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奥运夺冠评论
1. 2016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感想
里约奥运会女排夺冠
有人说,女排精神又回来了。郎平说,中国女排的精神一直都在,并不会因为输赢而改变。她说:“我觉得这就是女排精神的传承。”
我更喜欢郎平的说法。既然是一种精神,就不会时有时无,就不会在高峰时体现,在低谷时丢失。真正的精神,应该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意志,是一种传统。之所以人们会感觉女排精神又回来了,是因为此前两届奥运会女排的成绩不佳:2008年奥运会,中国女排0比3输给巴西,无缘最后决赛;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2比3负于日本,未能进入四强。这样的成绩让人难免有所失落,失落时就会想到,是不是中国女排的精神丢失了?
事实是,中国女排一直在拼搏。竞技体育本来就是实力的比拼,遇见实力比自己更强者,可能爆冷,但更大的概率是失败。就像2008年奥运会,尽管中国女排已经拼尽全力,但面对更优秀更出色、临场发挥更好的巴西队,女排姑娘怎么去决定最后的结果?她们并不能决定最终的比分,但她们能决定比赛的态度——这才是所谓精神层面的战斗力。即便明知其不可,也不会放弃和松懈,更不会抱怨和挖苦,而是发挥最好的实力,努力去拼一个更好的结果——失利未尝不是一个更好的结果,与没有斗志的惨败相比,如果缺少了这种精神,竞技体育就会乏味到成为无聊的排位——谁得第一、谁获第二、第三,其他名次一概无需提及。
所以,郎平说,中国女排的精神一直都在。失败时,只要拼尽全力,就是女排精神的体现,女排精神并不必然意味着胜利和第一名。成功时,感恩过去的自己和队友,品尝成功背后的辛酸和付出,并戒骄戒躁,再次踏上征途,这也是女排精神的表现。任何昙花一现的精彩和遭遇挫折的低头,都谈不上真正的精神。只是,我们习惯了从态度层面去感受、感悟、发扬女排精神,还是已经习惯了将精神与胜负捆绑在一起——胜利时,为胜利者欢呼,觉得精神回来了;失败时,忽视失败者的坚韧与付出,觉得一切变得没有意义。如果是这样,所谓的精神永远难以成为一种真正的精神。
竞技体育有其规律,在竞争激烈的项目上,胜负乃兵家常事。我们热爱的是中国女排,是中国女排的精神,与最终胜负并无太大关系。如果单以实力来看,篮球和足球,无疑将成为中国球迷永远的伤心地,但有多少人会只以成绩论英雄?我们只是希望球员能够表现出应有的拼搏精神。而对于中国女排,人们自然要求更高,因为她们取得过辉煌的成绩,她们有鼓舞人心的女排精神;只是在感受、发扬这种精神时,请先忘记胜负,因为精神首先是一种态度。
2. 中国女排奥运夺冠观后感,在线等
郎平和中国女排的成功,简单地说,就是以职业的态度,按照竞技体育规律和发展潮流办事,取得了一次业务上的突破。不过,这个突破的过程绝不简单,诸多要素缺一不可。
首先,身为主教练的郎平除了拥有独特的个人魅力,更拥有实实在在的“真东西”。丰富的海外执教经历,使郎平洞悉当今世界排球先进理念和潮流,同时也做到了兼收并蓄。在出任国家队主帅之前,郎平率领恒大女排征战过国内联赛,这种“基层实践”,也使她对中国排球现状了如指掌。当初,郎平将一个叫朱婷的女孩子选拔进国家队,很多排球圈内的人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而朱婷正是郎平率队打联赛时发现的苗子。同样的例子还包括袁心玥,当初郎平选拔袁心玥进入国家队,也曾有不少圈内人士说,这孩子不行,肯定用不上。
