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气排球
Ⅰ 软式排球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第一讲 排球运动
第一节 排球运动简介
一、 排球运动的概念与运动形式
排球运动是由两支人数相等的球队,在被球网隔开的两个均等的场区内,根据规则以身体任何部位,将球从球网上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球在本方场区内落地的,集体的,攻防对抗的体育项目。
排球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主要形式分为两大类:
竞技排球:以提高运动成绩为目的,并在国际上设有统一竞赛规则的运动形式。
例如:6人制排球、沙滩排球。
娱乐排球:以其他或游戏方式和参与人数的特殊规定,主要以娱乐、健身为目的,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竞赛规则的运动形式。
例如:软式排球、气排球、妈妈排球、4人排球、9人排球、残疾人排球(坐式、立式、盲人)、草地(泥地、雪地、水中、沙地)排球、墙排球等。
二、 排球运动的比赛方法与特点(六人制排球)
(一)比赛方法
根据排球竞赛规则,每半场被划分为6个区,从1号位到6号位。
位于网前的2、3、4号位的队员称前排队员,
位于后场的1、5、6号位的队员称后排队员。
排球比赛从发球开始,即由先获得发球权一方的后排右边的队员(1号位)在发球区用一只手将球直接击过球网开始,然后双方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战术,组成进攻与防守,并根据排球竞赛规则,将球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球落入本方场区。比赛不间断地进行,直至球落地、出界或某队犯规,以决定胜负。
1、击球规定
每队最多击球3次使球过网;每名队员不得连续击球2次;球可以触及身体的任何部位,但球必须击出,不可接住或抛出,球可以向任何方向弹出。
2、得分方法 采用每球得分制
(1) 发球队胜一球得一分,由原来发球队员继续发球。
(2) 接发球队胜一球获发球权,同时得一分。
3、轮转
获得发球权的队必须先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轮转一个位置,由轮到1号位的队员进行发球。
4、胜负规定 由局数和局分确定
(3) 局数:采用五局三胜制,胜三局的队就赢得这场比赛的胜利。
(4) 局分:前四局每局的局分均为25分,当一个队先赢得2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时为胜一局。当双方局数打成2︰2平局时,即进行第五局(决胜局)比赛,决胜局的局分为15分,当一个队先赢得1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时为胜这场比赛。
(二)排球运动的特点
1、 形式的多样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2、技术的全面性和高度的技巧性
3、 激烈的对抗性和严密的集体性 4、轻松的娱乐性和高雅的休闲性
三、 排球运动的锻炼价值
(一) 增进健康、强健体魄
(二) 培养与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 培养勤奋、助人、拼搏的优良品质
(四) 培养人的信息意识、提高配合及应变能力
第二节 排球运动的起源、传播
一、 排球运动的起源
(一) 排球运动诞生的背景
关键词:19世纪末美国→第四次产业革命(电力技术)→经济发展→生活提高
→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社区、公园兴建→娱乐计划→交通改善→新闻媒体传播
★社会的进步,认识的提高,使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成为可能,兴趣越来越大。
(二) 排球运动起源的过程
关键词:1895年美国→威廉·摩根→体育活动的人群适应性→游戏→“Mintonette”(小网子)→“Volleyball”(空中飞球)→排球
二、 排球运动的传播
排球运动从美国传播到世界各地有两种途径:
(一) 美国基督教传教士的传播
(二) 美国军队的军事与战争的传播
据史料记载,排球运动在美洲,随着基督教青年会的活动,1900年传入加拿大,1905年传入古巴,1909年传入波多黎各,1912年传入乌拉圭,1914年传入墨西哥,1917年传入巴西。美洲各国使用的排球规则,大多直接引用美国的排球规则,采用6人制排球。
在亚洲,排球运动于1900年传入印度,1905年传入中国,1908年传入日本,1910年传入菲律宾。由于排球传入亚洲时没有完整、定型的规则,因此亚洲人结合自身“人多、场地少”的特点,排球比赛在亚洲经历了从16人制排球→12人制排球→9人制排球的演变,这一过程经历了曲折的40年,直到1949年第一届世界排球锦标赛后,即50年代初,亚洲才开展6人制排球,并在亚洲各国普遍开展起来。
在欧洲,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军人将排球运动带往欧洲。1914年传入英国,1917年传入法国、意大利、俄国,1918年传入南斯拉夫,1919年传入捷克斯洛伐克、波兰,1922年传入德国。虽然排球运动传入欧洲的时间较晚,但排球一进入欧洲就是6人制排球,且竞技性已较成熟,受到欧洲国家的重视,所以发展较快。
在非洲,1923年才传入埃及、突尼斯、摩洛哥等国家,由于起步晚,传入后又未得到广泛开展,其发展缓慢,水平很低,处于落后状态
第三节 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一、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百年来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娱乐排球、竞技排球、现代排球三个阶段。
(一)娱乐排球(1895年——1947年)
关键词:排球诞生→娱乐游戏→发展演变(规则、技术、战术)
→竞技性、对抗性
特点:1、从娱乐游戏性质,逐渐向竞技对抗方向发展。
2、国际间的比赛没有统一的组织,统一的竞赛制度,统一的竞赛规则。
(二)竞技排球(1947年——20世纪70年代)
关键词:国际排球联合会成立(1947年 FIVB)→世界排球大赛①→单一模式打法→不同风格、不同流派②→技战术质的飞跃③→排球发展欣欣向荣
①世界排球大赛
1948年第一届欧洲男子排球锦标赛
1949年第一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
1949年第一届欧洲女子排球锦标赛
1952年第一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
1957年被奥运会批准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964年男、女排进入第18届奥运会
1965年第一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
1973年第一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
1977年第一届世界青年男、女排球锦标赛
每2年或4年举行一次延续至今
②不同风格、不同流派
力量派:以苏联男、女排为代表,身高体壮,扣球力量大,高打强攻,他们的进攻常常使对手感到害怕而失去防御能力,多次蝉联世界冠军。
技巧派:以捷克斯洛伐克男排为代表,动作细腻,扣球的线路变化多,落点控制好,打吊结合,以巧取胜,让对手难以捉摸。1956年第三届世锦赛击败苏联获得冠军,大出风头。
