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排球比赛场地图是什么样的场地尺寸和运动员站位是怎样

排球场地为长方形,地面水平,长18米,宽9米。两边线外无障碍区至少5米宽,两端线外至少8米,上空无障碍区至少12.5米。地面为木制或合成物,浅色,场地内外颜色有区别。球场中间挂网,网下面划有中线,把球场划为两个区。中线两侧3米处画有两条平行线,称为进攻线。进攻线把每个场区分为前、后场区。发球区在端线后,与场地同宽。场上各线宽为5厘米。边、端线的宽度包括在球场面积内。
至于排球网:长9. 50米,宽1米,网孔10厘米见方,黑色。上沿缝有5厘米宽的双层白色帆布。球网挂在两侧的球网柱上,与中线垂直。 男子网高为2.43米,女子为2.24米。球网两侧与场地边线相垂直处挂有一条宽5厘米的白色标志带。在标志带外侧各树一根长1.80米、红白相间的标志杆。杆的顶端高出球网上沿80厘米。
排球场上6名队员分前后两排站立,从后排右开始逆时针顺序分为1-6号位,即后排右为1号位,前排右为2号位,前排中为3号位,前排左为4号位,后排左为5号位,后排中为6号位。

根据不同的人员配备和战术安排,运动员站位会有一定程度的调整:
一、阵容配备
根据临场战术需要和本队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和组合队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场上每个队员的技战术特长和作用。比赛中常用的阵容配备有“四二”配备,“五一”配备和“三三”配备三种组织形式。
(一)“四二”配备:两个传球手安排在对称的位置上,其它位置安排扣球手,这样前后排都能保持一个传球手和两个扣球手,便于组织多种进攻技术,这种配备使用率很高。
(二)“五一”配备:如全队队员的扣、传球和防守技术都较全面,为加强进攻力量,可采用“五一”配备。传球手在前排中时,打“中、边一二”,或“两次球”战术,传球手轮至后排时,则采用“插上”战术。
(三)“三三”配备:一个扣球手间隔一个传球手,这样在任何轮次上前后排都保持一至二个传手和扣手,便于组织“插上”和“两次球”战术,也便于转为“中、边一二”的进攻战术。
三、一攻战术
接发球进攻也称第一次进攻,简称“一攻”,就是接起对方发过来的球,并力争垫、传到预定位置组织进攻战术。接发球进攻战术有“中一二 ”、“边一二”、“插上”三种战术阵形。
(一)“中一二”进攻战术:这是进攻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战术形式。由3号位作二传手,把球传给2号位或4号位队员扣球。优点是战术容易组成,但变化少并只有两个进攻点,战术意图易被对方识破,其突然性和攻击性较小。“中一二”进攻战术一般有两种变化。
1、集中与拉开。二传手根据扣球手特点和临场情况向2号位或4号位队员忽而集中,忽而拉开的传球以迷惑对方队员的拦网。
2、跑动掩护进攻。为了增强战术变化的突然性,可通过
主副攻手的跑动和相互掩护,变定点进攻为活点进攻,设法摆脱对方的集体拦网,造成一对一的有利局面。
(二)“边一二”进攻战术:接发球时将球垫给前排2号位队员,由他传球给3、4号队员扣球。其战术特点是便于两个进攻队员相互掩护,互相配合,构成较多的战术变化。其攻击性比“中一二”战术高,但对一传要求较高。“边一二”进攻战术变化常用下列三种方法。
1、“快球掩护”战术。
2、“前交叉”战术。
3、“围绕”战术。
(三)“插上”进攻战术:二传手轮到后排1、6、5号位时,从后排插上到前排作二传,把球传给前排2、3、4号位任一队员扣球的组织式。这种战术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网的全长,保持前排三人进攻,可以发挥每个队员的特长,组成以快攻为核心的跑动配合,打出多种战术变化球。如“前交叉”、“后交叉”、“夹塞”、“梯次”、假交叉等等。这些战术,进攻突然性较大,突破点多,使对方难于有效地组织双人拦网防守。
四、防守及其反攻战术(防反)
防反是对方组织进攻后,本方所进行的一系列防守与重新组织进攻的战术行动。其全过程由防守与进攻两部分组成。
(一)防守
1、单人拦网防守战术:一般是在对方扣球威力不大,变化不多或本方来不及组成双人拦网等情况下采用。单人拦网的防守方法有两种。
(1)人盯人拦网。当对方在4号或2号位进攻时,由本方2号或4号位队员进行单人拦网,3号位队员后撤防守。
(2)以3号位队员为主拦网。当对方进攻时,由3号位队员去拦对方三个位置上的扣球,本方2、4号位队员后撤防守。
2、双人拦网的防守战术:通常所用的双人拦网有“心跟进”和“边跟进”两种防守战术。
(1)“心跟进”防守战术。又称“中跟进”或“6号位跟进”。当对方扣球威力较大,又善于轻吊球时采用这种防守战术。6号位队员前移至限制线附近,保护前排的拦网并准备接对方吊球。但在1、5号位队员之间和靠近端线处有较大的空隙地区。因此在防守中,首先要求拦网者封住中路,同时要求1、5号位队员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防守技术。
(2)“边跟进”防守战术。在对方扣球威力较大,扣球路线较多,能较多地运用超手扣球时采用。由1号位队员跟进至限制线附近,保护拦网和接吊球。如对方扣直线球就不跟进,“边跟进”的主要缺点是空隙大。
(二)防反:在防起对方扣球之后,可以组织各种战术配合,向对方“反攻”。但由于在防守时处于被动地位,防反战术的组织较“一攻”更难。因此要求场上队员应十分注意攻防转换、捕捉战机,及时组织各种进攻战术。“防反”的战术组织形式与“一攻”相同。

