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体操
A. 中国全部的广播体操有几套,各名称
中国全部的广播体操有九套。
第一套广播体操( 1951) 、第二套广播体操( 1954) 、第三套广播体操( 1957) 、第四套广播体操( 1963) 、第五套广播体操( 1971) 、第六套广播体操( 1981) 、第七套广播体操( 1990) 、第八套广播体操( 1997) 、第九套广播体操( 2011) 。
体操名称:
1、小学
第一套:1、小学生广播体操1 2、小学生广播体操2
第二套:1、初升的太阳 2、雏鹰起飞
第三套:1、希望风帆 2、七彩阳光
2、中学
第一套:1、中学生广播体操1 2、中学生广播体操2
第二套:1、青春的活力 2、时代在召唤
第三套:1、舞动青春 2、放飞理想
(1)生产体操扩展阅读:
中国的广播体操的由来:
一、1950年,中国派出体育代表团访问苏联,希望学习苏联的体育制度,广播体操是其中一种。苏联的广播体操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备,有卫生操、辅助性体操、器械体操三种。
其中卫生操就类似于早操,在苏联已经大范围普及。体育代表团归国后,下决心要编排一套自己的广播体操。他们学的就是在日本流行的体操。
二、1951年12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放《广播体操》音乐。自此,中小学校、工矿企业和事业单位每天集体做早操便成为传统。从1951年第一套广播体操推出至2011年最新的第九套广播体操问世,整整经历了六十年。
六十年多年来,广播体操已经成为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并陪伴许多中国人走过由读书到工作的成长历程。对中国近代史而言,广播体操也具有举足轻重的象征意义。
三、1951年至今,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共推出了九套广播体操,加上国家体育总局于2005年推出的“大众广播体操”,共计十套。1998年至今,教育部还在已有成人操动作的基础上推出过三套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全国中小学广播体操”。
这三套广播体操的问世一改过往中小学生做成人操的局面,它们也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普及开来。从动作上看,这三套操更加活泼,每套操分成中小学各两组动作,最近两套操的各组动作还有了各自的名字,比如2002年推出的“全国中小学广播体操”的小学部分分为“初升的太阳”和“雏鹰起飞”两组动作。
B. 现代体操种类很多,大体可分几大类
把许许多多的体操内容按共性分门别类地分成若干组,称做体操分类。
目前体操分类方法较多。根据体操练习的目的任务,将体操分为四类,即基本体操、竞技性体操、团体操、实用性体操。基本体操,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提高人体工作能力为目的的体操;竞技性体操包括竞技体操、技巧运动和艺术体操,它具有竞技性质,在身体全面训练的基础上,掌握高超的运动技术,是以最终获得优异成绩为直接目的的体操;团体操,是群众性的体操表演项目,通过大、中、小型团体操表演,歌颂一定的主题,以及宣传体育运动为目的的体操;实用性体操,包括生产操、竞技实用体操、军事实用体操和职业实用体操以及医疗实用体操,这类体操是通过专门的身体训练以提高生产效率,达到各种具体实用效果为目的的体操。
除上述分类外还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1984年编的全国体育院校体操通用教材和中国大网络全书体育卷,将体操分为:基本体操(包括保健体操、生产操、运动辅助体操)和竞技性体操(包括竞技体操、技巧运动和艺术体操)两大类。各国各学派对体操分类也有不同分法,如1979年苏联体育学院体操教科书将体操分为:健身类体操(包括基本体操、卫生体操和健身体操);竞技性体操(包括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和技巧运动);实用性体操(包括生产操、职业实用体操、军事实用体操和竞技实用体操以及医疗体操)。总之,体操分类是个尚未定论的课题。
C. 宝妈的产后恢复体操,一般在什么时候做适宜