慧眼识珠是郎平的本事,但将这些苗子雕琢成器,更体现了郎平的能力。拥有国际化视野的郎平在训练中并没有放弃中国体育“三从一大”的优良传统。被“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锻造出来的“铁榔头”,更是深知经验的宝贵。里约奥运周期,中国女排经常是午饭1点才吃上,晚饭7点多才能吃,每次她们都是最后一拨进食堂的,原因都是训练结束晚了。不过,女排训练虽然艰苦,但除了赛场上受伤外,很少听说女排在训练中出现非战斗性减员,说明郎平在坚持“三从一大”核心思想的同时,也进行了提炼和改变,一些可能损伤身体的训练内容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艰苦但更加科学的训练方式。
一个好汉三个帮。郎平结合自己在国外执教多年的经验,扩大了教练组规模,尤其是保障团队的建设,更是凸显专业化。在郎平执教的这几年中,中国女排的医疗团队除了原来的队医卫雍绩、王凯,还请来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的著名外科医生以及来自美国的专业康复师。这种东西合璧的全方位医疗保障,为中国女排东山再起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比如,为了让朱婷迅速增强力量以及避免在训练中受伤,医疗团队从国外专门引进奶粉和营养粉,同时,为朱婷量身定制了食谱,每顿饭吃什么、吃多少都有专门安排。
当然,更不能忽视的是,国家体育总局排管中心给予了郎平非常大的自主权,这是郎平在执教中各种想法得以实现的基础。比如郎平教练团队中男陪打教练阵容空前强大,而且分工明确,其中,袁灵犀出任男陪打的同时,还兼任队内技术分析的职责,负责收集对手的资料,同时在本队比赛时每局局末向郎平提供本队和对手的技术数据,让郎平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布置。同时,训练期间,郎平还可以根据需要征调各种辅助人员,比如在出征里约之前,郎平就调来国家男排助教袁志和北京汽车男排的王琛模拟假想敌的各种打法。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中国女排的这块里约奥运金牌,归根结底是尊重国际化、市场化、职业化竞技体育运行规律的胜利。其非凡的意义在于,它有可能成为中国体育进一步改革的模板之一。虽然,中国女排的此次崛起,集威望、能力、个人魅力于一身的郎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对于其他一些项目而言,即便没有郎平这样的人物,若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打破条条框框,按照体育规律办事,成功依然可期
3. 看看国外媒体怎么评价中国女排奥运夺冠,强大到让人自动点赞
美联社第一时间以“中国斩获女排金牌 教练郎平创造历史”为题进行了报道。美联社在文中版详细回权顾了中国女排在里约的“曲折”夺冠之路,并对中国姑娘在逆境中的拼搏精神进行了称赞,认为中国女排在此役中展示出了去年在日本夺取世界杯时的“激情”和“战斗精神”。
路透社也在第一时间以“中国女排斩获奥运金牌”为题进行了报道,并配上了中国女排获胜后激情庆祝的照片。
法新社以“中国队第三次夺得奥运女排冠军”为题进行了报道,并指出中国女排距打破前苏联女排创下的四块奥运金牌的纪录仅差一步之遥。
英国《卫报》网站不仅在文字直播频道对这场女排冠军争夺战进行了实时报道,而且还在首页头图位置展示了中国女排姑娘登上冠军领奖台的英姿。
4. 如何评价女排时隔十二年再次夺得奥运会冠军
哪怕赢面再小抄,仍然拼尽全力,是“女排精神”的最佳诠释,也是对每个观众的最佳鼓励。
12年之后,中国女排再次站上奥运的最高领奖台。决赛中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3:1战胜塞尔维亚。这一路,她们跋山涉水,力克强敌,在冠军的辉煌里,留下了太多永恒瞬间。
冠军之路,充满了不为外人道的艰难。小组赛里,中国女排先后输给荷兰、塞尔维亚以及美国,以2胜3负的战绩出线,堪称侥幸。
淘汰赛第一轮,站在中国队面前的,是前两届奥运会冠军,已连胜中国女排18次的东道主巴西队。如果时针拨回开场哨响起的那一刻,很少有人会相信,最终是中国姑娘赢得比赛。
