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美排球
『壹』 女排中有扣球高度在3米4以上的吗
前古巴名将路易斯,扣球高度达到3米4
路易斯1967年8月25日生于古巴东部的卡马圭省。1983年,未满16岁的路易斯加入古巴女排,并夺得当年的泛美运动会冠军。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路易斯不仅在球技上日趋成熟,心理素质也越来越稳定,世界女排运动进入“路易斯时代”。1992年,路易斯作为绝对主力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古巴队所向披靡,首次夺得奥运会冠军。 近20年的排球生涯中,路易斯几乎尝遍所有比赛的冠军滋味,其中包括奥运“三连冠”、世界锦标赛、世界杯、大奖赛、泛美运动会等一系列重大比赛。 路易斯身高只有1.73米,但她凭借惊人的弹跳力,常常令对手的拦网形同虚设。她扣出的球不仅势大力沉,而且距离极短,经常落在对方3米线以内,令对手望球兴叹。 由于常年摸爬滚打,33岁的路易斯伤病缠身,几次接受外科手术。坚强的路易斯不断征服疾病,不断攀登,创造显赫战绩的同时,也创造出驰骋国际排坛近20年的奇迹。近年来,她已很少出现在比赛场上,但她在队里的精神作用仍很重要。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前,古巴女排教练组将术后痊愈不久的路易斯召入队中。结果,路易斯不付重望,成为球队的精神领袖。古巴女排在决赛中战胜强大的俄罗斯队,如愿以偿地实现“三连冠”的梦想。 加盟国际奥委会的同时,路易斯还和队友托雷斯、佩雷斯一道成为国际排联评选20世纪最佳女排运动员的候选人。成绩卓著的路易斯很有可能再获殊荣。
『贰』 白浪浪的结缘排球
白浪虽然没把排球看成是自己的终身事业,但还是传承了母亲的特长---排球基本功非常扎实。2008年夏天,白浪和队友们参加了美国青少年奥林匹克排球锦标赛。那次比赛,白浪和队友们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冠。之后,白浪还入选了美国少年队,并在泛美少年排球锦标赛中夺冠。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白浪浪更入选美国少年女排12人人大名单。至于目标,白浪希望自己能入选国家队。对于场上司职的位置,流着“铁榔头”血液的白浪表示自己更爱当主攻手,“因为场上形势最困难的时候,总会把球给主攻。当然了,打接应突破对手拦网的感觉也很爽,但我还是最喜欢主攻。”
『叁』 泛美运动会夺8金,为何阿根廷体育集体项目如此强
北京时间8月19日,阿根廷队官方公布新一期的国家队大名单,无缘美洲杯的罗霍回归,在世青赛和泛美运动会上表现出色的小将阿道夫-盖奇首次入选成年国家队。
为何阿根廷体育集体项目如此强、
足球方面,阿根廷是世界强国,但由于国际足联不强制俱乐部放人参加泛美运动会和奥运会,参赛的不是一线球员。即使这样阿根廷还是获得男子冠军,女子在点球大战中输给哥伦比亚获得亚军。
首先,他们体现了强烈的集体归属感
阿根廷的队伍都有自己的昵称,足球的队员叫“兄弟”,橄榄球的队员叫“美洲豹”,曲棍球的队员叫“美洲狮”,手球的队员叫“角斗士”。这些都可体现出他们的热爱程度。
还有是机制上的因素。与个人项目不同,阿根廷集体项目也是机制性的,有各级的体育联合会,运动员们可以参加各种俱乐部比赛。体育联合会投入资金,培养青年运动员、省一级优秀运动员和国家级运动员,每年会组织大量赛事。
而且阿根廷全民喜爱体育。虽然足球在阿根廷依然是第一运动,但在阿根廷有很多年轻人喜欢橄榄球、手球、篮球、排球和曲棍球。而这些项目也在全国教育体系之中,有专门的体育教师。
这些因素,加上阿根廷完善的体育设施,让阿根廷运动员们可以有足够培养的机会。
这就是阿根廷集体项目如此强的原因了吧。
『肆』 美国女排4号是亚洲面孔,她是那国人,是中国人吗
美国女排国家队的贾斯廷-王-奥兰特斯(Justine Wong Orantes)。
据前足球周刊杂志社特约记者/撰稿人“Jallo_Tang”分析,贾斯廷-王-奥兰特斯“还真的是华裔,Justine Wong-Orantes,出生于加州,估计是广东人后代”。这名网友(博主)的分析不无道理,因为Wong就是广东话的王,是港人粤拼中文姓氏英译规则中的英译词,这种写法一般以广东话为第一语言的地区使用,分布在中国香港,澳门和广东以及海外粤语区。Wong 的拼法如天后王菲Faye Wong,也是贾斯廷-王-奥兰特斯是一名华裔的有力证据。祖先是中国人,如今在美国国家队打上了自由人,可见这个世界真的是一个地球村!
