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中国时代
① 中国乒乓球历史
在1999年荷兰世乒赛期间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徐寅生让出了国际乒联大大的位置,加拿大人沙拉拉继任。沙拉拉上台后,对乒乓运动做了一系列的改革。第一项,就是改大球,在过去的比赛中,选手们使用的都是直径38毫米的小球,自2000年10月1日起,改用直径40毫米的大球。虽然只有2毫米的区别,但乒乓球的两项基本要素:速度和旋转,都因为这小小的2毫米而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2001年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45届世乒赛是大球时代的第一届世乒赛,中国乒乓球队对大球的适应情况将在这里得到全面的检验。由新时代的"五虎上将"刘国梁、孔令辉、王励勤、马林、刘国正组成的中国男团,立志在这届世乒赛上从瑞典队手中把斯韦思林杯夺回来。男团比赛的结果,中国队、韩国队、瑞典队和比利时队一起进入半决赛。有老将瓦尔德内尔、佩尔森压阵的瑞典队意外地负于比利时队无缘决赛,赛后,瓦尔德内尔然黯地离开赛场,随着年龄的增长、竞赛规则的改变,曾经在乒坛翻云覆雨的老瓦不得不渐渐退出超一流强手的阵营,而纠葛近二十年的中瑞之争到此也暂告一段落;在另一半区的中国队与韩国队之间的半决赛打得异常激烈,由于孔令辉意外地接连负于金择洙和吴尚垠,中国队的年轻小将刘国正不得不在决胜盘上场,死拼韩国老将金择洙。比赛中,刘国正一直处于下风而且首局告负,在这样的不利形势下,他在两局里连扳七个赛点获胜,把中国队从悬崖边拉了回来。而这场比赛也是韩国男队距离斯韦思林杯最近的一次,在短短的一盘比赛中七次与胜利擦肩而过的金择洙走下赛场后在挡板外哭肿了眼睛。这场比赛堪称是世界乒坛的经典之战,曾担任过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的李富荣看完比赛后激动地对记者说:"我在乒坛四十年没见过这么精彩的比赛!"
经历了这场死里逃生般的胜利后,中国队的士气受到极大鼓舞,在之后的比赛中,中国队员势如破竹,再度包揽了全部的七枚金牌,这已经是中国队在世乒赛上的第三次包揽。进入大球时代后,中国队仍然站在世界乒坛的最高峰。
在46届世乒赛上,国际乒联代表大会通过决议,从第47届起,世乒赛的单项和团体比赛分开在两年进行,并由不同的国家承办。同时还通过了两项新的竞赛规则:改现行的21分制为11分制和发球实行无遮挡。
11分制完全打乱了运动员过去十几年练就的技战术系统,而无遮挡发球使好多过去依靠变幻的发球取胜的选手没有了用武之地。尽管国际乒联大大沙拉拉一个劲儿地强调改革不是针对中国,但这两项规则的改革确实对中国的很多选手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而那些基本功扎实、以相持球见长的运动员在新规则面前仍然保持着强者的风范,世界各国一些年轻而富有实力的小将也渐渐涌现出来。
2002年9月开幕的釜山亚运会是大球、11分制和无遮挡发球三项新规则全面实施后的第一次大赛。出征前,中国队主教练蔡振华给乒乓队定下了四枚金牌的任务指标,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蔡指导可能太保守了些。比赛开始不久,女队头号主力王楠就在与朝鲜队的团体决赛中失手,一人丢掉两分,致使中国女队首次失掉亚运会女团金牌。之后,王楠又在混双和女双比赛中相继失利,均无缘决赛。在最后一项女单比赛中,王楠终于找回了感觉,闯入决赛,虽然最终负于队友张怡宁,但这已是王楠在这届亚运会发挥最好的一场比赛,这时的王楠已经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又恢复了"乒坛大姐大"应有的风度。
韩国队在这届世乒赛上显出了非凡的实力,小将柳承敏的表现可圈可点,他球风凶狠,技术独特,在本届比赛中获男双金牌,他今后必将成为中国男队的主要对手。中国队在本届亚运会上仅获三金,是自1974年首次参加亚运会以来成绩最差的一次。
2002年11月,男子世界杯在中国济南开拍,本土作战的中国队为确保这枚金牌派出了王励勤、马林、孔令辉的三强组合,可王励勤、马林止步于八强,孔令辉则在决赛中不德国小将波尔获得亚军。
亚运会和男子世界杯的接连失利使中国乒乓球队承受了新的压力。规则的改变激起了中国乒乓球队的万丈雄心,他们又将攻克一个新的堡垒。
与中国乒乓球队有起有伏的成绩不同,近几年来,中国乒乓球市场化的进程一直在健康蓬勃地发展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乒乓球队坚持高度集中的训练体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我国的其它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等相继开展联赛,既开发了市场,提高了该项目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又为运动员开创了新的收入来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乒乓球管理体制也面临着改革。
"双轨制"就在此时应运而生了。所谓双轨制,就是运动员以双重身份进行注册,既代表省市参加全运会和全国锦标赛,又代表俱乐部参加俱乐部联赛和其它商业性比赛。这样可以一举三得:各省市不仅参加全国比赛的利益能得到保护,还可以在运动员转会中获得收益。高水平的运动员出场影响大,广告效益好,企业有积极性。运动员增加了比赛机会,获得了企业给予的报酬,有利于稳定队伍,留住人才。
双轨制形式下的俱乐部联赛,自1995年以来稳步发展,已有3个级别,竞技水平最高的是超级联赛,共有男女各12个队,实行主客场制,除国家队的选手之外,一些其他协会的运动员如柳承敏、蒋澎龙、小西杏等也纷纷加入中国乒乓球超联队伍,外援的加盟丰富了中国的乒乓球赛场,使联赛有了更多看点。甲A和甲B联赛的参赛队伍更多,甲B已有男女各五十多个队,比赛搞得越来越红火。各省市电视台都予以转播。为了开拓乒乓球竞赛市场,扩大乒乓球的影响,中国乒协还与中央电视台合作,于1996年创造性地举办了CCTV杯中国乒乓球擂台赛,此后又发展成爱立信中国乒乓球擂台赛、国际乒乓球擂台赛以及17岁以下国际青少年擂台赛,既有高水平的竞技,又检阅青少年的水平,还有群众参与,把乒乓球运动的竞技性、观赏性、娱乐性、知识性融为一体。擂台赛六年来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城市举办了一百多场比赛,通过电视屏幕传入千家万户,有力推动了乒乓球运动的进一步普及。除此之外,随着乒乓球运动在全世界的广泛开展,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和各种邀请赛也越来越频繁,运动员在世乒赛、世界杯、奥运会之余参加这些国际比赛,不仅能够始终保持较好的状态,提高技战术应用水平,而且高额的奖金也使运动员辛苦的训练有了丰富的回报。
在中国乒乓球向市场经济迈进的过程中,前国家队总教练许绍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许绍发担任总教练期间,正是"海外兵团"兴起之时,他眼看着中国队培养出来的优秀运动员以中国队的对手的身份出现在世界大赛上,深切体会到提高运动员的收入是稳定队伍、防止人才外流的重中之重。卸下总教练之职后,许绍发以三鼎体育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出在乒乓球界,正是他牵头组织了CCTV乒乓球擂台赛、U17国际乒乓球擂台赛、中瑞对抗赛、世界联队挑战中国等赛事,把瓦尔德内尔、萨姆索诺夫、金择洙等世界超一流强手多次请到中国,高额的奖金和火爆的球市使这些外国运动员也把中国看成是乒乓球运动的天堂。繁荣的乒乓球市场令已有五十年历史的中国乒乓球焕发了新生。
自1952成立至今,中国乒乓球队已走过整整五十年风雨历程,五十年来他们共为祖国赢得125.5个世界冠军,取得了新中国的第一项世界冠军、第一项女子世界冠军、第一项团体世界冠军,三次包揽世乒赛金牌,两次包揽奥运会金牌,五十年来虽然在成绩上也有过低谷、在训练上也走过弯路,但始终处在世界乒坛一流强队的阵营中,创造了一支运动队长达半个世纪长盛不衰的奇迹。五十年前中国乒乓球事业的奠基人有些已经作古,多数已然白发苍苍,而五十年后的今天,新一代的年轻小将们正朝气蓬勃,满怀信心地开创属于他们的时代。过去半个世纪的荣耀在今天就象一面旗帜,摇曳在新人辈出的世界乒坛,指引着中国乒乓球队昂首前行。
② 中国乒乓球有多少年历史
我国乒乓球运动是在1916年开展起来的,早期只有上海、北京、天津、广州几个大城市的教会,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上海分会童子部首先开设乒乓球房,有球台九张,但一般市民无缘入内。1918年,上海率先成立全市的乒乓球联合会和其它一些组织,不少球队纷纷建立,并于1923年首次举办了比赛。比赛采取对抗方式11人参赛,先胜六盘者为赢。同一年,全国乒乓球联合会在上海诞生,中国乒乓球运动从此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在1935年、1948年曾举行过两次全国性的乒乓球比赛,1935年,中华全国乒乓球协会成立。此前此后举行过各种规模的、相当数量的国内、国际乒乓球比赛。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在50年代,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群众性乒乓球运动,使乒乓球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1953年我国首次参加了第20届世乒赛,到1959年我国优秀运动员容国团第一次夺得世界锦标赛的男子单打冠军,标志着我国乒乓球运动在世界的崛起。 1961年我国主办了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这届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力争上游,一举夺取了3项冠军,包括争夺最激烈的男子团体冠军奖杯——思韦斯林杯。从此,我国乒乓球运动走到了世界前列,突出的成绩,带动了全国群众性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形成全国乒乓球运动热。1965年男女队共获得5项冠军,我国乒乓球运动水平处于世界前列,震动了世界。
由于文化革命的影响,我国乒乓球运动受到了一定影响,1971年脱离两届世锦赛的中国运动员重返赛场,参加了第31届世锦赛,在此次大赛中, 中国队夺回了斯韦思林奖杯,同时夺得了女单、女双和混双冠军。 在此期间,中美两国开展了著名的“乒乓外交”,运动员的互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在技术上,欧洲选手已吸收了中国的快攻和日本的弧圈球技术,创造了横握球拍,速度与旋转相结合的打法。此时中国队在技术指导思想上也有所发展和创新,即在原有的“快、准、狠、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转”字,直板正胶普遍增加了上旋球,随后1973年(32届)至1979年(35届)中国队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破弧圈球方面也有了新技术,挑选了一批队员改打直板反胶,形成了新型的直板反胶进攻打法,以及还有横直板两面不同性能球拍的“倒板”打法。
在此期间,中国队认为技术创新是中国队保证常胜的唯一途径,发球的创新,侧身高抛发球,快点,反手快带,反手加力推以及侧推,推下旋、推挤,这些技术都是在弧圈球的逼迫下探索出来的新技术。这些探索和创新,为80年代中国队的提高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队在第32届、35届、4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赛中分别负于瑞典队和匈牙利队。在1981年举行的第36届世乒赛上,我国的乒乓球运动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中国乒乓健儿经过奋勇拼搏,夺得了7项冠军,创造了乒坛历史上的奇迹, 中国在奥运会中占据了乒乓球项目的优势,中国队在这一阶段取得较好成绩的主要原因是:大胆启用新人,人新球艺新。新的一代运动员成长起来,几乎获得所有乒乓球比赛的金牌。在80年代的5届世乒赛中,中国运动员获得了金牌总数的80%,中国队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时吸引了各国加强对中国队的研究,中国队的优势受到潜在的威胁。
