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兵操填词

没明白你要问的内容

❷ 近代体育教学内容是怎样发展的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但是绝大多数朝代都存在“重文轻武”的教育思想,偏重德育和智育,轻视甚至无视体育。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西方列强和日本的军事侵略,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经历了种种屈辱的清政府和民众。逐渐认识到“强国”、“强兵”的重要性,我国学校体育也因此开始进入酝酿、萌芽阶段。
鸦片战争之前,虽有极少数教会学校已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但影响较小并未能引起国人重视。李林认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起点应该是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与“洋务运动”的兴起,西方的体育也逐渐被引进学校(主要是军事学堂)。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陆续创办学堂。据统计,同治、光绪年间(1862—1895年),先后有23所洋务学堂开办。当时的北洋水师学堂的体操课教材以兵式体操为主,普通体操和田径为辅,还包括击剑、刺棍、拳击、哑铃、算术竞走、三足竞走、跳远、跳高、足球、游泳、木马、单杠及双杠等,属综合性教材。教会学校中虽然开设体育课的比较少,但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却相当普遍。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于1864年创办的山东登州文会馆,就设有体操(体育)课程。还有就是通过1881年《福州鹤龄英华书院章程》的课程汇表,我们知道该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包括:打球、体操和身体学。很多教会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如“美以美会”在江苏镇江开办的女子学校、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烟台开办的汇文书院等。
1901年,清政府下令将全国的书院改为学堂,并进行全国范围的课程改革,形成了我国近代普通学校的雏形。在当时兴办的新式普通学堂中,也大都把体育课列为学校课程之一,如上海南洋公学附属高等小学堂,三个学年均设有体操课程,其体操教学内容是:第一学年柔软体操、第二学年柔软操、第三学年兵式体操。又如上海三等公学、上海澄衷学堂、上海育才书塾、广州教忠学堂、广州时敏学堂、湖南时务学堂等,均设有体操课。
在向西方列强学习和教会学校的启发下,洋务派创办学堂,将西方体育教学内容移植到我国学校教学中,打破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中没有体育课程的模式,其体育课程发展和教学内容已经呈现出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状态。至此,可以说我国近代体育课程雏形已经基本形成,体育课程作为学校分科课程的地位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确立,其主要教学内容是德国、日本的兵式体操和普通体操及一些运动性游戏,这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形成发展阶段(1904—1949年)
1902年,清政府曾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规定我国各级学堂必须设置体操课程,但却未能实行。直到1903年,清政府又颁布并开始贯彻实施《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规定:我国各级学堂均设体操课程,并规定了体操课程的目标、课时、学科程度、教法要求。从高等小学校第一年至中学堂第五年都把兵式体操作为主要内容,但由于当时师资力量的极度匮乏,只能由退役军人担当体育教师,导致多数情况以兵操代替体操,体操课只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最终使得体操课变成了队列队形练习。
民国成立伊始,临时政府颁布了一些有关学校教育的法令,对清末的教育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法令总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其教学内容仍然以兵式体操为主,但其课程内容安排的科学性也有很大提高,如随着学级’的增高,体操课程内容呈现:适宜之游戏一渐加普通体操一时令游戏一加兵式体操(男)-户外运动或游泳(课内或课外)。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我国传统武术以合法的方式进入了学校体育课程,成为体育课教学内容之一。
1922年9月,北洋军阀的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并于11月1日公布了“壬戌学制”。这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转变是学校体育教育从过去的模仿日本,转为仿效美国,充分体现了这套学制的实用主义思想。把体育课程的名称由体操科改为体育科,以田径、体操、球类、游戏等为主要教学内容,并废除了中小学的兵操。初中把生理卫生纳入体育科,高中体育增加了卫生法、健身法和其他运动三方面内容,这样体育学习和生理卫生知识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使体育教育走向科学化。此时,体育师资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再加上场地、设施等原因,致使“壬戌学制”中所提出的改革内容无法实践,于是在小学首先出现了“放羊式教学”。
1929年,南京政府的教育部又颁发了《小学暂行课程标准:小学体育》《初级中学体育暂行课程标准》和《高级中学普通科体育暂行课程标准》三个体育课程标准,第一次把以往的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并一直延续至今。这一时期的体育课程明确规定把体育课程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类,且详细规定了教学时间分课内和课外。如小学中低年级每周课内时间为150分钟,高年级每周课内时间为180分钟,每天课外活动时间为2—3小时以上。课内教学内容有游戏、体操、球类、田径以及器械运动等;课外内容包括课外运动、日常姿势比赛、定期运动会等。后来体育教学内容又把田径运动、远足和登山提前安排在小学中年级开始。