『伍』 英联邦运动会和泛美运动会都有那些谢国家参加啊
英联邦运动会:
英联邦运动会始创于1930年,最初叫“大英帝国运动会”,从名字就可知其性质。参加国都是英联邦成员国或者附属国和地区。至今这个比赛仍旧对维系英联邦成员协会的松散关系起一定的作用。
英联邦运动会联合会共有71个成员,主要成员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印度、南非、马来西亚等,英国是以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等协会名义参赛。这个运动会慢慢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大型赛事之一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在田径、游泳上的不断进步,使得比赛水平越来越高。众多世界一流高手参赛,让比赛确实有了世界级水平,也得到运动员的重视。
比如这次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18届比赛中就有男子百米世界纪录保持者、牙买加的鲍威尔,奥运会和世锦赛女子400米金牌得主、巴哈马的威廉姆斯-达令;游泳方面有刚刚打破世界纪录的女子100米蛙泳选手、澳大利亚的琼斯,以及大批世界冠军。
此外,英联邦运动会独有的板球、英式橄榄球、草地保龄球等比赛也有其特点。虽然这些比赛不是奥运会项目,但在英联邦成员国内有相当多的拥趸,因此吸引了很多球迷。英联邦运动会观众超百万,全世界电视观众过10亿,足见其影响范围。
就像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这次墨尔本英联邦运动会上说的:“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但我们有共同的目的,就是团结、友爱和共同利益。”
参加英联邦运动会的完整国家和地区表
亚丁殖民地 1962
安圭拉岛 1982, 1998—
安提瓜和巴布达 1966–1970, 1978, 1994—
澳大利亚 1930—
巴哈马 1954–1970, 1978–1982, 1990—
孟加拉国 1978, 1990—
巴巴多斯 1954–1966, 1970–1982, 1990—
伯利兹 1978, 1994—
百慕大 1930–1938, 1954–1982, 1990—
博茨瓦纳 1974, 1982—
英属圭亚那 1930–1938, 1954–1962
英属洪都拉斯 1962–1966
英属维京群岛 1990—
文莱 1958, 1990—
喀麦隆 1998—
加拿大 1930—
开曼群岛 1978—
锡兰 1938–1950, 1958–1970
库克群岛 1974–1978, 1986—
塞浦路斯 1978–1982, 1990—
多米尼克 1958–1962, 1970, 1994—
英格兰 1930—
马尔维纳斯群岛 1982—
斐济 1938, 1954–1986, 1998—
冈比亚 1970–1982, 1990—
加纳 1958–1982, 1990—
直布罗陀 1958—
黄金海岸 1954
格林纳达 1970–1974, 1994—
根西岛 1970—
圭亚那 1966–1970, 1978–1982, 1990—
香港 1934, 1954–1962, 1970–1994
印度 1934–1938, 1954–1958, 1966–1982, 1990—
爱尔兰 1930
爱尔兰自由邦 1934
马恩岛 1958—
牙买加 1934, 1954–1982, 1990—
泽西岛 1958—
肯尼亚 1954–1982, 1990—
基里巴斯 1998—
莱索托 1974–
马拉维 1970—
马来亚 1950, 1958–1962
马来西亚 1966–1982, 1990—
马尔代夫 1986—
马耳他 1958–1962, 1970, 1982—
毛里求斯 1958, 1966–1982, 1990—
蒙塞拉特 1994—
莫桑比克 1998—
纳米比亚 1994—
瑙鲁 1990—
纽芬兰 1930–1934
新西兰 1930—
尼日利亚 1950–1958, 1966–1974, 1982, 1990–1994, 2002—
纽埃 2002—
诺福克岛 1986—
北婆罗洲 1958–1962
北爱尔兰 1934–1938, 1954—