九十年代世界乒坛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世界各国向我们提出了挑战。在第41届世乓赛上男队成绩跌至第七名,女队也在决赛中败给朝鲜南北联队。第40届和41届世乓赛的失利,中国队痛定思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抓管理,树信心,搞技术创新,加快对新人的培养。在第42届世乓赛上,中国队夺得女团、男双、女双和混双四项冠军和男团亚军。队伍终于走出低谷,为中国乒乓球再创辉煌打下基础。
此后,中国队始终站在世界乒坛的最顶峰,在44届和45届世乓赛和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中国队成绩辉煌。为长盛不衰四十年的中国乒乓球在“小球时代”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综观参加世界锦标赛50年的历史,中国乒乓球运动有过领先于世界,有过失去领先的痛楚,但是,值得国人引以自豪的是:长期形成的“乒乓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运动员不懈的奋斗,不屈不饶、不断钻研、不断创新,为国争光的集体主义精神。
③ 中国乒乓球的历史
乒乓球在中国
1、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大大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乒乓球因为对场地要求不高,简便易行所以在全国开展得比较好。
2、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让世界瞩目。国人振奋。
3、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庄则栋和丘钟慧分别获得男女单打冠军,中国队也拿下了男子团体冠军。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乒乓球开始在世界上称霸,乒乓运动也长盛不衰。
4、至2005年,共获冠军143.5枚,其中世锦赛100. 5枚,世界杯赛27枚,奥运会16枚。而且已有三次包揽世锦赛全部7个金杯,两次包揽奥运会全部4枚金牌。这样的成绩足以自傲。
(3)乒乓球中国时代扩展阅读
乒乓球在中国流行的原因
乒乓球运动开展的条件不苛刻,可参与性强。
男女老少都能打,天南海北都能打,室内室外都能打,有钱没钱都能打。条件好的可用高级球台打,条件差的水泥球台也能打,没有球台用几张桌子拼起来也能打。天气好在露天可以打,遇上大风大雪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就可以打。
乒乓运动又是一项全身运动,健体健脑又健心。相对于足球篮球等运动,它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自己可控制运动量,非常有利于普及。
总之,这项运动特别适合中国的国情,得到了国人的普遍喜爱,普及程度很高。
④ 中国乒乓球发展史.
乒乓球运动兴起之时,使用的是横握球拍。1902年传入日本之后,出现了直握球拍方法。有人推断这是东西方进餐时握刀叉和拿筷子的区别而带来的早期握拍法的不同。
球拍从两面贴着羊皮纸、中间是空洞的长柄球拍开始,演变到柄是短的光木拍和贴着软木或砂纸的球拍,然后又陆续发明了胶皮拍、海绵拍、正贴海绵拍和反贴海绵拍、长胶粒球拍、防弧圈海绵胶皮拍及“弹性胶水”。现在选手们使用的是特制的附有齿粒的橡胶胶皮,朝上或朝下覆盖在海绵表面并粘贴在木制或者碳素的球拍上。
计分方法由早期的10、20、50、100分一局等逐渐变为一局21分制;2003年的第47届世乒赛正式开始使用一局11分制。
早期的乒乓球球台小、球网高,规格也不统一。1936年左右,改为现在的规格。 世界乒乓球的重大赛事主要有四项: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世界杯乒乓球赛、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是世界四大乒乓球赛事中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参赛人数最多、唯一的含有全部七项锦标的比赛。目前,逢双年举行团体比赛,逢单年举行五个单项比赛,至今已举办了48届。每一个项目都设有专门奖杯,奖杯来自许多国家,各项奖杯都是以捐赠者的姓名或国名命名的。
现在的乒乓球运动已经发展成为高科技、高速度和强旋转相结合的一种竞技体育项目,全世界有近4000万人从事这项运动。
乒乓球运动在中国
中国乒乓球运动被世界公认为是中国的“国球”。
中国乒乓球运动是从日本引进来的。20世纪初叶,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不久,日本许多工商业纷纷到中国沿海城市设立商业机构,把大量的商品推销到中国市场。于是乒乓球运动也随着商业的交往以及日本工商业的频繁往来传入中国。
1904年,上海四马路一家文具店的经理,从日本买来10套乒乓球器材(球台、球网、球和带洞眼的球拍),摆设在店中,并亲自表演打乒乓球,介绍在日本看到的打乒乓球的情况。从此,我国开始有了乒乓球运动。
1916年,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童子部添设了乒乓球房和球台,在学生中开展乒乓球运动。以后在北京、天津、广州几个大城市也开展了该项运动。
1925年,中日两国开始了乒乓球运动的交往。
1927年,中国队赴日进行访问比赛。同年8月,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8届远东运动会中日乒乓球表演赛。
1935年,国际乒联来电邀请我国加入国际乒联并参加第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由于经费没有落实而未能实现。
1952年,在北京大学举行了第一次全国比赛。赛后,国家乒乓球队开始集中训练。同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乒乓球部加入了国际乒联,后改称为中国乒乓球协会。
1959年4月5日,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容国团为我国夺取了第一个男子单打世界冠军。
1961年4月,中国乒乓球协会在北京承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锦标赛——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自容国团1959年赢得第一个世界冠军至今,中国乒乓球队近50年来在世界三大赛中共为祖国夺取了100多个世界冠军,并且囊括了4次世锦赛、2次奥运会的全部金牌,创造了世界体坛罕见的长盛不衰的历史。
1988年,在第24届汉城奥运会上,中国队勇夺女子单打(陈静)和男子双打(陈龙灿/韦晴光)两项冠军,与东道主韩国平分秋色,并在整个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榜中占据了2/5的席位。
自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乒乓球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以来,中国几乎完全垄断了这一项目的金牌。其中在已产生的10枚女子项目金牌中独揽9枚,10枚男子项目金牌中独揽7枚。乒乓球成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优势项目。
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已形成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的良性循环。据统计,目前我国经常打乒乓球的人口约1000多万。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为了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在积极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浪潮中,乒乓球活动在我国变得更加时尚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在课余、工余、休息日参加乒乓球运动。
⑤ 中国乒乓球历史
中国乒乓球历史
一、旧中国的乒乓球运动
1904年,上海四马路一家文具店的经理王道平,从日本买来10套乒乓球器材:球台、球网、球和带洞眼的球拍,摆设店中,并亲自作打球的表演和介绍在日本看到的打乒乓球的情况,从而我国开始有了乒乓球活动,1916年,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童子部添设了乒乓球房和球台,学生中也开展了乒乓球活动。以后在北京、天津、广州几个大城市也开展了该项活动,但参加的人数不多。
1925年上海举行了各种杯赛,其中有中华队与旅华日侨之间的秋山杯赛;1927年中华队赴日进行访问比赛,同年8月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远东运动会中日乒乓球表演赛;1930年参加了在东京举行的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乒乓球的比赛。不过技术水平不高,负多胜少。1935年中华全国乒乓球协进会成立,发起并组织全国性乒乓球竞赛大会,但实际参加比赛的只有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南京、青岛、香港、澳门等几个队。1935年1月,国际乒联大大曾电邀我国加入国际乒联和参加第九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由于经费无着未能实现。
在黑暗的旧中国,由于反动统治和战争的影响,使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条件从事体育锻炼,乒乓球运动也不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新中国为乒乓球运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我国乒乓球运动获得了新生。1952年10月在首都北京举行了有六大行政区(中南、华北、东北、西南、西北、华东)和铁路系统体协的62名男、女选手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乒乓球比赛大会",揭开了新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与此同时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乒乓球部加入了国际乒联
从此,全国乒乓球群众活动迅速发展起来,每年都要举行各种全国性的乒乓球比赛。
三、中国乒乓球队的成长
我国广大人民喜爱乒乓球,也关心我国乒乓球队。中国乒乓球队自1953年开始建立起,经历了一个从失败到胜利,由弱小到强大的发展过程。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和各种国际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中国乒乓球队的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通过比赛和友好访问,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经受战斗的考验(1953-1957年):参加国际乒乓球比赛,是提高和考验乒乓球运动水平的最好机会。1953年春,中国乒乓球队首次参加了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二十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这次比赛中,虽然打败了奥地利、瑞典、西德等队,但却分别败于英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强队。在团体比赛中,我国男队被评为第一级第十名,女队被评为第二级第三名。
