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女足有哪些不为常人所知的成就

中国女足曾在1993年第17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足冠军;1998年第4届友好运动会女足亚军。此外,中国女足还获得了1987年米兰国际女足邀请赛冠军;1988年广州国际女足锦标赛第4名;1994年美国奇奎塔杯亚军;1996年美国杯亚军和1999年、2002年葡萄牙阿尔加夫杯冠军和1997年、2003年葡萄牙阿尔加夫杯亚军!之后就没有什么骄人的战绩了,期待铿锵玫瑰再次绽放!

㈡ 琼中女子足球队代表中国参加哥德堡被青年足球锦标赛并夺冠这句话对吗

琼中女子足球队(主语)代表中国(定语修饰主语)参加(谓语)哥德堡杯青年足球锦标赛(宾语)并夺冠(并列宾语),没错

㈢ 海南琼中女足观后感!!!

1,队员身材健壮
2,战术执行不够彻底
3,配合不够默契
4,有些边路队员速度很快
5,技术比较成熟

以前在网上看他们和男子踢过一场,在国内同龄女足中算是拔尖的了。

㈣ 琼中女足作文700

2006年,琼中女足在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正式组建,这是海南省第一支业余女子足球队。
2007年,参加在广东英德的一场比赛,但以失败告终。
2008年,参加中学生联赛南区冬训,两场比赛均以大比分败北。
2009年,在全国U16女子足球联赛中获得第六名,在全国U16足球锦标赛中获得第三名。
2010年,成为海南省历史上首支冲进全国U18锦标赛的球队,在该项赛事中获得第四名。
2011年,在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女足比赛中获得第七名,两名球员入选国家女子足球队中青集训队。
2012年,在全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中获得第三名,首批队员通过努力进入大学校园,还有几人进入了国家女子足球队国青集训队。
2014年,受邀赴西甲学习交流。琼中女足西班牙之行,受邀赴西班牙观看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并前往西甲俱乐部展开学习交流。
2015年,在“2015斯凯孚(SKF)与世界有约”希望工程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中获得冠军,代表中国出战并在2015“哥德堡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中获得U12女子组冠军。

㈤ 海南琼中女足10岁小将吴优为何能当选牵手球童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15日晚迎来最终决战,法国队与克罗地亚队将为大力神杯展开最终较量。10岁的海南琼中女足小将吴优以牵手球童的身份,走上了莫斯科卢日尼基球场。

“女儿八岁就开始踢球了。”吴多良告诉媒体,两年前,琼中女足到县城各个乡镇选拔苗子。就读于中平镇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吴优凭借出色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速度,在通过短跑反应、跳远等测试后入选试训队。一个月的训练之后,她成为琼中女足一员。

此后,早晨5点半起床,赶在上课前完成2个小时的足球训练,下午放学后继续训练,每天在琼中思源实验学校的球场上,琼中女足姑娘们都会在教练的带领下进行对抗训练赛。在高强度的训练中球技渐长,如今吴优已成长为队里的一线前锋。

今年3月,在得知2018俄罗斯世界杯球童(中国区)选拔活动启动后,教练们为吴优报了名。在通过自我展示、足球文化、技巧等多个标准的评选后,吴优从全国数千余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10名球童候选人之一。

这一消息在中平镇"炸开了锅"。村民大量转发拉票,最终帮助吴优获得66万张选票。6月,前中国男足队员李毅亲自把当选俄罗斯世界杯球童的消息带到了吴优的家中。

入选后,吴优在教练的陪伴下奔赴江苏、北京、上海等地参与专业培训。

“吴优是一名具有灵气的孩子,有较好的足球天分。”琼中女足教练吴小丽说,吴优的足球功底不错,技术动作熟练,特别是在球场上能展现出大气的一面。“吴优作为琼中女足一名球员,很幸运地当选了本届世界杯的牵手球童,大家都为她高兴。”

在完成世界杯决赛牵手球童的任务后,她还将与其他队员会合,参加今年八月举办的素有“小世界杯”之称的“哥德堡杯”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

