,主要有正面传球、侧传、背传、跳传、晃传等。
2、排球运动技术名词。基本技术之一。指队员在球网上空拦阻对方击来的球。是防守反击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主要得分的手段。因此它是积极主动并具有攻击性的防守。
动作由准备姿势、移动、起跳、空中拦击和落地等相互衔接的五个部分组成。拦网时,应有良好的判断力,准确选择拦网地点、时间和空间。
(7)排球运动的名词解释扩展阅读:
排球的传球的目的:
排球的传球是排球运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技术。传球是由准备姿势、迎球、击球、手型、用力5个动作部分组成。其中较难掌握的是触球时的手型。
因为触球时手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手控制球的能力和传球的准确性,对初学者来说掌握了正确手型才能保证正确击球点和较好的运用手指,手腕的弹力。传球可分为正面传球、背传球、侧传球、跳传球等。正面传球是最基本的传球方法。因此传球技术学习必须从正面传球开始。
❽ 有关排球的一些名词解释,急需,在线等待,谢谢
扣球击球点 应在起跳最高点和手臂甩直的最高点前上方。手臂与躯干的夹角约为164度;扣球击球部位,五指微张 以掌心为主,全掌饱满球 在手臂伸直的最高点的前上方击球的后中部,同时主动用力屈腕屈指向前推压。 排球战术 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根据排球竞赛规则和排球运动的规律、比赛双方的具体情况和临场变化,合理运用个人技术及集体配合所采取的有意识、有组织的行动。阵容配备 是参赛队根据比赛的任务、本队战术组织的特点及队员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合理安排出场队员及位置分工,充分的调配力量,科学的组合人员的筹划过程
❾ 排球运动中“发球”的名词解释
发球:发球是排球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排球比赛中一项重要的进攻版技术;是1号位队员在发球区内自权己抛球后,用一只手将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区的一种击球方法。是发球队员在发球区自己抛球后,用一只手将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区的一种击球方法。
摘自《大学排球课本》专业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