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打乒乓球
㈠ 怎样才能学好打乒乓球
如何打好乒乓球
一、判断来球
判断来球是打乒乓球首要的一个环节,它是确定移动步法和击球技术的根据。
判断来球主要包括判断来球的路线、旋转和落点。
(一)判断来球路线的主要方法
1.从对方击球时的拍面方向来判断来球路线。一般说来,对方球拍触球时, 拍面所朝的方向,即为对方的击球路线。例如,对方在正手一侧击球,球拍触球 时,拍面正对自己的右角,为斜线球;拍面正对自己的左角,为直线球。 2.从来球通过网顶的位置来判断来球路线。例如,对方在正手一侧山击球, 球从*网的左边飞来,多为直线球;球从网顶的中部飞来,多为斜线球。
3.根据自己打出球的旋转性能,预先判断来球路线。例如,自己发反手强烈 右侧上、下旋球,对方回球易飞向自已的右方;自己发正手强烈左侧上,下旋球, 对方回球易飞向自己的左方。
4.根据自己打出球的落点,预先判断来球路线,例如:反手重压对方反手斜 线大角度球,对方很难回击直线球,一般回球路线多在自己左半台或*中间位置。
(二)判断来球旋转性质和旋转强度的主要方法
1.根据对方击球时实际的挥拍发力方向和摩擦球的部位来判断来球的旋转性 质.如对方由上向下发力挥拍击球,多为下旋球;由下向上发力挥拍击球,多为上 旋球;由左(右)上(下)向右(左)下(上)发力挥拍击球,多为右(左)侧下 (上)旋球。
2.根据对方击球时球拍“吃”球的“厚薄”和摩擦球的多寡来判断来球的转 与不转。如球拍触球时“吃”球“薄”、摩擦多,则来球转;如“吃”球“厚”、 摩擦少,则来球不转(相对而言)。
3.根据对方击球时发力的大小来判断来球的旋转强度,对方挥拍擦击球的动 作幅度大,挥拍速度快,则来球旋转强,反之则弱。
4.从来球的飞行和球着台后的反弹情况来判断来球的旋转性质。
(1)快攻球与加转弧圈球相比,快攻球在空中飞行时和着台反弹后的速度变 化不大,而加转弧圈球在空中飞行时的速度较慢,着台反弹后的速度加快。
(2)加转弧圈球与前冲弧圈球相比,前冲弧圈球的飞行弧线较低,速度较 快。
(3)加转下旋球与不转球相比,加转下旋球在空中飞行时的速度较快,着台 反弹后下沉,前进速度较慢;不转球在空中飞行时的速度较馒,着台反弹后往前 冲。
(4)左、右侧旋球,空中飞行时其弧线沿挥拍方向产生顺向偏拐。
(三)判断来球落点的主要方法
1.根据对方挥拍击球时动作幅度的大小和力量的轻重来判断来球落点的长 短。例如,快推、加力推、减力挡等。这些技术动作差别较明显,易判断。
2.从来球飞行弧线最高点的位置来判断来球的落点.来球飞行弧线的最高点 在对方球台上空或*近网前,相对来说,来球落点一般较短,反之则较长。
3.接发球时,从对方第一落点的位置来判断来球落点的长短。对方发球的第 一落点离端线近,来球多为长球,反之则多为短球。 判断来球的路线、旋转和落点的方法虽有多种,但主要的是从对方球拍触球时 的瞬间动作来作判断,在这一基础上再辅以其他的判断方法,对来球的性质也就能 判断得更为准确了。
二、击球时间
击球时间,指的是对方来球在本方台面弹起后,球从着台点经上升至下降的这 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可分成上升、高点和下降三个时期。而上升和下降则又 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击球时间要依各种类型打法、体型高矮、来球性能而有所 不同。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好和固定击球时间,有助于提高击球的命中率。现就快 攻、弧圈和削球等类型分别谈谈不同的击球时间。 快攻类:正手攻球,在近台对攻时是击球的上升期;在中远台对攻时是击球的 下降期。拉球(对削球〕是在下降期的前段。突击(包括搓中突击)是在高点期。 扣杀机会球,对上旋机会球扣杀在上升期;对下旋机会球,尤其是近网球或中台的 来球扣杀在下降期;对半高球扣杀在高点期。这是一般的情况,当然也有因特殊情 况而变化的。 推档,根据不同的风格和体型,大致有以速度变化为主,站位近,出手快的推 上升期;以速度力量为主,出手力量大的推高点期。 反手攻球,按照不同的风格,大致有攻高点与上升期之间和下降期两种。 弧圈类:正手拉加转弧圈球,一股是在下降期的前段接近后段;前冲弧圈球, 一般是在高点期或上升期的后段(有时也有在下降期〕。反手拉弧圈球,一般是在 下降期。 削球类:不论是以逼角为主还是以转与不转为主,一般都是在下降期去削球。 不过逼角多在下降期的前段,转与不转多在下降期的后段。 前面所谈的击球时间,应该是基本固定的。但有些优秀运动员用时快时慢的节 奏扰乱对方也是常有的。 