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薄胶皮
1. 乒乓球中,厚胶与薄胶相比都有那些优点
其实来乒乓球的胶皮没有厚胶和薄自胶的说法,乒乓球的胶皮总的来说有长胶,短胶,正胶,反胶和生胶等,各自有各自的特点,至于胶皮的厚度,当然是越厚越好,旋转越强,但是厚度过大肯定是不可行的,首先它的灵敏度就降低了.还有最重要的
原因是国际比赛中对乒乓球拍的胶皮厚度有规定,不能超过多少毫米.具体数字我记不得清了.
2. 乒乓胶皮 特厚与厚与中与薄性能有什么区别
1、手感不同
胶皮的厚薄会有不同的手感。越厚的胶皮手感越沉闷,击球不容易产生击穿感。反之则比较不容易有穿击感,球员会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胶皮厚度,硬度。
2、弹性不同
胶皮是覆盖在底板外面的一层橡胶,不同种类的胶皮有不同的性能,适合不同的打法。总的来说,胶皮分为颗粒胶和反贴胶两大类,颗粒胶又分为正胶、生胶和长胶;反贴胶分为反胶和防弧胶。
一般来说,越厚的胶皮要吃球深一点,弹性更大一点,适用于力量型选手;越薄的胶皮容易打透板一点,更适合喜欢快攻打击,出球速度快一点。
3、拉球旋转强度不同
同一款套胶不同厚度海绵胶皮拍对拉球旋转有明显影响。再规矩允许的条件下,海绵越厚,拉球旋转越强;海绵越薄,拉球旋转越弱。
4、摩擦能力不同。
海绵是贴在底板和胶皮之间的一层发泡橡胶,海绵的性能参数主要有厚度、硬度和弹性等。其主要作用是增加吃球时间,增加球拍的弹性和摩擦球的能力。
(2)乒乓球薄胶皮扩展阅读
胶皮有正胶、反胶、长胶之分,它的选择与打法是密不可分的。“正胶颗粒朝外,颗粒高度与直径比不超过1比1,它击球较稳且速度快,也能造成一定的旋转,而不易吃转儿,适合近台快攻型的打法。
反胶颗粒朝内,光面朝外,粘性较大,摩擦大,容易造成较强的旋转,适合打弧圈和削球的选手,也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种胶皮。
长胶也是颗粒朝外,不过它的颗粒较长而且柔软,旋转变化怪异,一般依靠来球决定回球的旋转强度,并产生相反旋转,使对手很难适应,使用者要有全面的技术且打法多变。
胶皮的质地大体可以概括为脆性、韧性,胶面较脆的套胶出球干脆,声音响亮较适合快攻打法,胶面韧性较好的套胶较吃球且弹性很好,尝试涩性套胶的球友们建议选用胶面较脆的套胶,胶面韧性好的涩性套胶会给人一种虚弹的感觉。
颗粒直径大的反胶击球时的感觉较硬,而颗粒直径小的会使反胶击球感较柔和,颗粒较高的反胶可以提高反胶的弹力,而较矮的反胶可以使击球感变得更加稳定。颗粒密度大的反胶速度快,而密度小的比较持球。
3. 乒乓球,薄海绵、几乎失去粘性的薄胶皮,打过来的球下沉,如何应对
很明显,你技术再好拍子不行也是不行的,所以说个人建议换面胶皮就好,729什么的很便宜的,一面十几二十块钱,换好的话可以考虑天极,狂飙系列,五六十吧~望点赞,给分~~
4. 乒乓球胶皮厚度的选择
当然是板和胶皮二都都有..但如果我理解你问的问提.可能是光只胶皮吧...那是海绵决定的..但厚薄以来还有结构和材质也是有影响的.所以不同技术和厂家出的性能才会不一样.希望我说的能帮到你
5. 乒乓球的套胶使用厚的好还是用薄的好
乒乓球器材购买和使用中的几个误区
由于最近为自己和同事买了很多乒乓球器材,通过试打后,发现有一些初上道者容易产生的误区,现总结一下,以免大家不再因买到不合心的器材(因要粘胶、剪切,买回后很难退掉的,放在那儿看见又闹心)或因不注意方法使兵器受到损坏而不舒服:+ f4 A% `! t4 {, f7 s" B; U4 }7 N; h