决胜局里,巴西队的每一次得分都山呼海啸,中国队的每一个好球都嘘声四起。可故事的结局却是,凭借最后的顽强逆袭,中国队把众人眼中的冠军,变成了欢庆时的背景。
这场比赛之后,很多人记住了郎平的那句“咬一口是一口”。铁榔头雄风犹在,新健儿众志成城。
5. 如何评价中国女排登顶里约奥运会冠军
中国女子排球队在决赛中以3-1战胜塞尔维亚女排,令中国人重振民族自豪感。奥运登专顶的过程虽充满属艰辛,但里约夺魁,彰显了中国女排的竞争力。
从比赛的结果看,中国女排的夺冠之路似乎给人一种“情理之中”的感觉,毕竟自郎平2013年重新接掌女排教鞭至今,中国女排在国际赛场总是给球迷带来令人骄傲的战绩。
6. 外国媒体评奥运女排胜巴西
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胜三局击败塞尔维亚,赢得里约奥运金牌。外媒21日纷纷感叹中国女排“改写历史”,同时赞誉主帅郎平“用兵如神”。
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说,这支由郎平领军的年轻中国队在小组赛中曾负于塞尔维亚。这场胜利让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度奥运夺金。
报道说,这支由惠若琪担任队长的中国女排,平均年龄未满24岁。郎平大胆起用新人,几场艰难的比赛磨合出冠军队伍。数以百万计的中国网民在社交网站上庆祝中国女排夺冠。
美联社的报道说,中国队在四分之一决赛击败卫冕冠军巴西,向世人昭示一支强大的女排队伍已经重回赛场,而决赛打败塞尔维亚则是中国女排“光彩熠熠”的时刻。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等媒体的报道还特别关注中国女排队员朱婷的上佳表现。朱婷的一记扣球打中了塞尔维亚队员奥格亚诺维奇的脸,令后者倒在地上。朱婷在全场比赛中夺得25分,而塞尔维亚的主攻手博斯科维奇拿到23分。
英国广播公司说,在小组赛负三场,以小组第四出线的中国女排在淘汰赛中将三个强大的对手巴西,荷兰和塞尔维亚一一击败,而且每一场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报道还说,现年55岁的女排主教练郎平“无疑是整个夺冠征程当中的决定力量”,特别是她在击败东道主巴西的比赛中展现出“用兵如神的指挥能力”。
在里约夺冠后,她成为分别以球员和主教练身份为中国女排夺得奥运金牌的人,也创造了她的个人历史。
但郎平仍把成绩归功于集体的力量。美联社的报道引述郎平在赛后的话说,她觉得她个人是否创造历史并不重要,她为她的队员感到高兴,她们的训练十分刻苦。
路透社说,郎平在1984年作为中国女排队员在洛杉矶奥运为中国女排拿下奥运金牌,1995年至1998年首度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报道说,郎平2008年北京奥运带领美国队取得银牌,令她就此成为世界最优秀的排球教练之一。2013年,郎平重新担任中国女排主帅。
7. 如何评价中国女排时隔12年在里约奥运会上再次夺冠
中国女子排球队在决赛中以3-1战胜塞尔维亚女排,令中国人重振民族自豪感。奥运登顶的过程虽充满艰辛,但里约夺魁,彰显了中国女排的竞争力。
从比赛的结果看,中国女排的夺冠之路似乎给人一种“情理之中”的感觉,毕竟自郎平2013年重新接掌女排教鞭至今,中国女排在国际赛场总是给球迷带来令人骄傲的战绩。
但是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出战的8场比赛,你就会明白,这个冠军赢得多么来之不易,它是姑娘们依靠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的证明,也是对队员们和郎平教练最好的回报。
8. 如何评价中国女排2016里约奥运会夺冠
这块金牌应该是中国奥运军团在里约奥运会里最重的一块。
女排队伍之所以能够创造奇迹夺冠回,正是靠着答百折不挠、英勇顽强、团结奋斗的女排精神!