对付这种快、慢不同的来球,一般地说,人快我快,人慢我慢,例如,快攻对 快攻、削球对快拉和突击时,由于对方回球的节奏加快,出手回击就要相对快一 些;快攻对加转弧圈球或削球和削球对加转弧圈球时,由于对方回球节奏减慢,出 手回击就要相对慢一些。以上说的是出手时间要随对方回球节奏的快慢来决定,但 在我方击球时间上还是要求固定的。例如,对方拉加转弧圈球,不管对方拉下降期 前段还是后段,回球的节奏快与慢,我方回击都要选在球的上升期。又如,快拉对 付逼角和转与不转的削球,前者回球快,后者回球慢,而我方拉球均要求在下降期 的前段;突击则均是击球的高点期。因此,出手时间和击球时间应严格地区别开 来。只有真正理解固定击球时间和节奏变换之间的区别,才不会因对方节奏变换而 扰乱我方的击球时间,从而保持合理的回击。 当前,乒乓球运动不断朝着积极主动的方向发展,球的速度和旋转大大加强, 七十年代与六十年代的弧圈球相比。其击球时间也加快了(加转弧圈球从拉下降期 后段到拉下降期前段,前冲弧圈球从拉球的高点期到拉球的上升期)。搓球过去都 是搓下降期,而现在不少运动员转为搓高点期甚至是上升期。这些例证,反映出当 前乒乓球运动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但是,快与慢是辩证的统一。“决”由于争取了 时间而能克制慢,用旋转慢的节奏也能使对方快不起来。所以,击球时间和节奏的 变换不仅在训练上起作用,在战术运用中也是不能忽视的。
三、击球位置
合理的击球位置,对提高击球的准确性和动作的协调性很有帮助.击球位置不 对,不但会使动作变形,而且也容易击球失误。 合理的击球位置,一般是指”身前击球”.尤其是攻击型选手,身前击球显得 特别重要。身前击球具体一点说,就是把击球点选在身前,并在身前找好球与拍的 距离(击球距离)。 不同的风格和类型打法,击球距离是不同的。如以快速变化为主的人,回击一 般来球,球与拍的距离较短,由于球与拍距离近,不仅有利于加快击球时间,而且 动作也比较容易固定,以力量为主的人,球与拍的距离较长,有利于增大击球力 量.因此,各种类型打法的人,总是千方百计地找好击球距离,特别是强调在身前 找好击球距离,这点是十分重要的。 要找好击球距离,一是注意根据来球落点离身的远近选好击球位置。例如,站 位离台较近,对方发一长球(急球)时,必须及时移步后退,才能找好击球位置, 站位离台较远,对方发一短球时,应及时向前上步,否则会因身体距击球点太远而 接不到球.二是在对方突然加速或减速回球的情况下选好击球位置。这一点往往容 易出现问题。如削球时遇到对方突击或拉前冲弧圈球,快攻过程中对方突然削一 板,就很容易出现等球从台上跳起后才引拍(拉后手)的现象。由于引拍慢,拍与 球的距离拉不开,常形成“球顶板”,使动作不协调。这看起来好象是由于动作错 误造成的失误,实质上是球与拍的距离问题。只要作到迅速引拍,拉开距离,问题 也就迎刃而解了。三是身体来不及后移时怎样去选择击球点.如两面攻的人,反手 发力进攻时,站位通常是右足稍前,左足在后,发力后重心由左足转到右足上。此 时如对方以不快不慢的推挡球(尤其是反贴带一定上旋的来球)回击中路或正手, 就有可能发生由于重心前移,右足来不及后退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应在身前找 好击球点,借助腰部稍向右转来拉开一点距离,迅速打一板快抽或滑一板来作过 渡。正手攻球发力后,站位与上述相反,若对方以较快的速度将球回击到反手,由 于重心关系左足也会不及后退。这时也应在身前找好击球点,以反手快拨或迎前推 挡作过渡。在这些特殊条件下,必须灵活地选择好击球点,以保证回击的协调性和 准确性。
四、击球力量的调节和运用
乒乓球技术,击球力量的调节和运用甚为重要。它对保证击球的准确性和战术 的变化有很大帮助。在一般情况下,要重视中等力量的击球,因为它是力量运用的 基础。训练中,力量调节分下列几种:两面攻,左推右攻的中等力量, 加力(包括突击和拍杀),借力和借力中发力、减力,弧圈球中的真假弧圈;削? 蚝痛昵蛑械募恿Γㄏ鳎? 搓加转球)、隐力或假用力(削,搓不转球)等。战术中力量的运用,基本分为五 种。
(一)人轻我重 例如对攻球(包括弧圈球),以推挡或反手攻,拉弧圈或侧身攻重压对方,迫 使对方后退或轻挡回击.又如用加转、前冲弧圈球、突击球对付削球,使对方处于 被动,搞不了旋转变化,力争主动。
(二)人重我轻 两面拉弧圈球对推攻,被推挡压住反手,采取主动退后半步,以中,轻等力量 的弧圈球“挂”住对方斜、直线,伺机反击;对方侧身发力硬打反手时,用轻巧的 推挡变直线。推攻对两面加力硬拉弧圈球,用轻巧的推挡斜、直线等方法化被动为 主动。
(三)人轻我轻 弧圈、快攻相互间的对垒,互相使用“摆短”。控制.削球对攻球遇到对方轻 拉时,使用轻送不转球回击;对推中互相“快点”下旋球等。
(四)人重我重 一方侧身发力,另一方加力推挡回击或是正手打回头。削球接突击时的加转。 加力对拉弧圈球......