高度派:以民主德国男排为代表,在进攻上突出高个队员的作用,采用超手扣球,二传手传给扣手的球达9-10米以上高度,破坏对方拦网队员的起跳节奏,从而大大提高了扣球的高成功率。1969年第2届世界杯和1970年第7届世锦赛两获冠军。
速度派:以中国、日本男派为代表,依靠默契配合,集体智慧,快速善变的“快攻”打法,以快制高对付欧美各排球强国。日本男排在第19届奥运会、第20届奥运会上分别获得亚军和冠军。
③技战术质的飞跃
50年代初期 东欧各国排球技术水平较高,但技术风格和战术打法基本相似,技术上多采用上手发球、上手传球和扣高球,战术较为简单。世界排坛技战术呈现单一的发展模式。
60年代初期 日本女排崛起,创造了“前臂垫球”“滚翻防守”和“勾手飘球”技术。以出色的防守、飘晃的发球和亚洲的快攻,打破了苏联称霸女子排坛的局面,并突破了划一的技战术模式,一举夺魁,1962年-1967年间,连夺三次世界冠军。
60年代中-70年代末 世界排坛百花齐放、群雄纷争
女子排球:日本的“防守加配合”与苏联“进攻加力量”相对峙,八届大赛各分四金。
男子排球:四大流派的代表(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日本、民主德国)和波兰(攻防全面、首创后排进攻战术)5支球队,在8次大赛中,轮执牛耳,各领风骚。
特点:由单一模式到不同流派的产生;
由重攻轻守到攻防兼备;
由追求高度和力量到讲究技术和战术;
由注重个人技巧到讲究集体配合。
(三) 现代排球(20世纪80年代——今)
排球运动自80年代进入了现代排球阶段。现代排球的概念是广义的,它包括全攻全守排球,社会化、商业化、职业化排球和“大排球”三个内涵。
1、 全攻全守排球
关键词:一技之长难统天下→全攻全守的整体排球思想①→中国女排和美国男排崛起②
① 现代排球的技战术发展要求运动队和运动员必须全面发展,它不只是攻防技术全面,战术打法全面,还包括运动员体能、心理、智力等各种素质的全面。在高强度、高技术水平的激烈对抗中,任何一个缺陷、一个薄弱环节,都可能是导致失败的致命因素。
② 中国女排提出了“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向全攻全守型发展。坚持快速,发展高度,力争网上优势”的中国排球技战术指导思想,经过长达9年的竞赛训练,形成了攻防全面,战术多变,以高制亚洲,以快制欧洲的全方位技战术打法。
美国男排大胆运用跳发球技术,后攻技术;两人接发球技术;创造了扩大防守;设计了立体进攻战术;提出了高度、速度和全面的等边三角形均衡发展学说。
先进的技战术指导思想,使中国女排的“五连冠”和美国男排的“四连霸”成为现实,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2、排球的社会化、商业化、职业化
关键词:1984年国际排联换届→改革和调整→全面发展
走向社会 职业俱乐部
商业运作
3、“大排球”观念的形成
关键词:
新挑战、新课题→普及推广→多种形式、开发人口→“大排球”形成
↙ ↘
竞技排球 娱乐排球
“精英运动”
“观赏运动”
特点:排球运动一切形式的发展都将受到重视;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并举;
竞技排球与娱乐排球共存;
形成“大排球”观念。
第四节 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一、排球运动的传入
排球运动于1905年传入我国。
(一)史料记载
1905年,香港皇仁书院、广东南武中学就以开展排球而闻名。
1906年,在四川成都就有基督教青年会的传教士借祠堂空地打排球的报道。
1908年,美国基督教青年会派体育干事宴斯纳到上海,排球也随之传到上海,并于1911年在上海举行了第一次排球表演赛。
1910年安徽兴办新学,在一些教会学校中排球已列为体育教材。
……
(二)世界第一场正式国际排球比赛
关键词: 1913年2月第一届远东运动会(菲律宾)→应邀组队→临阵磨枪→仓促上阵
→顽强拼搏→0:2虽败犹荣
因此,排球运动传入我国主要是通过基督教青年会体育部、留学生、外籍人士以及远东运动会的参赛队员等以教学、游戏、训练班及表演赛等形式传播的。它先传到广州、香港,随后又波及广东台山、海南文昌、上海、北京等地,而后渐入内地,最后流传到全国。
二、采用“六人制排球”以前的我国排球运动(旧中国)
受远东运动会的影响,排球运动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同时促进了我国的排球竞赛活动。此后中国各地逐渐开展了排球的竞赛活动。
(一)中国男子排球在1914年第二届全国运动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15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远东运动会上,中国男排首获冠军。至1934年共举行了10届远东运动会,我国男排共获得5次冠军5次亚军。
(二)中国女子排球开展较晚,1921年首次出现在广东省运动会上。1924年被列为第三届全国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从1923年起我国女子排球开始组队参加第六届远东运动会,至1934年历经五届均获亚军。
(三)我国排球运动经历了十六人制(1915-1919)—十二人制(1919-1927)—九人制(1927-1951)—六人制(1951-今)的演变过程。
排球名称由英文直译“华利波”(广州一些学校比赛名称)——“队球”(1914年第二届全国运动会名称)——“排球”(1930年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名称:取其球在空中来回排击和成排站立之意)
我国排球运动在此期间虽然开展了40余年,但国家贫穷落后,所以很难普及,只是在几个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得到开展。
三、“六人制排球”在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排球运动被作为重点体育项目在全国加以推广,是发展和提高较迅速的运动项目之一。
(一)普及、推广阶段(1950—1959年)
关键词:走出去、请进来
当时,国际上广泛开展的是6人制排球,为了适应国际比赛的需要。1950年7月,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举办的全国体育工作暑期学习会上,首次介绍了国际排联制定的6人制排球竞赛规则和比赛方法。从此,6人制排球在全国逐渐开展起来。
为了向50年代处于世界排坛领先地位的东欧各国,特别是向苏联学习,我国组建了男、女排球队出访、比赛,同时还邀请了东欧一些强队和苏联排球专家来华交流比赛、讲学,系统地学习了先进技战术打法和训练方法,对中国排球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向国外先进水平学习的同时,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国内积极推广普及6人制排球。1951年5月在北京举行了全国篮、排球比赛大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的排球比赛。1952年2月成立了“中央体训班男女排球队”(国家队),并在全国14个城市进行6人制排球技术示范和表演赛,推动了地方排球的开展,促进了各地方排球队伍的建设。
1953年中国排球协会成立。1954年,国际排联正式接纳我国排协为正式会员。