北罗德西亚 1954
巴基斯坦 1954–1970, 1990—
巴布亚新几内亚 1962–1982, 1990—
槟城 1958
罗德西亚 1934–1950
罗德西亚与尼亚萨兰联邦 1958–1962
圣赫勒拿岛 1982, 1998—
圣基茨和尼维斯 1978, 1990—
圣卢西亚 1962, 1970, 1978, 1994—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1958, 1966–1978, 1994—
萨摩亚和西萨摩亚 1974—
沙捞越 1958–1962
苏格兰 1930—
塞舌尔 1990—
塞拉利昂 1966–1970, 1978, 1990—
新加坡 1958—
所罗门群岛 1982, 1990—
南非 1930–1958, 1994—
南阿拉伯保护国 1966
南罗德西亚 1954
斯里兰卡 1974–1982, 1990—
斯威士兰 1970—
坦噶尼喀 1962
坦桑尼亚 1966–1982, 1990—
汤加 1974, 1982, 1990—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1934–1982, 1990—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1978, 1998—
图瓦卢 1998—
乌干达 1954–1982, 1990—
瓦努阿图 1982—
威尔士 1930—
赞比亚 1970–1982, 1990—
津巴布韦 1982, 1990–2002
英联邦运动会
1978年年英联邦运动会 - 埃德蒙顿, 艾伯塔省, 加拿大
1982年年英联邦运动会 - 布里斯班, 昆士兰州, 澳大利亚
1986年年英联邦运动会 - 爱丁堡, 苏格兰
1990年英联邦运动会 - 奥克兰, 新西兰
1994年英联邦运动会 - 维多利亚, 卑诗省, 加拿大
1998年英联邦运动会 - 吉隆坡, 马来西亚
2002年英联邦运动会 - 曼彻斯特, 英格兰
2006年英联邦运动会 - 墨尔本, 维多利亚州, 澳大利亚
2010年英联邦运动会 - 德里, 印度
2014年英联邦运动会 - 格拉斯哥, 苏格兰
泛美运动会
开放分类: 体育、比赛、美洲
泛美运动会(Pan-American Games)是北美、中美和南美洲地区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创办于1951年,每四年举行一届,迄今已举办过13届。
泛美运动会的诞生曾经历了许多年的艰难曲折。早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中的南美代表就萌发了成立一个体育组织,以促进美洲业余体育运动发展的构想。在这一想法的推动下,1936年柏林奥运会期间,美洲国家代表聚会并通过了定期举办泛美运动会的决议。
1940年,美洲16个国家的代表汇聚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了首届泛美体育代表大会(Pan-American Sport Congress),会议通过了成立泛美体育运动委员会(Pan-American Sports Committee)的提案,当时的国际奥委会大大A·布伦戴奇当选为大大。该次会议决定,1942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第一届泛美运动会。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原定的运动会未能如期举行。
1948年,英国举办了二战后的首届奥运会。参加伦敦奥运会的美洲国家体育领导人旧谊重叙,理想犹存,召开了第二届泛美体育代表大会,会议决定重新举办泛美运动会。
1951年2月25日,来自美洲21个国家的2513名运动员终于相聚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总统胡安·庇隆在10万人的欢呼声中,宣布第一届泛美运动会开幕。经过14天的比赛,在奖牌榜上列前四名的国家是:阿根廷、美国、智利、古巴。
泛美运动会的领导机构是泛美体育运动委员会,1940年成立,1955年被重新命名为泛美体育组织(Pan American Sport Organization)。目前,泛美体育组织的成员国有北美、中美、南美和加勒比地区的42个国家,其总部设在墨西哥城,正式工作语言为西班牙语和英语。
