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砖砌水沟30*30的规格长300米造价,急需答案。

连个断面图都没有,价格会差异很大啊。筑龙有个定额在线,只有辽宁的有砖砌水沟这个项目,你看看吧!

⑵ 泥沟村的教育建设

泥沟子弟向来重视教育,读书蔚然成风,人才辈出。清代科举得中者有许兴让,张柯彦等19人。清末戊戌变法后,废除科举新办新学。光绪32年,即1906年后,乡里办起维新(后改弥高),德育,锲金三所学校。清末民初,乡里出国留学者有数十人。20世纪30年代,就读于国内高等学府大学毕业生比比济济。解放后,乡里教育事业在原有基础上更蓬勃发展,面貌为之一新。
泥沟华侨学校
泥沟华侨学校又称泥沟小学、泥沟学校,弥高小学。民国时期,民不聊生,教育十分落后。据有关资料记载,20世纪30年代,普宁二区(今流沙),除泥沟,果陇,乌石,郭厝寮,马栅,华溪,赤水等乡音完全的小学外,其他近80个乡村没有小学,只有零零散散的私塾。而泥沟乡这个时期,先后办起弥高,德育,锲金,群众,同声,新生等6所完全小学,还有同声文专班,砺青学社,可谓学校林立。
弥高小学,前身是维新学校,1922年由张声超乡亲捐资创建。原校址在今戏园操场,张氏维祖祠。自1922年创办至1949年解放。
1922年,校长方文龙,教员有林森,孙开益,方文芹等。许多侨属及外出从工从商人员的子女在校就读,学生数百人。学校校纪校风严整。高年级学生实行童子军训练。
1929年,全乡决定以弥高为总校,德育,锲金为分校。公选许蕙生为校长,并设立英文课,聘张伯信为英文教员。1930年后,弥高小学与同声学校合并,由张仲延主理教务。
1939年,学校校长周行健,教导陈左车,训育林西园,教师苏心可,吴湛天等多人。他们博学多才,教学认真,学校增设升中班,授初中一年级课程,还选讲一些进步书籍,儒《论持久战》为辅助教材。学校以抗日救亡为内容,组织学生出壁报,漫画,演讲竞赛,组织师生学习药物止血,包扎伤口,抬担架等战地救护知识技能。学校还开展募捐活动,公演《李服膺》《熔痕》《沦亡之后》等抗战戏剧,激发群众抗日救亡热情。
1947年后,学校扩大规模,在学校后面及南侧新建教室四间,由殷户及公户出资,加上学生义务劳动建成。之后,本乡陈,郑,孙李等姓氏子弟以及池尾东山的张姓学生,均慕名前来就读,学生达600多人。
1949年下半年,成立泥沟公校,把原弥高,德育,锲金三所小学,不分房界姓氏,统一领导。
1952年1月至1952年12月,全国实行整顿小学,泥沟公校定名为泥沟小学,纳入国家教育轨道。以弥高,德育为总校,下设潮祖祠,锲金,九德祠三个分教点。1953年向工农开门,招收超龄青年入学读书。由于学生增多,教室不足,只得以旧祠宇为校舍,直至改革开放,时间长达几十年。
1980年,旅泰乡贤张瑞明,张仲彩等,不遗余力,奔波于泰国各府发动泥沟乡亲,倡议建泥沟华侨学校,得到大力支持,共捐人民币70万元新建泥沟华侨学校,学生人数增至2000多人。1989年6月又扩建教学楼面积,学生人数达2450人。
1998年乡贤张庆民捐资人民币300万元,新建教学楼一座,天一广场一个。学生人数现增至3500人,比解放初期增加5倍。
泥沟华侨中学
泥沟中学,位于广东省普宁市燎原镇泥沟乡三祝岭,办于1957年。土改后的农村,群众迫切要求学习文化,素有“文化之乡”的泥沟更是如此,然而,当时在本地上公办中学读书难是非常突出的问题,有的学生只好远到汕头等普宁周边地区就读。乡党政十分重视这个问题,特派总支宣委张珂壮专抓办民办中学工作,并于1957年筹划当年办成。
学校定名为“泥沟华侨文化补习学校”;校舍由张氏德育祠(二祖祠),张氏趾祖祠,张氏诚祖祠三座祠堂祖祠。另又向侨眷借用三做民宅大厅;教学设备因陋而简;教师应届或历届高中毕业生及乡人中德才符合条件的人担任,教职员工共合37人;校长由张珂壮担任,还特聘当时普宁县教育界名宿张伯封先生为名誉校长。学校来源以本乡为主,邻乡为次,还有外县学生前来就读,总是573人。学生收费与公办中学同等,学校经费基本靠“以生养校”。
学校发扬延安精神,“尊师爱校,民主团结,艰苦奋斗”。生活十分艰苦,但爱生如子、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坦诚相处中教师中巍然成风。大家齐心协力办好学校,成绩突出,1958年,二个升高中补习班124名学生升学考取率达80%以上,蜚声全县,普宁教育界知名人士对此大加称赞。
1958年,随着当局有关公办、民办“二条腿走路”发展教育事业方针的提出,学校易名为“泥沟华侨中学”。然而每年仅能在公办中学录取新生后才能给予录取,新生文化起点都较低。学校坚持贯彻德、智、体全方面发展教育方针,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办出自己的特色。期间,为解决教师紧缺问题,师生动手建了三间平房教室;在公社农田水利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学生刘先欣’肖辉武通过空军飞行员选拔检测,填补了全县空白。
随着形势的急剧变化,普宁各地纷纷提出解散民办中学,全县32所民中解散了29所。而泥沟华侨中校由于办学好,在风雨中稳住了航向。这个时期,全国侨委主任方方同志、广东省侨委主任黄声同志广东省侨联大大吴峰同志都先后来到泥沟侨中视察,普宁县党政领导也到过泥沟侨中调研,他们都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成绩。1958年8月,校长张珂壮被评为全国侨办学校先进分子,出席全国侨联扩大会议。