(五)轻重结合 弧圈球对削球的真假弧圈球的运用。快攻对削球的轻重力量拉球、拉中突击、 突击后转拉。推挡对弧圈球运用加力和减力。弧圈球对推挡或对弧圈球的“挂”中 发力,发力后转“挂”。削球转与不转的反复变化等。 以上五种情况都是体现了力量调节在战术中的运用。运用轻重力量应该注意不 要因“重”而致发死力,也不要因”轻托”而不敢控制球以致造成无谓的失误。五 者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不仅在一场、一局比赛中,甚至在一分的争夺过程中,力 量轻重的交替运用也是常有的,因此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五,击球时拍形的调节
乒乓球的旋转性能基本上分上旋、下旋、侧旋(侧上、下旋)和不转等。旋转 性能的变化,取决于球拍擦球的部位和用力方向。要很好地研究触球部位和用力方 向的协调配合,才能提高击球的准确性。但怎样对付各种不同旋转性能的来球呢? 这就要本着对不同性质的来球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由于来球的旋转性能、弹起的高低、距网的远近,以及决定采取的回击方法的 不同,球拍触球的部位和用力方向常常是有变化的。这里提到的球拍触球部位的变 化,即是指击球时拍形的调节。 例如,推挡球大多数是用调节拍形回击的,若推下旋的来球或推对方搓过来的 球,拍形应稍仰,使球拍触球的中下部,向前方用力.推加转弧圈球,拍形应前 倾,使球拍触球的中上部,向前下方用力等。 直拍正手攻球的拍形基本有两种: 一是固定拍形回击,拍形与台面夹角约成45一75度.这种拍形角度,常常是触 球的中上部,只要随着来球上旋强度的大小向前或向前下方用力击出即可,动作较 为简单,对对付攻球,弧圈球和不转球较好,对付加转削球和近网转球同样是触球 的中上部,向前上方用力摩擦(一般称为小上旋拉球)。这种回球方法较稳健,常 用来对付弧圈型发过来的下旋或近网短球,用拉起快攻的办法来破弧圈球。 二是调节拍形击球。拍形角度随着不同旋转的来球在击球前加以调节。如对 攻,对弧圈球,拍形角度要求同上,对加转削球,拍形角度约为90一100度,触球 的中部或稍中下部,向前上方用力擦击。对近网转球,拍形角度约为100-110度, 触球的中下部,出手时以快速“兜翻”的动作击出(称为小突击)。这种回击方法 速度快,力量也较大,有威胁力。但要求对旋转的判断能力强,反应快,手腕的灵 活性较好。对不明旋转的来球,拉一板小上旋也很有必要。 正手弧圈球基本上是固定拍形稍前倾,以摩擦调节弧线为主。如对加转削球, 触球的中上部,多向前上方擦击;对不转球,运用前冲弧圈球触球的中上部,向前 方擦击。 削球和搓球,一般是以调节触球部位和用力方向去回击。如对付搓过来的不转 球,手提高些,拍形角度成90度左右,触球的中部,向前下方用力;对付搓过来的 加转球则触球的中下部或下部,向前或向前上方用力。削球对付加转弧圈球,使用 反贴胶皮的,要使拍形前倾些,触球的中上部,向下前方用力;使用长胶的,拍形 应稍仰,触球的中下部,向前方削出。
此外,还有一种调节击球的方法,就是固定拍形用加大摩擦力来调节回球.例 如,一些以削球为生的人,不管遇到不转或加转球、侧旋或一般上旋球(包括快拉 和不太转的弧圈球),均以较慢的出手,等球回落后,用加大削球的旋转(加大切 球力量)来抵消来球的旋转变化,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击球过程中对身体的基本要求
㈡ 初学者怎样练好乒乓球
一、动作定型很重要,这是发挥稳定的基石。是学球的第一步。
良好的动作定型:
1、有过硬基本功的人当陪练给你喂球,你尽量保证良好动作的定型,不好的动作定型后比较难改,所以在动作定型阶段要有高手指点为妙。
2、练球一般都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练习的,所以有个捷径就是发球喂球,有多球练习更好,一个人不断喂发一样的球,另一个人不断地接,过10分钟半小时再交换练习。
3、想象练球,在找不到练球对象时,可以想象对手存在练球来把动作定型,比如:看着教学视频,对着镜子,模仿着挥拍,反复做动作,想象前方球的存在。(本人曾经用棉线穿一个乒乓球,穿球处用缝衣线,挂在寝室,放好位置高度来练习)
许多人具有一定基本功,可以不断地练习一条线、两条线,把球练习得赏心悦目,但打实战不知道从何下手,如不会搓下旋,不会接不转短球等,往往被一些看似不会基本功的人抓住弱点,一顿狂宰。
动作定型需要全面,最常用的技术:正手攻,反手推,搓下旋等。技术不全会让对手抓住一顿狂轰。在练习过程中,长时间地练习一种技术是不明智的,比如一个月只练直板横打,结果一个月球到正手还拼命往正手侧用横打;而短时间内什么都练也不明智,不利于动作定型,重复才是定型的法宝。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短时间内以一种技术为主,辅助全面地练习已会的各方面技术。最终将各种技术动作定型。
动作定型不能让打球呆板。高水平选手打球过程中动作不会不变,经常会看到世界级选手弓着腿,扭着腰,击球手臂都不动等等不标准的动作打球,他们这是为着更好地把球回过去。所以动作定型只是一个基本动作,并不是打球死板。
二、结合技术定型的练习。
当运动员具有一定基本功时,就不能老练习一条线了,练球的重点放在尽量要实战相仿。如:左推右攻,推挡侧身攻,搓球转拉等等,还可以练习常用套路,如:发下旋,对方搓过来,拉起来,对方挡,再进攻;发不转,对方搓或挑过来,再进攻。
从练习套路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比如:擅长发短的转不转发球,结合奔球偷袭。通过熟练掌握各种套路使自己的球更加丰满,全面。(切忌不要急于求成,套路由易变难,各项难技术逐渐加进去)
三、风格基本定型时的练习。
练球尽量与自己的风格相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打好乒乓球》上那些选手每个人发球接发球特点都不一样,各自有各自的长处。对于过来的下旋球,有的人擅长拉高吊,有的人擅长发力冲,有的人突击,有的挑,有的摆,有的加转有的撇。