6 v5 K2 O q+ \3 j' T2 I* v3 {1 l
1.认为芳基的板子一定是特吃球的。
* c6 J- E9 |5 C: o! ]# i8 x- M; O8 Y/ b, o! Q
实例:世奥德的飓风剑就是两芳基的底板,但上面有一个“加厚“字样的买回后试打发现并不是特吃球,而是一支快弧的好板,出手凶狠,声音清脆。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底板太厚所致。回过头来一想,其实从名字“飓风剑”就能体会到它的性能了,但当时是太迷信芳基一定吃球了。# f- I" i# T$ I9 L+ E
0 m U8 I5 J w8 q. `! u2 n2.两面弧圈的套胶并不一定是旋转最强的。
3 |6 n) j% j7 `& f8 s/ x* l- V5 z
% F. I5 m$ `$ B4 C实例:拍里奥CJ8000内能两面弧圈的套胶因为是涩性表面,对一般中国人的打法而言,中近台它倒不一定能拉出特别转的球来,仔细看厂家的介绍,这个系列家族中倒是近台快攻型的旋转最强,实际上两面弧圈套胶是适合欧洲人的打法,要用很大的力量在中远台对拉弧圈用的。( E8 \2 M& n/ D# f
8 {% y6 p3 x4 r: H' S4 Y3 M, W
3.认为套胶弹性好就一定有杀伤力。9 e0 w& f) q9 N- S8 ?
: H4 V3 d3 n4 k5 C) Q$ [- C
实例:AK47的海绵和胶皮就是又软又弹的,但实际使用中发现其在正手使用时容易透板,发大力时易下网,而且给对手的打击力并不是很大。仔细看《乒乓世界》上的介绍,它是一款反手专用胶,控制特别好,中等力时弹性好。而狂飚这种海绵发死的套胶反倒容易将力量都加到球上,这可能也就是85%的国手都用它的原因吧。
6 Q) } @( c7 |# ]8 n. E c; G9 l
4.经典的底板不一定都适合自己
0 e0 Q9 u2 s# b4 w+ d8 ]$ |/ t5 D2 H% U5 `; \1 f' }5 W2 e
一开始,在网上到处研究经典的板子,如2006、2004、W6,认为这些底板说好的人多,一定都很好用,其实还要结合自己的打法,如W6就不一定适合力量不是很大,反手推挡用的多的人,因为它太软了,要主动发力很好才行。2004也不一定适合想用来初学弧圈的人,它太弹了,拉出的球弧线太低平了,掌握不好不是下网就是出界,仔细研究它在厂家的说明里还是属于快弧型的,要想练拉弧圈就要用厂家标明为弧快的板子,如W6、三维的A2、斯蒂卡2000这些弧快板用来练习拉弧圈就很好,从弹击板的声音进行比较就能大致分辨出来各自的属性。2 b6 }$ I3 i4 V/ c
: ?9 x0 l. r9 H5.认为粘底板用的胶很稀,不会把器材粘住而致损坏
# t( p8 f* Z2 Y/ Y2 E) {
4 m5 e: |) M4 Q: z6 n实例:有一次在贴横板套胶时,不小心将两个套胶的刷胶面粘到一起了,开始认为此胶很稀,一拉就开了,结果两者粘的很紧,因用力太猛而造成一个套胶的海绵被撕坏而粘到另一个上,十分痛心。
$ D; G9 S% B( P: q) o7 n: p( N7 m$ `0 g2 ^
6.认为打完球后擦拍后贴保护膜时多留点水有利于密封,能防止胶面与空气接触而老化。4 p1 V$ I2 O$ V/ B/ I1 l" b
/ K6 H$ M# i# }/ \$ Q
实例:由于留水太多,造成胶面长期泡在水中而使胶面发花老化,失去粘性而不好用了。开始时确实给人一种揭下保护膜后,胶面粘性很好的表面现象,而使人忘记长期泡水的老化变质问题。