中国排球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战术)和继承(9人制排球打法)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努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具备了一定的水平。1956年在巴黎举行的男子第三届、女子第二届世界排球锦标赛上,首次参赛的中国男排获得第九名、女排获得第六名。其中男排的“快球”技惊四座,被誉为“杂技排球”。
总之,20世纪50年代,中国排球从欧洲学习了不少的经验,同时也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方面抓普及,一方面抓提高,迅速将我国六人制排球运动推上了新的阶段。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继承和发展了九人制排球的快球绝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发挥快速多变打法的特点。
(二)发展、提高阶段(1960—1978年)
关键词:遵循运动规律、适应新规则、创造新技术
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中期是我国排球水平迅速提高的重要阶段。1960年11月,国家体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训练工作会议”,体委主任李梦华提出了“全面、实用、准确、熟练”的技术训练的原则和要求。随后在上海全国排球训练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加强防守反击的训练,这是中国排球界对排球运动训练规律在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并在全国贯彻执行。
1962年,日本女排击败欧洲群雄,一举夺得世界冠军,是世界上第一支依靠防守取胜的女子队。我国很重视日本的经验,1964年,周恩来总理邀请日本教练大松博文带领日本女排访华,并亲自到现场观看日本队的训练和比赛。要求我们学习日本女排严格训练的精神,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坚持大运动量训练。1965年,大松博文再次来华指导中国女排训练,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我们对大松的训练方法、训练要求及指导思想有了一个系统的、明确的了解,通过学大松、研究大松,找出了中国队发展的道路,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1964年,国际排联修改了拦网的规则,允许拦网手过网拦网。我国运动员根据新规则特点,创造“盖帽”拦网技术。同年7月在前苏联举行的五国国际排球赛中,中国男排运用该技术屡屡奏效,最后与苏、德积分相等,以比局之差获得第三名。11月日本男排访华,中国队的“盖帽”拦网使其进攻受到很大威胁,其中有一局0:15输了。另外,北京男排创新了4号位平拉开扣球,最快速度0.8秒。日本人称之为“超音速排球”。
总之,60年代中期,我们不但学习了日本女排先进的技术和训练方法,而且根据排球运动的规律,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了创新,从而在走自己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1966年以后“十年动乱”我国体育事业空前浩劫,比赛中断,训练停顿,运动水平下降。直到1972年才开始恢复比赛。1974年我国恢复参加世界排球锦标赛时,男排从第九名降到15名,女排从第九名降到14名。
为了振兴排球,国家体委制定了5年排球发展计划,建立了排球训练基地,开始有计划地每年组织集训,迅速培养后备人才,推动了全国排球训练工作,特别是为中国女排的迅速成长和后来荣获世界冠军打下了基础。1976年重新组建了国家男、女排球队,经过短期训练,在1977年世界杯排球赛中,女排获第四名,男排获第五名。在1978年世界锦标赛中,
女排获第六名,男排获第七名。在此期间,我国男排在学习了日本男排创造的“时间差”和“位置差”等先进的打法后,在继承传统快攻打法的基础上,创新了“前飞”、“背飞”和“空间差”等进攻打法。1977年,国际排球规则规定:允许拦网后仍可击球三次。根据女排攻防相对平衡,反击机会多的特点,我国女排发展了“快速反击”战术,开始在技术、战术打法上走在世界的前列。
(三)冲出亚洲、走向世界(1979—1987年)
关键词:世界冠军、五连冠
1979年12月我国男女排球队第一次双双获得亚洲锦标赛冠军,并取得了参加1980年奥运会的资格,实现了冲出亚洲的愿望。
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排连续五次荣获世界大赛的冠军。
五连冠
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赛冠军
1982年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女子排球冠军
1984年第四届女排世界杯赛冠军
1986年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
中国男排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也达到鼎盛时期。1981年11月在世界杯赛中再获第五名。从世界排名第九升至第五,从亚洲第三跃至冠军。此时,中国男排不仅具备了冲出亚洲的实力,而且具备了与世界强队抗衡的能力。
(四)步入低谷、重振雄风(1988年—今)
关键词:17年奋斗、重温冠军
20世纪80年代末,特别是90年代,中国男、女排没有在技术、战术上进一步发展创新,原来的打法已被世界强队所掌握,与世界强队相比,失去了原有的特长和优势,出现了较大的滑坡。
中国男排1987年失去第24届奥运会排球赛资格,1989年亚洲排球锦标赛第三名。
中国女排1988年兵败汉城奥运会,1989年世界杯排球赛、1990年世界排球锦标赛和1991年世界杯排球赛上获两个第二名和一个第三名。1992年奥运会排球赛和1994年世界排球锦标赛上降至第七名和第八名。1994年亚运会上负于韩国,名列第二名,失去了亚洲霸主的地位。
针对男排滑坡,女排跌入低谷的状况,1994年国家体委在北京召开了“国家男女排球队工作汇报会暨重振排球雄风研讨会”。1995年以赛制为突破口,迈开了排球竞赛体制改革的步伐,中国女排在1995年亚洲排球锦标赛上夺取了冠军并夺得了世界杯排球赛第三名,1996年奥运会排球赛第二名。1997年排球管理中心成立,进一步深化了排球管理体制的改革。1997年中国男排夺得阔别十年的亚锦赛冠军,同年又获得世锦赛参赛资格。1998年亚运会上,中国男、女排双双夺冠,中国女排获得世界排球锦标赛的第二名。1999年,中国男、女排又出现反复,女排世锦赛仅列第五名,男排又失去亚洲冠军。中国排球又重新开始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艰难爬坡。
2001年3月6日,中国排球协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排球工作会议,提出“深化改革、开拓进取、重振排球雄风”,中国排协出台了《2001年—2008年排球运动发展规划》。
具体规划:
中国女排2002年亚运会获得冠军;
2004年奥运会进入世界前四名,力争夺牌;
2008年奥运会力争金牌。
中国男排力争进入2002年亚运会冠军决赛;
2004年奥运会取得参赛资格;
2008年奥运会力争进入前八名。
女子沙滩排球2004年奥运会力争进入前八名,冲击前四名;
2008年奥运会力争奖牌。
男子沙滩排球2004年力争进入奥运会;
2008年奥运会力争进入前八名。
2003年11月15日,中国女排在第九届女排世界杯赛上,以十一战全胜的骄人战绩夺得了本届女排世界杯的冠军!这也是中国女排在时隔17年之后再次问鼎世界冠军!