B. 求一张排球场地的详细图解(最好配有图例说明)

标准排球场地尺寸

排球比赛场区为长18米,宽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比赛场区上空的无障碍空间从地面量起至少高7米,其间不得有任何障碍物。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边线外的无障碍区至少宽5米,端线外至少宽8米,比赛场地上空的无障碍空间至少12.5米高。成年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比赛,其无障碍区边线外至少宽6米,端线外至少宽9米。

排球比赛场地的地面场地的地面必须平坦、水平,并且划一。场地的地面不得有任何可能伤害队员的隐患。不得在粗糙、湿或滑的场地上进行比赛。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的地面只能是木质或合成物质的。任何地面都必须事先经国际排联验准。室内比赛场地的地面必须是浅色。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界线为白色。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分别为另外不同的颜色。室外场地为了排水,每米可有5毫米的坡度。不得用任何坚硬的物体作为场地界线。

排球场场区上的画线所有的界线宽5厘米。其颜色应是与地面和其它项目画线不同的浅色。两条边线和两条端线划定了比赛场区。边线和端线都包括在比赛场区的面积之内。中线在网下连接两条边线的中点。中线的中心线将比赛场区分为长9米、宽9米的两个相等的场区。每个场区各画一条距离中线中心线3米的进攻线(其宽度包括在内)。中线与进攻线之间为前场区。

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时,在每条进攻线边线两侧画五个长15厘米、宽5厘米,并间隔20厘米的虚线,虚线总长1.75米。前场区被认为是向边线外无限延长的。

排球场-发球区

发球区宽9米,位置在端线后(不包括端线)。两条端线后各画一条长15厘米、垂直并距离端线20厘米的短线,两条短线之间的区域为发球区,短线宽度包括在发球区之内。发球区的深度延至无障碍区的终端。

排球场-换人区

两条进攻线的延长线之间、记录台一侧边线外的范围为换人区。

排球场-准备活动区

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的无障碍区外的替补席远端,划有3*3米的准备活动区。

排球比赛场地温度和照明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0摄氏度(50华氏度)。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的室内温度,最高不得高于25摄氏度(77华氏度),最低不得低于16摄氏度(61华氏度)。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室内照明度在距地面1米高度进行测量,应为1000~1500勒克斯。