四年一届的泛美运动会定于奥运会的前一年举行,就其设置的比赛项目和参赛运动员人数来说,90年代以前曾是世界上仅次于奥运会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尽管它只是地区性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但后来亚洲运动会的规模超过了泛美运动会。
一般说来,泛美运动会的赛项设置百分之八十是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此外还有一些在美洲广泛开展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运动项目。但也有追求"大而全"的例外,例如1987年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举行的第九届泛美运动会,除设置了当时夏季奥运会所有的全部23个赛项外,还增设了棒球、轮滑、垒球和跆拳道,共有27个比赛项目。
最近两届泛美运动会的简况如下:
1995年3月,为期16天的第十二届泛美运动会在阿根廷的马德普拉塔举行。来自美洲42个国家的5144名运动员参加了34个项目的比赛。本届运动会共打破1项世界纪录和30多项泛美运动会纪录。美国获得169枚金牌、146枚银牌、109枚铜牌,名列第一。古巴获112枚金牌、66枚银牌、60枚铜牌,名列第二。加拿大获得48枚金牌、60枚银牌、69枚铜牌,名列奖牌榜第三。
第十三届泛美运动会于1999年7月23日至8月8日在加拿大的温尼伯举行。来自北美、南美和中美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区的42个国家的50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射箭、体操、田径、羽毛球、棒球、篮球、沙滩排球、拳击、皮划艇、自行车、跳水、马术、击剑、曲棍球、柔道、空手道、现代五项、墙网球、艺术体操、轮滑、赛艇、帆船、射击、足球、垒球、壁球、游泳、花样游泳、乒乓球、跆拳道、手球、网球、保龄球、铁人三项、排球、水球、滑水、举重、摔跤39个项目的比赛。比赛结果,美国获得106枚金牌、110枚银牌、79枚铜牌,名列第一。古巴获71枚金牌、40枚银牌、47枚铜牌,排名第二。东道主加拿大获得64枚金牌、52枚银牌、80枚铜牌,名列奖牌榜第三。巴西获得25枚金牌、32枚银牌、44枚铜牌,名列第四。阿根廷获得25枚金牌、19枚银牌、28枚铜牌,排位第五。
本届比赛历时17天,规模庞大,共耗资1.4亿加元。除来自西半球各国的优秀运动员外,参加运动会的还有2000多名教练员和官员,以及2500多名记者、摄影师、电台播音员、电视评论员和其他传播媒体的工作人员。比赛期间,在温尼伯的歌舞剧院和主要街道上还举办了盛大的文化艺术节表演,加拿大的专业和业余艺术家演出了具有浓郁北美风格的文艺节目。美洲各国共有近4亿电视观众观看了本届运动会的比赛转播。
第十四届泛美运动会于2003年在多米尼加首都圣多明各举行。
『陆』 巴西美国女排交战史
因为巴西和美国女来排长期以来一直自是世界强队,又同处于美洲,因此交战次数很多,下面只列出2011年以来的交战记录:
1、2011年泛美杯小组赛 巴西 3-2 美国
2、2011年世界大奖赛总决赛小组赛 巴西 3-1 美国
3、2011年世界大奖赛总决赛金牌赛 美国 3-0 巴西
4、2011年世界杯循环赛 美国 3-1 巴西
5、2012年世界大奖赛第二周小组赛 美国 3-1 巴西
6、2012年世界大奖赛总决赛循环赛 美国 3-2 巴西
7、2012年泛美杯决赛 美国 3-2 巴西
8、2012年奥运会小组赛 美国 3-1 巴西
9、2012年奥运会决赛 巴西 3-1 美国
10、2013年泛美杯半决赛 美国 3-0 巴西
11、2013年世界大奖赛第一周小组赛 巴西 3-1 美国
12、2013年世界大奖赛总决赛循环赛 巴西 3-0 美国
13、2013年世界大冠军杯循环赛 巴西 3-0 美国
14、2014年世界锦标赛第二阶段小组赛 巴西 3-0 美国
『柒』 郎平在美国当排球教练时的主要成绩表
郎平在美国当排球教练时的主要成绩:
1、郎平担任美国国家女子排球队主教练时的主要成绩:2006年的排球世锦赛第9名,2007年排球世界杯第3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亚军。