在确定自己打球的风格或者风格发展方向时,应当有计划地按照风格练球。风格从发球开始,尽量与实战相仿,让对手配合你练习。比如:发侧上旋,1、让对方搓,搓高一点,搓低一点,搓转一点,或是搓左搓右,然后你来处理进攻或是打相持的路径。2、让对方推挡。3、让对方强攻,你防守。
㈢ 初学打乒乓球怎么打
初学乒乓球,首先应该找专业的教练,按照正规的姿势练基本功。
㈣ 怎么才能学好打乒乓球
如何打好乒乓球
一、判断来球
判断来球是打乒乓球首要的一个环节,它是确定移动步法和击球技术的根据。
判断来球主要包括判断来球的路线、旋转和落点。
(一)判断来球路线的主要方法
1.从对方击球时的拍面方向来判断来球路线。一般说来,对方球拍触球时,
拍面所朝的方向,即为对方的击球路线。例如,对方在正手一侧击球,球拍触球
时,拍面正对自己的右角,为斜线球;拍面正对自己的左角,为直线球。
2.从来球通过网顶的位置来判断来球路线。例如,对方在正手一侧山击球,
球从*网的左边飞来,多为直线球;球从网顶的中部飞来,多为斜线球。
3.根据自己打出球的旋转性能,预先判断来球路线。例如,自己发反手强烈
右侧上、下旋球,对方回球易飞向自已的右方;自己发正手强烈左侧上,下旋球,
对方回球易飞向自己的左方。
4.根据自己打出球的落点,预先判断来球路线,例如:反手重压对方反手斜
线大角度球,对方很难回击直线球,一般回球路线多在自己左半台或*中间位置。
(二)判断来球旋转性质和旋转强度的主要方法
1.根据对方击球时实际的挥拍发力方向和摩擦球的部位来判断来球的旋转性
质.如对方由上向下发力挥拍击球,多为下旋球;由下向上发力挥拍击球,多为上
旋球;由左(右)上(下)向右(左)下(上)发力挥拍击球,多为右(左)侧下
(上)旋球。
2.根据对方击球时球拍“吃”球的“厚薄”和摩擦球的多寡来判断来球的转
与不转。如球拍触球时“吃”球“薄”、摩擦多,则来球转;如“吃”球“厚”、
摩擦少,则来球不转(相对而言)。
3.根据对方击球时发力的大小来判断来球的旋转强度,对方挥拍擦击球的动
作幅度大,挥拍速度快,则来球旋转强,反之则弱。
4.从来球的飞行和球着台后的反弹情况来判断来球的旋转性质。
(1)快攻球与加转弧圈球相比,快攻球在空中飞行时和着台反弹后的速度变
化不大,而加转弧圈球在空中飞行时的速度较慢,着台反弹后的速度加快。
(2)加转弧圈球与前冲弧圈球相比,前冲弧圈球的飞行弧线较低,速度较
快。
(3)加转下旋球与不转球相比,加转下旋球在空中飞行时的速度较快,着台
反弹后下沉,前进速度较慢;不转球在空中飞行时的速度较馒,着台反弹后往前
冲。
(4)左、右侧旋球,空中飞行时其弧线沿挥拍方向产生顺向偏拐。
(三)判断来球落点的主要方法
1.根据对方挥拍击球时动作幅度的大小和力量的轻重来判断来球落点的长
短。例如,快推、加力推、减力挡等。这些技术动作差别较明显,易判断。
2.从来球飞行弧线最高点的位置来判断来球的落点.来球飞行弧线的最高点
在对方球台上空或*近网前,相对来说,来球落点一般较短,反之则较长。
3.接发球时,从对方第一落点的位置来判断来球落点的长短。对方发球的第
一落点离端线近,来球多为长球,反之则多为短球。
判断来球的路线、旋转和落点的方法虽有多种,但主要的是从对方球拍触球时
的瞬间动作来作判断,在这一基础上再辅以其他的判断方法,对来球的性质也就能
判断得更为准确了。
更多精彩在:
http://..com/question/8828933.html
㈤ 成年人应该怎么学打乒乓球
一、接急球
所谓急球是指对方发出的直线、斜线或中路底线的长球,具有角度大、速度快的特点。
回接急球时,站位应偏远一点,以便做好充分的准备,判断和起动都要快。根据来球的速度、旋转和落点,采取点、拉、冲、拨、推等方法来回接。接正手位的奔球、侧旋球或侧上旋球,都以点、攻、冲为主;接侧旋急长球,以拉冲为主;接反手位的奔球、侧旋或侧上旋球时,多以快推、快拨对方大角度或用反手攻和侧身点、冲方法。
二、接下旋球
接下旋球可用稳搓、摆短、劈长、挑、拉冲等方法
对于初学者,回接下旋球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稳搓,要求搓稳、搓低、不能下往。
对具备一定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接下旋球时,一定要积极主动,要加大回接难度质量。如对方发球旋转很强,就要用摆短、劈长方法回接,还要加大回接的旋转和落点难度。
由于下旋球具有速度不是太快而旋转变化较大的特点,因此,接发球的准备时间较充足,而在判断旋转强度和回接球的手上控制难度要加大。
强烈下旋球一般都用手法相似的不转发球相配套。这就要求接发球者判断要准确,看清来球旋转强度和落点后,敢于上手。如果没有胆量,求稳搓接,甚至托球,多半会被对方抢攻。
搓接不转球,不会使球产生较大的旋转变化,容易被对方抢攻,造成被动或失分。
在运用反手拉球技术回接反手位侧下旋长球时应注意:如对方发球的速度不是太快、角度不大、旋转一般时还比较容易回接。但如果对方发球质量较高,就要求两面拉球或冲球时手感要强,用摩擦旋转来克制对方的旋转。让位要充分,抢冲对方两大角。如能对来球判断准确,用搓挤的方法回接也很有效。如对方的发球是急下旋,用正常的搓球方法回接容易出高球,用推、拨的方法回接又容易下网。这时可用搓挤回接,还可使回球产生一定的急下旋,但要注意掌握好击球时间、拍形及用力方法。
三、接左、右侧上、下旋球
站在反手位侧身用正手发球,可使球产生左侧上、下旋。站在反手侧身位,用反手发球,使球产生右侧上、下旋。无论是高抛还是低抛、反手还是正手发球,除下旋球和不转球外,基本上都是左、右侧上、下旋球。但左、右侧上、下旋球是一个统称,也只是一个旋转的概念,并不包括速度和落点的因素。左、右侧上、下旋球都有斜线长、短球,中路长短球,直线长、短球之分。
在这其中还有以旋转落点为主或以速度落点为主之分。同样是左侧下旋斜线长球,一个是斜线角度大,旋转较强;另一个则可能斜线角度大、速度快。
因此说,左、右侧上、下旋球是一个统称。如果详细用旋转、速度及落点划分起来,可分出几十种。
对发球者来讲,较大的发球旋转变化,都是在球拍触球的一瞬间,通过调整拍形和触球用力方向而产生的。这就要求接发球者在判断准确的基础上采用相对固定的接发球模式,并在这一接发球模式的制约下,加强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以提高接发球的质量和命中率。