产后恢复体操在顺产之后的第二天就可以开始了,如果是剖腹产的话要根据身体恢复的情况来定。女性生完宝宝之后子宫增大,腹部就会有很多的赘肉,这些所谓的赘肉并不单单是脂肪还有子宫的原因。一般产妇想要快速恢复身材,除了要控制饮食之外,还可以通过产后恢复操来重塑身材。生完宝宝之后的第3个月至9个月期间是修复身材的最佳时间,这段时间可以通过运动来恢复身材,只要把握住这段时间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产后的第2周开始,宝妈可以根据身体恢复情况逐渐的增加一些运动,每一项运动需要重复多次,但是要注意力度和舒适度,不要过于疲惫。产后恢复运动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适当的运动是要循序渐进的,要在动和静之间相互交替进行的,只要开始运动之后每天都要坚持做,产妇是顺产的话从第2天就可以开始了,如果是剖腹产的话一定要在产后的第2周等到伤口愈合之后再开始活动,只要坚持母乳喂养同样可以帮助宝妈恢复体形。
D. 现代体操的内容与目前体操的分类是什么
“体操”是对所有体操项目的总称,而不是具体哪个项目的名称。依据目的体操和任务,体操可分为基本体操和竞技性体操两大类。基本体操是指动作和技术都比较简单的一类体操,其主要目的、任务是强身健体和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它所面对的主要对象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最常见的有广播体操和为防治各种职业病的健身体操。而竞技性体操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是指在赛场上以争取胜利、获得优异成绩、争夺奖牌为主要目的的一类体操。这类体操动作难度大、技术复杂,有一定的惊险性,从事这类体操训练的主要是运动员。目前,竞技性体操包括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技巧、蹦床五项运动。其中,竞技体操男子项目有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六项,女子项目有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四项。由于竞技体操的历史最久远,可以说是竞技性体操中的“老大哥”,因此现在人们还通常习惯用“体操”来称呼“竞技体操”。
现代体操项目目录
简介
鞍马
吊环
跳马
单杠
平衡木
高低杠
现代体操的正式名称是竞技体操,它是体操的一分支,而又简称为体操。这是一项在规定的器械上,完成复杂、协调的动作,并根据动作的分值或动作的难度、编排与完成情况等给予评分的运动。
编辑本段鞍马
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起源于欧洲。罗马人曾利用木制马来训练骑手。19世纪初德国体操家F.L.杨把这种木马砍头去尾作为体操器械。1896年鞍马被列为体操比赛项目。
编辑本段吊环
吊环(hand ring)是男子体操项目之一。近代的吊环运动起源于法国,这是受杂技演员悬空绳索表演的启发而创造的,稍后才传入德国和意大利。
编辑本段跳马
竞技体操项目。跳马运动是由用木马训练骑术演变而来。1896年男子跳马列入国际比赛项目。
编辑本段单杠
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18世纪末,西欧杂技演员在钢丝上做大回环,德国体操家F.L.杨看后受到启发,架设了一副木制单杠,由此逐渐演变成现代的单杠器械。
编辑本段平衡木
平衡木长5米、宽0.1米、高1.2米。平衡木有完成时间的限制,对于成套的动作难度和空中技巧串均有严格规定。平衡木运动正象它的名字那样,需要平衡能力。运动员要在一根高出地面1.2米,表面宽度约10厘米的横木上做出一连串的舞蹈与翻腾动作。
编辑本段高低杠
高低杠是女子体操项目之一,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列为比赛项目。高低杠起源于欧洲。19世纪后半叶女子体操运动在欧洲开始盛行,起初男女都是平行双杠,由于女子的生理特点,完成动作难度较大,于是把双杠一侧升高,以便女运动员完成动作。高低杠的高度为高杠2.30米,低杠1.50米,杠间距离在1.10--1.40米之间均可。
把许许多多的体操内容按共性分门别类地分成若干组,称做体操分类。
目前体操分类方法较多。根据体操练习的目的任务,将体操分为四类,即基本体操、竞技性体操、团体操、实用性体操。基本体操,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提高人体工作能力为目的的体操;竞技性体操包括竞技体操、技巧运动和艺术体操,它具有竞技性质,在身体全面训练的基础上,掌握高超的运动技术,是以最终获得优异成绩为直接目的的体操;团体操,是群众性的体操表演项目,通过大、中、小型团体操表演,歌颂一定的主题,以及宣传体育运动为目的的体操;实用性体操,包括生产操、竞技实用体操、军事实用体操和职业实用体操以及医疗实用体操,这类体操是通过专门的身体训练以提高生产效率,达到各种具体实用效果为目的的体操。