2、郎平在美国担任大学排球队教练时的主要成绩:1991年,郎平出任美国新墨西哥州大学女子排球队主教练,当年就带领新墨西哥州大学女子排球队,获美国东部地区女子排球赛冠军。
(7)泛美排球扩展阅读
郎平指教美国国家女子排球队的经历
2005年2月7日,美国排协正式宣布任命“铁榔头”郎平担任美国国家女子排球队主教练。
美国排协执行总裁道格·比尔对记者说:“美国排协为能够聘请到郎平这样优秀的、值得尊敬的人来担任新一届美国国家女子排球队的主教练,感到非常高兴。我相信她会把美国女排带成一支更强大、水平更高的队。”
郎平接手的美国女排是一支青黄不接的二流队伍。郎平接手美国女排后,因为原有的技战术基础不好,女排的成绩一度很差,不但在瑞士的女排精英赛和泛美杯的比赛中连续失利,也两次惨败于中国女排手下。
但是,夏季过后,郎平的努力指导下,美国女排进步很快,8月份以6战全胜的战绩进军2006日本世锦赛。在9月举行的中北美洲女排锦标赛中,美国女排更是力克古巴女排夺冠,三年后的奥运会,郎平的美国队成为了中国女排卫冕的劲敌。
经过郎平的悉心打造,美国女排在4年的时间内进步有目共睹,从2006年的世锦赛第9名,到2007年世界杯第3名,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亚军。
郎平当初与美国排协所签订的合同只是确保美国女排获得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最终她超额完成任务,这枚银牌是美国女排24年来在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
2008年11月25日,美国排球协会在总部斯普林斯宣布,来自中国的“铁榔头”郎平近日选择不再与美国排球协会续约,放弃了指挥美国女排征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机会。
郎平说,她很感谢美国排协过去四年给了她执教美国女排的机会,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工作,因为执教美国女排在体制和文化方面与中国有着许多不同。
『捌』 谁有古巴女排路易斯的详细简介
路易斯1967年8月25日生于古巴东部的卡马圭省。1983年,未满16岁的路易斯加入古巴女排,并夺得当年的泛美运动会冠军。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路易斯不仅在球技上日趋成熟,心理素质也越来越稳定,世界女排运动进入“路易斯时代”。1992年,路易斯作为绝对主力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古巴队所向披靡,首次夺得奥运会冠军。 近20年的排球生涯中,路易斯几乎尝遍所有比赛的冠军滋味,其中包括奥运“三连冠”、世界锦标赛、世界杯、大奖赛、泛美运动会等一系列重大比赛。 路易斯身高只有1.73米,但她凭借惊人的弹跳力,常常令对手的拦网形同虚设。她扣出的球不仅势大力沉,而且距离极短,经常落在对方3米线以内,令对手望球兴叹。 由于常年摸爬滚打,33岁的路易斯伤病缠身,几次接受外科手术。坚强的路易斯不断征服疾病,不断攀登,创造显赫战绩的同时,也创造出驰骋国际排坛近20年的奇迹。近年来,她已很少出现在比赛场上,但她在队里的精神作用仍很重要。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前,古巴女排教练组将术后痊愈不久的路易斯召入队中。结果,路易斯不付重望,成为球队的精神领袖。古巴女排在决赛中战胜强大的俄罗斯队,如愿以偿地实现“三连冠”的梦想。 加盟国际奥委会的同时,路易斯还和队友托雷斯、佩雷斯一道成为国际排联评选20世纪最佳女排运动员的候选人。成绩卓著的路易斯很有可能再获殊荣。
希望点赞
『玖』 古巴女排为何退步如此之快
在副攻与攻击线路上存在太大问题,而且一传的不到位率太高,虽然身体出众,但是欧洲的球队也是身高很高的,实际没有大的优势.另外,除了桑托丝和卡里罗以外,其他队员的发球没有攻击性,难以组织有效的防反,加上队员的起伏性比较大(得分连续拿,失分连续丢),不仅伤士气,而且导致强轮次不强,弱轮次很若.最后,他们的小球处理已经远远落后于欧洲的意大利荷兰,美洲的巴西美国,亚洲的基本在这环都超过了古巴,自然古巴队的成绩直线下降.