Ⅱ 小学软式排球比赛规则
第一部分 比赛
第一章 器材与设备
1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及无障碍空间
1. 1面积
A制:比赛场区为长16米、宽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从地面向上至少有7米高的无障碍空间(图1)。
B制:比赛场区为长18米、宽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从地面向上至少有7米高的无障碍空间。
1. 2比赛场地的地面
比赛场地的地面必须平坦、水平,并且划一,不得有任何可能造成伤害队员的隐患,不提在粗糙、湿或滑的地面上进行比赛。
1. 3场地上的画线
1.3. 1两条边线和两条端线划定了比赛场区。
1.3. 2所有的界线宽5厘米。颜色必须区别于场 地地面。
1.3. 3界线
两条边线和两条端线划定了比赛场区。边线和端线都包括在比赛场区的面积之内。
1.3.4中线
中线在网下接两条边线的中点。中线的中心线将比赛场区分为长8米、宽9米(A制或长9米、宽9米(B制)的两个相等的场区。
1.3.5进攻线
每个场区各画一条距离中线中心线3米的进攻线,标出了前场区。
在每条进攻线边线两侧画五段长15厘米、宽5厘米,并间隔20厘米的虚线,虚线总长1.75米。
1. 4区和区域
1.4. 1前场区
中线与进攻线之间为前场区。前场区被认为是向边线外无限延长的,直至无障碍区的边沿。
1.4.2发球区
发球区宽9米,位置在端线后(不包括端线)。端线后各画一条长15厘米、垂直并距离端线20厘米的短线,两条短线之间的区域为发球区,短线宽度包括在发球区之内。
发球区的深度延至无障碍区的终端。
1.4.3换人区
两条进攻线的延长线之间、记录台的一侧边线外的范围为换人区。
1. 5温度
温度必须适合于室内外比赛。
1. 6照明度
照明度在离比赛场区地面1米高处测量应为800-1200勒克斯。
2球网和网柱
2. 1球网高度
2.1. 1球网架设在中线上空,高度为男子2.35米、女子2.20米。青少年组球网高度可适当降低。
2.1.2球网的高度应用量尺从场地中间丈量,球网两端(边线上空)的高度必须相等,并不得超过规定网高2厘米。
2.2构造
球网为黑色,宽1米、长9.50-10米,网眼直径10厘米。
球网外沿的全长缝有7厘米宽的双层白帆布带。带子的两端留有小孔,用绳索穿过小孔系在网柱上使网上沿拉紧。
用一根柔韧的钢丝穿过帆布带,拉紧网上沿固定在网柱上。
球网钙没用绳索穿起并拉紧,因定在网柱上
2.3标志带
两条宽5厘米、长1米的白色带了子为标志带,分别系在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标志带被认为是球网铁一部分。
2.4标志杆
标志杆是有韧性的两根杆子,长1.80米,直径10毫米,由玻璃纤维或类似质料制成。
两根标志杆高出球网80厘米。高出部分每10厘米涂有明显对比的颜色,最好为红白相间。
2.5网柱
2.5.1网柱架设在两条边线外0.5-1米处,高2.55米,最好可以调节高度。支架球网的网柱为两根。
2.5.2网柱应光滑并无拉链。一切危险设施或障碍物都必须排除。
3球
3.1特性
球是圆形的,由柔软的材料制成,能适应室肉外比赛。
颜色:应是浅色。
圆周:成人组,65-67厘米;青少年组,63-65厘米。
重量:成人组,220-240克;青少年组,200-220克。
3. 2统一性
在一次比赛中所用的球,其特性,包括圆周、重量及牌号等都必须是统一的。
国内正式比赛所用的球必须是中国排球协会批准指定的球。
3.3球的弹性
比赛用球应当有一定的弹性,其标淮为:在2米高处自由下反弹高度不低于50厘米。
第二章 比赛参加者
4比赛队
4. 1队的组成
4.1. 1一个队由8名队员组成。A制上场比赛的为4名队员,B制上场 比赛的为6名队员。可设1名教练员,1名领队。
4.1.2队长
队长应在记分表上注明。
4.1.3只有登记在记分表上的队员才可参加比赛。教练员和队长在记分表上签字以后,已登记在记分表上的队员名单不得更改。
4.2比赛队的位置
4.2. 1比赛时,替补队员应坐在他们场地一侧的球队席上或在准备活动区内,教练员、领队和其他成员也应坐在球队席上,但可暂时离开。球队席设在记录台的两侧、无障碍区之外。
4.2.2只有队的成员才允许在比赛中坐在球队席上并参加赛前的准备活动。
4.2.3替补队员可以在以下区域做无球的准备活。
4.2.3.1比赛中,在准备活动区内。
4.2.3.2暂停时在他们比赛场地一侧后面的无障碍区内。
4.2.4两局比赛之间的休息时间内,队员可以在无障碍区用球做准备活动。
5队员的服装
5. 1.1队员服装包括上衣、短裤、袜子(必须一致)和运动鞋。
全队队员上衣、短裤、袜子和运动鞋必须统一、整个齐和颜色一致。
5.1. 2运动鞋必须是没有后跟的柔软轻便的胶底或皮底鞋。
5.1.3队员上衣必须有号码,序号为1-12号。
5.1.3.1号码必须在身前和身后的中间位置,并与上衣的颜色明显不同。
5.1.3.2身前号码至少15厘米高,身后号码至少20厘米高,号码笔画宽度至少2厘米。
5.1.4队长上认胸前号码下,应有一条与上衣颜色不同的长8厘米、宽2厘米的带状标志。
5.1.5禁止穿不符合规定号码的服装比赛。
5.2服装更换
裁判员可以允许1名或多名运动员:
5.2. 1不穿鞋进行比赛。
5.2.2在局间或替换后更换湿运动服,但新换的服装必须为相同的颜色、式样和号码。
5.3. 3天气较冷时,裁判员可以允许比赛队穿训练服进行比赛。但全队服装颜色、式样必须相同,并有规则规定的号码。
5.3禁止着戴的服装与物品
5.3.1禁止佩带可能造成伤害及有得于人为加力的任何物品。
5.3.2队员可以戴眼镜进行比赛,但风险自负。
6参加者的权利和责任
6. 1队员
6.1. 1队员必须了解并遵守软式排球竞赛规则。
6.1.2队员发源以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服从裁判员的判定,不允许争辩。
6.1.3队员的行为必须符合公平竞赛的精神,不公对裁判员而且对其他工作人员、对方队员、本队队员及观众都要尊重,要有礼貌。
6.1.4队员不得有任何其目的在于影响裁判员的判断或掩盖本队犯规的动作和行为。
6.1.5队员不得以任何行为过到延误比赛的目的。
6.1.6比赛中允许全队成员间的交谈。
6.2队长
6.2. 1在比赛开始前,在记分表上签 字并代表本队进行抽签。
6.2.2在比赛中,队长担任场上队长。当队长返回场上,或至该局结束。公有场上队长在死球时可以和裁判员讲话。
6.2.2.1提出的问题和请求。他如果对解释不满意,必须立即向裁判员提出声明,并保留其在比赛结束时将此意见作为抗议记录在记分表上的权利(规则27.2.3)。
6.2.2.2请求允许:
a) 更换全部或部分服装。
b) 核对双方队员的场上位置。
c) 检查地板、球网儿球等。
6.2.2.3请求暂停(规则20.3)和换人(规则23.3)。
6.2.3在比赛结束时队长要:
6.2.3.1感谢裁判员,并在记分表上签字承认比赛结果。
6.2.3.2如果他曾向裁判员提出过声明,可以进一步确认后作为对裁判员解释或执行规则的正式抗议记录在记分表上。
6.3教练员
6.3. 1教练员应于比赛至始至终在场外进行指挥,他填写队员上场位置表、请求换人和暂停,为此他和裁判员联系。
6.3.2比赛前,教练员在记分表上登记和检查队员姓名、号码并签字。
6.3.3比赛中:
6.3.3.1每局开始前填写位置表,签字后交给记录员或裁判员。
6.3.3.2坐在靠近记录员一端的球队席上,但可暂时离开。
6.3.3.3请求暂停和换人。
6.3.3.4与队的其他成员一样,可以对场上队员进行指导。教练员在进行指导时可以在替补席前自进攻线延长线至准备活动区之间的无障碍区站立或走动,但不得干扰或延误比赛。
6.4领队
6.4. 1领队坐在球队席上,但无任何权力。
6.4.2如果教练员必须离队时,根据场 上队长的请求、经裁判员同意。他可以承担教练员的职责。
第二章 比赛方法
7记分方法
7. 1每球得分制
7.2三局两胜制,胜两局的队胜一场。
7.3如果1:1平局时,进行决胜局。
7.4前两局
先得2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的队胜一局。当比分24:2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对方2分为止,没有最高人限。
7.5决胜局
先得1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的队胜该局,当比分14:14时,比赛继续进行某队领先2分为止,没有最高分限。比分到8分时交换场区。
7.6弃权
7.6.1某队被召唤之后拒绝比赛,则宣布该队为弃权,以0:2的比局和0:25、0:25的比分失利。
7.6.2某队无正当理由而未准时到场,则宣布该队弃权,结果同规则7.6.1.