❸ 体操—兵操的QQ空间MP3播放地址

老早的歌 根本找不到 即使是绿,钻也没有

❹ 一篇简短300字左右有关鉴赏<<体操_兵操>>

你也太黑了吧,没悬赏分还要300字的文章啊

❺ 中国近代田径发展史

1890年上海圣约翰书院举行了以田径为主要项目的学校运动会。
1894年天津水师学堂开展有跨栏、跳高、跳远项目。
1897年上海南洋公学课余活动提倡练习田径,并于1899年举办了首次校运动会。1899年由天津北洋大学倡议,邀请天津水师学堂、电报学堂、武备学堂等参加,举办了中国最早的一交校标田径运动会。
1902年天津首次举办联合运动会,田径为主要比赛项目。上海首次举行万国竞走比赛。
1903年烟台举行以田径为主的阖滩运动会。
1904年上海与苏州两地学校发起四校联合运动会,首次在苏州东吴大学举行。
1905年北京汇文书院与河北通县协和书院首次举行田径对抗赛。
1906年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原名岳麓书院)举办长沙校际运动会。 广东省举行第一届运动会。
1907年南京市举力“江南第一次联合运动会”。 1910年10月18—22日,“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即旧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南京南洋劝业场举行。
1913年2月1日—8日,中国田径选手参加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5月24日,第1届华北运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最早的公共体育场在京师通俗图书馆建成。
1914年5月22日—24日,旧中国第二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天坛举行。 北京第一届小学联合运动会举行,田径比赛有正式的竞赛规程与规则。 1915年5月15日—22日,第二届远东运动会在上海举行。
1917年5月8日—12日,第三届远东运动会在东京举行。9月,“远东运动会中国委员会”编著《运动技术概要》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印行。
1918年庞醒跃在上海创立东亚体育专科学校。 1919年10月第5次全国教育联合会决议:废除军国民主义教育(兵操)。从此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课中正式开展。
1922年4月,恽代英发起组织的川南联合运动大会在召开泸县举行。4月3日,“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在北京成立。国际奥委会选举王正延为中国委员,中国开始与国际奥委会正式联系。
1923年5月4日—5日,第一届华中运动会在武昌举行,并成立了华中体育联合会。北洋政府教育部分公布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中,正式将“体操”课改为“体育课”。
1924年5月22日—24日,旧中国第三届全国运动会在武昌公共体育场举行,田径比赛中码和英尺改为米制。7月,“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在南京成立。 1925年5月16日—23日,中国29名田径选手参加在菲律宾举行的第七届远东运动会。
1926年9月,“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开始举办“上海国际运动会”。 1927年8月27日—9月3日,第八届远东运动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创建了工农武装,跑步、过障碍、跳高、跳远、投*等田径项目在工农红军中逐步开展。
1928年6月28日—8月12日,第9届奥运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中华全国体育协舒畅会派宋如海出席考察。“白虹田径队”在上海成立。 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公布《国民体育法》。
1930年4月1日—11日,旧中国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在杭州举行,本届始设女子田径。5月,第九届远东运动会在日本东京举行,开始设女子田径表演项目。
1931年在南京中山陵附近修建有看台的“中央运动场”。11月,为庆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央根据地军民在瑞金叶坪大练兵场举行运动大会。
1932年江西瑞金举行“五一”运动大会,*亲临观看比赛。7月31日—8月14日,第10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派代表派嗣良、田径选手刘长春与教练员宋君复参加。
1933年4月,阮蔚村编者《中国田径小史》由天津体育周报社印行。5月3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运动大会”在江西瑞金举行。8月1日—3日,革命根据地江西宁都举行庆祝“八一”建军全省运动大会。10月10日—20日,旧中国第5届全国运动会在南京中央运动场举行。
1934年1月21日,为庆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瑞金举行体育比赛大会,*、朱德到会并讲话。1月26日,东亚体传女子田径队、篮球队应邀赴南洋各地比赛。5月12日—21日,第十届远东运动会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
1935年7月15日—8月17日,“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在青岛开办“暑期训练班”,训练准备参加第11届奥运会的中国选手,(其中包括田径选手)。10月10日—20日,旧中国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在上海新落成的江湾体育场举行。

❻ 《竹马》

沈心工是最早使用白话文写作歌词的作者,所作歌词浅而不俗,简明易解。他选用曲调比较注意音乐语言的生动性和儿童特点。如他所编的《体操—兵操》、《赛船》、《竹马》、《铁匠》等乐歌,在学生中广为梳传。

❼ 谁可以告诉我一点《体操-兵操》和《黄河》的社会价值啊!!!