当年轻的中国选手刚进入世界乒坛时,有些欧洲国家看不起我国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认为直拍技术不如横拍技术全面。但我们认为直拍和横拍各有不同的优点,我国直拍选手所擅长的快攻具有自己的特色,只是对付削球的能力还较差,加上缺乏国际比赛经验,以致攻球的特点本能全部发挥出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使我国选手也具有多种多样的打法,我国开始提倡和培养一部分横拍运动员,学习研究欧洲削球选手的技本。
1954年夏,中国乒乓球队去匈牙利参加了第十二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获得男单第三名和第四名,女单第三名,男双第三名,总分仅次于匈牙利而占第二位。显示了我国选手技术水平已比1953年参加世界锦标赛时有了较快的提高,因而开始引起国际乒乓球界的注意。
1955年8月,中国乒乓球队又参加了在华沙举行的第二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的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初露锋芒,分别战胜了日本、罗马尼亚、法国的优秀选手,获得了男单第二名和第三名,女单第三名和混双第二名。
1956年3月,中国乒乓球队在东京第二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男队先后战胜了亚洲冠军南越队和美国队,负于英国、日本和罗马尼亚等队。比赛结果,我国男队上升为第一级第六名,女队由二级队升为一级队
这届比赛虽然我国选手在攻球技术上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步,但由于准确性差,以致有许多已经领先并有可能取胜的场次,也被对方追回,反遭失败。由此使我国选手认识到: 攻球中的快和狠,必须与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这种认识促使快攻选手们重视基本功的训练,逐步提高了拉攻和对攻的准确性,为后来创造良好成绩打下了基础。
1957年斯德哥尔摩的第二十四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男、女队分别战胜了种子队罗马尼亚队和英国队,双双获得了决赛权。我国选手王传耀在团体赛中打败了日本优秀选干荻村伊智郎,女选手孙梅英打败了英国优秀选手安·海顿,初步显示了直拍两面攻和左推右攻打法的威力。我国男队由第一级的第六名升为第一级的第四名,女队由第一级的第十一名升为第一级的第三名,取得较好成绩。
从1953-1957年短短的四年间。我国乒乓球队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由默默无闻跃升到世界强队的行列,有力地说明了我国乒乓球运动所取得的进步,同时也显示了我们在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坚持以我为主的发展方向,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二)冲向世界高峰(1959-1965年): 1958年我国乒乓球队回顾了几年的战斗历程,分析了我队与欧洲队、日本队的情况,认为外国运动员能办到的,我们新中国的运动员也一定能办到。广东运动员容国团第一个制订出夺取世界冠军的计划,带动了我国运动员向世界乒乓球高峰进军。大家身在球场,胸怀祖国,放服世界,斗志昂扬,开展了大运动最训练和比、学、赶、帮、超的竞赛活动。中国乒乓球协会也不失时机地组织了几次各地优秀运动员的集训,对促进技术迅速提高起了很好的作用。
容国团不仅勤学苦练,而且善于巧练,他经常爱说"打球不仅是用手,更重要的是用脑"。他所创造的转与不转的发球、搓攻战术和拉侧上旋的技术,为丰富、发展我国传统快攻打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他以过五关斩六将的气魄,为我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整个中国乒乓球队也以跃进的姿态夺取了5项第三名,有6名男队员进入前16名。这是我国乒乓球队的极其重要的良好开端,对此后征途所产生的影响是很深刻的。
六十年代的第一春,中国乒乓球队吹响了向世界技术高峰全面进军的号角。在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前夕,集中训练了108将。他们树雄心,立壮志,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进行认真刻苦的训练。1960年,当日本发明了威胁较大的弧圈球时,中国集训队在思想上没有产生动摇,迅速进行调查研究,据此及时培养了几名弧圈球打法的选手,同时对我国近台快攻打法作了有针对性的技、战术训练,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使运动员对弧圈球真王做到了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既有敢打、敢拚的必胜信心,又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次集训的目的性非常明确,每个运动员都把攀高峰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所以训练的自觉性很强,再苦再累也能保持旺盛的勤学苦练劲头,因而锻炼出一批既有广泛适应能力,又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选手。第二十六届锦标赛前,遴选出70名选手组成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中国乒乓球队,以直拍快攻为主要打法的男、女队主力队员,在比赛中充分显示了实力,取得了3项冠军(男队第一次夺得了团体冠军,女队为我国夺得了第一个女子单打世界冠军,又一次夺得了男单冠军)以及4项第二名和8项第三名。
中国队在比赛和胜利的喜悦中深深地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在奋力攀登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建立明确的主攻日标,另一方面要勤学苦练,掌握过硬的本领,二者不可缺一。攀登世界乒乓球技术高峰与其他任何事物攀高峰一样,不怕水平低,就怕没志气,不怕困难多,只怕没干劲。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再加上刻苦的锻炼,那就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没有不可攀登的高峰。
中国乒乓队在第二十六届世界锦标赛的成绩,不仅大大鼓舞了中国所有的乒乓球运动员,也推动了全国乒乓球运功的蓬勃发展,在数以千万人计的青少年中掀起了"乒乓球热"。
1963年布拉格第二十七世界锦标赛中,中国女队的成绩不够理想,全队共获3项冠军,2项第二名,7项第三名。男队团体决赛,中国队上场的除了两名直拍快攻打法外,还上了一名直拍削球手张燮林,比第二十六届锦标赛显示了更大的优势。男双冠军由削中反攻的张燮林、王志良所获,表明了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多种打法和技术风格都能攀登世界技术高峰。
对于准备第二十八届世界绵标赛,中国男队存在如何解决"从头越"的问题,而女队则着重解决如何打好"翻身仗"的问题。中国队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十分重视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训练、比赛和总结经验。在集训期间为了提高女队的信心和勇气,徐寅生同志给女队讲了自己打球的体会。毛泽东同志在看了这次讲话后,认为这篇讲话充满了辩证唯物论,亲自作了《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重要批示,给乒乓球队的同志们以极大的鼓舞,女队学习了毛泽东同志的批示,进一步找到了在上届锦标赛失败的四个原因:思想上不敢胜利;技术上不过硬,队伍青黄不接;领导与教练员、运动员的三给合做得不好。继而采取了种种措施,尤其是重点培养和大胆起用林慧卿、郑敏之、李赫男、梁丽珍等年轻运动员,鼓励她们树雄心、立壮志,苦练基本功,打好翻身仗。还从长远考虑,由国家体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 大力开展全国女子少年乒乓球运动,并举办全国女少年乒乓球比赛。在这个号召下,涌现出了张立,郑怀颖、胡玉兰、黄锡萍等优秀少年选手,为以后培养了较雄厚的后备力量。
中国队在第二十八届世界锦标赛中,女队打了漂亮的翻身仗,男、女队共获5项冠军(男、支队双双获得团体冠军),5项第二,6项第三名,创造了中国队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头号乒乓球国家"。我国乒乓球队在这届世界锦标赛所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大普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九千万人不同程度地参加了乒乓球运动,所以有些外国朋友把乒乓球叫作中国的"国球"。
(三)新的行程(1971一1979年):进入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各国乒乓球技术的迅速提高,尤其是欧洲的复兴,使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队在1971年4月重新参加世界比赛后,从第三十一至三十五届我男队共取得6项半冠军(混双算半项),6项半第二名,6项半第三名,女队共取得10项半冠军,9项半第二名,10项第三名。
上述成绩的取得,除了我国直拍快攻打法有所发展外,还成功地创造了两面不同性能球拍守攻结合的打法。近些年来,我国直拍快攻在保持和发扬特长的前提下,开始掌握适当的旋转技术,力求达到以速度为主,辅以旋转,争取在比赛中做到能快攻则快攻,不能快攻则以一定速度的旋转与对方相持,然后再转为快攻,发挥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快攻打法。
但在前进的道路上,中国乒乓球队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各种打法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对付弧圈球的能力还不够强,其次是身体素质也不够好等。尤其是快攻打法没有重大的革新,关键技术缺乏重大的突破,因而技术与打法的发展相应缓慢,这是在第三十五届比赛中男子项目受挫的原因之一。
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经验与教训中更加体会到:乒乓球技术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的,既要坚持以我为主,又要认真吸取国外的长处,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汀法。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赛中攻克难关,夺取胜利。
1991年日本千叶世乒赛上,中国男队的主教练由许绍发换成了郗恩庭。两年前多特蒙德的失利使中国队意识到直拍快攻技术的落后,这届世乒赛,中国男团阵容中的马文革、王涛、陈志斌、张雷是清一色的横板,只有上届世乒赛男单第三名于沈潼是直板。可这支横拍队伍并未能给迷茫中的中国队带来曙光,在四分之一决赛的对手捷克队面前,中国男队便停止了前进的脚步,最后,仅获团体第七名。更令人痛心的是,陈志斌的横板正手弧圈竟拉不死朝鲜队金成熙的直板反手兜,在全世界范围内横向比较,中国男子乒乓球技术之落后已跌至历史最低点。而瑞典队已经成长成为世界男子乒坛最为强劲的队伍,他们在这届世乒赛上不但蝉联了男团冠军,还获得了男单和男双金牌。在中国男队失利的同时,中国女队也在团体决赛中负于朝韩联队,不得不将1975年就落户中国的考比伦杯拱手让出。但也就是在这届世乒赛上,中国女队不世出的传奇人物邓亚萍开始了席卷世界女子乒坛的历程。邓亚萍虽然在女团决赛中输给了朝鲜名将俞顺福,但她摘得了女单冠军,从这时候起,世界女子乒坛进入"邓亚萍时代"。此外,在本届世乒赛上,陈子荷/高军和王涛/刘伟还分别为中国队还摘得了女双和混双冠军。虽然在单项上也有收获,但男、女团体的双双失利,特别是男团跌至第七名,使从千叶归来的中国队上上下下蒙上了一层灰色,中国乒乓球队进入了一段极其困难的时期.