第四章比赛的准备和组织
8比赛的准备
8. 1抽签
裁判员应在比赛开始前15分钟和决胜局开始前召集双方队长抽签。获胜者选择:
a) 发球或接发球。
b) 或场区。
抽签失利者从余项中选择。
8.2准备活动
在比赛开始前,如另有场地供比赛队进行活动,则每队可上网活动5分钟,可分练,也可合练另无场地,则每队可上网活动10分钟。
9上场阵容
9.1A制:场上每个队必须始终保持4名队员进行比赛。
B制:场上第每个必须始终6保持名队员进行比赛。队员轮转次序应按位置表登记的顺序进行,直到该局结束。
9. 2每局比赛开始前,教练员必须及时将上场阵容登记在位置表上,签字后交给裁判员或记录员。
9.3未列入上场阵容的队员为该局的替队员。
9.4位置表一经交给裁判员或记录员,除正常换人外,不得更改。
9.5当场上队员的位置与位置表不符时:
9.5.1一局开始前,场上队员位置与位置表不符时,必须按位置表进行纠正,不予判罚。
9.5.2如果一局开始前,场上有一名或更多队同没有登记在位置表上,则必须按位置表进行纠正,不予判罚。
9.5.3如果教练员要保持未登记的队员在场上,则他必须请求正常的换人,并登记在记分表上。
10位置
当发球员击球闪,双方队员(发球队员除外)必须在本场区内按轮转次序站位。
10. 1队员的场上位置
A制:1号位为后排队员,2、3、4号位为前排队员;
B制:1、5、6号位为后排队员,2、3、4号位为前排队员。前后排队员位置不能颠倒;同排队员位置不能交叉(发球了队员除外)。
10.2两名队员之间的位置
10.2.1每名后排队员的位置必须比其相应的前排队员距离球网更远。
10.2.2前、后排队员左右之间位置按规则10.1的规定站位。
10.3队员的位置应根据其脚的着地部位来判定
10.3.1每一名前排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同列后排队员的双脚距中线更近。
10.3.2每一名右边(左边)队员至少有一只脚的一部分比同排中间队员的双脚距右(左)边线更近。
10.4发球击球后,双方队员可以在本场区和无障碍区的任何位置上。但后排队员不得进入进攻线以前拦网和踩上或踩过进攻线内将高于球网的球直接击过对方场区。后排队员可以在进攻线后将球直接击入对方场区。
10.5位置错误
10.5.1当发球队员击球时,如果队员不在其正确位置上,则构成位置错误犯规。
10.5.2发球队员击球的犯规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则发球獗被认为在先而被判罚。
10.5.3如果发球队员是击球以后犯的规,则位置错误在先,判位置错误犯规。
10.5.4位置错误的判罚如下:
10.5.4.1位置错误的一方被判失一球;
10.5.4.2队员恢复到正确的位置。
10.6轮转
10.6.1轮转次序包括发球及其他队员的站位,在整局中均按位置表填写顺序进行。
10.6.2接发球队获得发球权后,该队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A制:2号位队员转至1号位队员转至4号位等;B制:2号位队员转至1号位发球,1号位队员转至6号位等)。
10.7轮转错误
10.7.1没有按照轮转次序进行发球应判为轮转错误,进行如下判罚:
10.7.1.1该队被判人一球
10.7.1.2队员的轮转次序被纠正。
10.7.2记录员应准确地确定其错误从何时发生,从而取消该队自错误发生以后的所有得分。对方得分仍然有效。
如果不能确定在轮转错误中所得分数,则仅给予失一球的判罚。
11队员的替换
在裁判员的准许下,一名队员离开比赛场地,而由另一名已在记分表上登记过的队员占据其位置的行为,被称做替换。
11. 1替换的制
11.1.1每一局每队最多可替换四人次。可以同时替换一人或多人。
11.1.2每一局开始上场阵容的队员在同一局中可以退出比赛和再次上场。
11.1.3替补队员每局可以上场替换场上任何一名队员。
11.2特殊替换
某一队员受伤不能继续比赛时,必须进行合法替换。如果不可能进行合法替换时,可采取超出规则11.1限制的特殊替换。
特殊替换时场外的任何都可以替换受伤队员,但受伤队员不可在本场比赛中再次上场比赛。
在任何情况下特殊替换不作为合法替换的次数计算。
11.3被判罚出场和取消比赛资格的替换
某队员被判罚出场或取消比赛资格时必须进行合法的替换。如果不可能进行合法替换时,则该队被宣布阵容不完整。
11.4不合法的替换
11.4.1超出规则11.1限制的替换是不合法的替换(规则11.2的情况除外)。
11.4.2某队进行了不合法的替换,而且比赛已重新开始,应按如下步骤处理:
11.4.2.1判该队失一球:
11.4.2.2对不合法的替换给予纠正;
11.4.2.3取消犯规队因此而得的分数,对方所得的分数应予保留。
第五章比赛行为
12比赛的状态
12. 1比赛开始
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发球队员击球时比赛开始。
12.2比赛的中断
裁判员鸣哨则比赛中断。但是如果裁判员是由于比赛中出现犯规而鸣哨的,则比赛的中断实际是由犯规的一刻开始的。
12.3界内球
球触及比赛场区的地面包括界线(规则1.3),为界内球。
12.4界外球
下列情况为界外球:
12.4.1球接触地面的部分在界线以外(不包括触线);
12.4.2球触及场外物体、天花板或非场上比赛的成员等
12.4.3球触及标志杆、网绳、网柱或球网标志带以外部分
12.4.4球的整体或部分从非过网区完全越过网的垂直面;
12.4.5球的整体从网下穿过
13比赛中的犯规
13. 1定义
13.1.1比赛中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都被认为是犯规。
13.1.2裁判员根据规则对犯规进行判断和判罚。
13.2犯规的判罚
13.2.1每一犯规均有判罚。
12.2.2如果两个或更多的犯规先后发生,则只判罚第一个犯规。
12.2.3如果双方队员同时犯规,则判双方犯规,该球重新进行。
Ⅲ 软式排球与排球的区别
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相比有以下特点
(一)软式排球比硬式排球在群体活动中版有更大权的可接受性和娱乐性。