- T) ]' ^ j+ ~4 n6 v! G7 V4 [5 z
! u- Y% d9 S. e7.认为内能的一定就手感特好
: K& o/ [1 B ^9 W, y4 Y9 i- t B* m7 W; y' o6 A* v# T2 A) v3 |% u
其实一些低价位的内能套胶可能只是贴法应用了一些留预应力之类的技巧,海绵和胶皮没有本质性的改变,不象F1那样海绵很弹,可压缩的很薄。所以,低价位的内能可能还不如一些老牌经典非内能产品。
# }- P8 x8 _8 A% l$ s/ [, z" N0 ]0 l4 D+ x- N' ~8 \
以上,只是自己的一些浅薄体会和经验教训,都是初学者易犯的错误,仅供初上道者参考,可能有很多片面或错误之处,希望各位高手给予指正并不断补充,让各位球友的银子都花在有用的地方。
6. 乒乓球胶皮有几种有什么特征
如果会直版横打(拉)技术的话,建议采用反胶
一般细分为正胶(贴)\反胶\防弧\生胶\长胶
粗分为正贴\反贴\长胶
一、正贴海绵胶:以速度为主的球手会较多使用此类球拍,尤其是以中国式直板抉攻最有代表性。此类球拍发力打出的球会略带下旋,但在拉球及制造旋转方面不及反贴胶皮强。
二、反贴海绵胶:由於反贴胶皮本身带有较大的粘性,兼摩擦力强,容易制造旋转,故以弧圈型选手使用者较多;但也有部份使用反贴打快攻,主要是加强在发球、搓球方面的旋转质量。
三、长胶:在一般情况下,这种胶皮不易主动制造旋转,主要是依靠来球的不同旋转而产生相反旋转,使用者以打法多变的球手为主。他们通常会转换不同性能的胶皮来击球,以增加在旋转、速度方面的变化。
那么如何进行乒乓球底板与海绵胶皮的选择搭配
根据自己的技术需要来选择海绵、胶皮,并与适合自己特点的底板优化组合
,使自己的球拍能更得心应手,是每个球员和爱好者的愿望。
选择海绵、胶皮与选择底板一样,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技术打法。在乒乓球竞
技运动中,融速度与旋转为一体的快攻与弧圈进攻技术已成为当前的主流,这是
因为使用反胶海绵球拍击球不仅可以获得近台快攻所需节奏速度, 同样在大力击
球时可以获得较快的飞行速度,由于反胶磨擦系数高,在攻球时带有强烈上旋,
并带有明显的快速前冲,所以在近台乃至中运台的进攻,反胶海绵球拍都可较容
易获得更多的制胜因素,选择、搭配反胶海绵球拍时应根据个人不同的情况, 对
反胶表面的粘性特点,海绵的厚度与硬度、底板的厚度、重量与性能等进行综合
考虑。
以快攻、扣杀为主的进攻型运动员,为了保证其近台攻击的力度,一般均选
择重量略重(90g以上)、板体较厚(6.5mm以上)比较坚挺的七层底板。但是直板两
面进攻者,由于背面也要覆盖海绵胶皮,故选择底板的重量相对要轻些。如果是
考虑加强攻球的速度,通常选择表面粘性特点中等、颗粒较短的反胶;如果是注重
控制球可挑选厚度中等(1.8-2.Omm)硬度适中(40-44度)的海绵与之搭配。以弧圈
进攻、大力抽杀为主的进攻型运动员, 由于活动范围与动作幅度较大,为了保证
连续击球时的灵活快速与良好控制,通常选择重量较轻(90g以下),板体或薄(横
板)或厚(直扳)而弹性较好的五层底板。注重旋转,通常可选择表面粘性较好、颗
粒略长的反胶;注重速度,可挑选较厚 (2.1-2.2mm) 并且较硬(45-48度)的海绵
与之搭配。
攻、削结合打法的运动员,由于要求全面地掌握技术,既能攻又能防守,通
常选择重量较轻(90g以下),板面较大,吃球较深,但有一定弹性的底板。如果
是注重旋转变化,通常选择表面粘性较好、颗粒略长的反胶;为了保证其削球的良
好控制,经常挑选厚度适中(1.5-2.Omm)并且软、硬适中(40 度左右)的海绵与之