处在困境中的中国乒乓球队正在孕育新的希望。在许绍发的大力推荐下,1989年从意大利回国的蔡振华,在这个时候挑起了男队主教练的担子,他率领中国乒乓球队在泥泞中前行,人们以期冀的目光注视着这支队伍,希望它能早日重回世界巅峰。在当年举行的第2届世界杯团体赛上,中国男队在决赛中战胜瑞典,夺得男团冠军。
以孔令辉、刘国梁为代表的一批年轻小将此刻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1992年,在成都举办的中国大奖赛上,年仅16岁的刘国梁以一招"直拍横打"技惊四座。他在这次比赛中战胜了瓦尔德内尔、金择洙等世界名将,中国传统直板快攻打法的又燃起了新的希望。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蔡振华决定将男子双打作为突破口,夺冠重任就落在了王涛/吕林的肩上,他们果然不负众望,在决赛中战胜德国名将罗斯科夫/费茨纳尔获得冠军。这块奥运会金牌为中国男队的复苏吹响了号角。而邓亚萍也在本届比赛中一人独得女单、女双两块金牌,成为巴塞罗那奥运会乒乓赛场上最耀眼的明星。
1993年第42届世乒赛在哥德堡举行。男团比赛吸引了最多的关注,中国队与老冤家瑞典队在决赛中会师,中国的决赛阵容是王浩、马文革和王涛。教练组考虑经验丰富的王浩不可能独丢两分,就把他排在了第一主力的位置,而把状态正处在巅峰期的马文革排为第二主力。没想到,首盘比赛王浩对阵瑞典队二号主力卡尔松,二人打到决胜局,王浩在19:16领先的情况下打得过于保守,被卡尔松连追五分取胜。第二盘,马文革轻松战胜瓦尔德内尔,第三盘,王涛又输给佩尔森,第四盘,心理压力过大的王浩没能顶住瓦尔德内尔的冲击败下阵来,中国队在这次比赛中再次与冠军无缘。站在亚军领奖台上的蔡振华教练心中不服,他对记者说:真恨不得把瑞典队从领奖台上拉下来再打一场。
在42届世乒赛上,一个新的名词闯入人们的视野:海外兵团。在这里,海外兵团特指那些从中国走出去代表其他协会参加国际比赛的人。他们中的多数人已经在中国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并具备较高的竞技水平,而且对国内球员的技战术打法比较熟悉,在一段时间里,他们对中国队员的威胁要大于那些外国选手。这届世乒赛女单比赛中,第40届世乒赛女单冠军乔红和第41届世乒赛女单冠军邓亚萍分别被代表德国出战的施捷和代表新加坡出战的井俊泓淘汰。
海外兵团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在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代表日本队出战的何智丽,一些球迷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时赛场那刺耳的"哟西"声。曾是第39届世乒赛女单冠军的何智丽此时已改名为小山智丽并代表日本队出战。在女单决赛中,她出人意料地战胜邓亚萍夺得了冠军。
1995年,第43届世乒赛在天津拉开帷幕。这是继1961年北京主办第26届世乒赛以来在中国举行的第二届世乒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男队发誓要在家门口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此时的中国男队不仅拥有技战术都已经相当成熟的老将马文革、王涛,还有急于在世界大赛中一试身手的年轻小将刘国梁、孔令辉,此外,在这届世乒赛上,中国队还派出了一支秘密武器:削球手丁松。丁松右手握拍,正面反胶,反面正胶,削出的转与不转球十分稳蔽,且削中带攻,有很强的攻击力。
中国男团顺利杀入决赛,对手又是瑞典队。中国队排出的阵容是马文革、王涛和丁松,在比赛中,丁松果然起到了奇兵的作用,在前两盘双方打平的情况下,他轻而易举地攻破卡尔松这道防线,为中国队确定了领先优势。最终,中国队以3:2战胜了瑞典队,再次捧得斯韦思林杯。这一天让中国队等了足足六年。
受到男团打响翻身仗的激励,中国队在这届世乒赛上重演了36届世乒赛的辉煌,再次包揽了全部的七项锦标,其中邓亚萍一人获女团、女单、女双三枚金牌;王涛/刘伟连续第三次蝉联混双冠军,为此,国际乒联特别赠送中国队一座仿造的赫杜塞克杯以纪念他们的成绩;小将孔令辉与刘国梁在男单决赛中会师,最终孔令辉夺得冠军,这也是中国横板男选手夺得的第一个单打世界冠军,中国的横板技术已全面走向成熟。
挟43届包揽之余威,1996年,中国乒乓球队出征亚特兰大奥运会再度将四枚金牌全部收入囊中,在男单决赛中,小将刘国梁战胜师兄王涛夺得冠军,至此,我国年轻一代选手已经完全成熟起来。两届大赛的两度抡圆,使中国再度掀起乒乓热潮,孔令辉、刘国梁等年轻小将的横空出世将中国乒乓球带入了偶像时代。
1997年第44届世乒赛回到了乒乓球的起源地英国的曼彻斯特,在这里,中国队收获了六枚金牌,只有男单冠军被瑞典选手瓦尔德内尔夺得。1998年的曼谷亚运会上,中国队再次痛失男单金牌,韩国名将金择洙在这届亚运会上表现神勇,在男单比赛中先后战胜孔令辉、刘国梁获得冠军。年轻小将王楠在这届亚运会上一人独得女团、女单、女双、混双四枚金牌,从而填补了邓亚萍退役后中国女队第一主力的空缺。
1999年第45届世乒赛原计划在南斯拉夫举行,但北约轰炸南联盟的炮火令世乒赛不得不改期易地。乒乓球,原本是和平的使者,这一次,却被战争扰乱了比赛。1999年8月,45届世乒赛单项比赛在荷兰埃因霍温举行,中国队拿到全部五枚金牌,刘国梁在这届世乒赛男单决赛中苦战5局力克队友马林夺得男单冠军,至此,刘国梁已成为世界乒坛继瓦尔德内尔之后的第二位大满贯选手。
2000年4月,45届世乒赛团体比赛在吉隆坡举行,中国女队顺利夺冠,而男队主力刘国梁却表现得极为失常,在与瑞典队的决赛中,他先后败给了瓦尔德内尔和佩尔森,一人连丢两分致使中国队最终失去斯韦思林杯。在此之前,刘国梁曾与瓦尔德内尔交手六次未有败绩。半年后人们才知道,那时刘国梁正因尿检问题而被国际乒联怀疑服用违禁药品,经过长达半年的检查,他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在等待清白的日子里,刘国梁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从2000年10月1日起,国际乒联将比赛用球的直径改为40毫米。这项改革对现有的乒乓球技术带来很大影响,必将淘汰一批运动员,并将乒乓运动带入一个新的时代。2000年9月的悉尼奥运会小球时代的最后一次大赛,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再次包揽金牌,孔令辉在男单决赛中战胜瓦尔德内尔,成为世界乒坛第三位大满贯得主。
小球时代结束了,正值巅峰期的中国乒乓球队为自己的小球时代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一个月后,大球时代的第一场世界大赛:男子世界杯在中国扬州开赛,未能入选悉尼奥运阵容的中国选手马林在世界杯上夺冠,成为大球时代的第一位世界冠军,这枚金牌也预示着迈进大球时代的中国乒乓球队将继续辉煌与荣誉。
⑥ 中国的乒乓球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呢
我国乒乓球运动是在1916年开展起来的,早期只有上海、北京、天津、广州几个大城市的教会,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上海分会童子部首先开设乒乓球房,有球台九张,但一般市民无缘入内。1918年,上海率先成立全市的乒乓球联合会和其它一些组织,不少球队纷纷建立,并于1923年首次举办了比赛。比赛采取对抗方式11人参赛,先胜六盘者为赢。同一年,全国乒乓球联合会在上海诞生,中国乒乓球运动从此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在1935年、1948年曾举行过两次全国性的乒乓球比赛,1935年,中华全国乒乓球协会成立。此前此后举行过各种规模的、相当数量的国内、国际乒乓球比赛。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在50年代,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群众性乒乓球运动,使乒乓球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1953年我国首次参加了第20届世乒赛,到1959年我国优秀运动员容国团第一次夺得世界锦标赛的男子单打冠军,标志着我国乒乓球运动在世界的崛起。 1961年我国主办了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这届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力争上游,一举夺取了3项冠军,包括争夺最激烈的男子团体冠军奖杯——思韦斯林杯。从此,我国乒乓球运动走到了世界前列,突出的成绩,带动了全国群众性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形成全国乒乓球运动热。1965年男女队共获得5项冠军,我国乒乓球运动水平处于世界前列,震动了世界。 由于文化革命的影响,我国乒乓球运动受到了一定影响,1971年脱离两届世锦赛的中国运动员重返赛场,参加了第31届世锦赛,在此次大赛中, 中国队夺回了斯韦思林奖杯,同时夺得了女单、女双和混双冠军。 在此期间,中美两国开展了著名的“乒乓外交”,运动员的互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在技术上,欧洲选手已吸收了中国的快攻和日本的弧圈球技术,创造了横握球拍,速度与旋转相结合的打法。此时中国队在技术指导思想上也有所发展和创新,即在原有的“快、准、狠、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转”字,直板正胶普遍增加了上旋球,随后1973年(32届)至1979年(35届)中国队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破弧圈球方面也有了新技术,挑选了一批队员改打直板反胶,形成了新型的直板反胶进攻打法,以及还有横直板两面不同性能球拍的“倒板”打法。在此期间,中国队认为技术创新是中国队保证常胜的唯一途径,发球的创新,侧身高抛发球,快点,反手快带,反手加力推以及侧推,推下旋、推挤,这些技术都是在弧圈球的逼迫下探索出来的新技术。这些探索和创新,为80年代中国队的提高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队在第32届、35届、4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赛中分别负于瑞典队和匈牙利队。在1981年举行的第36届世乒赛上,我国的乒乓球运动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中国乒乓健儿经过奋勇拼搏,夺得了7项冠军,创造了乒坛历史上的奇迹, 中国在奥运会中占据了乒乓球项目的优势,中国队在这一阶段取得较好成绩的主要原因是:大胆启用新人,人新球艺新。新的一代运动员成长起来,几乎获得所有乒乓球比赛的金牌。在80年代的5届世乒赛中,中国运动员获得了金牌总数的80%,中国队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时吸引了各国加强对中国队的研究,中国队的优势受到潜在的威胁。 九十年代世界乒坛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世界各国向我们提出了挑战。在第41届世乓赛上男队成绩跌至第七名,女队也在决赛中败给朝鲜南北联队。第40届和41届世乓赛的失利,中国队痛定思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抓管理,树信心,搞技术创新,加快对新人的培养。在第42届世乓赛上,中国队夺得女团、男双、女双和混双四项冠军和男团亚军。队伍终于走出低谷,为中国乒乓球再创辉煌打下基础。 此后,中国队始终站在世界乒坛的最顶峰,在44届和45届世乓赛和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中国队成绩辉煌。为长盛不衰四十年的中国乒乓球在“小球时代”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综观参加世界锦标赛50年的历史,中国乒乓球运动有过领先于世界,有过失去领先的痛楚,但是,值得国人引以自豪的是:长期形成的“乒乓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运动员不懈的奋斗,不屈不饶、不断钻研、不断创新,为国争光的集体主义精神
⑦ 中国乒乓球的辉煌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一、旧中国的乒乓球运动
1904年,上海四马路一家文具店的经理王道平,从日本买来10套乒乓球器材:球台、球网、球和带洞眼的球拍,摆设店中,并亲自作打球的表演和介绍在日本看到的打乒乓球的情况,从而我国开始有了乒乓球活动,1916年,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童子部添设了乒乓球房和球台,学生中也开展了乒乓球活动。以后在北京、天津、广州几个大城市也开展了该项活动,但参加的人数不多。