尽管其间几经挫折,但拼搏的精神未曾改变。女排姑娘们凭着这股精气神,在极其困难的情形下站到了里约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
9. 里约奥运会女排夺冠感想(不少于200字)
女排精神不只是一种骄傲 它更是拼搏
伴随着巴西女歌手的优美歌声,奥林匹克圣火缓缓熄灭。到了告别的时刻,依然难掩心中的激情和不舍。过去的16天里,奥运赛场让我们感受到热泪和豪迈、荣耀和悲愤、精彩和遗憾。我们看到了梦想成真的惊喜,痛失金牌的缺憾;看到了永不言弃的拼搏,团结一心的奋进,也看到了懈怠、冲突和纠争。不一样的姿态带来不一样的结果。于是,有了站在冠军领奖台上女排姑娘们的骄傲,有了在压力和非议之下笑傲泳池的孙杨,有了梦想与爱情双双成真的跆拳道情侣,有了中国自行车金牌零的突破,也有了明星运动员的发挥失常……
告别金牌至上,意味着回归奥运精神的本质,回归体育的本质,人的本质。里约奥运会上,不管是面对责难时孙杨的淡定,傅园慧红遍网络的“洪荒之力”,张梦雪宠辱不惊的“冷默”,还是赛场上秦凯的浪漫求婚,林李大战后的倾情拥抱,都展现着运动员的个性、真实和可爱,这让残酷的竞技比赛变得更加鲜活生动。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偶像和网红,不仅是因为帅气幽默个性十足,而且进得了赛场拿得起奖牌,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底气和魅力!
赛场上的输赢,说到底是运动员实力的竞争,是国力的比拼。赛场上的裁判不公、规则漏洞,很难摧毁真正有实力的运动员;同样,偏见、责难甚至敌意,无法动摇一个大国的自信。唯有实力,真正决定胜败。战胜巴西队的时候,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说:“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最终,是实力让女排姑娘一路披荆斩棘登上冠军领奖台,也让女排精神再次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奥运赛场上中国队员的遭遇——因裁判不公痛失奖牌,比赛时外国观众嘘声不止,各种莫须有的指责,其实与中国的发展之路有着类似之处。总会遇到阻力,总是有傲慢和偏见,因为曾经的失误而背负包袱,时常被误解被歧视甚至被孤立和敌对。要想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为真正的大国,唯有不怕失败挫折和打击,让实力说话,让实力证明一切。没有人会怀疑中国女排的实力,因为她们一路奋争、愈挫愈勇最终夺冠;当女排精神再次让人热泪流淌之时,无数人曾经的梦想与激情被唤醒。有一种骄傲叫中国女排,她让几代人自强奋斗,“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有一种精神叫永不言弃、执著向前,她让更多人的目光坚定,不怕失败。时代会赋予“女排精神”不同的内涵。如今,我们不再以胜败论英雄,不再靠金牌数证明自己的强大,我们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面对选择,以更加宽容的心态看待误解,我们比以前更放松更淡定,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执著和奋争。
在一个“葛优躺”与“女排精神”共生的时代,在一个网红与偶像合二为一的时代,在一个阻力与压力并存的时代,有坚持不懈,也有随波逐流;有挑战自我,也有随遇而安;有专心致志,也有心不在焉;有迷茫困惑,也有孜孜以求。“女排精神”之所以依然能让无数人感动与奋进,是因为她的内核从未改变。
这是一种不惧压力、不怕失败的拼搏。你能从一路挫折坎坷中拼尽全力的女排姑娘身上看到它,你能从压力重重之下执掌女排帅印,明知可能失败却不退缩的郎平身上看到它;这是一种为了梦想心无旁骛的专注,你能从“我不看比分,我们只需要一分一分地拿”的踏踏实实中看到它,你能从“比赛时我们完全听不到观众的声音,我们的注意力全在球上”的聚精会神中看到它;这是一种永不懈怠的执著,你能从赛场上紧紧咬住比分,最终奇迹般的逆袭中看到它;你能从一路抗争历经风雨永不放弃中看到它。
不一样的姿态成就不一样的结果,不一样的姿态也成就不一样的人生。笑看输赢,是在你努力过拼搏过奋斗过;淡漠以待,是因为你有实力有自信不惧压力和挑战。女排精神不仅仅是一种骄傲,让我们欢呼雀跃,热泪盈眶;它更是不怕失败的拼搏,无所畏惧的专注,追求卓越的执著,孕育着一个人的底气,一个国家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