接出台长球或半出台球,无论是直、中、斜线侧上、下旋或半出台球,一定要立足于抢拉、抢冲或抢点。至于在什么情况下运用,则要根据对方发球的速度、旋转及落点而定。接旋转较强的侧下旋长球或半出台球,以抢拉高吊弧圈为主。
㈥ 怎样学好打乒乓球
步法与手法的关系
乒乓球基本技术包括两个部门:一是手法技术内,二是步法技术。手法的合理使容用以步法为基本前提,只有通过步法来抢占有利的位置,才能保证击球动作的正常发挥。但只有好的步法而不具备良好的手法技术,同样打不好球。因此,乒乓球的手法与步法是学好乒乓球的两个必备条件。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缺一不可。从观察与感受上看,步法往往体现着人的顽强、拼搏的精神。手法又常常标志着一个人机智、敏捷、灵巧的才干。步法准备了条件,用手法去完成任务。因此,手法与步法的结合教学应绩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所不同的是根据教学的安排各有侧重。大多数情况下,步法教学是结合手法教学安排的,所以,当学生击球失误时,不能只局限于从手法上找原因,而要考虑到步法对击球技术动作所造成的影响。
步法与身体躯干的关系
步法与躯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平衡性、协调性、灵活性等方面。平衡性使身体保持合理的击球姿势;协调性充分发挥身体各部在击球过程中的作用,制造量大的击球力;灵活性则保证步法移动与身体重心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偿,密不可分。由此可见,步支与躯干的配合关系也需要通过步法教学得以完善和发展。
㈦ 初学乒乓球怎样练习基本功
初学乒乓球练习基本功的方法:
一、动作定型很重要,这是发挥稳定的基石。也是学球的第一步。
良好的动作定型:
1、有过硬基本功的人当陪练给喂球,尽量保证良好动作的定型,不好的动作定型后比较难改。
2、练球一般都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练习的,发球喂球,有多球练习更好,一个人不断喂发一样的球,另一个人不断地接,过10分钟半小时再交换练习。
3、想象练球,想象对手存在练球来把动作定型,比如:看着教学视频,模仿着挥拍,反复做动作,想象前方球的存在。
动作定型需要全面,最常用的技术:正手攻,反手推,搓下旋等。在练习过程中,长时间地练习一种技术是不明智的;而短时间内什么都练也不明智,不利于动作定型,重复才是定型的法宝。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短时间内以一种技术为主,辅助全面地练习已会的各方面技术。最终将各种技术动作定型。
动作定型不能让打球呆板。动作定型只是一个基本动作,并不是打球死板。
二、结合技术定型的练习。
当运动员具有一定基本功时,练球的重点放在尽量要实战相仿,还可以练习常用套路。
从练习套路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切忌不要急于求成,套路由易变难,各项难技术逐渐加进去)
三、风格基本定型时的练习。
练球尽量与自己的风格相仿。
在确定自己打球的风格或者风格发展方向时,应当有计划地按照风格练球。风格从发球开始,尽量与实战相仿,让对手配合你练习。
(7)怎么学打乒乓球扩展阅读:
初学乒乓球的注意事项:
1、步法问题
造成步法问题最大的毛病就是重心没有前倾。重心前倾的方法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前脚掌着力,身体前倾45度左右是非常适合启动与站立时能放松的平衡情况。
2、身体没有前倾
身体不前倾就直接造成了移动缓慢,身体不前倾,手臂与肋骨的动作就有些矛盾。引拍也会造成距离不够,打出的球却没有多大的力量和速度,原因就是直立的状态,收臂速度最快方向不对。
3、引拍的问题
手臂伸得太直,就会造成刚开始手臂的时候速度太慢,也会造成,动作过大无法找到最好的击球时间。也会造成发力不集中等等诸多问题。引拍适当的向身体后下方,一般手臂展开120度就可以了,太大了反而没有了更好的效果。
4、摩擦的问题
弧圈球的摩擦状态是略微有些弧度的。略微有点弧线的摩擦可以更加让对手难以防范。
5、发力集中的问题
从引拍,放松,单面摆速上提高发力集中是个非常好的选择。
6、重心后坐的问题
重心后坐的可能原因是离台太近,身体没有前倾,准备不足造成反应晚了,或者来不及击球。也可能由摆速,转换,预判等等原因造成的。
7、没有等球
击球时间太早了。动作没有准备充分,判断没有足够清晰,球也没有运行的足够稳定。拉下旋的时候多等一等,可你很轻松的就把球拉过去,同时也能更好的控制球的方向,还能有个很好的发力时间和准备时间。
㈧ 怎样学打乒乓球
一、动作定型很重要,这是发挥稳定的基石。也是学球的第一步。
良好的动作定型:
1、有过硬基本功的人当陪练给你喂球,你尽量保证良好动作的定型,不好的动作定型后比较难改,所以在动作定型阶段要有高手指点为妙。
2、练球一般都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练习的,所以有个捷径就是发球喂球,有多球练习更好,一个人不断喂发一样的球,另一个人不断地接,过10分钟半小时再交换练习。
3、想象练球,在找不到练球对象时,可以想象对手存在练球来把动作定型,比如:看着教学视频,对着镜子,模仿着挥拍,反复做动作,想象前方球的存在。(本人曾经用棉线穿一个乒乓球,穿球处用缝衣线,挂在寝室,放好位置高度来练习)
许多人具有一定基本功,可以不断地练习一条线、两条线,把球练习得赏心悦目,但打实战不知道从何下手,如不会搓下旋,不会接不转短球等,往往被一些看似不会基本功的人抓住弱点,一顿狂宰。