『拾』 世界著名女排运动员有哪些拜托各位了 3Q
切布基娜,女,1965年生,前苏联女排副攻手,身高1.87米。切布基娜是帕特金接替前苏联女排主教练后挑选的第一位优秀选手,当时她只有17岁。她有良好的接受能力和排球意识。个子虽高,但反应迅速,动作敏捷,扣球时的挥臂动作协调,手腕控制球的能力很强,因此扣出的球力量大,线路刁,成功率高。她的特长是:进攻区域宽广,擅长3号位附近的各种“活点”的游动快攻;过网点高,速度快,扣球颇具威力;拦网手法好,判断正确,是一位技术全面的优秀运动员。在第一届“日本杯”赛上一举荣获“优秀运动员”、“最佳扣球手”和“最佳拦网手”三个奖杯。 大松博文,日本排球队教练。 大松博文悉心研究排球运动规律,根据日本运动员身材矮小的特点,创造了勾手飘球、双手垫击、滚翻防守等新技术,为排球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他还运用大强度、大密度特殊训练法,使日本女排从默默无闻跃为60年代国际排坛的强队,1962牛仔 率领日本女子排球队获世界排球锦标赛冠军,获胜成绩全部为3:0。1964年日本队再获奥运会女排金牌,并连胜157场,创下了排坛史上的奇迹。他使日本女排在世界排坛上获得了“东洋魔女”之称。他本人变因训练要求严格、成绩卓著而以“魔鬼大松”闻名。1965年4月,应周恩来邀请来华访问,对中国排球训练作出了有益的指导。1968年被选为日本参议员,1974年落选。著有《跟我来》《排球之心》《有志者事竟成》等作品。1978年因心脏病去世。 海曼,女,1955年生,美国女子排球队运动员,世界女排著名主攻手,有“世界第一炮手”的美誉,身高1.95米。 少年时代海曼生活在加利福尼亚的罗格伍德,从小就喜欢田径、篮球。到了初中时,她的姐姐苏珊告诉她有一项运动她肯定喜欢,结果从那天起,海曼就和排球结成了终生伴侣。她把自己的希望、前途都寄托在排球事业上。 几年后,海曼便成了全美最优秀的女排选手。当时美国还没有国家队,在世界排坛上默默无闻,且没有固定的教练。1972年,美国女排在奥运会预选赛中被淘汰。1974年美国排协决定成立国家队,海曼当然入选,三个月后塞林格出任主教练。 在塞林格的指点和海曼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海曼的技术渐渐成熟。她跟随塞林格南征北战,逐渐成为美国女排的顶梁柱,美国女排取胜的法宝。她由于有良好的身材和弹跳能力,从而成为“世界第一炮手”。美国女排因此实力大增,取得了1980年奥运会女排的决赛资格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亚军,这些成绩与海曼付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1984年奥运会之后,海曼去了日本大荣队打球。1986年,当日本全国联赛正在激烈进行中,教练员刚刚将场上海曼换下场,电视录像机的镜头仍集中在比赛场上时,观众中有人站起来、惊呼起来,只见海曼从队员席上倒下,在送往途中心脏停止了跳动,经诊断海曼可能死于心脏病,终年32岁。全世界热爱她的人们无不为她惋惜、痛心。排球界人士无不为世界排坛失去这位优秀主攻手而感叹。为纪念她的功绩,美国为她塑了像并成立了海曼基金会。 海曼身体素质佳,弹跳力好,扣球凶猛有力,击球点之高在世界女子排球运动员中居首位。海曼防守和拦网也十分出色,经常鱼跃救球。在1981年第3届世界杯赛中获最佳运动员和最佳扣手奖,多次作为美国国家队主力参加国际重大比赛。