1925年上海举行了各种杯赛,其中有中华队与旅华日侨之间的秋山杯赛;1927年中华队赴日进行访问比赛,同年8月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远东运动会中日乒乓球表演赛;1930年参加了在东京举行的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乒乓球的比赛。不过技术水平不高,负多胜少。1935年中华全国乒乓球协进会成立,发起并组织全国性乒乓球竞赛大会,但实际参加比赛的只有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南京、青岛、香港、澳门等几个队。1935年1月,国际乒联大大曾电邀我国加入国际乒联和参加第九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由于经费无着未能实现。
在黑暗的旧中国,由于反动统治和战争的影响,使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条件从事体育锻炼,乒乓球运动也不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新中国为乒乓球运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我国乒乓球运动获得了新生。1952年10月在首都北京举行了有六大行政区(中南、华北、东北、西南、西北、华东)和铁路系统体协的62名男、女选手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乒乓球比赛大会",揭开了新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与此同时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乒乓球部加入了国际乒联
从此,全国乒乓球群众活动迅速发展起来,每年都要举行各种全国性的乒乓球比赛。
三、中国乒乓球队的成长
我国广大人民喜爱乒乓球,也关心我国乒乓球队。中国乒乓球队自1953年开始建立起,经历了一个从失败到胜利,由弱小到强大的发展过程。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和各种国际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中国乒乓球队的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通过比赛和友好访问,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经受战斗的考验(1953-1957年):参加国际乒乓球比赛,是提高和考验乒乓球运动水平的最好机会。1953年春,中国乒乓球队首次参加了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二十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这次比赛中,虽然打败了奥地利、瑞典、西德等队,但却分别败于英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强队。在团体比赛中,我国男队被评为第一级第十名,女队被评为第二级第三名。
当年轻的中国选手刚进入世界乒坛时,有些欧洲国家看不起我国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认为直拍技术不如横拍技术全面。但我们认为直拍和横拍各有不同的优点,我国直拍选手所擅长的快攻具有自己的特色,只是对付削球的能力还较差,加上缺乏国际比赛经验,以致攻球的特点本能全部发挥出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使我国选手也具有多种多样的打法,我国开始提倡和培养一部分横拍运动员,学习研究欧洲削球选手的技本。
1954年夏,中国乒乓球队去匈牙利参加了第十二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获得男单第三名和第四名,女单第三名,男双第三名,总分仅次于匈牙利而占第二位。显示了我国选手技术水平已比1953年参加世界锦标赛时有了较快的提高,因而开始引起国际乒乓球界的注意。
1955年8月,中国乒乓球队又参加了在华沙举行的第二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的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初露锋芒,分别战胜了日本、罗马尼亚、法国的优秀选手,获得了男单第二名和第三名,女单第三名和混双第二名。
1956年3月,中国乒乓球队在东京第二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男队先后战胜了亚洲冠军南越队和美国队,负于英国、日本和罗马尼亚等队。比赛结果,我国男队上升为第一级第六名,女队由二级队升为一级队
这届比赛虽然我国选手在攻球技术上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步,但由于准确性差,以致有许多已经领先并有可能取胜的场次,也被对方追回,反遭失败。由此使我国选手认识到: 攻球中的快和狠,必须与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这种认识促使快攻选手们重视基本功的训练,逐步提高了拉攻和对攻的准确性,为后来创造良好成绩打下了基础。
1957年斯德哥尔摩的第二十四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男、女队分别战胜了种子队罗马尼亚队和英国队,双双获得了决赛权。我国选手王传耀在团体赛中打败了日本优秀选干荻村伊智郎,女选手孙梅英打败了英国优秀选手安·海顿,初步显示了直拍两面攻和左推右攻打法的威力。我国男队由第一级的第六名升为第一级的第四名,女队由第一级的第十一名升为第一级的第三名,取得较好成绩。
从1953-1957年短短的四年间。我国乒乓球队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由默默无闻跃升到世界强队的行列,有力地说明了我国乒乓球运动所取得的进步,同时也显示了我们在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坚持以我为主的发展方向,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二)冲向世界高峰(1959-1965年): 1958年我国乒乓球队回顾了几年的战斗历程,分析了我队与欧洲队、日本队的情况,认为外国运动员能办到的,我们新中国的运动员也一定能办到。广东运动员容国团第一个制订出夺取世界冠军的计划,带动了我国运动员向世界乒乓球高峰进军。大家身在球场,胸怀祖国,放服世界,斗志昂扬,开展了大运动最训练和比、学、赶、帮、超的竞赛活动。中国乒乓球协会也不失时机地组织了几次各地优秀运动员的集训,对促进技术迅速提高起了很好的作用。
容国团不仅勤学苦练,而且善于巧练,他经常爱说"打球不仅是用手,更重要的是用脑"。他所创造的转与不转的发球、搓攻战术和拉侧上旋的技术,为丰富、发展我国传统快攻打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他以过五关斩六将的气魄,为我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整个中国乒乓球队也以跃进的姿态夺取了5项第三名,有6名男队员进入前16名。这是我国乒乓球队的极其重要的良好开端,对此后征途所产生的影响是很深刻的。
六十年代的第一春,中国乒乓球队吹响了向世界技术高峰全面进军的号角。在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前夕,集中训练了108将。他们树雄心,立壮志,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进行认真刻苦的训练。1960年,当日本发明了威胁较大的弧圈球时,中国集训队在思想上没有产生动摇,迅速进行调查研究,据此及时培养了几名弧圈球打法的选手,同时对我国近台快攻打法作了有针对性的技、战术训练,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使运动员对弧圈球真王做到了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既有敢打、敢拚的必胜信心,又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次集训的目的性非常明确,每个运动员都把攀高峰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所以训练的自觉性很强,再苦再累也能保持旺盛的勤学苦练劲头,因而锻炼出一批既有广泛适应能力,又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选手。第二十六届锦标赛前,遴选出70名选手组成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中国乒乓球队,以直拍快攻为主要打法的男、女队主力队员,在比赛中充分显示了实力,取得了3项冠军(男队第一次夺得了团体冠军,女队为我国夺得了第一个女子单打世界冠军,又一次夺得了男单冠军)以及4项第二名和8项第三名。
中国队在比赛和胜利的喜悦中深深地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在奋力攀登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建立明确的主攻日标,另一方面要勤学苦练,掌握过硬的本领,二者不可缺一。攀登世界乒乓球技术高峰与其他任何事物攀高峰一样,不怕水平低,就怕没志气,不怕困难多,只怕没干劲。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再加上刻苦的锻炼,那就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没有不可攀登的高峰。
中国乒乓队在第二十六届世界锦标赛的成绩,不仅大大鼓舞了中国所有的乒乓球运动员,也推动了全国乒乓球运功的蓬勃发展,在数以千万人计的青少年中掀起了"乒乓球热"。
1963年布拉格第二十七世界锦标赛中,中国女队的成绩不够理想,全队共获3项冠军,2项第二名,7项第三名。男队团体决赛,中国队上场的除了两名直拍快攻打法外,还上了一名直拍削球手张燮林,比第二十六届锦标赛显示了更大的优势。男双冠军由削中反攻的张燮林、王志良所获,表明了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多种打法和技术风格都能攀登世界技术高峰。
对于准备第二十八届世界绵标赛,中国男队存在如何解决"从头越"的问题,而女队则着重解决如何打好"翻身仗"的问题。中国队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十分重视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训练、比赛和总结经验。在集训期间为了提高女队的信心和勇气,徐寅生同志给女队讲了自己打球的体会。毛泽东同志在看了这次讲话后,认为这篇讲话充满了辩证唯物论,亲自作了《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重要批示,给乒乓球队的同志们以极大的鼓舞,女队学习了毛泽东同志的批示,进一步找到了在上届锦标赛失败的四个原因:思想上不敢胜利;技术上不过硬,队伍青黄不接;领导与教练员、运动员的三给合做得不好。继而采取了种种措施,尤其是重点培养和大胆起用林慧卿、郑敏之、李赫男、梁丽珍等年轻运动员,鼓励她们树雄心、立壮志,苦练基本功,打好翻身仗。还从长远考虑,由国家体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 大力开展全国女子少年乒乓球运动,并举办全国女少年乒乓球比赛。在这个号召下,涌现出了张立,郑怀颖、胡玉兰、黄锡萍等优秀少年选手,为以后培养了较雄厚的后备力量。
中国队在第二十八届世界锦标赛中,女队打了漂亮的翻身仗,男、女队共获5项冠军(男、支队双双获得团体冠军),5项第二,6项第三名,创造了中国队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头号乒乓球国家"。我国乒乓球队在这届世界锦标赛所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大普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九千万人不同程度地参加了乒乓球运动,所以有些外国朋友把乒乓球叫作中国的"国球"。
(三)新的行程(1971一1979年):进入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各国乒乓球技术的迅速提高,尤其是欧洲的复兴,使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队在1971年4月重新参加世界比赛后,从第三十一至三十五届我男队共取得6项半冠军(混双算半项),6项半第二名,6项半第三名,女队共取得10项半冠军,9项半第二名,10项第三名。