动作定型需要全面,最常用的技术:正手攻,反手推,搓下旋等。技术不全会让对手抓住一顿狂轰。在练习过程中,长时间地练习一种技术是不明智的,比如一个月只练直板横打,结果一个月球到正手还拼命往正手侧用横打;而短时间内什么都练也不明智,不利于动作定型,重复才是定型的法宝。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短时间内以一种技术为主,辅助全面地练习已会的各方面技术。最终将各种技术动作定型。
动作定型不能让打球呆板。高水平选手打球过程中动作不会不变,经常会看到世界级选手弓着腿,扭着腰,击球手臂都不动等等不标准的动作打球,他们这是为着更好地把球回过去。所以动作定型只是一个基本动作,并不是打球死板。
接下来将怎样使自己的技术不呆板。
二、结合技术定型的练习。
当运动员具有一定基本功时,就不能老练习一条线了,练球的重点放在尽量要实战相仿。如:左推右攻,推挡侧身攻,搓球转拉等等,还可以练习常用套路,如:发下旋,对方搓过来,拉起来,对方挡,再进攻;发不转,对方搓或挑过来,再进攻。
从练习套路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比如:擅长发短的转不转发球,结合奔球偷袭。通过熟练掌握各种套路使自己的球更加丰满,全面。(切忌不要急于求成,套路由易变难,各项难技术逐渐加进去)
三、风格基本定型时的练习。
练球尽量与自己的风格相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打好乒乓球》上那些选手每个人发球接发球特点都不一样,各自有各自的长处。对于过来的下旋球,有的人擅长拉高吊,有的人擅长发力冲,有的人突击,有的挑,有的摆,有的加转有的撇。
在确定自己打球的风格或者风格发展方向时,应当有计划地按照风格练球。风格从发球开始,尽量与实战相仿,让对手配合你练习。比如:你发侧上旋,1,让对方搓,搓高一点,搓低一点,搓转一点,或是搓左搓右,然后你来处理进攻或是打相持的路径。2,让对方推挡。3让对方强攻,你防守。你发侧下旋风格定型时,一般很难找到技术全面,愿意给你陪练的选手,本人也苦于这种苦恼中,经常被别人拉着当陪练。
所以另一种方法有效的涨球方法就是磨,泡。顾名思义就是不断地寻找各类高手和自己打比赛,通过比赛进步。别看不起只打比赛出身的选手,有些几乎不练习基本功,动作不规范,练习几个就失误,其实这类选手照样球技高超,不好对付。
当然风格定型后,动作,结合技术练习也很重要。
乒乓球之日常训练
一、思想上:
必须做好练3年以上基本功的思想准备,对于业余练球的朋友来说本来练习时间就不能保证,断断续续地练习3年看来时间比较长,实际上你练的时间要少得多。这么少的时间你都支付不了,那打好球就难了。
二、物质条件:
1、最关键的第一条件:找个志同道合的练习对手。他得和你一样有强烈的练好球的愿望,有耐心喂球,不心浮气躁,否则没多久你就没人同练了;
2、100个练习球:多球训练呢你有钱可以找教练,自己练的时候有100个球放在盆子里,可以节约拣球时间保证练习的密度、强度。这个方法是很简单的,但是我敢保证这么练球的人绝对不多。效率就是这么产生出来的。
3、一本最最基本的乒乓球教材:理论是指导实践的,乒乓球这么细的活你再怎么天才也不可能超过别人几十年的总结。论坛上的帖子大多也是个人体会,怎么也比不上系统、全面的教材。
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教材最好??建议最最基本的初级读物,能是面向初级乒乓球教练的最合适。你别以为那些什么高手绝招之类的书能让你学到东西。只有最基本的教材,才会给你仔细地讲解错误动作、技术衔接动作、基本训练应该掌握的结合技术什么的。如果你找到了,就恭喜你赶紧买了,放在你的球包里带着去练球。
4、合适你的底板、套胶:这些问题教材里都有讲解,按着讲解配好就行了,实在不懂可以找个教练帮忙。唯一的建议是找到合适的就别老换,球是靠技术不是靠器材(钱多发烧除外),保持你使用器材的稳定性对练习有好处,省得老是适应新底板、套胶,浪费时间。
下面开始我谈练球的一些体会:
1、动作定型:很多教练让小孩练球,提倡正手得练多少板不失误来定型动作。那是对的,小孩起步首先是熟悉球性就非得上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打最多的球。咱们大人呢,想往专业发展的也可以这么做。我个人认为是没必要,能一个动作有什么20板、30板不失误就足够证明动作定型了。再多的板数也不能证明什么,结果是浪费时间产生厌烦;
下面讲怎么练好20、30板:
1 能够稳定练好20板后,得提高要求了,和实战结合起来。比如正手攻球,就要结合力量变化,正手攻前两板练习速度、稳定性,第三板就练发力攻,如此循环到了20板以后就放开打死为止;
2 练固定线路:两条对角线,三条直线,你得把每个技术动作和线路结合起来练,保证你打出的球和你意识中的线路一样,线路打不好说明动作有问题,根本还控制不住球; 在固定线路练习的最开始,一定要求线路精确练控制;练好控制线路了,可以把区域放大,到半台练习,只要不出半台就好,这个时候是练习步伐移动和调节击球,半台球打好了你对球的理解也上去了。
3 练控制长短、落点:拿粉笔在球台上,距离边线大概一个球拍宽度(不是横着)划出两条竖线,在距离球网两个球拍宽度的地方划一条横线,在距离球桌端线一个球拍宽度的地方划条横线,这样球台上就有了四条线9个区域。在你练习控制球技术,比如搓球的时候,必须把球搓到除了球桌正中的区域中去,做到不是摆短就是劈长,不是放中路短球就是两侧边线球。 这么练习一段时间,你会明显发现你控球能力提高很多,回过去的球个个都有威胁。没这个功夫,以后你和朋友练习侧身拉弧圈球、正手位大角度弧圈球怎么办??喂给你的球达不到要求,平时练着倒是舒服一拉一个准,到了比赛人家给你到边线的球就发现拉不准了,后悔得你要死,何必呢?? 练习弧圈球、拨球的时候可以稍微做点改变,画出短线、长线、边线区域,同样练习。
4 练习前后移动、左右移动击球:乒乓球归根到底是进攻的运动,不突出进攻是不行的。许多人练球基本上在近台,到了中台就完了,发现怎么进攻稳定性怎么不行了呢?? 这是因为乒乓球动作随着离球台的距离不同,发力的部位、方法、击球时间、拍型都发生变化了,还用近台动作怎么能稳定呢??中台技术之所以难,其实也就难在步伐要做前后移动、左右移动击球,而在近台基本上左右移动比较多,由前往后移动虽然也经常有但是移动距离短,而从后往前移动的基本没有或者很少。而且中台的移动距离一般要比近台要远,回位也要慢些,加上你得保证回球质量,综合起来难度就上去了。 练好了中台技术,球就到了一个境界了。看着有攻有防,就象那么回事情了。