软式排球由于球体大、重量轻,故飞行速度慢,比赛中来回球的次数多、中断少、练习密度大,容易被初学者掌握。有娱乐性、观赏性强的特点。
(二)软式排球较硬式排球有操作技术的难易程度低和掌握程度高的特点。
软式排球较硬式排球容易掌握,具体表现在初学容易,初步触球就有较多的传垫球次数,一经学习,掌握程度明显加快,参与比赛来回球增多,这一点为软式排球在群体活动中的推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三)学习软式排球对掌握硬式排球无负面影响,两者技术有较好的兼容性。
两者虽球体不同,但大部分技术大致相同,软式排球对硬式排球技术掌握无负作用。这对于通过软式排球来激发培养少年儿童的排球兴趣,再进一步学习硬式排球,从而克服硬式排球对初学者不利影响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软式排球适用于初学者,专业排球都运用硬式排球,因为它速度更快,技术要求也更高,更有观赏性。
Ⅳ 软式排球起源于哪国
八十年代中期,软式排球在日本山梨县诞生,并很快成为日本中老年人和家庭娱内乐健身的一项容体育活动,且以其独特的魅力迅速普及到了日本的中小学校。1988年2月,日本排球协会制定了软式排球竞赛规则。1992年,软式排球运动进入日本学校,成为中小学体育课的一项教学内容。1993年4月,“日本沙滩软式排球协会”单独成立。自此,软式排球在日本全面普及并向国外推广。目前,软式排球在日本、新加坡、韩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已广泛开展。1995年8月,软式排球开始进入中国。
2000年以来,在中国排球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的大力倡导和组织下,在国家教育部的强力推动下,软式排球在我国范围内,特别是在大、中、小学及社会团体中有计划、有组织得开展。举办了多层次的软式排球培训班和软式排球比赛,软式排球运动得到有力的推广和发展。软式排球运动在中国方兴未艾,蓬勃发展。
Ⅳ 什么叫软式排球
软式排球是日本在80年代末推出的。软式排球的设计与开展主要是以中内、老年和儿童为对象容的群众体育项目。软式排球具有重量轻、体积大、制造材料柔软、不伤手指等特点。因此,软式排球是深受广大体育爱好者欢迎的一项健身运动。
2000年以来,在中国排球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的大力倡导和组织下,在国家教育部的强力推动下,软式排球在中国范围内,特别是在大、中、小学及社会团体中有计划、有组织得开展。举办了多层次的软式排球培训班和软式排球比赛,软式排球运动得到有力的推广和发展。软式排球运动在中国方兴未艾,蓬勃发展。
Ⅵ 排球分类有几种
排球分类有两种分别为软式排球与气排球。
软式特点有三点:
因其球体柔软、重量轻、气压小,所以不会挫伤手指,有安全感;
2.击出的球飞行速度较皮制排球慢,因此不易落地,玩起来趣味性强;
3.软式排球规则以及场地都比较简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硬式排球的特点
1.球质软,富有弹性,手感舒适,不易伤人。
2.球体大。圆周为80~83厘米;重量轻约100~120克,在空中飘游缓慢、容易控制。适合于老年人的眼、手、脚的节奏。
3.球网低。男高2.10米,女高1.90米。打球时可减少跳跃,运动安全。
4.场地小。全场长13.4米,宽6.1米,室内外均可开展活动。
5.运动量适宜。气排球活动有跑、跳、蹲、转身,使脑、眼、手、腰、脚等都运动,但活动量不大,有利于健身强体。
(6)软式气排球扩展阅读:
排球赛制规定
前4局比赛采用25分制,每个队只有赢得至少2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时 ,才胜1局。
正式比赛采用5局3胜制,决胜局的比赛采用15分制,一队先得8分后,两队交换场区,按原位置顺序继续比赛到结束。
在决胜局(第五局)的比赛,先获15分并领先对队2分为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排球
Ⅶ 请朋友们帮帮忙,列举出软式排球比赛和排球比赛的区别
以下就是软式排球赛区别于室内排球赛的规则:
组队形式:软式排球的组队形式分家庭组和年龄组。年龄组又分为儿童组和金
、银、铜组。金组年龄在50岁以上,银组年龄为40-49岁,铜组年龄为30-39岁。
金、银、铜组每队均需由男女各2名队员组成。
器械设施:软式排球球的重量、周长以及网高都根据不同的组别而不同,其中
球的重量成人组为210克左右、儿童组为150克左右(室内排球为260-280克);球
的周长成人组为78厘米、儿童组为66厘米(室内排球为65-67厘米);网高成人组
为2.20米、家庭组为2.10米、儿童组为2米(室内排球男子为2.43米、女子为2.24
米)。由于软式排球比赛用球是用橡胶制作的,无内胆,所以球柔软、重量轻,飞
行速度慢,这是软式排球与室内6人排球的最大区别,这也使软式排球接球的难度
减小,来回球次数较多,增加了趣味性。
基本规则:软式排球的球场长13.4米、宽6.1米,面积略小于室内6人排球。比
赛采用三局两胜制,前两局采用发球权得分制;第三局采用每局得分制。发球队员
在击球时,双方上场的4名球员必须在本场区内按位置站好,不得造成位置错误。
发球队员击球后,双方队员在场内可以自由换位,但后排队员不能进入进攻线前拦
网。队员不能用手指掉球完成进攻性击球。其他规则同室内6人排球。
Ⅷ 软排球与硬排的区别
硬排一般来是充气式的,重量在源260~280克,排球内的气压在0.30至0.325千克/平方厘米。成人一般都使用硬排。
软式排球由柔软的橡胶制成,球的重量在210克左右,周长66厘米。其特点有三:
1、因其球体柔软、重量轻、气压小,所以不会挫伤手指,有安全感;
2、击出的球飞行速度较皮制排球慢,因此不易落地,玩起来趣味性强;
3、软式排球规则以及场地都比较简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开展软式排球运动不受年龄、性别、体质和技能的约束,人人都可以参与,既可丰富健身的方法,又可扩大排球项目的体育人口。