上述成绩的取得,除了我国直拍快攻打法有所发展外,还成功地创造了两面不同性能球拍守攻结合的打法。近些年来,我国直拍快攻在保持和发扬特长的前提下,开始掌握适当的旋转技术,力求达到以速度为主,辅以旋转,争取在比赛中做到能快攻则快攻,不能快攻则以一定速度的旋转与对方相持,然后再转为快攻,发挥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快攻打法。
但在前进的道路上,中国乒乓球队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各种打法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对付弧圈球的能力还不够强,其次是身体素质也不够好等。尤其是快攻打法没有重大的革新,关键技术缺乏重大的突破,因而技术与打法的发展相应缓慢,这是在第三十五届比赛中男子项目受挫的原因之一。
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经验与教训中更加体会到:乒乓球技术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的,既要坚持以我为主,又要认真吸取国外的长处,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汀法。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赛中攻克难关,夺取胜利。
1991年日本千叶世乒赛上,中国男队的主教练由许绍发换成了郗恩庭。两年前多特蒙德的失利使中国队意识到直拍快攻技术的落后,这届世乒赛,中国男团阵容中的马文革、王涛、陈志斌、张雷是清一色的横板,只有上届世乒赛男单第三名于沈潼是直板。可这支横拍队伍并未能给迷茫中的中国队带来曙光,在四分之一决赛的对手捷克队面前,中国男队便停止了前进的脚步,最后,仅获团体第七名。更令人痛心的是,陈志斌的横板正手弧圈竟拉不死朝鲜队金成熙的直板反手兜,在全世界范围内横向比较,中国男子乒乓球技术之落后已跌至历史最低点。而瑞典队已经成长成为世界男子乒坛最为强劲的队伍,他们在这届世乒赛上不但蝉联了男团冠军,还获得了男单和男双金牌。在中国男队失利的同时,中国女队也在团体决赛中负于朝韩联队,不得不将1975年就落户中国的考比伦杯拱手让出。但也就是在这届世乒赛上,中国女队不世出的传奇人物邓亚萍开始了席卷世界女子乒坛的历程。邓亚萍虽然在女团决赛中输给了朝鲜名将俞顺福,但她摘得了女单冠军,从这时候起,世界女子乒坛进入"邓亚萍时代"。此外,在本届世乒赛上,陈子荷/高军和王涛/刘伟还分别为中国队还摘得了女双和混双冠军。虽然在单项上也有收获,但男、女团体的双双失利,特别是男团跌至第七名,使从千叶归来的中国队上上下下蒙上了一层灰色,中国乒乓球队进入了一段极其困难的时期.
处在困境中的中国乒乓球队正在孕育新的希望。在许绍发的大力推荐下,1989年从意大利回国的蔡振华,在这个时候挑起了男队主教练的担子,他率领中国乒乓球队在泥泞中前行,人们以期冀的目光注视着这支队伍,希望它能早日重回世界巅峰。在当年举行的第2届世界杯团体赛上,中国男队在决赛中战胜瑞典,夺得男团冠军。
以孔令辉、刘国梁为代表的一批年轻小将此刻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1992年,在成都举办的中国大奖赛上,年仅16岁的刘国梁以一招"直拍横打"技惊四座。他在这次比赛中战胜了瓦尔德内尔、金择洙等世界名将,中国传统直板快攻打法的又燃起了新的希望。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蔡振华决定将男子双打作为突破口,夺冠重任就落在了王涛/吕林的肩上,他们果然不负众望,在决赛中战胜德国名将罗斯科夫/费茨纳尔获得冠军。这块奥运会金牌为中国男队的复苏吹响了号角。而邓亚萍也在本届比赛中一人独得女单、女双两块金牌,成为巴塞罗那奥运会乒乓赛场上最耀眼的明星。
1993年第42届世乒赛在哥德堡举行。男团比赛吸引了最多的关注,中国队与老冤家瑞典队在决赛中会师,中国的决赛阵容是王浩、马文革和王涛。教练组考虑经验丰富的王浩不可能独丢两分,就把他排在了第一主力的位置,而把状态正处在巅峰期的马文革排为第二主力。没想到,首盘比赛王浩对阵瑞典队二号主力卡尔松,二人打到决胜局,王浩在19:16领先的情况下打得过于保守,被卡尔松连追五分取胜。第二盘,马文革轻松战胜瓦尔德内尔,第三盘,王涛又输给佩尔森,第四盘,心理压力过大的王浩没能顶住瓦尔德内尔的冲击败下阵来,中国队在这次比赛中再次与冠军无缘。站在亚军领奖台上的蔡振华教练心中不服,他对记者说:真恨不得把瑞典队从领奖台上拉下来再打一场。
在42届世乒赛上,一个新的名词闯入人们的视野:海外兵团。在这里,海外兵团特指那些从中国走出去代表其他协会参加国际比赛的人。他们中的多数人已经在中国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并具备较高的竞技水平,而且对国内球员的技战术打法比较熟悉,在一段时间里,他们对中国队员的威胁要大于那些外国选手。这届世乒赛女单比赛中,第40届世乒赛女单冠军乔红和第41届世乒赛女单冠军邓亚萍分别被代表德国出战的施捷和代表新加坡出战的井俊泓淘汰。
海外兵团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在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代表日本队出战的何智丽,一些球迷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时赛场那刺耳的"哟西"声。曾是第39届世乒赛女单冠军的何智丽此时已改名为小山智丽并代表日本队出战。在女单决赛中,她出人意料地战胜邓亚萍夺得了冠军。
1995年,第43届世乒赛在天津拉开帷幕。这是继1961年北京主办第26届世乒赛以来在中国举行的第二届世乒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男队发誓要在家门口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此时的中国男队不仅拥有技战术都已经相当成熟的老将马文革、王涛,还有急于在世界大赛中一试身手的年轻小将刘国梁、孔令辉,此外,在这届世乒赛上,中国队还派出了一支秘密武器:削球手丁松。丁松右手握拍,正面反胶,反面正胶,削出的转与不转球十分稳蔽,且削中带攻,有很强的攻击力。
中国男团顺利杀入决赛,对手又是瑞典队。中国队排出的阵容是马文革、王涛和丁松,在比赛中,丁松果然起到了奇兵的作用,在前两盘双方打平的情况下,他轻而易举地攻破卡尔松这道防线,为中国队确定了领先优势。最终,中国队以3:2战胜了瑞典队,再次捧得斯韦思林杯。这一天让中国队等了足足六年。
受到男团打响翻身仗的激励,中国队在这届世乒赛上重演了36届世乒赛的辉煌,再次包揽了全部的七项锦标,其中邓亚萍一人获女团、女单、女双三枚金牌;王涛/刘伟连续第三次蝉联混双冠军,为此,国际乒联特别赠送中国队一座仿造的赫杜塞克杯以纪念他们的成绩;小将孔令辉与刘国梁在男单决赛中会师,最终孔令辉夺得冠军,这也是中国横板男选手夺得的第一个单打世界冠军,中国的横板技术已全面走向成熟。
挟43届包揽之余威,1996年,中国乒乓球队出征亚特兰大奥运会再度将四枚金牌全部收入囊中,在男单决赛中,小将刘国梁战胜师兄王涛夺得冠军,至此,我国年轻一代选手已经完全成熟起来。两届大赛的两度抡圆,使中国再度掀起乒乓热潮,孔令辉、刘国梁等年轻小将的横空出世将中国乒乓球带入了偶像时代。
1997年第44届世乒赛回到了乒乓球的起源地英国的曼彻斯特,在这里,中国队收获了六枚金牌,只有男单冠军被瑞典选手瓦尔德内尔夺得。1998年的曼谷亚运会上,中国队再次痛失男单金牌,韩国名将金择洙在这届亚运会上表现神勇,在男单比赛中先后战胜孔令辉、刘国梁获得冠军。年轻小将王楠在这届亚运会上一人独得女团、女单、女双、混双四枚金牌,从而填补了邓亚萍退役后中国女队第一主力的空缺。
1999年第45届世乒赛原计划在南斯拉夫举行,但北约轰炸南联盟的炮火令世乒赛不得不改期易地。乒乓球,原本是和平的使者,这一次,却被战争扰乱了比赛。1999年8月,45届世乒赛单项比赛在荷兰埃因霍温举行,中国队拿到全部五枚金牌,刘国梁在这届世乒赛男单决赛中苦战5局力克队友马林夺得男单冠军,至此,刘国梁已成为世界乒坛继瓦尔德内尔之后的第二位大满贯选手。
2000年4月,45届世乒赛团体比赛在吉隆坡举行,中国女队顺利夺冠,而男队主力刘国梁却表现得极为失常,在与瑞典队的决赛中,他先后败给了瓦尔德内尔和佩尔森,一人连丢两分致使中国队最终失去斯韦思林杯。在此之前,刘国梁曾与瓦尔德内尔交手六次未有败绩。半年后人们才知道,那时刘国梁正因尿检问题而被国际乒联怀疑服用违禁药品,经过长达半年的检查,他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在等待清白的日子里,刘国梁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从2000年10月1日起,国际乒联将比赛用球的直径改为40毫米。这项改革对现有的乒乓球技术带来很大影响,必将淘汰一批运动员,并将乒乓运动带入一个新的时代。2000年9月的悉尼奥运会小球时代的最后一次大赛,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再次包揽金牌,孔令辉在男单决赛中战胜瓦尔德内尔,成为世界乒坛第三位大满贯得主。
小球时代结束了,正值巅峰期的中国乒乓球队为自己的小球时代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一个月后,大球时代的第一场世界大赛:男子世界杯在中国扬州开赛,未能入选悉尼奥运阵容的中国选手马林在世界杯上夺冠,成为大球时代的第一位世界冠军,这枚金牌也预示着迈进大球时代的中国乒乓球队将继续辉煌与荣誉。
⑧ 中国乒乓的发展史是什么
2009-12-27 21:01 最佳答案 一、旧中国的乒乓球运动
1904年,上海四马路一家文具店的经理王道平,从日本买来10套乒乓球器材:球台、球网、球和带洞眼的球拍,摆设店中,并亲自作打球的表演和介绍在日本看到的打乒乓球的情况,从而我国开始有了乒乓球活动,1916年,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童子部添设了乒乓球房和球台,学生中也开展了乒乓球活动。以后在北京、天津、广州几个大城市也开展了该项活动,但参加的人数不多。
1925年上海举行了各种杯赛,其中有中华队与旅华日侨之间的秋山杯赛;1927年中华队赴日进行访问比赛,同年8月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远东运动会中日乒乓球表演赛;1930年参加了在东京举行的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乒乓球的比赛。不过技术水平不高,负多胜少。1935年中华全国乒乓球协进会成立,发起并组织全国性乒乓球竞赛大会,但实际参加比赛的只有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南京、青岛、香港、澳门等几个队。1935年1月,国际乒联大大曾电邀我国加入国际乒联和参加第九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由于经费无着未能实现。
在黑暗的旧中国,由于反动统治和战争的影响,使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条件从事体育锻炼,乒乓球运动也不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新中国为乒乓球运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我国乒乓球运动获得了新生。1952年10月在首都北京举行了有六大行政区(中南、华北、东北、西南、西北、华东)和铁路系统体协的62名男、女选手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乒乓球比赛大会",揭开了新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与此同时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乒乓球部加入了国际乒联
从此,全国乒乓球群众活动迅速发展起来,每年都要举行各种全国性的乒乓球比赛。
三、中国乒乓球队的成长
我国广大人民喜爱乒乓球,也关心我国乒乓球队。中国乒乓球队自1953年开始建立起,经历了一个从失败到胜利,由弱小到强大的发展过程。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和各种国际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中国乒乓球队的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通过比赛和友好访问,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经受战斗的考验(1953-1957年):参加国际乒乓球比赛,是提高和考验乒乓球运动水平的最好机会。1953年春,中国乒乓球队首次参加了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二十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这次比赛中,虽然打败了奥地利、瑞典、西德等队,但却分别败于英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强队。在团体比赛中,我国男队被评为第一级第十名,女队被评为第二级第三名。