搭配。
许多削球运动员为了加强变化,球拍的一面使用反胶,另一面使用长胶、正
胶或生胶,这些颗粒向外的胶皮通常选择很薄的海绵(1.0mm以下)与之搭配。也
有的削球运动员一面使用反胶,另一面使用防弧胶皮(一种表面不粘、弹性很差
的反胶),为了进一步降低反弹性,一般选择厚度在1.5-2.Omm,性能特别柔软的
海绵。
许多近台快攻运动员使用正胶或生胶。由于正胶和生胶表面磨擦系数较低,
为了在快速进攻的同时保持对球的良好控制,运动员通常选择球感好、弹性适中
且板体较厚 (6.5mm 以上)的底板,搭配海绵需要略厚些(2.1-2.2mm)以提高速度
。要想提高控制能力,应选略薄一些的海绵(1.8-2.0m)。
现在市场上有许多不同品牌的海绵与胶皮,进口名牌产品固然精美,然而国
产的反胶中也不乏有许多物美价廉的精品。通常日本产的反胶表面涩而不粘,出
球速度较快,国产反胶表面就比较粘,有利制造旋转。选择反胶时首先应看它是
否经过国际乒联的批准,有无ITTF 的标志;其次应观察胶面的粘度和是否有杂质
。
国产海绵的质量稳定性与进口名牌产品仍有一定的差距,但许多厂家正在不
断研制、开发新产品,这种差距正在日趋缩短。在选择海绵时,除了在厚度与硬
度上予以考虑外,首先应观察其发泡是否均匀,厚度是否一致,表面是否平整,
然后把海绵放在硬的平面上用手指按压,好的海绵应感觉压下去柔和并有顶手指
的弹力;把海绵放在手上感觉它的重量和活性;然后攥成一团再突然放开,观察海
绵展开的速度和展开后海绵表面的皱痕,弹性好的海绵应该比重较轻,展开速度
较快,表面几乎看不到皱痕
根据自己的技术需要来选择海绵、胶皮,并与适合自己特点的底板优化组合
,使自己的球拍能更得心应手,是每个球员和爱好者的愿望。
选择海绵、胶皮与选择底板一样,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技术打法。在乒乓球竞
技运动中,融速度与旋转为一体的快攻与弧圈进攻技术已成为当前的主流,这是
因为使用反胶海绵球拍击球不仅可以获得近台快攻所需节奏速度, 同样在大力击
球时可以获得较快的飞行速度,由于反胶磨擦系数高,在攻球时带有强烈上旋,
并带有明显的快速前冲,所以在近台乃至中运台的进攻,反胶海绵球拍都可较容
易获得更多的制胜因素,选择、搭配反胶海绵球拍时应根据个人不同的情况, 对
反胶表面的粘性特点,海绵的厚度与硬度、底板的厚度、重量与性能等进行综合
考虑。
以快攻、扣杀为主的进攻型运动员,为了保证其近台攻击的力度,一般均选
择重量略重(90g以上)、板体较厚(6.5mm以上)比较坚挺的七层底板。但是直板两
面进攻者,由于背面也要覆盖海绵胶皮,故选择底板的重量相对要轻些。如果是
考虑加强攻球的速度,通常选择表面粘性特点中等、颗粒较短的反胶;如果是注重
控制球可挑选厚度中等(1.8-2.Omm)硬度适中(40-44度)的海绵与之搭配。以弧圈
进攻、大力抽杀为主的进攻型运动员, 由于活动范围与动作幅度较大,为了保证
连续击球时的灵活快速与良好控制,通常选择重量较轻(90g以下),板体或薄(横
板)或厚(直扳)而弹性较好的五层底板。注重旋转,通常可选择表面粘性较好、颗
粒略长的反胶;注重速度,可挑选较厚 (2.1-2.2mm) 并且较硬(45-48度)的海绵
与之搭配。
攻、削结合打法的运动员,由于要求全面地掌握技术,既能攻又能防守,通
常选择重量较轻(90g以下),板面较大,吃球较深,但有一定弹性的底板。如果
是注重旋转变化,通常选择表面粘性较好、颗粒略长的反胶;为了保证其削球的良
好控制,经常挑选厚度适中(1.5-2.Omm)并且软、硬适中(40 度左右)的海绵与之
搭配。