“公社化”后经济生活极度困难时期,学校在生产自救中教学秩序井然。60年7月首届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成绩不错,受到上级表扬。紧接着,普宁县委决定把当时的公办中学:燎原中学迁址往流沙平头岭办学,原燎原中学学生到泥沟华侨中学就读,又因平头岭校舍一时未能交付使用,故燎原中学有一段时间与泥沟华侨中学合并。
鉴于与燎原中学合并的泥沟华侨中学远不能解决泥沟小学毕业生升学难问题,在群众的迫切要求下,上级党政同意于1963年下半年起复办独立办学的民办泥沟华侨中学。学校回复旧貌,内外一片和谐局面。
文化大革命,泥沟华侨中学难逃劫难,在所谓“斗批改”中几经折腾,并于泥沟小学,校长也几经变易。
1978年秋季起,燎原公社个小学停办初中班,以池揭公路为界,燎原公社在东西增办而所民办公助初级中学。路西的泥沟华侨中学原址办起了“泥沟初级中学”,也称“泥沟联中”,由泥沟大队,乌石大队,夏地大队,大员大队和办,以泥沟主办的初级中学。
这时期的泥沟中学学生700多人,教师37人,分三在张氏趾祖祠、张氏诚祖祠(松安里)、张氏创祖祠,张氏儒祖祠和原泥沟大队队址上课,残破不堪,教学条件极差。1998年8月后,复办为“泥沟华侨中学”,校址迁往三祝岭。
普宁燎原中学
燎原中学位于广东省普宁市燎原镇泥沟乡张氏九德祠旁,创建于1955年7月。原名普宁市第二中学分校。1969年7月,经当时普宁县人民政府批准,定名为普宁第七中学。
1959年下半年至1963年上半年,曾与泥沟乡华侨中学合并,改名为普宁燎原中学。
1969年9月至1979年8月10年间,学校办过高中部。
1979年9月起,恢复只办初中部。
抗日战争期间,曾在这里办过泥沟群众学校,现群众学校旧址已整修布置为群众学校革命史展览馆。
职业技术学校
坐落于泥沟乡南的广东省普宁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公办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学校创办于1992年,是旅泰侨胞、泰国顺和成集团公司总裁、广东省普宁市燎原镇泥沟乡人张锦程先生1989年提倡建校并乐捐巨资3000多万人民币创建的一所公立职业学校。
目前,在校教职工近300名,在校学生5000多名,校园占地面积160亩,校舍面积50000平方米,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环境优美。学校落成时,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同志为该校作了亲笔题词“希望普宁技术学校为祖国四化培养更多的人才”十多年来,学校充分发挥侨资职业学校的办学优势,主动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优化办学机制,突出职教特色,办学效益显著,学校声誉日隆,多次被评为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先进单位。
2000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被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2004年经评估,学校被国家教育部再次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任校长江瑜彦,带领全校师生艰苦创业,连创新高,1999年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校长”,2003年,获省“侨资办校成果奖”一等奖,2005年被评为“中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 和“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师生近几年来参加国家、省、市、县各项有关竞赛屡屡都取得突出的比赛成绩。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着眼于社会的人才需求,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精湛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时颁发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及相关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并由学校负责推荐安置就业,就业率99%以上,学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附录
泥沟乡学校林立,以下附录泥沟另外各时期学校名称:
德育小学、锲金小学、群众学校、同声学校、砺青学社、美德小校、友德学校、新生小学、寄庐初级小学、平民小学、培青小学、友于小学、乾斋小学、聪敬学校、陈厝学校等。