5 防守技术:反手靠推挡、拨球、挡弧圈防守,正手靠快带、挡球、攻球防守。对于反手来说,能和对手推、拨个几十板,没什么难度证明不了你什么,你得让练球伙伴用正手攻球在侧身位连续进攻你的反手,练到能20板不失误而且可以稳定送到比较固定的落点才算过第一关;之后是练习反手挡弧圈球也得如此;最后是拉、攻结合。过关的基本要求一是20板不失误,二是不能给对方太好的机会尤其是高球。 为什么特别强调这点呢??因为许多朋友在认识上一直有个误区,认为能推、拨几十板就行。但人是有一个心里变化的,特别是对方正手进攻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会下意识地产生恐慌感,这种感觉随着对手的正手进攻水平增高而增加,很多时候本来可以接好的球由于你心里产生变化就动作变形、不到位的情况都来了。只有通过针对训练,才可以消除恐慌提高自信,同时提高运用防守技术的水平。 现在很多朋友你让他拉几板弧圈还可以,你让他挡几板弧圈球就不行了,打起比赛来就心里没底,不敢控制不敢相持,就是这个原因。
6 左右摆速练习:其实很多时候左右摆速练习还真的不是练的你的摆速,而是两个进攻技术动作之间的衔接、步伐、节奏的配合问题。单项技术分开来不会变型,但是结合起来的时候就什么后摆引拍动作过大、让不开位置不是球追身就是伸手够着打球、抢节奏、击完球后拍子随便就下垂放在桌面下,什么都来了。 练习的办法有很多,反手推拨一板接侧身攻一板可以,反手推拨一板正手位攻两板也可以,只是练习就得突出重点,反手这一板防守一定得稳,而正手进攻就的准、狠了。 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慢点,力量轻点,有变形、步伐不到位的就得马上改,别等到时间长了再来纠正就麻烦了。 先练半台,再转2/3台、全台,从有规律到无规律循序渐进。
7 搓转攻、拉之后的衔接练习:这是乒乓球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结合技术,最难的地方是搓、拉之后第三板衔接。比如说搓后反手拉弧圈球紧接着拨球或者反手弹击、搓后正手拉高吊接正手前冲弧圈或者正手攻球,几个动作的拍型、发力动作、击球时间都不同,不系统训练就常常出现了机会还自己失误。 老实说,想成高手这一关必须得过去。练那么多基本功,到了这里才是目的:最终的运用自如啊!!!
㈨ 怎么学打乒乓球
[编辑本段]
一、比赛台面的区域
(一)左、右半区 又称1/2区,其方向对击球者本身而言。
(二)近网区 指距球网40厘米以内的区域
(三)底线区 指距端线30厘米以内的区域
(四)中区 指介于近网区和底线区之间的区域
(五)边区 指靠近球桌边缘的区域
二、球拍拍形 球拍拍形包括拍面角度和拍面方向。
(一) 拍面角度 拍面角度是指拍面与台面所形成的角度。
(1) 拍面与台面成90为垂直。
(2) 拍面与台面形成的角度小于90为前倾。
(3) 拍面与台面形成的角度大于90为后仰。
(二) 拍面方向 拍面方向是指球拍左右偏转时,与球台端线所形成的角度。
三、击球部位 击球部位是指击球时球拍触球的具体位置,它基本上与拍形角度相吻合。
(一) 上部
(二) 上中部
(三) 中上部
(四) 中部
(五) 中下部
(六) 下中部
(七) 下部
四、击球时间 击球时间是指来球在本方台面弹起后至回落的那段时间。
(一) 上升时期:球从台面弹起刚上升的阶段。
(二) 上升后期:球弹起接近最高点的阶段。
(三) 最高点期:球弹起达到最高点的阶段。
(四) 下降前期:球从最高点开始下降的最初阶段。
(五) 下降后期:球下降到接近地面之前的这一阶段。
五、击球路线 击球路线是指从击球点到落台点之间形成的线。五条基本线路(以击球者为基准)为:右方斜线、右方直线、左方斜线、左方直线、中路直线。中路直线球在实际比赛中是随时以站位而定的,即追身球,也称中路追身路。
六、击球点 击球点是指击球时,球拍与球接触瞬间的那一点所属空间的位置,这是对击球者所处的相对位置而言的,包含以下三个因素:①球处于身体的前后位置②球与身体的远近距离③球的高、低位置。 [编辑本段]
一、推攻战术
特点:主要运用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挡的速度和力量,并结合落点变化和节奏变化来压制和调动对方,以争取主动或得分。推攻战术是左推右攻打法对付攻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有反手推挡能力的两面攻运动员、攻削结合运动员等也常使用它。
方法:握拍方法
1、左推右攻 2、推挡侧身攻 3、推挡、侧身攻后扑正手 4、左推结合反手攻 5、左推、反手攻、侧身攻后扑正手。
注意事项:
1、推、攻都要有线路变化、落点变化和节奏变化,这是推攻战术争取主动和创造扣杀机会的主要方法。
2、推挡一般以压对方反手为主,然后突然变正手,以创造进攻机会。如果对方正手较差,才可以推对方正手为主。
3、在推挡中突然加力推对方中路,使对方难于用力回击,然后用正手或侧身扣杀。
4、遇到机会球时要果断扣杀,这是推攻战术得分的主要手段。
5、推攻战术要坚持近台,又不能死守近台,要学会近台和中台的位置转换,掌握对手节奏。
6、推攻战术对付弧圈类打法应坚持近台为主,用快推和加、减力推挡控制落点,伺机采用近台反拉或中等力量扣杀弧圈球,然后进入正手连续进攻。
二、两面攻战术
特点:主要利用正、反手攻球技术的速度和力量压制对方,争取主动和创造扣杀机会。两面攻技术是两面攻打法对付攻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
方法:
1、攻左扣右 2、攻打两角,猛扣中路。
注意事项:
1、正、反手攻球都要有线路变化和落点变化,以便创造扣杀机会。
2、要以压对方反手为主,然后攻击对方正手或中路,以创造扣杀机会。
3、遇到机会球时要大胆扣杀。
4、两面攻战术在主动进攻情况下要坚持近台,被动情况下可适当后退,在中近台或中台进行反攻。
5、两面攻战术对付弧圈球打法应坚持近台,用快带顶住对方的弧圈球,伺机采用近台反拉或中等力量扣杀弧圈球,然后转入连续进攻.