许多削球运动员为了加强变化,球拍的一面使用反胶,另一面使用长胶、正
胶或生胶,这些颗粒向外的胶皮通常选择很薄的海绵(1.0mm以下)与之搭配。也
有的削球运动员一面使用反胶,另一面使用防弧胶皮(一种表面不粘、弹性很差
的反胶),为了进一步降低反弹性,一般选择厚度在1.5-2.Omm,性能特别柔软的
海绵。
许多近台快攻运动员使用正胶或生胶。由于正胶和生胶表面磨擦系数较低,
为了在快速进攻的同时保持对球的良好控制,运动员通常选择球感好、弹性适中
且板体较厚 (6.5mm 以上)的底板,搭配海绵需要略厚些(2.1-2.2mm)以提高速度
。要想提高控制能力,应选略薄一些的海绵(1.8-2.0m)。
现在市场上有许多不同品牌的海绵与胶皮,进口名牌产品固然精美,然而国
产的反胶中也不乏有许多物美价廉的精品。通常日本产的反胶表面涩而不粘,出
球速度较快,国产反胶表面就比较粘,有利制造旋转。选择反胶时首先应看它是
否经过国际乒联的批准,有无ITTF 的标志;其次应观察胶面的粘度和是否有杂质
7. 乒乓球胶皮厚薄差异!
套胶中的厚度2.0或者2.2指的是套胶海绵的厚度而非胶皮。海绵的厚薄会有不同的手感。越厚的海绵手感越沉闷,击球不容易产生击穿感。球员会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海绵厚度,硬度。一般力量大的选手会选择稍厚点的海绵,这样能够更好地配合发力。海绵厚度只是一种技术参数,并不代表海绵的优劣。
8. 乒乓球拍各种胶皮的区别
●正胶
也叫短颗粒胶皮,特点是弹性好、速度快、击球稳、不吃转,适合近台快攻,尤其是左推右攻型打法,是直板快攻型选手最常用的胶皮类型之一,过去庄则栋、李富荣、江嘉良、谢赛克等一大批世界冠军都采用正胶海绵直拍。当今世界冠军刘国梁也是采用这种类型胶皮。如果你觉得自己手腕动作灵活,而大臂和腰腹力量不够,那最好正面选择以速度制胜的正胶球拍。
目前国际市场上还有一种介于短颗粒与长颗粒之间的一种中颗粒胶皮,有不旋攻击的奇特效果,对手攻来的强烈抽球或下旋球,这种胶皮压根儿就不怕,回过去都是不旋球,而且飘忽,让对手使不上劲。它被人称作“魔性胶皮”。
●反胶
其特点是击球旋转力强、击球稳定、易控制,适合弧圈型或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由于击球稳定,控制球好,因此也是初学者首选的类型。对于专业选手而言,又有多种不同性能的反胶海绵拍供选择,如胶皮粘性强、配套的海绵软而厚,因而有很好的“咬”球及“裹”球特性。反胶海绵胶皮是直、横拍选手目前最常用的胶皮,几乎100%的欧洲选手均采用此种胶皮,亚洲选手也有近80%选手使用。因为这种胶皮比较好地兼顾了速度与旋转的要求。
●生胶
生胶就是颗粒向上、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其特点是击球下沉,搓球旋转弱。由于生胶有减转的作用,因此特别容易控制球。目前一批横拍两面攻选手,为求得击球的变化,采用了正手反胶(拉弧圈)和反手生胶(快拨及摆短)的搭配方法。当今世界冠军王涛及著名选手陈静、耿丽娟等都采用反手生胶的打法,韩国及朝鲜女选手对这种搭配方法更是情有独钟。这种性能的胶皮可作为直拍反打反面贴胶的一种选择。
●长胶