吴多良说,女儿性格开朗,梦想是当足球主教练,教更多孩子踢球,让他们热爱上足球。

来源:中国新闻网

㈥ 宣传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有什么意义

最美老师感人事迹材料一
山西以支教的身份来到海南省五指山深处的海南琼中。他要在这里组建一支女子足球队。在选拔队员时,肖山问一群10来岁的女孩子:你们知道什么是足球吗?女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知道!那我问你什么是足球呢?一个女孩子回答道:足球就是排球用脚踢!这就是8年前,肖山挑选女足队员时的情景。孩子们完全不懂什么是足球。又错过了最佳训练期。肖山一度犹豫过。但专业足球运动员出身的他,看出了这些赤脚在山里跑的姑娘们的潜力。你别看海南女孩子都很精瘦精瘦的,她力量很足的。我就说你们奔跑真的像羚羊一样。在肖山看来,一块块璞玉在风雨中才能打磨成型。从此每天清晨五点,在琼中中学的操场上肖山带领队员们训练,风雨无阻。从不间断。你们俩重来!不管下多大的雨,刮多大的风,太阳有多么烈,我们到点准时站在训练场上,肖山说。天天如此。女足加油!在雨中讲评时肖山说:雨球打多了,你们慢慢就会掌握的。尽管打高起来,空中球打起来,停球一定要枪点,抢不住点就完了。回去赶紧洗澡换衣服,不要感冒!比体能训练更艰苦的是,球队的经费严重不足。高强度的训练,每人每天只有五元钱餐费。孩子们根本吃不饱。于是肖山带着孩子们开荒种菜,检拾废品卖钱,给孩子们补充营养。装备不足,球鞋袜子补了又补。肖山把自己的支教工资拿了出来,补贴给孩子们。6年时间,为了这只队伍,肖山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的精力和激情。满头青丝已变成白发,瘦了整整40斤。他的妻子吴小莉一直是足球队的免费队医,厨师和宿舍管理员。俩人至今也没有自己的孩子。风雨彩虹铿锵玫瑰。
琼中女足像一颗小草,在夹缝中顽强生长。姑娘们的12分耐力跑,甚至达到了中超男子职业运动员的水平。她们还被对手称之为“橡皮糖”球队。肖山说:“技术不是最棒,却最坚韧最顽强。最起码我的速度比你快。我的拼抢比你足。这是我们的精髓。我看出一种精神,磨练意志,磨练体能,磨练精神。”肖山带着姑娘们一路踢进全国锦标赛,并获得季军,两名男女队员被选进国家青年队集训。13名队员全部被保送上大学。而肖山教会这些女孩,不仅是踢足球,不仅是在绿茵场上获得胜利,更是同意志信念和拼搏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肖山说:现在我希望孩子们飞的更高,去国家队,能够为中国足球做点事情。

最美老师感人事迹材料二
每到开学,都是于贵勤最高兴的日子。因为又能看到这些孩子,和他们朝夕相伴了。眼前的孩子们,迟早要走出大山。可56岁的于贵勤却在北大山脚下的孤山小学守了22年。1990年,因为责任性强,教学成绩突出,于贵勤从县重点小学分配到这所入学率合格率都只有10%的孤山小学。那一年她34岁。来时,于贵勤看到学校这个样子,心里哇凉哇凉的。学校破破烂烂的连个院墙都没有,凳子三条腿,有的二条腿之后,看着孩子那个穿的破衣烂衫的,有的都露着屁股。北大山地势高寒,年平均气温只有5.9度。因为缺门烧窗,于贵勤把自己家作为课堂,没有黑板就用面板,没有板擦就用毛巾代替。第二年她所带的毕业班在全市考试中取得合格率升学率100%的优异成绩。也是这一年于贵勤被任命为孤山小学的校长。她下决心为孩子们建一座新校舍,于贵勤说:一是看着孩子们那么可怜,再看着学校这个样,又想到我妈小时候嘱咐我的话,我妈说:将来有一天当官了,一定要为人民做点事。孤山小学距离县城120公里,一天只有一趟班车。于贵勤顶风冒雪,寒来暑往,一趟趟,一回回,跑遍了市县乡的20多个部门和企业,筹集到资金物资共计200多万元。2002年孩子们有了一座两层的新教学楼,接通了自来水,建起了图书室。那一年于贵勤46岁。为了解决山区孩子道远上学难的问题,于贵勤在学校设立了寄宿制,用锅炉为教学楼和宿舍楼烧起了“土暖气”。24小时 里每隔40分钟就得添一次煤。村民说:我说你顾个人,她说:不行,她省点钱是点钱。省钱干什么呢?于贵勤说:都留给学生。于贵勤每天深夜入睡。临晨四点钟起床。而她的学生们可以踏踏实实的睡上一整夜。10年过去了,孤山小学的锅炉工还是于贵勤。今年她56岁。学生们说:于老师就那样弯着腰在那里烧锅炉。而且在我们面前从来没表示出那种疲劳的感觉,都是非常精神,我感觉那不是真的,我感觉她真的非常累。22年,孤山小学从一个只有12间破旧教室,几十名学生的落后乡村小学,发展成为占地1.3万平方米能容纳200多名学生,硬件优良的小学,从教学成绩全县倒数第一,变成闻名全县的优秀小学。于贵勤说起这所小学的孩子们时动情地说:舍不得我这个家。于贵勤希望无论孩子们走的有多远,都会记得这样一个家,曾经给过他们温暖和力量。