除上述分类外还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1984年编的全国体育院校体操通用教材和中国大网络全书体育卷,将体操分为:基本体操(包括保健体操、生产操、运动辅助体操)和竞技性体操(包括竞技体操、技巧运动和艺术体操)两大类。各国各学派对体操分类也有不同分法,如1979年苏联体育学院体操教科书将体操分为:健身类体操(包括基本体操、卫生体操和健身体操);竞技性体操(包括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和技巧运动);实用性体操(包括生产操、职业实用体操、军事实用体操和竞技实用体操以及医疗体操)。总之,体操分类是个尚未定论的课题。
E. 体育生产于什么时候
体育虽然有悠久的历史,然而“体育”一词却出现得较晚。在“体育”一词出现前,世界各国对体育这一活动过程的称谓都不相同。
体育一词,其英文本是physical ecation,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的教育,简称为体育。在古希腊,游戏、角力、体操等曾被列为教育内容。17~18世纪,在西方的教育中也加进了打猎、游泳、爬山、赛跑、跳跃等项活动, 只是尚无统一的名称。18世纪末,德国的J.C.F.古茨穆茨曾把这些活动分类、综合 ,统称为“体操”。进入19世纪,一方面是德国形成了新的体操体系,并广泛传播于欧美各国;另一方面是相继出现了多种新的运动项目。在学校也逐渐开展了超出原来体操范围的更多的运动项目,建立起“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这一新概念。于是,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体操”和“体育”两个词并存,相互混用,直到20世纪初才逐渐在世界范围内统一称为“体育”。
F. 利于分娩的动作
有很多老旧的思想都曾告诉我们孕妇要多吃少做,其实这样是不正确的,还是非常不内科学的。这也是为什么容以前总会出现孕妇难产的现象。相反,一些有用的,科学的姿势能够对她们日后生孩子有很大帮助。
根据相关医学杂志研究调查发现,有这样的一些姿势有助于她们日后顺产。其中分别有这两种较为她们喜爱。那就是:盘腿对脚坐法,就是挺直腰背,脚掌收拢,慢慢的降低膝盖,长期坚持,这样有利于提高盆骨的柔韧性,为顺产提供更加有利的体位。
还有一种就是墙面滑行法,身体背靠墙面,双脚与肩同宽,然后缓慢的下滑,至大腿与小腿呈现九十度角左右,即停止数秒,然后在缓慢上升,反复做这样的动作,一般做十~十五组左右即可,温馨提示可以在背部垫柔软小球,防止腰背的擦伤。
G. 中国全部的广播体操有几套名称是什么
中国全部的广播体操有九套。
体操名称:
小学
第一套:
1、小学生广播体操
2、小学生广播体操
第二套:
1、初升的太阳
2、雏鹰起飞
第三套:
1、希望风帆
2、七彩阳光
中学
第一套:
1、中学生广播体操
2、中学生广播体操
第二套:
1、青春的活力
2、时代在召唤
第三套:
1、舞动青春
2、放飞理想
从1951年新中国第一套成人广播体操颁布开始,迄今为止中国已经先后颁布了九套成人广播体操。广播体操的历史是中国群众体育运动的缩影,更蕴含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青春记忆。
回首广播体操60多年来走过的足迹,或许更能帮助我们理解体育的根本宗旨:让更多的人在运动中强健身体。
(7)生产体操扩展阅读:
1、第1套:动作最简单
1951年11月24日正式公布。这一套广播体操动作最简单,一节操基本只有一个动作。
2、第2套:增加下肢动作
1954年7月正式公布,运动量比第一套大些,并适量增加了下肢运动量,动作难度也有所增加。“呼吸运动”和“整理运动”被取消了,原因是大家觉得每节动作的操练中,都必然要进行呼吸。
3、第3套:成为当时风尚
1957年正式公布。曾有报道说,当时中共中央高级党校90%以上的学员坚持做广播体操,且由原来每天两次改为每天三次;有关调查还显示这套体操对改善食欲和睡眠有效果。当时,第三套广播体操成为了时尚。
4、第4套:增加新版
1963年的第四套广播体操第一次出现了少数民族语言版。较前三套的动作,第四套体操趋于成熟,除了运动量继续增加外,动作也开始强调新颖和优美。
5、第5套:增加新动作
1971年9月1日正式公布,吸收了前四套的优点,动作新颖活泼,活动部位比较全面,难度和运动量也比过去稍大,还穿插着模仿生产劳动和舞蹈形象的动作。
6、第6套:增加新乐曲
1981年9月1日正式与公众见面,动作新颖、舒展,首次配制了两支富有民族风格的乐曲,可以交替使用,增加做操的兴趣。该时期,广播体操工作的严肃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
7、第7套:设计难度增大