排球场-球网和网柱

球网架设在中线上空,高度为男子2.43米,女子2.24米。球网的高度应用量尺从场地中间丈量,球网两端(边线上空)的高度必须相等,并不得超过规定网高2厘米。球网为黑色,长9.50米;宽1米,网眼直径10厘米。球网上沿的全长缝有5厘米宽的双层白帆布带。带子的两端留有小孔,用绳索穿过小孔系在网柱上使网上沿拉紧。用一根柔韧的钢丝穿过帆布带,拉紧网上沿固定在网柱上。球网下沿用绳索穿起并拉紧,固定在网柱上。

排球场-标志带

两条宽5厘米、长1米的白色带子为标志带,分别系在球网两端,垂直于边线。标志带被认为是球网的一部分。

排球场-标志杆

标志杆是有韧性的两根杆子,长1.80米,直径10毫米,由玻璃纤维或类似质料制成。两根标志杆分别设置在标志带外沿球网的不同两侧。标志杆高出球网80厘米。高出部分每10厘米应涂有明显对比的颜色,最好为红白相间。标志杆被认为是球网的一部分,并视为过网区的边界。

排球场-网柱

网柱架设在两条边线外0.5~1米处,高2.55米,最好可以调节高度。支架球网的网柱为两根。网柱应光滑并无拉链。一切危险设施或障碍物都必须排除。

排球场-排球场地平面图

C. 排球场地怎么划分

场地9*18,每边各是9*9的正方形场地。
1 5 6

- - - -三米线
2 3 4
- - - - 中线(网)
4 3 2
- - - - 三米线
5 6 1

D. 排球场地

排球比赛场地长18米、宽9米,由一条中线分为两个均等的场区。中线架有一定高度的球网。排球比赛的网高,成年男子为2.43米,女子为2.24米;少年男子网高一般为2.24~2.35米,少年女子网高为2.00~2.15米;球网置于中线上方,男子网高2.43公尺,女于2.24公尺。 球网高度的测量,以测量竿自比赛球场的中央量起。球网两端(边线上方)距地面之高度必须相等,并且不得超过规定高度2公分以上。

E. 排球运动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场地

排球运动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场地

您好,我看到您的问题很久没有人来回答,但是问题过期无人回答会被扣分的并且你的悬赏分也会被没收!所以我给你提几条建议:
一,
你可以选择在正确的分类和问题回答的高峰时段(中午11:00-3:00 晚上17:00-24:00)去提问,这样知道你问题答案的人才会多一些,回答的人也会多些。

二,您可以到与您问题相关专业网站论坛里去看看,那里聚集了许多专业人才,一定可以为你解决问题的。

三,你可以向你的网上好友问友打听,他们会更加真诚热心为你寻找答案的,甚至可以到相关网站直接搜索.

四,网上很多专业论坛以及知识平台,上面也有很多资料,我遇到专业性的问题总是上论坛求解决办法的。

五,将你的问题问的细一些,清楚一些!让人更加容易看懂明白是什么意思!



~\(^o^)/~~回答完毕~~~~
希望对你有帮助,你的点赞就是我们回答的动力!帅气又萌萌哒你不要忘了点赞哟!!!