⑶ 我叫周海伦,来自泥沟子村,在官庄小学学习,喜欢打篮球翻译成英语

你好,这句话翻译成英语就是

My name is zhou hellen. I come from mudouzi village. I study in guanzhuang primary school

希望能够帮到你,祝你生活愉快

⑷ 普宁 泥沟英歌 介绍

普宁泥沟英歌是一种壮美阳刚的汉族男性群体舞蹈,主要表现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豪情斗志和英雄气概。表演者勾画风格独特的脸谱,按梁山泊英雄形象造型,着武士服,紧身短打,手执特制双短棒叩击起舞,并配以锣鼓、螺号节奏。表演时队列图形变化丰富,有"双龙出海"、"猛虎下山"、"麦穗花"、"田螺圈"等样式,动作套式亦五花八门,有"布田"、"洗街"、"旋槌"、"槌花"等形态各异的舞姿动态,形成特有的动律,场面恢宏,气势磅礴。普宁泥沟英歌表演风格威猛、雄浑、粗犷、豪迈,体现了中华民族果敢、坚强、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的可贵品格和精神风貌。
英歌原是边唱边武 ,故名"唱英歌"。现南山一老艺人还依稀记得几句,后来由于舞蹈节奏强烈,要唱又要跳确实很困难,因而这"唱"的部分也就逐渐被弃,为当地特有的锣鼓所代替,沿袭至今。锣鼓节 奏既简单又热烈,锣鼓点是二板快,念谱为"壮壮空,壮壮空……",为增添气氛 ,还在"空"的音响上加进螺号,使锣鼓节奏更为快速。鲜明、热烈、雄壮,伴着有力的动作,更显得气势磅礴。 英歌的表演形式,全班分为前部分、中间部分、后部分(俗称前棚、中棚、后棚,一般又把中棚、后棚合称后棚)。前棚是唱英雄,它是全班的主要部分。表演道具为短棒和小鼓,短棒圆形,直径约5公分,长约40公分左右;小鼓两头为牛皮面,直径约10 公分,长约20公分,鼓旁有弓 ,可以单手持拿。
表演人数大体为16~24人,也有增至32或36人,最多可至108人。表演者绝对应是偶数(玩蛇者除外),执棒及持小鼓者各占一半,现在也有全部使用短棒的。主要动作有"洗街"、"藏剑"、"单、双镖枪"、"背槌 "、"过跨"、"勾脚"、"过跨"等;主要图形有"双龙出海"、"麦穗花"、"眼镜圈"、"田螺圈"等;主要情节有"下山打探"、"急水渡泊"、"化妆卖艺"、"乘机闯府"、"救卢出府"、"英雄会师"、"凯旋归山"、"欢庆团圆"等。动作和图形都是从练兵和攻城阵法演变而成,变化多端,充分表现了梁山泊英雄好汉机智勇敢、锄奸除恶的豪迈气概和战斗风貌。 中间部分是化装拉弦唱戏。节目有《洗佛》、《牵猪 》、《拖车》、《抛网》、《双摇橹》、《桃花过渡》等,其节目可视队伍人材而增删,但节目不能少于三个。
后部分为"打布马"。由一身穿清朝服,头戴红樱帽、挂上鼻须、手执双锏、腰装一头布马象骑马姿态的"老爹"与一和尚装扮、手持长棍者对打。后来还加进若干武术人员作徒手、刀、剑、棍等单打、对打的武术表演。最后以"老爹"被打败狼狈逃走作为结束英歌的整个活动过程。"打布马"是以本地故事发展而成的一个艺术程式,起源于里湖,以池尾为最,虽与宋朝梁山英雄大闹大名府各自时代背景不符,但根据梁山英雄乔装进城这一情节巧妙地连接起来,并把它编入英歌后棚,使英歌的整个活动更加完善。