1990年5月8日推出,特意请来当时最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李宁做模特,制作挂图。据后来调查,人们普遍反映这套动作难度较大。
8、第8套:降低难度
1997年6月20日正式推出,与第七套希望与其他体育运动相抗衡的设计理念不同,第八套动作设计上删繁就简,设计者希望任何人都能学会它,不至于因为动作太难而手忙脚乱。
9、第9套:突出风格
2011年8月8日推出,是在充分吸收前八套广播体操优点的基础上创编的,继承了前八套广播体操的结构,具有“规范性、科学性、普适性、健身性、针对性、时代性、前瞻性”等特点,易学易记,符合大众锻炼实际与需求;
易练易普及,不受时间、场地限制,是最为经济、实用和科学的健身方法之一,较好地体现了时代特征,符合现代人学习、生活特点。
同第八套相比,主要不同点在于跨步由纵向改为横向,共分为八节,从第一节的伸展运动到第八节的整理运动,包含了躯干、上下肢的动作,使全身各部位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继承了广播体操全面性的风格。
第九套广播体操充分考虑锻炼时运动负荷的适宜性,动作从上肢到全身,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在结构和动作设计上,突出了广播体操的功能。这套广播体操是现在国家在各单位、企业推广的广播体操。
H. 孕晚期有助于顺产体操怎么做常散步是不是也能够有助于生产啊
怀孕晚期可以多走走路,多爬爬楼梯的,有利于宝宝入盆和顺产的,一般情况下提前或者推迟半个月都是正常的了。保持好心情的,不要太紧张。
I. 孕37周每天需要做多长时间的助产体操能帮助生产顺利昨天检查双顶径9.01cn股骨长6.8cm第一
从B超检查结果看你的孩子不大,做助产体操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
J. 广播体操的发展史
1951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共同决定,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广播体操节目,并在同年11月24日公布了第一套成人广播体操。
第一套广播体操推出两年多之后,在群众的要求下,1954年,国家又颁布了第二套广播体操。第二套广播体操进行了重新的编排和调整,增加了运动量和动作难度。
由于前两套体操大量学习和借鉴前苏联的内容,在1957年推出的第三套广播体操中,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武术的动作。在创编中,也请来多位武术大师。这套广播体操中国特色更强,这一特点也在后来的广播体操中得以延续。
1963年4月15日第四套广播体操正式公布。广播体操配乐中有一个响亮的男声开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套广播体操—时代在召唤!”。第四套广播体操第一次出现了少数民族语言版。在动作上前三套广播体操的原则以简单好学为主,到第四套时候便开始趋于成熟。
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体操运动曾一度中止。1971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出通知,向全国人民公布了第五套广播体操。
1981年,第六套广播体操正式与公众见面。其动作新颖、舒展,并首次配制了两支富有民族风格的乐曲,可以交替使用,以此来增加人们做操的兴趣。
1990年5月,国家体委又继续推出了第七套广播体操。还特意请来当时最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李宁做模特。但根据后来的调查,人们普遍反映其动作难度较大,不便于掌握。
(10)生产体操扩展阅读:
特点
1、科学性
大众广播体操为8节徒手体操。每节体操对机体的主要关节、骨骼和大肌肉群等部位都具有合理性、专一性的刺激,整套体操动作幅度大,可较全面地促进人体各个运动部位的合理运动,到达提高机体运动系统机能的目的。
实验表明,全套体操对人体产生的运动负荷形成了由低缓高,中间调整的生理轨迹,满足机体生理要求和变化规律。
2、普及性
本套广播体操强调普及推广的效应,动作简便易学、负荷适中、适用面广、音乐优美、节律适中。参与体操锻炼的人群定在以青年、中年人群为主,兼顾少年和老年人,男性女性均适用。
3、健身性
经对广播体操锻炼者专项的研究和实验表明,锻炼者长期进行本套广播体操的锻炼,可提高机体的主要关节的灵敏性,促进骨骼发育,增强大肌肉群的力量,对改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传导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