当年轻的中国选手刚进入世界乒坛时,有些欧洲国家看不起我国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认为直拍技术不如横拍技术全面。但我们认为直拍和横拍各有不同的优点,我国直拍选手所擅长的快攻具有自己的特色,只是对付削球的能力还较差,加上缺乏国际比赛经验,以致攻球的特点本能全部发挥出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使我国选手也具有多种多样的打法,我国开始提倡和培养一部分横拍运动员,学习研究欧洲削球选手的技本。
1954年夏,中国乒乓球队去匈牙利参加了第十二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获得男单第三名和第四名,女单第三名,男双第三名,总分仅次于匈牙利而占第二位。显示了我国选手技术水平已比1953年参加世界锦标赛时有了较快的提高,因而开始引起国际乒乓球界的注意。
1955年8月,中国乒乓球队又参加了在华沙举行的第二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的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初露锋芒,分别战胜了日本、罗马尼亚、法国的优秀选手,获得了男单第二名和第三名,女单第三名和混双第二名。
1956年3月,中国乒乓球队在东京第二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男队先后战胜了亚洲冠军南越队和美国队,负于英国、日本和罗马尼亚等队。比赛结果,我国男队上升为第一级第六名,女队由二级队升为一级队
这届比赛虽然我国选手在攻球技术上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步,但由于准确性差,以致有许多已经领先并有可能取胜的场次,也被对方追回,反遭失败。由此使我国选手认识到: 攻球中的快和狠,必须与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这种认识促使快攻选手们重视基本功的训练,逐步提高了拉攻和对攻的准确性,为后来创造良好成绩打下了基础。
1957年斯德哥尔摩的第二十四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男、女队分别战胜了种子队罗马尼亚队和英国队,双双获得了决赛权。我国选手王传耀在团体赛中打败了日本优秀选干荻村伊智郎,女选手孙梅英打败了英国优秀选手安·海顿,初步显示了直拍两面攻和左推右攻打法的威力。我国男队由第一级的第六名升为第一级的第四名,女队由第一级的第十一名升为第一级的第三名,取得较好成绩。
从1953-1957年短短的四年间。我国乒乓球队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由默默无闻跃升到世界强队的行列,有力地说明了我国乒乓球运动所取得的进步,同时也显示了我们在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坚持以我为主的发展方向,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二)冲向世界高峰(1959-1965年): 1958年我国乒乓球队回顾了几年的战斗历程,分析了我队与欧洲队、日本队的情况,认为外国运动员能办到的,我们新中国的运动员也一定能办到。广东运动员容国团第一个制订出夺取世界冠军的计划,带动了我国运动员向世界乒乓球高峰进军。大家身在球场,胸怀祖国,放服世界,斗志昂扬,开展了大运动最训练和比、学、赶、帮、超的竞赛活动。中国乒乓球协会也不失时机地组织了几次各地优秀运动员的集训,对促进技术迅速提高起了很好的作用。
容国团不仅勤学苦练,而且善于巧练,他经常爱说"打球不仅是用手,更重要的是用脑"。他所创造的转与不转的发球、搓攻战术和拉侧上旋的技术,为丰富、发展我国传统快攻打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他以过五关斩六将的气魄,为我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整个中国乒乓球队也以跃进的姿态夺取了5项第三名,有6名男队员进入前16名。这是我国乒乓球队的极其重要的良好开端,对此后征途所产生的影响是很深刻的。
六十年代的第一春,中国乒乓球队吹响了向世界技术高峰全面进军的号角。在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前夕,集中训练了108将。他们树雄心,立壮志,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进行认真刻苦的训练。1960年,当日本发明了威胁较大的弧圈球时,中国集训队在思想上没有产生动摇,迅速进行调查研究,据此及时培养了几名弧圈球打法的选手,同时对我国近台快攻打法作了有针对性的技、战术训练,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使运动员对弧圈球真王做到了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既有敢打、敢拚的必胜信心,又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次集训的目的性非常明确,每个运动员都把攀高峰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所以训练的自觉性很强,再苦再累也能保持旺盛的勤学苦练劲头,因而锻炼出一批既有广泛适应能力,又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选手。第二十六届锦标赛前,遴选出70名选手组成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中国乒乓球队,以直拍快攻为主要打法的男、女队主力队员,在比赛中充分显示了实力,取得了3项冠军(男队第一次夺得了团体冠军,女队为我国夺得了第一个女子单打世界冠军,又一次夺得了男单冠军)以及4项第二名和8项第三名。
中国队在比赛和胜利的喜悦中深深地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在奋力攀登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建立明确的主攻日标,另一方面要勤学苦练,掌握过硬的本领,二者不可缺一。攀登世界乒乓球技术高峰与其他任何事物攀高峰一样,不怕水平低,就怕没志气,不怕困难多,只怕没干劲。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再加上刻苦的锻炼,那就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没有不可攀登的高峰。
中国乒乓队在第二十六届世界锦标赛的成绩,不仅大大鼓舞了中国所有的乒乓球运动员,也推动了全国乒乓球运功的蓬勃发展,在数以千万人计的青少年中掀起了"乒乓球热"。
1963年布拉格第二十七世界锦标赛中,中国女队的成绩不够理想,全队共获3项冠军,2项第二名,7项第三名。男队团体决赛,中国队上场的除了两名直拍快攻打法外,还上了一名直拍削球手张燮林,比第二十六届锦标赛显示了更大的优势。男双冠军由削中反攻的张燮林、王志良所获,表明了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多种打法和技术风格都能攀登世界技术高峰。
对于准备第二十八届世界绵标赛,中国男队存在如何解决"从头越"的问题,而女队则着重解决如何打好"翻身仗"的问题。中国队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十分重视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训练、比赛和总结经验。在集训期间为了提高女队的信心和勇气,徐寅生同志给女队讲了自己打球的体会。毛泽东同志在看了这次讲话后,认为这篇讲话充满了辩证唯物论,亲自作了《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重要批示,给乒乓球队的同志们以极大的鼓舞,女队学习了毛泽东同志的批示,进一步找到了在上届锦标赛失败的四个原因:思想上不敢胜利;技术上不过硬,队伍青黄不接;领导与教练员、运动员的三给合做得不好。继而采取了种种措施,尤其是重点培养和大胆起用林慧卿、郑敏之、李赫男、梁丽珍等年轻运动员,鼓励她们树雄心、立壮志,苦练基本功,打好翻身仗。还从长远考虑,由国家体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 大力开展全国女子少年乒乓球运动,并举办全国女少年乒乓球比赛。在这个号召下,涌现出了张立,郑怀颖、胡玉兰、黄锡萍等优秀少年选手,为以后培养了较雄厚的后备力量。
中国队在第二十八届世界锦标赛中,女队打了漂亮的翻身仗,男、女队共获5项冠军(男、支队双双获得团体冠军),5项第二,6项第三名,创造了中国队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头号乒乓球国家"。我国乒乓球队在这届世界锦标赛所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大普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九千万人不同程度地参加了乒乓球运动,所以有些外国朋友把乒乓球叫作中国的"国球"。
(三)新的行程(1971一1979年):进入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各国乒乓球技术的迅速提高,尤其是欧洲的复兴,使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队在1971年4月重新参加世界比赛后,从第三十一至三十五届我男队共取得6项半冠军(混双算半项),6项半第二名,6项半第三名,女队共取得10项半冠军,9项半第二名,10项第三名。
上述成绩的取得,除了我国直拍快攻打法有所发展外,还成功地创造了两面不同性能球拍守攻结合的打法。近些年来,我国直拍快攻在保持和发扬特长的前提下,开始掌握适当的旋转技术,力求达到以速度为主,辅以旋转,争取在比赛中做到能快攻则快攻,不能快攻则以一定速度的旋转与对方相持,然后再转为快攻,发挥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快攻打法。
但在前进的道路上,中国乒乓球队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各种打法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对付弧圈球的能力还不够强,其次是身体素质也不够好等。尤其是快攻打法没有重大的革新,关键技术缺乏重大的突破,因而技术与打法的发展相应缓慢,这是在第三十五届比赛中男子项目受挫的原因之一。
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经验与教训中更加体会到:乒乓球技术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的,既要坚持以我为主,又要认真吸取国外的长处,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汀法。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赛中攻克难关,夺取胜利。
1991年日本千叶世乒赛上,中国男队的主教练由许绍发换成了郗恩庭。两年前多特蒙德的失利使中国队意识到直拍快攻技术的落后,这届世乒赛,中国男团阵容中的马文革、王涛、陈志斌、张雷是清一色的横板,只有上届世乒赛男单第三名于沈潼是直板。可这支横拍队伍并未能给迷茫中的中国队带来曙光,在四分之一决赛的对手捷克队面前,中国男队便停止了前进的脚步,最后,仅获团体第七名。更令人痛心的是,陈志斌的横板正手弧圈竟拉不死朝鲜队金成熙的直板反手兜,在全世界范围内横向比较,中国男子乒乓球技术之落后已跌至历史最低点。而瑞典队已经成长成为世界男子乒坛最为强劲的队伍,他们在这届世乒赛上不但蝉联了男团冠军,还获得了男单和男双金牌。在中国男队失利的同时,中国女队也在团体决赛中负于朝韩联队,不得不将1975年就落户中国的考比伦杯拱手让出。但也就是在这届世乒赛上,中国女队不世出的传奇人物邓亚萍开始了席卷世界女子乒坛的历程。邓亚萍虽然在女团决赛中输给了朝鲜名将俞顺福,但她摘得了女单冠军,从这时候起,世界女子乒坛进入"邓亚萍时代"。此外,在本届世乒赛上,陈子荷/高军和王涛/刘伟还分别为中国队还摘得了女双和混双冠军。虽然在单项上也有收获,但男、女团体的双双失利,特别是男团跌至第七名,使从千叶归来的中国队上上下下蒙上了一层灰色,中国乒乓球队进入了一段极其困难的时期.