谢谢点赞~

⑸ 泥沟村的普宁英歌

普宁英歌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沟英歌便是普宁英歌的杰出代表。同时,泥沟也为普宁英歌发源地,英歌之乡。 关于泥沟英歌舞的起源,据载,是先祖从福建南下定居后才有的,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如普宁其他英歌一样,泥沟英歌源于人民群众劳动之余喜习武(学拳头),借以消除疲劳、健身壮体,后又在习武的基础上,根据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创编了“唱英歌”,后代代相传,发展为南方汉民族优秀民间传统舞蹈。(清乾隆年间旱塘人成技创编“英歌舞”,传教于民。清咸丰年间铁山许亚梅、大长陇陈娘康借唱英雄为名练习武艺,以备义师再起,也是普宁英歌较早的著名传人)。
最初先祖传下来的泥沟英歌舞前棚是八槌八鼓一蛇,虽套路不多,却极为精堪。经过一代代的相传加工,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具有严谨的身法,步法,槌法,阵法。 泥沟英歌的特点是:扣槌在下,从下而上,双提臂,单踢腿,幅步大。双槌
起落,扣击对舞,手腕转动打
活槌,产生漂亮的槌花。上身和头部左右自然晃动,极富舞蹈感。
套路有:观音坐莲,单锁链,双锁链,钩脚,飞鹰等。
槌法有:推槌,背槌,合槌,搓槌,钊槌等。
阵法有:8字双金钱,双龙摆尾,八卦螺旋、李逵下山、内外重围、洗街、五星闪光、落地梅花、披星戴月等。
套路槌法阵法舞动时候,粗犷豪爽,气势磅礴,刚柔并济,变化多端。环套环,圈套圈,层层交织,队队相应,有如猛虎下山,万马奔腾,让观众百看不厌。 泥沟英歌的双抛槌是种普宁英歌中打法最为独特的。
最典型的是双槌从右胯旁沿一斜线向左上方抛击又甩击回原位,配合其脚下特有的跑跳步反复进行,整个动态非常的轻灵、活跃,柔中显刚,舞蹈性特别强。另外在泥沟英歌中,其步态、图案变化也较丰富,如快速的倒步连接,是泥沟英歌最富特色的队形变化之一,在表演中,舞队以三人一组不断地套换位置,形成环环相扣、循环不息的单向群体运动,表现了英雄们前赴后继奋勇向前的伟大气概。

⑹ 普宁 泥沟英歌 的历史

关于泥沟英歌舞的起源,据载,是先祖从福建南下定居后才有的,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如普宁其他英歌一样,泥沟英歌源于人民群众劳动之余喜习武(学拳头),借以消除疲劳、健身壮体,后又在习武的基础上,根据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创编了“唱英歌”,后代代相传,发展为南方汉民族优秀民间传统舞蹈。(清乾隆年间旱塘人成技创编“英歌舞”,传教于民。清咸丰年间铁山许亚梅、大长陇陈娘康借唱英雄为名练习武艺,以备义师再起,也是普宁英歌较早的著名传人)。最初先祖传下来的泥沟英歌舞前棚是八槌八鼓一蛇,虽套路不多,却极为精堪。经过一代代的相传加工,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具有严谨的身法,步法,槌法,阵法。
风格特点
泥沟英歌的特点是:扣槌在下,从下而上,双提臂,单踢腿,幅步大。双槌起落,扣击对舞,手腕转动打普宁市泥沟乡英歌舞头槌
活槌,产生漂亮的槌花。上身和头部左右自然晃动,极富舞蹈感。 套路有:观音坐莲,单锁链,双锁链,钩脚,飞鹰等。 槌法有:推槌,背槌,合槌,搓槌,钊槌等。 阵法有:8字双金钱,双龙摆尾,八卦螺旋等。 套路槌法阵法舞动时候,粗犷豪爽,气势磅礴,刚柔并济,变化多端。环套环,圈套圈,层层交织,队队相应,有如猛虎下山,万马奔腾,让观众百看不厌。
上世纪80年代,泥沟英歌队组织前棚、后棚到惠来、陆丰、揭西、潮阳等地演出。使当地群众大开眼界。 1989年9月,广东省英歌研讨会在普宁召开,泥沟英歌前棚组织32槌上县城参加表演,收到与会的艺术家的好评。广州舞蹈学校的杨美琦校长、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蹈系的潘志涛主任带领一班人马专程来到泥沟,选定泥沟作为广州舞蹈学校的“实验田”,双方定下“合同”。 1990年元宵节,普宁举行英歌大会演。泥沟英歌组织了64槌的前棚参加演出,在广州舞蹈学校李永祥主任、黄汝麟副主任以及讲师张小彰的指导下,泥沟英歌推陈出新,打出了新水平、新风格。参加表演的共有10个队,9个税单槌的,独泥沟英歌是双槌的。南山英歌安排第一出场,先声夺人,而泥沟英歌安排最后出场,也起到了压轴的效果。观众看完泥沟英歌五分钟的表演,还依依不舍,不愿离场。大大台上的领导和专家看后笑容满面,频频点头。同年秋,泥沟英歌被选定为省参加“90中国旅游艺术节暨广东欢乐节”表演,好评如潮。 1991年7月,应深圳市政府邀请,泥沟英歌在深圳“荔枝节”上大显身手。英歌所到之处,便于许多潮汕老乡围观。他们说,泥沟英歌为潮汕人在深圳争了一口气。 同年9月,泥沟英歌又代表汕头地区参加“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抽签仪式”开幕式的表演,在广州天河体育馆大显身手。岭南台(现广东卫视)现场直播,为潮汕英歌走向世界打响了第一炮。中央电视台一位记者和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一位导演看后,握住总教练的手说:太棒了,这才是真正的民间广场艺术,有 机会我们要拍成电影故事片。 同年12月,泥沟英歌又上省城,由中央电视台“东南西北中”制片组织天河体育馆拍摄了路套,浓缩提炼,在中央电视台播了5分钟。 1996年秋,泥沟英歌再次上羊城,参加“96中国旅游艺术节暨广东欢乐节”。再次为羊城观众和外国来宾献艺,载誉而归。 1999年岁末跨进新世纪之际,泥沟英歌再次应慎重市政府邀请,参加深圳市政府举办的跨世纪狂欢夜。当时真真正正的万民同乐,几十万深圳市民从夜9点到凌晨2点,沉醉在欢乐之中。英歌所到之处,观众人山人海。
2002年春,泥沟英歌又被深圳市政府邀请到深圳“世界之窗”表演,收到各界人士赞扬。 2003年12月,泥沟英歌代表潮汕文化之一,参加在澳门举行的世界旅游节暨潮州美食节的表演,轰动澳门。2004年澳门庆回归5周年,2005年12月澳门国际旅游节。泥沟英歌又应邀参加表演。 2004年7月,泥沟组织一支20多人的少年英歌队,创新了动作与路套,把广场艺术搬上舞台表演,参加广东省第六届少儿艺术花会暨CIOFF第三届亚洲儿童民间艺术节比赛,荣获金奖。同年10月,少年英歌队上北京庆祝建国55周年的游园活动,收到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 泥沟英歌结果几代艺术的努力,知名度不断提高。2004年泥沟被评为“艺术之乡”,泥沟编导兼总教练张伯琪老师,也被授予“广东省优秀民间艺术师”称号。