F. 排球比赛场地及规则

排球规则 排球规则的演变 排球运动由美国人威廉.摩根发明后,在当时仅为一种娱乐性的游戏,并未被列入竞技运动项目。那时的排球比赛没有固定的人数规定和场区限制,更没有统一的规则。双方只要经过协商,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即可进行比赛。 1896年,第一部排球规则在美国产生。1916年美国出版发行了第一部排球规则书。其主要内容是:采用记分制,确定每局为21分,三局两胜;每队出场人数为六人,发球必须轮转;设有远球线,距中线4英尺,在远球线后队员可以连续击球。随后,美国的排球规则也经过了多次修改。主要内容为:规定队员的腰部以上部位可以击球;每队在本场区最多可击球三次;击球时手不得过网;后排队员不得进攻等等。1925年,苏联出版了第一本正式的有关排球规则的书,主要内容与美国的排球规则基本相同。1947年,国际排联正式成立,便将美洲排球规则同欧洲排球规则合并,制定了世界六人制排球规则,使世界性的排球比赛在统一的规则限制下进行,排球运动水平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1950年,我国首次介绍了国际排联制定的六人制排球规则,1951年审订出版了第一本六人制排球竞赛规则。我国排球运动正式与国际排球运动接轨,执行统一的国际排球规则。 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规则中的一些条文已难以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从1947年至今,排球规则做了若干次重大的修改。每一次修改都对排球运动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排球运动更具吸引力,更加精彩。现将修改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一、1964年~1965年 允许前排队员过网拦网。 (1964年东京奥运会代表大会上通过,1965年1月执行。) 1964年以前,规则规定拦网队员不允许过网拦网。这条规则明确了拦网技术仅作为一项防守性技术。规则修改后,使排球技术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拦网由防守、被动性技术,转变为进攻、主动性技术。排球运动的网上争夺更为激烈,攻防矛盾的焦点直接反映在网口,人们对排球运动的认识大为提高。 二、1968年~1971年 在标志带外20厘米处设立标志杆,规定球触标志杆或从标志杆外过网即为犯规。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代表大会上提出试验,1970年索菲亚世界锦标赛代表大会上通过,1971年1月执行。) 设立标志杆,意味着网前的过网面为9.4米。要想突破拦网防线,必须高快结合,因此产生了快攻系统。 三、1974年~1976年 1.拦网不作为一次击球,也就是说在本队拦网触球后,本方还可以击球三次。 2.标志杆内移20厘米,位于标志带的外缘。 (1974年墨西哥世界锦标赛代表大会上提出试验,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代表大会上通过,1977年1月执行。) 拦网后还可以击球三次,为接扣球组织反击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尤其反映在女排比赛中。我国女排首创的快速反击进攻战术体系,就受益于这条规则的修改。同时,在男排比赛中,这条规则又刺激了拦发球技术的产生和运用。由于各队增加了拦发球队员,削弱了对方的发球威力,使接发球的阵形发生变化,出现了三人、二人接发球形式。标志杆内移20厘米,使网前进攻面只有9米宽,人们开始将进攻区域内由网前向网后纵深发展,产生了后排立体进攻战术体系,丰富了排球运动的技战术内容。 四、1984年 1.不允许拦发球。 2.取消除上手传球外的第一次击球动作中的连击犯规。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代表大会上通过,1984年12月执行。) 由于拦发球技术的出现,使排球比赛失去了许多来回球。往往拦发球成功,便可得数分,比赛的精彩性和连续性程度下降。因此,取消了允许拦发球的规定。修改的第二条内容,是针对攻防不平衡,进攻强于防守而定的,在接对方来球的第一次击球中,即接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和接本方拦起来的球时,允许手臂在同一个击球动作中出现连击,这样便有利于起球,有利于防守。 五、1988年 1.局分限制。每局为15分制,限最高分为17分。第一局至第四局为发球权得分制,第五局(决胜局)采用每球得分制。 2.每局之间的休息时间为三分钟。 (1988年汉城奥运会代表大会上通过,1988年12月执行。) 以往的排球比赛时间是很难控制的。据统计,在近几年的大型世界性排球比赛中,一场球的最短时间为29分钟,而最长的则达3小时35分钟,有史以来最高连续换发球的记录是28次。比赛时间的不确定性给排球运动的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因素。这条规则的修改,使排球比赛的时间得以缩短,更便于电视转播,更有利于排球运动向商业化的道路迈进。 六、1992年~1993年 1.前四局最高分限为17分,决胜局当比分为14∶1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两分为止,无最高分限。 2.允许队员越出无障碍区救球。 3.膝关节和膝关节以上身体任何部位都允许击球。 4.在进攻性击球时,轻击和吊球是允许的,但击球动作必须清晰,并无携带推压现象。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代表大会上通过,1993年1月执行。) 此次规则修改,主要是考虑如何减少比赛的中断次数,提高比赛的精彩性。因此,取消了决胜局的最高分限,扩大了队员击球的区域,队员的合理触球部位由腰以上部位扩展到膝关节以上部位,大腿触球视为好球。 七、1994年~1995年 1.扩大了发球区,端线后9米为发球区。 2.球可以触及身体的任何部位。 3.球必须被击出,不得接住或抛出,球可以向任何方向反弹。 4.取消第一次击球中的“连击”犯规。 5.触网为犯规,但队员在无试图击球的情况下,偶尔触网除外。 (1994年研究试验,1995年国际排联代表大会上通过,1995年1月执行。) 这次规则修改是在1992年规则修改基础上的又一次重大修改,对排球运动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发球区扩大,使发球技术得到了发展,特别是斜向助跑跳发球技术的运用,使发垫球技术由相对平衡走向新的不平衡阶段。允许队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球是排球技术的一次革命。由过去的手臂技术转变为现在的手脚并用技术,扩大了击球的方法。同时,规则的修改要求我们对持球建立新的概念。修改前的规则规定:“击球必须清晰,并不得有较长的停留,如携带、推掷、捞捧等”。规则修改后,放宽了击球的时间概念,即“球必须被击出,不得接住或抛出。”由于取消了第一次击球时的“连击”犯规,使队员在接发球,接对方推攻球等情况下,更大胆地使用上手传球技术,以此来提高接球的准确性,加快进攻和反击的速度。 八、1996年 1.限制线的延长线向两侧边线延长1.75米。以分别为五条长15厘米各相隔20厘米的短线划成。 2.男子比赛,球的气压力0.30~0.325公斤/平方厘米,女子比赛用球1998年后再最后确定。 3.球从过网区以外的空间飞入对方无障碍区,本队队员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将球击回: a.不得接触对方的场区。 b.球从同侧过网区以外击回。 c.对方队员不得阻碍此回击球的行动。 4.队员的一只脚(双脚)一只手(双手)越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的同时,脚或手的一部分还接触中线或置于中线上空是允许的,但不得影响对方。 5.警告,在一场比赛中,第一次亮黄牌,第二次给红牌。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代表大会通过,1997年1月1日执行。) 这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代表大会上通过的规则,1997年1月1日后开始执行,修改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减少比赛的中断,提高精彩性。男子比赛用球气压的降低。在于减小击球力量和飞行速度,有利于防守,增加来回球的次数。今后国际排联还将降低女子比赛用球的气压,待1998年代表大会上再最后确定。1996年的女排大奖赛,试验自由防守队员制,规定每队可有两名自由防守队员参加比赛,他们不受换人次数的限制,只能作为后排队员进行比赛,不得拦网、进攻和发球,在前场区上手传高于球网的球时,任何队员不得直接将球击入对方,此条规则修改的目的在于提高后防能力,为防守能力强的矮个子队员提供参赛的机会。