三、拉攻战术
特点:连续运用正手快拉创造进攻机会,然后采用突击和扣杀来作为得分手段。拉攻战术是快攻打法对付削球类打法的主要战术。
方法:
1、正手拉后扣杀 2、反手拉后扣杀
主要事项:
1、拉、扣的力量要有较大的悬殊,以使对方措手不及。
2、拉球要有线路和落点变化以调动对方,争取主动和创造进攻机会。
3、遇到机会球时要大胆扣杀或突击。
4、采用拉攻战术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对没有把握的机会球不要过凶。
四、拉、扣、吊结合战术
特点:由拉攻与放短球相结合而成,是快攻型打法对付削球打法的常用战术。
方法:
1、在拉攻战术的扣杀或突击后放短球。
2、在拉攻战术中放短球后,结合扣杀或突击。
主要事项:
1、拉攻中放短球,要在对方站位较远并且来球比较近网时进行,这样,放短球的落点容易靠近球网,可增加对方向前移动的距离和难度。
2、放短球后扣杀时,如果对方靠台极近,可对准对方身体方向扣杀,这样,往往能使对方难于让位还击。
五、搓攻战术
特点:主要运用“转、低、快、变”的搓球控制对方,以寻找战机,然后采用低突、快点或拉攻等技术展开攻势并进入连续进攻;在搓球中遇到机会球时进行扣杀,常常带有突然性,往往可以直接得分。搓攻战术是乒乓球各种打法都不可缺少的辅助战术。
方法:
1、正、反手搓球结合正手快拉、快点、突击或扣杀。
2、正、反手搓球结合反手快拉、快点、突击或扣杀。
注意事项:
1、搓攻战术既要尽可能早起板,以争取主动,但又不能有急躁情绪,否则,起板容易失误。
2、在搓球中遇到机会球时要大胆扣杀,这是搓攻战术的主要得分手段。
3、在搓短中摆短,可使对方不易抢先进攻,故有利于创造进攻机会,以便伺机用正、反手或侧身进攻。
六、削中反攻战术
特点:由削球和攻球结合而成,常以逼角加转削球为主,伺机反攻;或以转、低、稳、变的削球,迫使对手在走动中拉攻,以从中寻找机会,予以反攻。这种战术有“逼、变、凶、攻”的特点,是攻、削结合打法的主要技术。
方法:
1、正、反手削球逼角,结合正手攻或侧身攻对方右侧空当。
2、正、反手削两大角长球,结合正、反手反攻。
注意事项:
1、正、反手削球都要注意旋转强度的变化。在削加转后用 削加转球相似的手法削不转球,是使对方拉出高球,以进行反攻的有效方法。
2、削球时要尽可能压低弧线,以避免对方扣杀或突击。
3、削球逼角时要适当配合削另一角,以使对方在走动中击球。
七、发球抢攻战术
特点:发球抢攻战术是以旋转、线路、落点以及速度不同的发球来增加对方回击的难度,使其出现机会球,或降低回球质量,然后抢先进攻,以争取主动或直接得分,这是乒乓球所有打法特别是进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和得分手段。
方法:
1、发下旋转与“不转”抢攻。
2、发正、反手奔球抢攻。
3、发正、反手侧上、下旋球抢攻。
注意事项:
1、发球要有线路和落点变化,以使对方前、后、左、右走动中接发球。
2、发球后要有抢攻准备,以不失抢攻的机会。
3、自己发什么球,对方可能以什么技术回击,要做到发球前心中有数。这样,才能较好地做好抢攻的准备。
4、抢攻要尽可能凶,又不能过凶,否则,会影响命中率。
八、接发球抢攻战术
特点:由某一单项攻球技术所形成,进攻性强,可变接发球的不利地位位为主动地位,也可直接得分,是乒乓球运动各种打法特别是进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
方法:用快点、快攻或中等力量突击进行接发球抢攻。
注意事项:
1、由于接发球抢攻是在对方主动发球,自己处于被动的接发球地位时所采取的进攻性打法,所以难度较大。接发球抢攻一般不可过凶,要看准来球的旋转方向、旋转强度和高度,采用适当的方法进攻。例如对方发加转下旋球,接发球抢攻时要采用提拉手法,以免下网。同时,攻球的力量不可过大。
2、接发球抢攻动作结束后,要立即作好对攻或连续攻的准备,以便继续处于主动地位。
3、接发球抢攻、抢冲的力量越小,应越注意球的路线或落点,一般应多打在对方反手;若对方反手强而正手弱,则可多打在对方正手。
弧圈结合快攻:以弧圈球为主,快攻为辅,当今最流行的打法,男子中这种打法的可能占八成。一般两面反胶。如世界冠军王励勤、张怡宁,前国手乔红、何智丽等。
快攻结合弧圈:以快攻为主,弧圈球为辅,占位比前者近,一般一面反胶,一面是正胶、生胶、长胶(也有两面都是正胶、生胶、长胶的)。如世界冠军邓亚萍、陈静,世界名将金香美、黄文冠等。
削中反攻:以被动的削球为主,伺机反攻的打法,50年代时曾垄断世界乒坛。现在从事这种打法的较少了,男子有前国手丁松(攻多削少)、韩国名将朱世赫,女子有韩国名将金景娥、国手范瑛等。
怪球:现在基本没有这种打法了,没有确凿的定义。一般是以长胶削、磕、拱、飘等技术集合封堵来球,伺机(用倒板技术)反攻。代表人物有前国手陈子荷、倪夏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