处在困境中的中国乒乓球队正在孕育新的希望。在许绍发的大力推荐下,1989年从意大利回国的蔡振华,在这个时候挑起了男队主教练的担子,他率领中国乒乓球队在泥泞中前行,人们以期冀的目光注视着这支队伍,希望它能早日重回世界巅峰。在当年举行的第2届世界杯团体赛上,中国男队在决赛中战胜瑞典,夺得男团冠军。
以孔令辉、刘国梁为代表的一批年轻小将此刻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1992年,在成都举办的中国大奖赛上,年仅16岁的刘国梁以一招"直拍横打"技惊四座。他在这次比赛中战胜了瓦尔德内尔、金择洙等世界名将,中国传统直板快攻打法的又燃起了新的希望。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蔡振华决定将男子双打作为突破口,夺冠重任就落在了王涛/吕林的肩上,他们果然不负众望,在决赛中战胜德国名将罗斯科夫/费茨纳尔获得冠军。这块奥运会金牌为中国男队的复苏吹响了号角。而邓亚萍也在本届比赛中一人独得女单、女双两块金牌,成为巴塞罗那奥运会乒乓赛场上最耀眼的明星。
1993年第42届世乒赛在哥德堡举行。男团比赛吸引了最多的关注,中国队与老冤家瑞典队在决赛中会师,中国的决赛阵容是王浩、马文革和王涛。教练组考虑经验丰富的王浩不可能独丢两分,就把他排在了第一主力的位置,而把状态正处在巅峰期的马文革排为第二主力。没想到,首盘比赛王浩对阵瑞典队二号主力卡尔松,二人打到决胜局,王浩在19:16领先的情况下打得过于保守,被卡尔松连追五分取胜。第二盘,马文革轻松战胜瓦尔德内尔,第三盘,王涛又输给佩尔森,第四盘,心理压力过大的王浩没能顶住瓦尔德内尔的冲击败下阵来,中国队在这次比赛中再次与冠军无缘。站在亚军领奖台上的蔡振华教练心中不服,他对记者说:真恨不得把瑞典队从领奖台上拉下来再打一场。
在42届世乒赛上,一个新的名词闯入人们的视野:海外兵团。在这里,海外兵团特指那些从中国走出去代表其他协会参加国际比赛的人。他们中的多数人已经在中国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并具备较高的竞技水平,而且对国内球员的技战术打法比较熟悉,在一段时间里,他们对中国队员的威胁要大于那些外国选手。这届世乒赛女单比赛中,第40届世乒赛女单冠军乔红和第41届世乒赛女单冠军邓亚萍分别被代表德国出战的施捷和代表新加坡出战的井俊泓淘汰。
海外兵团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在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代表日本队出战的何智丽,一些球迷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时赛场那刺耳的"哟西"声。曾是第39届世乒赛女单冠军的何智丽此时已改名为小山智丽并代表日本队出战。在女单决赛中,她出人意料地战胜邓亚萍夺得了冠军。
1995年,第43届世乒赛在天津拉开帷幕。这是继1961年北京主办第26届世乒赛以来在中国举行的第二届世乒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男队发誓要在家门口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此时的中国男队不仅拥有技战术都已经相当成熟的老将马文革、王涛,还有急于在世界大赛中一试身手的年轻小将刘国梁、孔令辉,此外,在这届世乒赛上,中国队还派出了一支秘密武器:削球手丁松。丁松右手握拍,正面反胶,反面正胶,削出的转与不转球十分稳蔽,且削中带攻,有很强的攻击力。
中国男团顺利杀入决赛,对手又是瑞典队。中国队排出的阵容是马文革、王涛和丁松,在比赛中,丁松果然起到了奇兵的作用,在前两盘双方打平的情况下,他轻而易举地攻破卡尔松这道防线,为中国队确定了领先优势。最终,中国队以3:2战胜了瑞典队,再次捧得斯韦思林杯。这一天让中国队等了足足六年。
受到男团打响翻身仗的激励,中国队在这届世乒赛上重演了36届世乒赛的辉煌,再次包揽了全部的七项锦标,其中邓亚萍一人获女团、女单、女双三枚金牌;王涛/刘伟连续第三次蝉联混双冠军,为此,国际乒联特别赠送中国队一座仿造的赫杜塞克杯以纪念他们的成绩;小将孔令辉与刘国梁在男单决赛中会师,最终孔令辉夺得冠军,这也是中国横板男选手夺得的第一个单打世界冠军,中国的横板技术已全面走向成熟。
挟43届包揽之余威,1996年,中国乒乓球队出征亚特兰大奥运会再度将四枚金牌全部收入囊中,在男单决赛中,小将刘国梁战胜师兄王涛夺得冠军,至此,我国年轻一代选手已经完全成熟起来。两届大赛的两度抡圆,使中国再度掀起乒乓热潮,孔令辉、刘国梁等年轻小将的横空出世将中国乒乓球带入了偶像时代。
1997年第44届世乒赛回到了乒乓球的起源地英国的曼彻斯特,在这里,中国队收获了六枚金牌,只有男单冠军被瑞典选手瓦尔德内尔夺得。1998年的曼谷亚运会上,中国队再次痛失男单金牌,韩国名将金择洙在这届亚运会上表现神勇,在男单比赛中先后战胜孔令辉、刘国梁获得冠军。年轻小将王楠在这届亚运会上一人独得女团、女单、女双、混双四枚金牌,从而填补了邓亚萍退役后中国女队第一主力的空缺。
1999年第45届世乒赛原计划在南斯拉夫举行,但北约轰炸南联盟的炮火令世乒赛不得不改期易地。乒乓球,原本是和平的使者,这一次,却被战争扰乱了比赛。1999年8月,45届世乒赛单项比赛在荷兰埃因霍温举行,中国队拿到全部五枚金牌,刘国梁在这届世乒赛男单决赛中苦战5局力克队友马林夺得男单冠军,至此,刘国梁已成为世界乒坛继瓦尔德内尔之后的第二位大满贯选手。
2000年4月,45届世乒赛团体比赛在吉隆坡举行,中国女队顺利夺冠,而男队主力刘国梁却表现得极为失常,在与瑞典队的决赛中,他先后败给了瓦尔德内尔和佩尔森,一人连丢两分致使中国队最终失去斯韦思林杯。在此之前,刘国梁曾与瓦尔德内尔交手六次未有败绩。半年后人们才知道,那时刘国梁正因尿检问题而被国际乒联怀疑服用违禁药品,经过长达半年的检查,他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在等待清白的日子里,刘国梁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从2000年10月1日起,国际乒联将比赛用球的直径改为40毫米。这项改革对现有的乒乓球技术带来很大影响,必将淘汰一批运动员,并将乒乓运动带入一个新的时代。2000年9月的悉尼奥运会小球时代的最后一次大赛,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再次包揽金牌,孔令辉在男单决赛中战胜瓦尔德内尔,成为世界乒坛第三位大满贯得主。
小球时代结束了,正值巅峰期的中国乒乓球队为自己的小球时代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一个月后,大球时代的第一场世界大赛:男子世界杯在中国扬州开赛,未能入选悉尼奥运阵容的中国选手马林在世界杯上夺冠,成为大球时代的第一位世界冠军,这枚金牌也预示着迈进大球时代的中国乒乓球队将继续辉煌与荣誉。
⑨ 中国乒乓球哪年开始兴起
1、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大大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乒乓球因为对场地要求不高,简便易行,中国乒乓球开始兴起,在全国开展得比较好。
2、延伸介绍
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让世界瞩目。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庄则栋和丘钟慧分别获得男女单打冠军,中国队也拿下了男子团体冠军。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乒乓球开始在世界上称霸,乒乓运动也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