西方音乐在中国的广为传播或者说是真正被接受,不是靠传教士的输入,而是中国的有识之士为改造中国,变法自强而进行主动选择的结果。最初是通过学堂乐歌活动及相应的音乐启蒙教育而开始的。这不仅使得西方的乐器及演奏法、记谱法和基本音乐理论知识逐步介绍进来,甚至直接引进外来歌调以重新填词,更为重要的是,乐歌的广泛传唱从文化心理上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音乐审美听觉趣尚、习惯,在行为上产生了新的音乐活动方式,预示着中国音乐的发展开始进入新的文化转形期。

从更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来看,这一颇具主动性的文化选择,实际上已成为新的文化变迁的开端。

从乐歌活动及早期音乐启蒙教育中音乐的形态构成、听觉心理和欣赏习惯的改变,以及音乐教育体制、音乐活动方式这些文化因素的变异来说,均意味着中国音乐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古代阶段的结束和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

❽ 对沈心工的音乐作品《黄河》或者《体操-兵操》进行分析,急急急 谢谢

都是自己人,谁回答来回答去交的都是雷同= =

❾ 《男儿第一志气高》是谁写的

沈心工(1870-1947),上海人,是创作学堂乐歌的先驱者,有“学堂乐歌之父”之称。沈心工对编写乐歌教科书做出的最突出贡献,在于他是最先针对中、小学生及学前儿童的特点,以接近口语式的新词来编写乐歌教科书。他编写的歌词质朴如话,而又神味隽永,许多歌曲在词曲的结合上处理得很好,例如《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赛船》、《铁匠》、《竹马》,这些歌曲唱起来很顺口,具有生动的形象性。 《男儿第一志气高》 沈心工借鉴日本歌曲《手戏》曲调作词 男儿第一志气高, 年纪不妨小。 哥哥弟弟手相招, 来做兵队操。 兵官拿着指挥刀, 小兵放枪炮。 龙旗一面飘飘, 铜鼓咚咚咚咚敲。 一操再操日日操, 操到身体好。

❿ 旧上海圣约翰公学在上海有名气吗历史地位怎样

有这样一所学校,地处上海市西南端,在苏州河之滨的一条被称为“万航渡”的马路上。不起眼的校门配以两侧茂盛的树木,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然而,正是这所学校,创造了首先引进近代体育项目、开展全国第一次校际运动会、建设全国第一个高尔夫球场等许多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这就是曾被称为“梵王渡大学”的上海圣约翰大学。

记者 王志辉 翻拍 杜建雄 城市快报

如今,圣约翰大学虽然早已不为人知,但是在她原址上建立的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却原汁原貌地保存了她的校区。记者走进这所已有百多年历史的学校,想从她那没有随着时间消失的身体里,寻找一些当年的印记,掀开她头上的盖头,去抚摸那一直不被人所碰触的容颜。

华东政法学院档案室的韩信昌已经在华东政法学院工作了几十年,他说:“从1952年至今,我从没离开过华东政法学院。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我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研究起了这所学校的历史。”

据他介绍,圣约翰大学建于1879年,1952年9月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被撤销,前后73年,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一所高等学府。记者放眼望去,蜿蜒的苏州河穿过学校,东西北三面濒水,茂林丰草,景致颇佳。这所旧上海声名显赫,有“东方哈佛”、“外交人才的养成所”之称的大学,校内的50多所建筑,风格中西合璧。

近代体育漂洋过海 率先闯进“东方哈佛”

圣约翰大学,原名约翰书院,于1879年9月开学。1905年正式改名为圣约翰大学。学校除了文化教育外,还特别重视学生课外活动,组织了第一个学生体育组织———射箭俱乐部。每周学生进行一定量的体育锻炼,哑铃操和军事操。

韩信昌说:“可以说,现在的一些比如田径这类的体育项目,都是从圣约翰大学引进的。当时圣约翰大学有部分来自美国檀香山的外国学生,另外,当时圣约翰大学的教师主要是外国人,这就促进了近代体育在圣约翰大学的传播。这些外籍教员、归国留学生和从檀香山来的侨生,引入了诸如棒球、板球、网球等体育项目的时候,一些学校的学生还只是做些放风筝、踢毽子、跳绳之类的活动。在圣约翰开展体育活动后,上海交通大学,也就是当时的南洋公学也陆续开展了学生体育运动。圣约翰大学在体育方面,当时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体育运动专门建室 游泳篮球包括其中