这是一种胶粘细而长的胶皮覆盖在一薄海绵上面而胶皮海绵,是我国在六十年代发明的。当年张燮林用这种胶皮削出变幻莫测的球,被称为乒坛魔术师。这是因为这种胶皮球在拍面会产生反常的旋转现象,典型的变化是:对方搓来的下旋球,己方用长胶对搓时,将以上旋飞回;对方攻来的上旋球,己方用长胶推挡后以下旋飞回;用削球回击对方拉来的弧圈球时球会更旋,而回削一般拉球时回球则不旋。这些反常的变化常令对方失误或回出高球,对付不熟悉长胶性能的人打这种球常可轻易取胜。但用这种胶皮打球,不但对方失误多,己方也不易掌握,大大降低了乒乓球的观赏性和娱乐性。1998年5月,国际乒联在南非德班市召开理事会,以19票对18票,作出关于禁用使用长胶的决定,并对正胶作出高度与直径之比不得大于1:1的规定。少年运动员千万不要用长胶,一方面长胶难掌握,另一方面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错误的定型。中国乒协早已明文规定少年比赛一律不得使用长胶。
●防弧胶皮
专门对付弧圈球的还有一种叫“防弧胶皮”的反胶海绵胶皮,这种胶皮拍面无粘性,表面较光滑且轻微发涩,击出球运行牲速度较慢、弧线较短,着台后下沉飘忽,令对手难以按常规判断,对付弧圈球尤为奏效。如前述当年蔡振华反面贴的就是这种胶皮。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4371358.html
9. 乒乓球的胶皮厚度是多少
不同的打法选不同的胶皮。
以快攻、扣杀为主的进攻型运动员,为了保证其近台攻击的力度,一般均选择重量略重(90g以上)、板体较厚(6.5mm以上)比较坚挺的七层底板。但是直板两面进攻者,由于背面也要覆盖海绵胶皮,故选择底板的重量相对要轻些。如果是考虑加强攻球的速度,通常选择表面粘性特点中等、颗粒较短的反胶;如果是注重控制球可挑选厚度中等(1.8-2.Omm)硬度适中(40-44度)的海绵与之搭配。以弧圈进攻、大力抽杀为主的进攻型运动员,由于活动范围与动作幅度较大,为了保证连续击球时的灵活快速与良好控制,通常选择重量较轻(90g以下),板体或薄(横板)或厚(直扳)而弹性较好的五层底板。注重旋转,通常可选择表面粘性较好、颗粒略长的反胶;注重速度,可挑选较厚(2.1-2.2mm) 并且较硬(45-48度)的海绵与之搭配。
攻、削结合打法的运动员,由于要求全面地掌握技术,既能攻又能防守,通常选择重量较轻(90g以下),板面较大,吃球较深,但有一定弹性的底板。如果是注重旋转变化,通常选择表面粘性较好、颗粒略长的反胶;为了保证其削球的良好控制,经常挑选厚度适中(1.5-2.Omm)并且软、硬适中(40度左右)的海绵与之搭配。许多削球运动员为了加强变化,球拍的一面使用反胶,另一面使用长胶、正胶或生胶,这些颗粒向外的胶皮通常选择很薄的海绵(1.0mm以下)与之搭配。也有的削球运动员一面使用反胶,另一面使用防弧胶皮(一种表面不粘、弹性很差的反胶),为了进一步降低反弹性,一般选择厚度在1.5-2.Omm,性能特别柔软的海绵。
许多近台快攻运动员使用正胶或生胶。由于正胶和生胶表面磨擦系数较低,为了在快速进攻的同时保持对球的良好控制,运动员通常选择球感好、弹性适中且板体较厚(6.5mm 以上)的底板,搭配海绵需要略厚些(2.1-2.2mm)以提高速度。要想提高控制能力,应选略薄一些的海绵(1.8-2.0m)。
10. 乒乓球防弧圈胶皮最薄是多少公分
乒联只规定了胶皮的最大厚度和胶粒的最大长度。只有最大量没有最小量。
防弧圈回胶皮现在已经淘答汰了。这种胶皮粘性很差,不能制造强烈旋转,最早是欧洲发明的用来对付弧圈球的。但是事实证明,只强调防守的胶皮打法缺乏进攻手段是没办法获得成功的,所以已经属于淘汰技术,现在几乎没有运动员使用了。实际上防护圈胶皮相当于一块没有粘性的反胶,打法类似生胶。生胶长胶也属于淘汰技术了,但是长胶还有削球选手再用,我一个国家队的队友,从小打生胶打了10几年,现在也改反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