Ⅸ 软式排球四人制与六人制的区别
软式排球四人制不分前后排,均允许在网前进攻性击球和拦网;
六人制软式排球比赛基本战术与室内六人制排球比赛的战术基本相同或相似,所以软式排球六人制比赛可参考和借鉴已经发展比较成熟的室内六人制排球比赛的战术。
一.阵容配备
阵容配备就是合理地把全队的力量搭配好,更有效地发挥每一个队员的特长的作用。
(一)阵容配备的主要形式
1.三三配备
三三配备适合初学者采用,即三名能攻的队员与三名能传的队员间隔站位,使每轮次都有1-2名进攻队员和二传队员。
初学者也可由轮到3号位者担任二传。初学者需全面学习,又未掌握换位,所以采用轮到3号位的队员担任二传给4号位或2号位的队员进攻。
2.四二配备
四二配备即两名二传手,四名攻手。其中四名攻手中又分两名主攻手,两名副攻手。其优点是:(1)每一轮次前排都有一名二传队员和两名进攻队中,便于组织进攻。(2)如果两名二传队员都具有攻击力量的话,每轮次都可以插上,形成三点进攻,加强了进攻的威力 。其缺点是:(1)每个进攻队员必须熟悉两个二传队员的传球特点,配合比较困难。(2)一个队要培养两名高水平的二传队员比较困难;如果还要求他们能扣、能拦就更不容易。
3.五一配备
五一配备即一名传队员,五名进攻队员。为了弥补有时主要二传队员来不及传球所出现的被动局面,通常在二传队员的对角位置上,配备一名有进攻能力的接应二传队员(图4-3)。五一配备适于较高水平的球队采用。其优点是:(1)一个二传队员容易培养。(2)二传队员在后排时,前排三个都是攻手,可以加强进攻和拦网的力量。(3)全队进攻队员只需适应一名二传球的习惯、特点,配合上容易建立默契。其缺点是:(1)二传队员在前排时,后排没有二传队员插上,有三轮只能两点进攻。(2)防反时,二传队员如果在后排,要插上去传球,难度较大。
(二)配备阵容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合理安排每个队员在阵容中的位置。要把进攻力量强的和防守技术好的队员搭配开,使每一轮次都有较强的进攻能力和较好的防守能力。
2、根据战术上的需要和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把平时配合较好的进攻队员和二传队员安排在相邻的位置上,以便充分发挥配合作用。
3、在比赛时,扣球好的主攻手一开始站在最有利的位置上(一般在4号位);防守好的队员,应先站在后排;发球权在对方时,发球好的队员可站在2号位。
4、一传较差的队员尽可能不要安排在相邻在位置上,避免形成薄弱地区。
(三)交换位置
根据规则场上的队员在发球后可任意交换位置,但后排队员不能在前排进攻、拦网。为了便于发挥每个队员的特长,通常采用专位进攻和专位防守。这样也有利于集中训练,更快地掌握实用技术。但缺点是造成队员技术不够全面。
换位的规律是把前排的主攻队员换到4号位;拦网好、移动快、连续起跳能力强的副攻队员换到3号位;二传队员换到2号位。在后排的主攻队员换到5号位;防守灵活的队员(一般是副攻)换到6号位;二传队员换到1号位,便于行进间插上。
二、个人战术
个人战术是队员根据临场比赛的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运用个人技术动作的行动。发球、一传、二传、扣球、拦网、防守都可以体现个人战术。
(一)发球个人战术:如利用发球落点将球发到对方空当或一传差的队员;根据对方站位发长、短线球,以调动对方,掌握主动等。
(二)一传个人战术:如利用平快的一传加快快攻的节奏;利用垫高球制造两次球的机会;利用对方的空当,直接垫到空当中去等。
(三)二传个人战术:如利用隐蔽传球、假动作声东传西;利用传球的速度,加快或减慢进攻的节奏,造成对方拦网的不适应;利用对方不备扣、吊二次等。
(四)扣球个人战术:如利用扣球路线的变化避开对方拦网;利用重扣的假动作进行轻打或吊球;利用对方防守薄弱区域或空当控制扣球落点;利用传球的假动作突然进行扣球等。
(五)拦网个人战术:如判断拦网对方的扣球路线,确定主拦线路;有意暴露自己拦网的部位,当对方扣球时,突然改变原来的部位,拦住对方原以为是无人拦网的部位;有意给对方造成打手出界的机会,当对方扣球时,突然撤手造成对方扣球出界等。
(六)防守个人战术:如利用判断,随时取好最有利的防守位置;有意让出防守的空当,诱使对方向空当进攻再突然主动去防原来空当;拦防配合,如拦斜线,防直线;主动补防拦网的漏洞等。
三、防守战术
(一)接发球阵形
接发球是进攻的基础,只有接好发球,才能保证进攻战术的组成和有力的进攻。接发球站位阵形是接好发球的基础,对接发球的效果及组织进攻的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站位的阵形,不仅要有利于接发球,也要有利于本方所采用的进攻战术。接发球阵形按接发球的人数来划分,通常多采用五人接发球和四人接发球。
1.五人接发球阵形
这是最基本的接发球阵形,除一名二传队员站在网前或从后排插上不接发球外,其余五名队员都担负一传任务,水平较低的队更需采用这种阵形。
五人接发球的优点是:(1)队员均衡分布,每人接发球的范围相对减小。(2)接发球时,已站成了基本的进攻阵形,组织进攻比较方便。其缺点是,(1)二传队员在后排时,从5号位插上距离较长,难度大。(2)3号位队员接球时,不便组成快攻战术。(3)不利于有进攻特长的队员及时换位。(4)站位时,队员之间的交界点相应增多,队员之间配合不默契时,容易出现互相干扰,互抢或互让现象。
2.四人接发球阵形
为了插上方便,插上队员与同列的前排队员都站在网前不接发球,其他四人站成弧形接发球。其优点是便于后排插上和不接发球的前排队员及时换位;其缺点是四人接全场要求判断和移动能力较高。水平较高的队采用四人接发球阵形。
(二)接发球站位的基本要求
1.合理取位:
五人接发球的基本位置是前三后二。4、2号位队员应站在距中线4-5米、距边线大约1米处。后排队员的位置,要以前排队员为基准,取前排队员两人之间的位置,避免重叠和影响视线,距端线大约2-3米为宜。
2.明确范围:
接发球时,每个接发球队员都应明确自己的控制范围,如图4-10,做到分工明确,即不互争互抢,也不互让。特别要重视两人之间的中间地带和三人之间的三角地带的接球配合。一般来说可让一传较好的队员主动去接球,或者让先主动要求接球的队员去接。