穿过学校的一条林阴路,韩信昌把记者领到了39号楼前,这是一座融合了东西方特色的建筑物,门前一对“抱鼓石”和典型中国式的房顶,镶嵌在欧式的建筑上,别有一番味道。“这里就是当时的顾斐德纪念体育室。”顺着韩信昌所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抱鼓石”旁一块石板上刻着“此体育室由本校教员新旧同学等为已故理科教授顾斐德而建。民国七年六月”一些残缺不全的字样。他说:“顾斐德纪念体育室是为了纪念英国教师顾斐德而建的,其前身为简易的健身房。该室于1919年11月15日举行落成典礼。顾斐德是圣约翰体育活动最早的组织者之一,也是圣约翰校徽的设计者。顾斐德体育室基地面积421平方米,当时建筑和购置运动器械耗资4.89万美元,体育室建筑图样由圣约翰理科教授华克绘制,此两层楼房的楼顶四角呈曲线型,继承圣约翰早年建筑风格。”

韩信昌说:“除了有体育强身健体的新潮思想,圣约翰在体育设施方面,当时也是一流的。1919年落成的顾斐德纪念体育室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化大学体育馆,内有健身房、球场等设施,还有室内游泳池,为当时所罕见。”

说它是“体育室”,倒不如说它是一间地道的“体育馆”。整个建筑分为两层。第一层设有来宾接待室、浴室和更衣室、储物室。浴室内装置冷热水,墙和地面都用白色瓷砖。“你看,其实这里刚建的时候,是一个游泳池。现在我们已经把它架平,改成了一间室内运动室。”顺着韩信昌所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几张乒乓球台放置在木地板上。“当年的游泳池上架玻璃天棚,池的南端,备有来宾参观席。该游泳池长60英尺,宽20英尺,池底和四壁均用白色瓷砖砌成。1998年体育室的室内游泳池和浴室等被改作学生健身房。但是,这木地板的下面都是架空的,游泳池还保留在这些地板的下面。”

“二楼基本还保持原样,就是一个球类运动场。”据他介绍,当年设计时第二层就是室内运动场,长75英尺,宽45英尺。运动场南端设体育教员办公室,上侧有一看台,可俯视场中球类比赛。“现在看台已经被改在篮球挡板的后面。1952年华东政法学院成立后,顾斐德纪念体育室更名为体育室。1952年至1956年间,华东体育学院曾设在华东政法学院,利用该体育室和早年圣约翰的其他体育设施训练体育人才。”

交谊舞也算运动 交谊室门庭若市

在华东政法学院的4号楼旁边,有一栋异常华美的建筑,沉稳的中式建筑风格加上西式的装潢艺术,使它显得与众不同。据韩信昌介绍,这是1919年11月15日,圣约翰举行建校40周年纪念会时,该校校友为纪念校长卜舫济已故夫人黄素娥女士,发动募捐活动而建的新交谊室。

黄素娥女士是美国圣公会第一位华人牧师黄光彩的长女,曾担任1881年6月成立的圣玛利亚女校的首任校长,深受师生爱戴。

据介绍,新交谊室建于1888年所建的旧交谊室的地基上,由校友范文照担任设计。交谊室建筑共两层,一层有大小房间11个,供学生社团使用。早年那空旷的场地已经被新式的座椅占满。韩信昌说:“西式的交谊舞在那个时代非常盛行,这也被圣约翰列入了体育锻炼的项目。原来这里分大、小交谊厅各一间。大交谊厅除用于交谊、会议、文娱活动外,还可以进行篮球比赛,厅的四周上端设有看台,东、西、北三面有数排木板长凳,约有300个座位。南面设有放映间,还可以看电影。整幢校舍富丽堂皇,是当时教会学校的著名建筑之一。”

随着韩信昌走出体育室,顺着校园里蜿蜒的小路,走到了著名的苏州河边。这里早已没有了当年低矮的“棚户”,清亮的河水和旁边崭新的楼房似乎向人们低诉着这里的变更。韩信昌说:“这里已经没有当初的样子了,唯一保留着的就是这占地84亩的运动场了。”