G. 谈谈你对排球的认识和理解

排球的魅力在于它的激情,不可预知性和技术性.
各大州的队伍的风格是截然内不同的,我们能欣赏到欧容美的高大和力量,亚洲的快变和全面,完全不同的球风的碰撞,擦出了十分激烈的火花.
往往两支势均力敌的队伍之间的排球比赛是不可预知的.经常会看到惊天大逆转,有时是局数上有时甚至是每一局的小分上.最后,排球进攻的华丽防守的顽强技术的精细都是其独一无二的地方.排球讲究网上的绝对实力,更讲究下三路的防守和小球技术,可以说是最讲究技术的运动之一.
当然,团结及斗志和毅力也是每一种集体运动所必不可少的..
喜欢打排球所以喜欢看排球比赛,为排球痴迷

H. 排球比赛的场地分几个区

排球比赛场地内复有前场制区、后场区、发球区、换人区、无障碍区(无障碍空间)、准备活动区、判罚区。
三米限制线与中线间的区域叫前场区,后排队员不得在前排区内击打同于球网的球;
三米限制线与底线间的区域叫后场区,后排队员只能在后排区内击打高于球网的球;
两边线的延长线间、底线后的区域叫做发球区,发球必须在发球区内进行;
两条进攻线的延长线之间、记录台一侧边线外的范围为换人区。换人时,运动上、下场必须由换人区上、下场;
排球场边线和底线四周至少要有三米的无障碍区;比赛区上空至少七米无障碍空间;
无障碍区外的替补席远端,画有3×3米的准备活动区,供替补运动员做准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