最美老师感人事迹材料三
远离拉萨市120多公里外,米拉山脚下的日多乡,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海拔4600米。夏季这里暴风裹挟冰雹,铺天盖地,经常下雨,所有的房屋都是土木结构,漏雨。冬季风雪交加,零下30多度的极寒,有时我们都不敢出去。(日多乡党委副书记巴桑说)。在这样的恶劣怀境下,有一所牧区小学,很多人都望而却步,可15年前,一个汉族小伙子宋玉刚从拉萨市师范学校毕业后却主动写下志愿。当时学校没水没电,住的是土坯房,夜晚漆黑一片。当时一起来的老师一个一个的都走了。但宋玉刚却选择了留下。可当他走进都是藏族孩子的课堂时,却面对了真正的困难。到教室我先说: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第几页。那些同学却以为叫他们读课文似的。我一下楞了。脑筋里全部是空白了。语言不通,汉族老师宋玉刚就无法走进藏族孩子的内心。为了孩子他开始苦学藏语,他跟其他藏语老师说:从今天晚上开始,我到你这来,教我两句,教会了,我回去睡觉,教不会,你不能睡觉,我也不能睡觉。整整四年,从一个单词到一句问候,从简单地与人交流到熟练自如地给学生上课,宋玉刚不仅完全掌握了藏语,而且把自己全部的爱,都交付给了海拔4600米的藏族孩子们。冬天的时候,有些孩子没袜子穿,他就带上班长给全班每个孩子都买上袜子。鞋子坏了,他就用自己的钱买。一个孩子说:我生病了,他就带我去医院。那时学校没水没电,宋玉刚就用罐头盒做烛台,点起蜡烛给孩子们辅导。一盏烛台相伴,这样的日子,他整整过了九年。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假期别人休息,宋玉刚老师却走遍了高原,把牧场上放牛的放羊的孩子们带回校园。同事说:宋老师热爱这块土地,还有孩子。宋玉刚老师的学生对宋老师说谢谢!2003年,在宋玉刚的努力下,日多乡小学第一次建起了电教室,第一次开设了计算机课。让海拔4600米的高原小学与大千世界紧紧相连。一年后,宋老师结识了刚分配来的老师藏族姑娘德吉措姆,德吉措姆说:他第一次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藏族人。我刚开始还以为这里有个康巴小伙子呢。2006年俩人结婚,婚后这对藏汉夫妻,把家安在校园里。这间不到20多平米的房子,让寄宿在学校半年都看不到父母的孩子多了一个温暖的家,他们也成为孩子们血肉相连的藏族阿妈,汉族阿爸。日多乡小学老师巴桑曲扎说:我们的宋老师的付出,也好,我们的德措老师付出也好,都是特别让人感动。都是付出了自己的爱,宋玉刚的学生说:宋老师不仅是我们的老师。
校园的门前就是著名的川藏线。这正是宋玉刚的父亲60年前进藏时参与修通的。60年,一个甲子,一条路,两代人。60年父亲把血脉留在了这里。60年后宋玉刚也把根扎在了雪域高原。

最美老师感人事迹材料四
他叫马复兴,今年53岁。是青海省湟中县汉东回族乡下麻尔小学的一名老师。出生四个月时,他摔到火炕里,近一半的臂被烧掉了。但这个没有双手的老师,却是全校师生最佩服的人。32年前,高中毕业的马复兴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在别的老师看来,稀松平常的板书,对马复兴却是巨大的挑战。一根小小的粉笔夹在断臂之间,却需要用全身的力气去板书。夹紧了就断,夹松了就掉。一节课下来,和粉笔一齐落下的,还有无数的汗滴。学生马海红,马老师的女儿说;粉笔很尖,有的时候就直接,就出血了那种。马老师的同事向杰说;他的肉皮就在黑板上,都按烂了。大家都很心疼,有的时候你可以直接念,我们听啊。看着粉笔上的斑斑血迹,学生们请求马老师不要再写了。但是他还是坚持板书,他说:老师就是学生的标杆,这标杆立的多高,学生的目光就能看的多远。通过亲自操作,也能让学生知道老师是怎样克服困难的,他们遇到比这个更困难的时候,应该怎样去解决。53年的人生,马复兴正是这样,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才从一个生活难以自理的孩子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老师。而这背后一直有一个人给他信心和勇气。那就是妈妈。妈妈给每一个人,来一个人说一句话,来十个人还是说一句话,来一百个人还是一句话:“我这个孩子将来肯定他会有出息”。马复兴说。然而母亲在2007年去世了。马复兴最大的遗憾是不能像一个正常人那样,用双手去拥抱母亲。在这堂课上。一向乐观的马老师,忍不住伤心落泪。课文里说的是:“妈妈下班回来,看见画,笑着说:这胖乎乎的手,帮我挠过痒痒呢”。也许是感受到了马老师的那份遗憾。也许是被马老师的泪水所感染,一时间这些7-8岁的孩子们也流泪了。马老师说:“希望把这篇课文讲完后,用你们的双手,帮你们的父母干一些家里面,你们能做的事情。请不要哭”。32年来,书本是下麻尔小学孩子们学习知识的教科书,而马老师是孩子们心灵成长的教科书,他让孩子们懂的苦难或许无法避免,却可以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