操场上,华东政法学院的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有的在慢跑,有的在散步,操场一边,有一场小型足球比赛正紧张进行着。韩信昌说:“这个运动场自从建成的那天起,至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当时的学校为体育运动专门修建一个运动场,是绝无仅有的。也正因为如此,1925年远东运动会的全国预选赛,就在该运动场举行。除了这个在当时甚为壮观的体育场外,圣约翰还曾是当时中国唯一拥有高尔夫球场的大学。美国圣公会布道部山福德牧师1919年曾评价说,‘在体育训练设施方面,圣约翰不亚于美国大学。’圣约翰当时在中国体育界确实是一只领头羊。”

别开生面演兵操 配备真枪二百枝

“现在的奥运会,体操是一个大项,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韩信昌说,“在近代西方体育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体操也是最早传入中国的一个运动项目。”19世纪60至90年代,在洋务运动的大背景下,近代体育的某些内容,如英国兵操、德国兵操等,最初被引入了洋务派编练的新式陆、海军和创办军事学堂。

1883年,书院购置假枪50枝,用于学生们操练兵操。英国教师顾斐德来到校后,马上就组织学生军,把兵操列为必修课,每星期排演两次,结果声誉鹊起,上海的各个学校听说后都纷纷学习。“以后,每逢毕业典礼等重大场合,圣约翰全体学生在军乐的伴奏下演习兵操,常常得到中外来宾的喝彩。”韩信昌说,“后来,还通过学生家长海军将领萨镇冰做的工作,两江总督刘坤一赠旧后膛枪200枝。这种兵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才被新体操形式所取代。”

体育锻炼人人参与 强制体育全国独有

20世纪初圣约翰所有低年级学生每年必须体检两次,以安排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当时,体检对于许多中国学生还是新名词,中医诊断是望、闻、问、切,而圣约翰大学给学生做体检则全部是西医。医生要查看学生们身体各项机能,按照校方要求,学生身体健康标准除了四肢无残疾外,还要求心肺功能、视力、嗅、味等全部正常。另外,圣约翰大学设有医科专业,有时候给新生做身体检查,也成了医科高年级学生的实习机会。

学校还成立体育部,有专职体育教员。从1921年开始,圣约翰对所有学生实行二年强制运动制度。韩信昌说:“所谓强制运动制度,就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学生的锻炼要求。每天,学生必须参加一定量的体育运动,锻炼自己的身体。到时,学校会关闭所有的教室和图书馆,让学生们走出室内,呼吸新鲜空气,进行体育锻炼。”20世纪的头20年是圣约翰体育的鼎盛期。在此期间约大开展了近20项体育活动,并把全年分为网球、篮球、足球、垒球、田径五个赛季。在1910年举办的中国第一届运动会的田径比赛上,约大一鸣惊人,捧得团体冠军。1913年5月约大参加中华田径队远征马尼拉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在中国26名选手所得的36分中,有26分为四名圣约翰学生所得。约大网球队从1917年至1921年间连续五年蝉联华东各大学网球锦标赛冠军。约大的足球队一度也成绩斐然,当时圣约翰和南洋大学每年一度的足球比赛,是当时上海体育的一件盛事。

全国首次校运会 热热闹闹约大开

韩信昌说:“1890年5月20日这一天,对圣约翰乃至中国体育界都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这天圣约翰举行了学校里的第一次运动会。据学校一些散乱的资料记载,这次运动会是以田径为主项的运动会,虽然比赛的细节现在已经无从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全国最早的一次以田径为主的运动会,也是中国最早的一次校园运动会。对于当时大多数还不知道体育为何物的人来讲,震动是巨大的。”随后各地学校纷纷效仿,以田径为主的各种学校和校际运动会大量出现。1898年圣约翰成立学生体育会,开展网球、足球和田径运动。1904年4月23日,圣约翰与南洋、东吴、英华公学四校共同组织中华大学联合运动会,从此校际竞赛连续不断。1914年圣约翰加入华东各大学联合运动会。1915年开始,圣约翰在国内率先开展篮球运动。

韩信昌说:“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是中国体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体育的发展,不仅大大丰富了中国体育的内容,而且也推动了中国传统体育的革新。”

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大量兴办,尤其是20年代以后学校教育的变革,使田径运动逐渐有了较大的发展,竞赛活动也日益增加。运动会不断发展扩大,足球、篮球、排球、游泳、网球、棒球、垒球、乒乓球和竞技体操也逐渐成为运动会的内容,而且还促成了许多单项赛事,如天津、上海一年一度的“万国篮球赛”和“万国足球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