1982年世界锦标赛其所在队获第4名,1984年奥运会获银牌。其后转到日本打球。 格林,女,1957年生,美国女排主力二传手,身高1.62米。 格林是塞林格时期美国女排最优秀的二传手。由于她身高不理想,所以经常苦于埋头训练。她认为:身高的不足,只能用技术来弥补。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一套精湛的传球手艺,成为美国女排的炮架。她的技术特长是:传球正确无误,与同伴配合默契,能调动全体队员的积极性并发挥她们的特长。格林是美国女排的核心队员。 路易斯,古巴女排运动员,主攻手,身高1.74米。被世界排坛誉为“黑色橡胶”。 路易斯,1967年出生于古巴东部的卡马圭省的一个农民之家。在9个兄弟姐妹中她排行老幺。路易斯走上排球之路,还要感谢她姐姐米尔塔。米尔塔酷爱排球,是一名少年排球运动员,她手把手地教路易斯打球。之后路易斯10岁进入业余体校开始排球训练,13岁被评为古巴少年队最佳主攻手。14岁时她被选入省队参加全国甲级联赛。在比赛中,她初生牛犊不怕虎,被评为最佳运动员。 这颗“黑珍珠”初露锋芒,便被国家队老教练欧亨尼奥看中,15岁调入古巴国家队,在欧亨尼奥教练的调教下,也进步特快,虽身高不高,但她有很好的弹跳(手摸高在3.30米以上)。1983年16岁时,她所在队获泛美运动会冠军。1985年作为国家队主攻手获世界青年冠军,同年NHK杯赛上扣球成功率高达68.42%。这位15岁入选国家队的女选手的特点是善于超手扣球。她在参加世界青年锦标赛时,意大利《体育报》赞誉她是“黑女神”。当1985年该队获世界杯赛亚军时,她本人被评为六名优秀运动员之一及“最佳扣球手奖”,并入选“世界明星队”。1986年获世界亚军。由于古巴抵制洛杉矶和汉城奥运会,所以路易斯率领的古巴队未能参加这两届大赛。1989年古巴队第一次获世界杯赛冠军,她个人连夺最佳扣球手、最佳球员和最优秀球员三项荣誉。以她为主力的古巴女排获得“加勒比旋风”“褐色炮弹”等美誉。古巴队在1990年北京世锦赛获第4名、1991年世界杯赛和1992年奥运会获冠军。绰号叫“重炮手”“外星人”。她的空中扣球动作特别优美,首先是漂亮的展腹,抡臂将球流星般扣向对方,球落地有声,势不可挡,令对手生畏。 卡恰诺娃,女,1967年生,前苏联女排主攻手,身高1.85米。 卡恰诺娃从7岁起就“涉足”排球训练,有优越的天赋,在著名教练的施教下进步很快。16岁加盟国家队,17岁就挑起了主力队员的重担。她身体素质出众,弹跳高,力量大,擅长二、四号位高点劈杀。难能可贵的是她具有优秀运动员应有的良好心理素质,竞赛情绪稳定,不为紧张、激烈的赛情而怯场。当时被认为是有前途的“希望之星”。主教练帕特金说:“要在技术上对她进一步精雕细琢,使她的高度和力量充分服务于技战术。”在汉城奥运会上她是前苏联女排夺魁的顶梁柱。 克姆尼尔,美国女排主攻手,身高1.88米。 克姆尼尔是继海曼之后美国女排又一名引人注目的主攻手。虽然在高度、威力上与海曼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但她的力量、潜力都预示着她将能成为一名像海曼一样的主攻手,并担负起海曼这一角色。克姆尼尔的技术特点是:力量好,善于支脑筋,能够在后排跃起劈杀且具有一定的威力。克姆尼尔效力于美国女排期间,虽整队的成绩不够理想,但她个人的表现是比较突出的。
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