3、注意接应:
不接发球的队员应注意随时接应同伴的一传,尤其是当后排队员接球时,前排队员应转身注视接球队员,随时准备快速移动接应垫不到位或垫飞的球。
(三)接扣球防守阵形
接扣球防守阵形是前排拦网与后排防守的整体配合阵形。防守阵形首先要根据对方进攻的具体情况,其次要充分发挥本队队员的特长,同时也要适当考虑到防守后的进攻战术打法。
1.不拦网的防守阵形
根据对方进攻的情况没有必要进行拦网时,或上平较低的队没有进攻能力,可以采用不拦网的防守阵形,其防守阵形与五人接发球阵形相似。前排进攻队员要撤到进攻线后,既准备防守,又便于进攻。后排队员后退,准备防后场球。二传队员留在网前,既可防吊到网前的球,又便于组织进攻。初学软式排球的队,由于双方扣球能力不强,比赛可采用不拦网的防守阵形。
2.单人拦网的防守阵形:
水平较低的队比赛时,有一定的进攻能力,力量不强,扣球路线变化少,吊球又多,可以采用单人拦网的防守阵形,由不拦网的队员后撤防前区,后排队员防后场。
3.双人拦网的防守阵形
水平较高队可采用双人拦网的防守阵形。双人拦网的防守阵形分为边跟进和心跟进两种。
(1)边跟进防守阵形:多在对方进攻较强,吊球较少时采用。当对方4号位进攻时,我方2、3号位队员拦网,其他四个队员组成半圆弧形防守(图4-13),如遇对方吊前区,由边上1号位队员跟进防守。其优点是加强了拦网;缺点是边上的队员又要防直线,又要跟进防前区,比较困难,心空当较大。
(2)心跟进防守阵形:即后排中心的6号位队员在本方拦网时跟上去保护。适合于本方拦网能力强,对方采取打吊结合时采用。其优点是加强了前区的防守;缺点是后排防守的空当较大。
(三)接拦回球保护阵形
接拦回球的保护阵形是根据保护扣球的人数来决定的。以本方4号位队员进攻,其他五人保护为例。5号位和6号位队员向前移动,3号位队员向左后方移动,形成第一道防线。2号位队员内撤,1号位队员保护后场。其它位置进攻时,保护的阵形也可按同样的道理布阵。
(四)接传、垫球防守阵形
当对方无法组织有力进攻,被迫用传、垫球击入本方时,我方的防守阵形与不拦网的防守阵形相同。前排除二传队员外,其他的队员都迅速后撤,准备接球后组织进攻。
四、进攻战术
进攻战术是指在接对方发过来、扣过来、拦过来和传、垫过来的球后,全队所采取的有目的、有组织的配合进攻行动。它包括中一二、边一二、插上三种进攻战术形式打法。无论是在接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或接对方传、垫过来的球之后,在组织进攻的形式上是一样的,都可以采用这三种进攻形式。
(一)中一二进攻形式
前排中间的3号位队员作二传,把球传给两边的2、4号位队员进攻,这种进攻的组织形式就是中一二进攻战术形式。如果二传队员轮转到2、4号位时,可以在对方发球后换到3号位来。其站位方法如图4-17,4-18所示。
中一二进攻战术形式的优点是一传向网前中间3号位垫球比较容易,因而有利于组成进攻,适合初学者采用;二传队员在网前接应一传球的移动距离较近,向2、4号位传球的距离较短,容易传准。缺点是战术变化少,对方容易识破进攻意图。
(二)边一二进攻形式
前排2号位队员作二传,把球传给3、4号位队员进攻,这种进攻的组织形式就叫边一二进攻战术形式。边一二进攻形式的优点是右手扣球者在3、4号位扣球都比较顺手,战术变化也多。缺点是5号位接一传时,向2号位垫球不方便,一传偏4号位时,二传接应较困难。
(三)插上进攻形式
后排一名队员在对方发球后,由后排插上到前排做二传,把球传给前排4、3、2号位队员进攻,这种进攻的组织形式就叫插上进攻战术形式。例如,二传队员在1号位时,插上后向前排三个位置做二传,比赛中来回球进攻也可以随时插上。插上进攻形式的优点是能保持前排三点进攻,战术配合变化多,能利用网的全长组织进攻。缺点是对插上二传队员的技术等方面要求较高。
(四)进攻战术打法
进攻战术打法是指二传队员与扣球队员之间所组成的各种进攻配合,包括强攻、快攻和两次球进攻三种基本打法。每种打法中又有若干不同战术配合。所有这些打法又都可以在中一二、边一二和插上三种进攻战术形式中具体运用。
1、强攻:是指在没有同伴掩护、对方有拦防准备的情况下主要凭借个人力量、高度和技巧强行突破对方拦、防的进攻,一般指二传传高球进攻。根据不同的二传位置,还可以分为集中进攻、拉开进攻,围饶进攻、调整进攻等。后排队员的高球进攻也属于强攻打法。
2.快攻:是指扣二传传出的各种平、快球,以及用这些平、快球做掩护所组成的各种战术配合。可以分为三类:平、快球进攻;自我掩护进攻;快球掩护进攻。
(1)平、快球进攻:常用的有近体快球等,还有调整快球、远网快球、后排快球、单脚起跳快球、快抹球等。
(2)自我掩护进攻:包括时间差进攻、位置差进攻、空间差进攻、短平快位置差进攻、快球位置差进攻以及空间差的前飞、背飞进攻。
(3)快球掩护进攻:主要有交叉进攻,有前交叉、后交叉、背交叉、反交叉、假交叉等五种交叉。
3.两次球进攻:当一传来球较高,又在网前适合扣球的位置,前排队员可以跳起来直接进行扣球,如遇拦网,就在空中改做二传,把球转移给其他前排队员进攻,这种打法就叫两次球攻战术。
以上三种进攻战术打法,同样也都可以在接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或接对方传、垫过来的球后任意选择运用。
Ⅹ 软式排球场地大小是多少
一、软式排球场地的面积:
1、A制:比赛场区为长16米、宽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内碍区。从地面向上至容少有7米高的无障碍空间。
2、B制:比赛场区为长18米、宽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从地面向上至少有7米高的无障碍空间。
二、软式排球由柔软的橡胶制成,球的重量在210克左右,周长66厘米,在玩耍时,可采用排球技术和多样化击球动作,它由“软排游戏”和“软排竞赛”两大类组成。
其特点有三:
1.因其球体柔软、重量轻、气压小,所以不会挫伤手指,有软式排球比赛安全感;
2.击出的球飞行速度较皮制排球慢,因此不易落地,玩起来趣味性强;
3.软式排球规则以及场地都比较简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