⑺ 潮汕四大古镇分别是哪四个

潮汕四大古镇分别是达濠古城,洪阳镇,隆都镇,龙湖镇。

1,达濠古城。达濠古城作为潮汕历史文化实物遗址,是最具达濠风貌的代表。2006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还专门拍摄《达濠古城探秘》专题片。古城逐渐被世人所关注,并于2010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洪阳镇。洪阳地处榕江中游平原,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21.2 ℃。由于三面环山,四水归汇,素有“盘底珠”之称。名优特产有潮州蕉柑、普宁豆酱、普宁酥糖和竹蔗等,洪阳小食更是闻名遐迩。

3,隆都镇。民间文体活动活跃。1999年被评为广东省体育先进镇。全镇现有农民篮球队近30支,村村设有篮球场;木偶戏、写灯笼、木雕、竹制品、阉猪、南金等潮州特色传统技艺流传至今。

4,龙湖镇。龙湖镇是著名的侨乡.其中尤其银湖华侨最多.归侨大多回家乡兴办公益事业.物产丰富,名优特产有:龙湖鹳巢生柑、龙湖炖糕、龙湖酥糖、文化项目有:后郭木雕、土头毛笔、阁州竹帘、"番梨花"龙眼、铺下池草鱼、厦厝池鸟鱼等等。

(7)泥沟篮球队扩展阅读

潮汕文化:

隶属于岭南文化,是汉文化的子文化,是古中原文化的遗存,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代传承过程中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汉文化。

潮汕文化是潮汕人(潮汕民系)创造的文化,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点,特征是以海洋文化为主。潮州文化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又带有中原文化的某些特点,贯穿于潮人整个社会生活之中。

以潮州工夫茶、潮汕饮食、潮汕商帮文化、潮汕善堂、潮汕祠堂,潮州方言、潮绣、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工艺、潮州木雕、潮州大锣鼓、潮汕民居等为代表的潮州文化影响深远,誉播海内外。 香港潮人盂兰胜会、潮汕英歌舞、潮汕侨批文化 等多项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截至目前,粤东四市列入国家级的非遗名录已达46项,列入省级名录的达132项。与此同时,有29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